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龄儿童龋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慧 张琼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297,共3页
低龄儿童龋(ECC)的发生发展不仅仅是某几种特定致龋菌作用的结果,而是与整个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在健康的生理状况下,口腔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共同维系宿主的健康;若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口腔内某些健康的微生物... 低龄儿童龋(ECC)的发生发展不仅仅是某几种特定致龋菌作用的结果,而是与整个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有关。在健康的生理状况下,口腔微生物群与宿主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共同维系宿主的健康;若这种平衡若遭到破坏,口腔内某些健康的微生物将转变成致病微生物,导致龋病、牙周病和黏膜病等口腔感染性疾病。个体与个体之间,同一个体唾液和牙菌斑之间,微生物种群明显不同。无龋儿童的细菌多样性和复杂性高于重症低龄龋(SECC)儿童,而SECC儿童在龋发生前微生物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即龋病可能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相关。ECC儿童在治疗前后,其微生物群落构成会发生明显改变。益生菌可抑制致龋菌的活性,降低患龋率。了解口腔微生物菌群组的结构和组成,建立不同患龋风险儿童的微生物图谱,控制与管理儿童口腔微生态,ECC的防治将会呈现出一片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微生态 口腔微生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牙萌出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黄诗言 饶南荃 +1 位作者 徐舒豪 李小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牙萌出是指牙冠形成后向平面移动,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一系列复杂生理过程。目前研究认为,牙萌出由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调控,其中牙囊参与调控牙槽骨吸收与形成,是牙萌出的必要条件;同... 牙萌出是指牙冠形成后向平面移动,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一系列复杂生理过程。目前研究认为,牙萌出由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调控,其中牙囊参与调控牙槽骨吸收与形成,是牙萌出的必要条件;同时,牙根形成及牙周韧带在牙齿持续萌出阶段发挥作用。牙萌出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牙萌出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萌出 牙囊 牙槽骨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与错畸形预防矫治 被引量:59
3
作者 李小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现代儿童错畸形的矫治更强调早期预防与阻断,矫正理念是"咬合发育管理",治疗儿童从出生后到恒牙替换萌出结束整个过程的咬合发育不良。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畸形预防矫治应用"Muscle Win"理论,早期预防与阻... 现代儿童错畸形的矫治更强调早期预防与阻断,矫正理念是"咬合发育管理",治疗儿童从出生后到恒牙替换萌出结束整个过程的咬合发育不良。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畸形预防矫治应用"Muscle Win"理论,早期预防与阻断错畸形的发生,以期最终降低儿童错畸形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畸形预防矫治器是一种功能矫治器,其特点是:1)其重建了上下咬合关系,控制上下颌骨的位置及生长;2)矫治器功能结构能训练舌肌、唇颊肌及颏肌的功能和矫正口呼吸习惯;3)恒牙萌出诱导槽能引导排列新萌出的恒牙;4)矫治器能恢复上下牙弓的形态与宽度。临床佩戴矫治器,能训练儿童口腔功能,去除口腔不良习惯,引导恒牙萌出,并对Ⅱ/Ⅲ类错畸形和轻中度牙弓发育不良有矫治效果。儿童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畸形预防矫治有局限性,正确选择临床适应证及使用时机是保证疗效、防止临床过度治疗的关键。作为儿童错畸形早期功能矫治的有益探索,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畸形预防矫治器正成为"咬合发育管理"临床技术体系的有机组成,并得到儿童口腔医学及口腔正畸学医生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错骀畸形早期矫治 咬合发育管理 早期肌功能训练及错耠畸形预防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龋病的风险性评估 被引量:46
4
作者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儿童龋风险评估是对儿童个体的年龄、生物学因素、保护性因素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个体的患龋风险,是口腔保健人员和口腔医生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儿童龋病的危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龋风险评估的内容及作用... 儿童龋风险评估是对儿童个体的年龄、生物学因素、保护性因素和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个体的患龋风险,是口腔保健人员和口腔医生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儿童龋病的危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龋风险评估的内容及作用等方面进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病 龋风险评估 个性化龋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牙列期儿童的牙齿数目及形态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凌豫琦 张琼 邹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技术分析混合牙列期儿童恒牙数目及形态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就诊的5~15岁混合牙列期儿童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4 347张,观察记录先天缺牙、多生牙、牙瘤、过小牙、融合牙、弯曲牙和畸形牙尖的... 目的应用曲面断层技术分析混合牙列期儿童恒牙数目及形态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就诊的5~15岁混合牙列期儿童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4 347张,观察记录先天缺牙、多生牙、牙瘤、过小牙、融合牙、弯曲牙和畸形牙尖的发生情况。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牙齿数目及形态异常的患病率为31.79%(1 382/4 347),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缺牙为最常见的牙齿数目及形态异常,患病率为15.00%(652/4 347),女性多见;其次为多生牙,患病率为12.61%(548/4 347),男性多见(P〈0.05)。过小牙、弯曲牙患病率分别为4.00%(174/4 347)和2.16%(94/4 347),畸形牙尖、牙瘤、融合牙较少见,分别为0.74%(32/4 347)、0.51%(22/4 347)、0.39%(17/4 347)。结论混合牙列期儿童恒牙数目及形态异常的患病率较高,先天缺牙和多生牙最常见。应用曲面断层技术进行检查,可早期发现牙齿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发育异常 混合牙列期 曲面断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唇角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雅晶 姚红英 +3 位作者 黄诗言 徐舒豪 饶南荃 李小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唇角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引起鼻唇角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成都地区ANB角大于5°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片为样本...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唇角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引起鼻唇角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与疗效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例成都地区ANB角大于5°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侧位片为样本,测量软硬组织指标共计22项。结果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唇角的测量均值为96.401°±11.265°,与鼻唇角形态相关性强的因素是鼻突度、鼻底平面角、上唇倾角、上唇突角和上唇厚度(P<0.05)。结论影响成都地区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鼻唇角形态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鼻部及上唇软组织,而与上中切牙位置、上下颌骨硬组织形态相关性小。上唇软组织在面部软组织侧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协调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角 安氏Ⅱ类1分类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乳磨牙伴下颌第一前磨牙水平阻生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兵 郭维华 +3 位作者 黄诗言 徐舒豪 饶南荃 张扬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7-379,共3页
低位乳牙是一种牙齿异位萌出,又称乳牙下沉或乳牙粘连,指乳牙高度不能达到咬合平面,多见于乳磨牙。本文报道1例左下颌第一乳磨牙粘连同时伴左下颌第一前磨牙水平阻生病例的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关键词 低位乳牙 乳牙粘连 水平阻生 正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聚合改性明胶用于牙组织工程的可能性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蕾 乔祥晨 +2 位作者 崔彩云 郭维华 田卫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研究光引发聚合改性明胶水凝胶的表征,理化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为牙髓再生引入一种可能的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甲基丙烯酸将明胶改性后形成甲基丙烯明胶,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其表征,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甲基丙烯明胶溶液加入... 目的研究光引发聚合改性明胶水凝胶的表征,理化性质以及生物相容性,为牙髓再生引入一种可能的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甲基丙烯酸将明胶改性后形成甲基丙烯明胶,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其表征,用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甲基丙烯明胶溶液加入艳固佳2959型光引发剂,经紫外光辐照后形成水凝胶,用流变仪测量黏弹性来反映力学性能,用台盼蓝染色法和CCK-8法检测水凝胶对人牙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甲基丙烯酸改性明胶增加了明胶机械性能和孔隙率的同时,能够支持人牙髓细胞生长。结论甲基丙烯明胶水凝胶有望成为人牙髓再生研究中一种有潜力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明胶 光引发聚合 牙髓细胞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充填前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变化
9
作者 方力 刘源 +1 位作者 杨燃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树脂进行龋齿治疗前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的变化。方法招募志愿者20名,对其口腔内所有龋齿去净龋坏组织后使用不含氟树脂材料进行充填,分别收集充填前及充填后第1、2、3、4周的非刺激性唾液样本,使用轻唾-杆菌肽琼脂培养... 目的观察使用树脂进行龋齿治疗前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的变化。方法招募志愿者20名,对其口腔内所有龋齿去净龋坏组织后使用不含氟树脂材料进行充填,分别收集充填前及充填后第1、2、3、4周的非刺激性唾液样本,使用轻唾-杆菌肽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48 h后检测变异链球菌数量,比较其在龋齿充填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龋齿行树脂材料充填后1周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较充填前下降明显(P<0.05),充填后2、3、4周较充填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患龋个体进行龋齿备洞后的树脂充填能在短期内降低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含量,但随时间推移,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会逐渐恢复到治疗前的状态。单纯依靠龋齿充填治疗并不能改变唾液中变异链球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龋坏 复合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