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谷胱甘肽转移酶通过代谢重编程增强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性的功能研究
1
作者
郑皓月
彭显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735,共8页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对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变异链球菌GST基因敲除株ΔgsT。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变异链球菌UA159野生型与其GST基因敲除株ΔgsT的基因表达差异,酸胁迫实验、过氧化氢胁迫实验分析耐酸能力...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对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变异链球菌GST基因敲除株ΔgsT。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变异链球菌UA159野生型与其GST基因敲除株ΔgsT的基因表达差异,酸胁迫实验、过氧化氢胁迫实验分析耐酸能力、抗氧化应激能力,营养限制条件下进行生长动力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分析在菌斑生物膜的种间竞争能力。结果 与变异链球菌野生型UA159相比,敲除株ΔgsT中198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富集于代谢、应激响应及能量稳态相关通路。耐酸实验中,敲除株ΔgsT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氢处理15 min后,敲除株ΔgsT存活率为38.12%(野生型为71.75%)。营养限制下,敲除株ΔgsT最大比生长速率及稳定期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膜竞争实验中,变异链球菌敲除株ΔgsT在混合生物膜中所占的比例(8.50%)较野生型(16.89%)显著下降(P<0.05)。结论 GST可通过调控代谢和应激响应相关基因,显著增强变异链球菌的耐酸、抗氧化及营养胁迫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变异链球菌
耐酸性
氧化应激
种间竞争
基因表达调控
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及填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静
王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3-581,共9页
目的了解近5年中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系统检索2017—2022年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MEDLINE、EMBASE文献库中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按性别、年龄、地理...
目的了解近5年中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系统检索2017—2022年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MEDLINE、EMBASE文献库中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按性别、年龄、地理区域、民族、居住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7篇,总计纳入学龄前儿童72788例,患龋儿童38344例。学龄前儿童龋齿合并患病率为59.3%(95%CI:54.6%~63.9%),龋齿合并填充率为5.7%(95%CI:2.5%~8.8%)。亚组分析中3、4、5岁儿童龋齿合并患病率分别为46.9%(95%CI:42.5%~51.4%)、59.0%(95%CI:55.1%~62.8%)、67.3%(95%CI:62.5%~72.2%),不同年龄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地域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最高,为68.6%(95%CI:55.5%~81.8%),而华中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最低,为49.1%(95%CI:47.3%~51.0%)。不同性别、民族、居住地间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患现状严重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当务之急应全面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工作,落实疾病三级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龋齿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位釉质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
3
作者
王诗雅
袁国华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13-721,共9页
异位釉质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分为釉珠和颈部釉质突起两类。异位釉质的形成可能与Hertwig上皮根鞘和Malassez上皮剩余中的成釉细胞有关,机械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识别异位釉质、评估病情和指导临床诊疗。本...
异位釉质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分为釉珠和颈部釉质突起两类。异位釉质的形成可能与Hertwig上皮根鞘和Malassez上皮剩余中的成釉细胞有关,机械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识别异位釉质、评估病情和指导临床诊疗。本文通过对异位釉质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和诊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异位釉质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釉质
釉珠
颈部釉质突起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胱甘肽转移酶通过代谢重编程增强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性的功能研究
1
作者
郑皓月
彭显
邹静
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73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0947)。
文摘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对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变异链球菌GST基因敲除株ΔgsT。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变异链球菌UA159野生型与其GST基因敲除株ΔgsT的基因表达差异,酸胁迫实验、过氧化氢胁迫实验分析耐酸能力、抗氧化应激能力,营养限制条件下进行生长动力学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分析在菌斑生物膜的种间竞争能力。结果 与变异链球菌野生型UA159相比,敲除株ΔgsT中198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富集于代谢、应激响应及能量稳态相关通路。耐酸实验中,敲除株ΔgsT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氢处理15 min后,敲除株ΔgsT存活率为38.12%(野生型为71.75%)。营养限制下,敲除株ΔgsT最大比生长速率及稳定期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膜竞争实验中,变异链球菌敲除株ΔgsT在混合生物膜中所占的比例(8.50%)较野生型(16.89%)显著下降(P<0.05)。结论 GST可通过调控代谢和应激响应相关基因,显著增强变异链球菌的耐酸、抗氧化及营养胁迫适应能力。
关键词
谷胱甘肽转移酶
变异链球菌
耐酸性
氧化应激
种间竞争
基因表达调控
代谢重编程
Keywords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Streptococcus mutans
acid tolerance
oxidative stress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及填充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
16
2
作者
张静
王雁
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3-581,共9页
文摘
目的了解近5年中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系统检索2017—2022年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及MEDLINE、EMBASE文献库中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按性别、年龄、地理区域、民族、居住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7篇,总计纳入学龄前儿童72788例,患龋儿童38344例。学龄前儿童龋齿合并患病率为59.3%(95%CI:54.6%~63.9%),龋齿合并填充率为5.7%(95%CI:2.5%~8.8%)。亚组分析中3、4、5岁儿童龋齿合并患病率分别为46.9%(95%CI:42.5%~51.4%)、59.0%(95%CI:55.1%~62.8%)、67.3%(95%CI:62.5%~72.2%),不同年龄段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不同地域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西北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最高,为68.6%(95%CI:55.5%~81.8%),而华中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最低,为49.1%(95%CI:47.3%~51.0%)。不同性别、民族、居住地间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3~5岁学龄前儿童龋患现状严重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当务之急应全面加强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工作,落实疾病三级预防策略。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龋齿
META分析
Keywords
preschool child
dental caries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788.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位釉质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
3
作者
王诗雅
袁国华
邹静
机构
口腔疾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13-7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0947)。
文摘
异位釉质是一种牙齿发育异常,分为釉珠和颈部釉质突起两类。异位釉质的形成可能与Hertwig上皮根鞘和Malassez上皮剩余中的成釉细胞有关,机械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影像学检查可用于识别异位釉质、评估病情和指导临床诊疗。本文通过对异位釉质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和诊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异位釉质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临床依据。
关键词
异位釉质
釉珠
颈部釉质突起
牙周炎
Keywords
ectopic enamel
enamel pearl
cervical enamel projections
periodontitis
分类号
R322.41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谷胱甘肽转移酶通过代谢重编程增强变异链球菌环境适应性的功能研究
郑皓月
彭显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及填充率的Meta分析
张静
王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异位釉质的形成机制及临床诊疗策略
王诗雅
袁国华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