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吴武超 吴亚菲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支持慢性感染性炎症与癌症的形成有关,慢性牙周炎可能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中引发慢性感染性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牙周致病菌;随着分子...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支持慢性感染性炎症与癌症的形成有关,慢性牙周炎可能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中引发慢性感染性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牙周致病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牙周病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可能致病机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慢性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微生物生物膜分散物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彦 杨靖梅 +1 位作者 段丁瑜 徐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5-630,共6页
生物膜是黏附在固体表面,包裹在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中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细菌的黏附、繁殖和分散。附着于某表面的生物膜将其中的细菌释放、分散到周围环境以传播到新的位置形成新的群落即生物膜的分散。生物膜分... 生物膜是黏附在固体表面,包裹在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中的细菌群体。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细菌的黏附、繁殖和分散。附着于某表面的生物膜将其中的细菌释放、分散到周围环境以传播到新的位置形成新的群落即生物膜的分散。生物膜分散是生物膜生长发展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起到重要的传播作用。对许多致病菌而言,生物膜的分散能使生物膜的细菌转化为浮游状态,促进感染的扩散。生物膜的形成能提高细菌对抗微生物剂及宿主防御反应的抵抗力。在口腔中,口腔微生物能附着于口腔组织及修复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人类龋病、牙周病是口腔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它们的发生与生物膜密切相关。生物膜分散机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促进生物膜分散的新制剂可能成为攻克生物膜感染又一靶点。分散物质的临床意义和可能的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对口腔中能促进生物膜分散的分散物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分散 口腔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3
作者 丁一 肖诗梦 +1 位作者 杨恒 孟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450,共6页
近年来,激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Nd:YAG激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治疗后的创面不会产生结痂区,术后反应轻微,患者舒适度高。本文简要介绍了Nd:YAG激光在口腔硬组织与软组织治疗方面的应用,口腔硬组织方面的... 近年来,激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的治疗中。Nd:YAG激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治疗后的创面不会产生结痂区,术后反应轻微,患者舒适度高。本文简要介绍了Nd:YAG激光在口腔硬组织与软组织治疗方面的应用,口腔硬组织方面的治疗包括窝洞预备、酸蚀、根管预备和消毒、牙本质脱敏治疗等,口腔软组织方面的治疗包括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牙龈美学治疗、口内软组织切除治疗等。Nd:YAG激光治疗为这些口腔常见治疗手段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是口腔临床医生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AG激光 治疗 牙周炎 根面平整术 牙龈瘤 根管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炎症小体的活化调节与牙周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冷 王骏 +1 位作者 赵蕾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质内的多蛋白质复合体,由其核心成分感知病原体和宿主危险信号后组装而成,通过激活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酶-1致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成熟与分泌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牙周病是由宿主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而IL-1β又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IL-1β的成熟和分泌与NLRP3炎症小体密切相关,且牙周致病菌可调节该炎症小体的表达及活化,因此NLRP3炎症小体对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的生物学功能、活化机制及其在牙周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特异蛋白 酶-1 白细胞介素 牙周疾病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昕怡 董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0-605,共6页
釉基质蛋白(EMP)可促进牙周膜细胞(PDLC)的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在EMP的作用下,PDLC中与合成细胞外基质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提高,PDLC的矿化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提高。EMP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成骨向分化,上调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 釉基质蛋白(EMP)可促进牙周膜细胞(PDLC)的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在EMP的作用下,PDLC中与合成细胞外基质功能相关的基因表达提高,PDLC的矿化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提高。EMP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成骨向分化,上调其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BMSC中的AKP活性提高。EMP通过上调连接蛋白-43和神经钙黏着蛋白等细胞间交流黏附因子增强成骨细胞分化。EMP可促进未成熟的成骨细胞聚集,这种聚集对连接蛋白-43和神经钙黏着蛋白上调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成骨细胞的分化和矿化活性。EMP可促进牙骨质形成,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迁移。明确EMP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机制调控产物,可为牙周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 牙周组织再生 细胞行为 活性成分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平衡失调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辛月娇 刘一颖 徐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中性粒细胞又称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近年来对其功能的认识被不断更新。除病原体杀伤与吞噬功能之外,PMN在免疫调节、炎症消退中的作用愈发受到关注。PMN平衡是涉及到活化、募集、趋化、凋亡和胞葬等一系列... 中性粒细胞又称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近年来对其功能的认识被不断更新。除病原体杀伤与吞噬功能之外,PMN在免疫调节、炎症消退中的作用愈发受到关注。PMN平衡是涉及到活化、募集、趋化、凋亡和胞葬等一系列过程的复杂机制,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调节,是免疫防御的基础,对机体有重要意义。任何原因导致的该平衡的失调与牙周炎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另外,由宿主自身因素或微生物因素导致的PMN数量及功能的异常与牙周炎,特别是伴有全身疾病或基因缺陷的牙周炎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多形核白细胞 牙周炎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的美学重建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朱丽红 李飒 +4 位作者 何飞 吴勇 周艳 秦念红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评估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美学重建的作用。方法选择13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及正畸治疗,在全口洁治后获得统一基线,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及正畸治疗结束对13例患者的102颗切牙进行牙周临床检查,比较治疗前... 目的评估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美学重建的作用。方法选择13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及正畸治疗,在全口洁治后获得统一基线,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及正畸治疗结束对13例患者的102颗切牙进行牙周临床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检查项目包括:探诊深度(PD),每颗牙检查6个位点,102颗切牙共612个位点;探诊出血(BOP),每颗牙检查颊、舌两个位点,共204个位点;龈乳头指数(PI)和龈乳头高度(PH),共128个龈乳头。结果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79.58%(487/612)的位点PD≤3 mm,88.73%(181/204)的位点BOP阴性,较基线时[分别为26.31%(161/612)和22.06%(45/204)]明显改善。正畸治疗前,仅8个龈乳头的PI为Ⅲ级,龈乳头完全充盈牙间隙,21个为Ⅱ级;正畸治疗结束后,51个龈乳头的PI达到Ⅲ级,68个龈乳头的PI达到Ⅱ级。PH由正畸治疗前的(1.69±0.57)mm增加到治疗后的(2.84±0.62)mm,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有利于成人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的美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正畸治疗 龈乳头 黑三角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牙周影像学检查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婷婷 李长真 +1 位作者 杨恒 丁一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索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无创性测量分析的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运用CBCT对4名健康人的48颗牙的牙周软硬组织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将其与常规探针测量龈缘-釉牙骨质界(GM-CEJ)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 目的探索运用锥形束CT(CBCT)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无创性测量分析的方法并评价其可行性与可靠性。方法运用CBCT对4名健康人的48颗牙的牙周软硬组织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将其与常规探针测量龈缘-釉牙骨质界(GM-CEJ)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一观测者对牙龈缘-牙槽骨嵴顶、GM-CEJ、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嵴顶距离重复测量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观测者对牙龈缘-牙槽骨嵴顶、GM-CEJ、釉牙骨质界-牙槽骨嵴顶距离测量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牙周探诊测量和CBCT测量GM-CEJ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异远小于探诊测量的最小精度。结论 CBCT是一种可重复性的牙周组织无创性检查与测量方法,具有良好可行性,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周软硬组织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对牙周组织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漆晓玲 孟姝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65-367,共3页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机体的一切活动中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生物电场不仅在生物体形态发生和生长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机体重要的病理过程,比如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等。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属性,机体的一切活动中都伴随着生物电的产生。生物电场不仅在生物体形态发生和生长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机体重要的病理过程,比如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等。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中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研究表明电刺激有抗菌、促进组织愈合及促进骨形成等作用,它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电刺激对牙周组织的作用及其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牙周炎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璨粲 袁红梅 陈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6,共3页
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是一种较好的牙周治疗辅助工具,使用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可使术野更加清晰、精准,避免术中损伤,患者不适反应较小,专业的内窥镜护理操作可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效率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间熟练默契的配合操作可以... 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是一种较好的牙周治疗辅助工具,使用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可使术野更加清晰、精准,避免术中损伤,患者不适反应较小,专业的内窥镜护理操作可协助医生提高治疗效率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医护间熟练默契的配合操作可以更高效和优质地为患者服务。本文从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在牙周基础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两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Perioscopy牙周内窥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妊娠期牙周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家俊 董伟 吴亚菲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妇女在妊娠期间牙周疾病的主要表现是易出现牙龈炎的患病率增加或是原有牙周疾病症状加重。妊娠期牙周疾病与非妊娠期相比,既有共性——菌斑微生物作为始动因子,又具其特异性,与这一特殊生理时期相关的某些特异性因素会影响其发生发展,... 妇女在妊娠期间牙周疾病的主要表现是易出现牙龈炎的患病率增加或是原有牙周疾病症状加重。妊娠期牙周疾病与非妊娠期相比,既有共性——菌斑微生物作为始动因子,又具其特异性,与这一特殊生理时期相关的某些特异性因素会影响其发生发展,这一牙周健康状况的改变主要受与妊娠相关的某些特异性因素的影响,这些特异性因素包括:妊娠期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维生素D缺乏、疱疹病毒感染及孕妇的社会生活背景,本文将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牙周疾病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牙周炎疫苗有效免疫原及其途径和佐剂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昆 申道南 +1 位作者 吴亚菲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表面的多种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阻止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和感染,因此选择合适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效免疫原作为疫苗候选抗原来防治牙周炎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上的菌毛蛋白、牙龈蛋... 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表面的多种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阻止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和感染,因此选择合适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有效免疫原作为疫苗候选抗原来防治牙周炎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上的菌毛蛋白、牙龈蛋白、血凝蛋白、外膜蛋白、被膜蛋白和热休克蛋白等多种表面抗原,皆有可能成为牙龈卟啉单胞菌相关牙周炎疫苗有效免疫原。牙周炎疫苗研究常用的免疫途径有腺体免疫、黏膜免疫、皮下接种和肌肉注射等,学者们普遍认为,黏膜免疫应该成为牙周炎疫苗免疫的主要方式。另外,牙周炎疫苗中使用佐剂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抗原免疫原性。在未来的牙周炎疫苗研究中,应该结合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多种特异性抗原找到各血清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共同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其他牙周致病菌的有效免疫原及选择最有效的免疫途径和使用抗原呈递和佐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疫苗 有效免疫原 免疫途径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2β1与药物性牙龈增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康颖竹 郭淑娟 +1 位作者 刘程程 丁一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3,共5页
药物性牙龈增生(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细胞增多与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大量沉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α2β1与胶原吞噬作用密切相关,在DIGO的发生发展中发挥... 药物性牙龈增生(DIGO)是指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牙龈组织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牙龈细胞增多与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蛋白的大量沉积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α2β1与胶原吞噬作用密切相关,在DIGO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整合素α2β1与DIGO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增生 整合素α2β1 胶原代谢 胶原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产线菌检出率与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远 吴冷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牙周健康状况者龈下菌斑中龈沟产线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17例牙周健康者的68个牙周健康位点、19例菌斑性牙龈炎患者的64个牙周健康位点和76个病变位点、14例慢性... 目的分析不同牙周健康状况者龈下菌斑中龈沟产线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17例牙周健康者的68个牙周健康位点、19例菌斑性牙龈炎患者的64个牙周健康位点和76个病变位点、1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36个牙周健康位点和56个病变位点的龈下菌斑中龈沟产线菌的检出率,并分析检出率与牙周临床检查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龈沟产线菌的检出率在不同人群的健康位点组及不同人群疾病位点组依次分别增高,其中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龈沟产线菌检出率最低,为30.88%(21/68),而慢性牙周炎患者病变位点组龈下菌斑中龈沟产线菌检出率最高,为91.07%(51/56)。龈沟产线菌与位点发生牙周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其检出率与位点牙龈出血指数、临床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的比值比分别为5.26、8.85、11.65。结论牙周炎患者口腔中携带龈沟产线菌的风险升高;局部携带龈沟产线菌增加了位点牙周临床指标(牙龈出血指数、临床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异常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健康状况 龈沟产线菌 聚合酶链反应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沟产线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远 殷艳丽 赵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93-597,共5页
龈沟产线菌分离于牙龈炎或牙周炎患者的龈沟中,是一种挑剔的无芽孢的革兰阳性专性厌氧线菌。在加有血红蛋白、维生素K、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脑心浸液培养液中37℃严格厌氧培养,生长较好,但生长速度缓慢且生化性质不活泼。龈沟产线菌可在... 龈沟产线菌分离于牙龈炎或牙周炎患者的龈沟中,是一种挑剔的无芽孢的革兰阳性专性厌氧线菌。在加有血红蛋白、维生素K、半胱氨酸和精氨酸的脑心浸液培养液中37℃严格厌氧培养,生长较好,但生长速度缓慢且生化性质不活泼。龈沟产线菌可在龋病、牙髓根尖周炎以及各型牙周炎患者的病损局部检测到,可能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在常规厌氧培养条件下,龈沟产线菌的传代时间明显长于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培养液中添加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胱氨酸,可促进龈沟产线菌的生长;龈沟产线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共同培养后,两者形成生物膜的速率、黏附以及侵入海拉细胞的能力增强。龈沟产线菌分布于牙周袋底部的近软组织侧,作用于牙龈上皮细胞并侵入细胞中,抑制局部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而发挥免疫麻痹效应,以利于自身躲避宿主的免疫防御攻击。龈沟产线菌临床分离株D-62D较标准株ATCC35896的侵袭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沟产线菌 牙菌斑 口腔感染性疾病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s在破骨细胞分化调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俊翔 杜玮 孟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3-547,共5页
微小RNAs(mi RNAs)是一组由22-25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单链RNA,具有基因转录后调控功能,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组织炎症及肿瘤发生等过程。破骨细胞是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受成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调控,在牙周炎骨... 微小RNAs(mi RNAs)是一组由22-25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单链RNA,具有基因转录后调控功能,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组织炎症及肿瘤发生等过程。破骨细胞是体内唯一具有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受成骨细胞及炎症因子的调控,在牙周炎骨吸收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mi RNAs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功能具有多重调控作用。本文就mi RNAs调控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可能机制,及其在牙周炎骨吸收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S 破骨细胞 骨吸收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5a及其受体和效应通路与牙周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靖梅 朱彦 +1 位作者 周乔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03-608,共6页
补体(C)5a与其受体(C5aR)结合后,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诱导炎性递质的生成。CD88和C5L2为目前已知的两种C5aR,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细胞上都有表达,可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C5a可能通过细胞外信... 补体(C)5a与其受体(C5aR)结合后,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诱导炎性递质的生成。CD88和C5L2为目前已知的两种C5aR,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不成熟树突细胞上都有表达,可能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C5a可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以及P38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通路抑制中性粒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促炎作用。抑制C5a与C5aR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活性氧的释放以及那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组织损伤。进一步了解C5a及其受体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可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又一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5a 补体5a受体 效应通路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防御素-3及其与牙周炎和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慧 黄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9-343,共5页
β-防御素-3的表达与牙周炎和糖尿病密切相关,而后两者间亦关系密切。研究显示,β-防御素-3在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且当炎症越重,致病菌种类越多时,β-防御素-3的表达越低。格氏链球菌、血链球菌和非典型韦荣菌等牙周非致... β-防御素-3的表达与牙周炎和糖尿病密切相关,而后两者间亦关系密切。研究显示,β-防御素-3在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且当炎症越重,致病菌种类越多时,β-防御素-3的表达越低。格氏链球菌、血链球菌和非典型韦荣菌等牙周非致病菌轻微上调β-防御素-3的表达,具核梭杆菌和中间普雷沃菌等橙色复合体细菌可强烈地诱导β-防御素-3分泌,齿垢密螺旋体、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福赛斯拟杆菌等红色复合体细菌则会抑制β-防御素-3的产生。β-防御素-3在健康牙周组织中的表达相对于炎症牙周组织较高,有利于维持牙周组织的稳定。β-防御素-3与牙周有关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抗菌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和促进细胞增殖生长等。在糖尿病状态下,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受损,β-防御素-3在糖尿病感染伤口组织表达降低。目前,有关β-防御素-3的可能的不良反应、生物学功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3 牙周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素及其在牙周炎症消退中的作用
19
作者 周乔 杨靖梅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13-616,共4页
脂氧素(LX)是调节炎症消退的重要内源性脂质抗炎递质,被称作炎症的"刹车"信号。局部应用LX类似物后,牙槽骨破坏明显减轻,且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对牙周结缔组织的浸润也明显减少,即LX在促进牙周炎症的消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脂氧素 牙周炎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膜和浮游状态下细菌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差异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欣忆 段丁瑜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61-666,共6页
人类的大多数感染性疾病都与生物膜密切相关。生物膜内的细菌较浮游状态下的同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强100~1000倍,致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学者着重于对比性地研究在这两种生长状态下细菌基因和蛋白质的... 人类的大多数感染性疾病都与生物膜密切相关。生物膜内的细菌较浮游状态下的同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强100~1000倍,致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越来越多的学者着重于对比性地研究在这两种生长状态下细菌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期望找到更加有效的靶点,以瓦解生物膜或抑制生物膜的形成。本文就生物膜形成时细菌的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成熟生物膜中细菌的基因及蛋白质表达,生物膜内细菌的密度感应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 浮游菌 基因 蛋白质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