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唇腭裂患者外鼻生长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卓 石冰 李精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79-286,共8页
唇腭裂畸形通常伴有外鼻形态异常,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深入了解唇腭裂患者外鼻形态生长变化规律对治疗方案改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横向汇总现有外鼻生长文献数据,系统介绍正常及唇腭裂人群外鼻形态指标随生长的变化趋势以及序... 唇腭裂畸形通常伴有外鼻形态异常,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深入了解唇腭裂患者外鼻形态生长变化规律对治疗方案改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横向汇总现有外鼻生长文献数据,系统介绍正常及唇腭裂人群外鼻形态指标随生长的变化趋势以及序列治疗对外鼻生长的医源性影响,在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的同时,为唇腭裂鼻畸形手术设计和治疗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鼻畸形 外鼻生长 序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rre Robin序列征的精准诊断和遗传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溦瑶 罗岩坤 贾仲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7-292,共6页
Pierre Robin序列征是一种具有强烈遗传异质性的先天性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小下颌、舌后坠和腭裂,致病基因包括SRY-box转录因子9 (SOX9)、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亚家族J成员2 (KCNJ2)、远端同源异型盒5/6(DLX5/6)、白细胞抗原相关家族受... Pierre Robin序列征是一种具有强烈遗传异质性的先天性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小下颌、舌后坠和腭裂,致病基因包括SRY-box转录因子9 (SOX9)、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亚家族J成员2 (KCNJ2)、远端同源异型盒5/6(DLX5/6)、白细胞抗原相关家族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LAR RPTPs)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2)等;产前影像检查重点围绕小下颌,宫内舌位和形状可帮助判断。本文主要就该序列征的临床表现、遗传病因和诊断作一综述,明确该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指导产前影像检查方法,为该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rre Robin序列征 先天颅面畸形 致病基因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下颌骨及下唇复制畸形1例及相关文献回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淳艺 李精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52-456,共5页
口腔颌面部复制畸形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出生缺陷。该畸形表型变异度大,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治疗标准,需基于畸形波及软硬组织范围及具体影响的生理功能进行个性化设计。本文介绍1例涉及单侧下颌骨体及下唇的复制畸形病例,详细描述其畸形特... 口腔颌面部复制畸形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出生缺陷。该畸形表型变异度大,目前尚未达成统一的治疗标准,需基于畸形波及软硬组织范围及具体影响的生理功能进行个性化设计。本文介绍1例涉及单侧下颌骨体及下唇的复制畸形病例,详细描述其畸形特征及一期手术治疗过程,并对该畸形的病因机制及治疗方案进行文献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畸形 颌骨 下唇 出生缺陷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性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
4
作者 林兰玲 刘皓月 +4 位作者 罗枭 张翀 景兵帅 石冰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进一步探究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妊娠第14天到第17天给20只新西兰孕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天1.0 mg),观察每只孕兔所有子代腭部表型。选取生产了8只胚胎、腭裂...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同系新西兰仔兔先天腭裂的转录组异质性,进一步探究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妊娠第14天到第17天给20只新西兰孕兔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每天1.0 mg),观察每只孕兔所有子代腭部表型。选取生产了8只胚胎、腭裂胚胎与非腭裂胚胎为4∶4的孕兔,分为腭裂组(CP)与非腭裂组(NCP),收集其腭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 CP组与NCP组相比,共有225个差异基因(Q<0.05),其中120个基因上调,105个基因下调。差异性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复合物、细胞外基质、转录因子复合物、基底膜的GO分类呈显著富集;GABA能突触、吗啡成瘾、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谷氨酸突触、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Apelin信号通路等在KEGG通路中显著富集。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验证表明,与NCP组相比,CP组ARHGEF6 (P<0.05)、ABI2 (P<0.00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APC基因表达水平上升(P<0.001)。结论 参与腭突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的基因ARHGEF6、APC、ABI2的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和地塞米松诱导新西兰兔先天性腭裂的形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先天性腭裂 转录组学分析 细胞骨架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整复理念与技术在成年牙槽突裂鼻翼基底重建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承浩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牙槽突裂因其与牙颌协调、鼻唇畸形的密切关系是唇腭裂整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成年牙槽突裂整复因较低的成功率,特别是鼻翼基底的重建不足,成为颌面外科医师的主要困扰,而鼻翼基底的良好重建是防止鼻畸形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 牙槽突裂因其与牙颌协调、鼻唇畸形的密切关系是唇腭裂整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成年牙槽突裂整复因较低的成功率,特别是鼻翼基底的重建不足,成为颌面外科医师的主要困扰,而鼻翼基底的良好重建是防止鼻畸形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成年牙槽突裂的畸形特点提出成年牙槽突裂的两阶段整复理念与技术流程,以供参考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植骨术 牙槽突裂 两阶段法 鼻翼基底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景兵帅 石冰 +1 位作者 郑谦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回顾采用髂骨松质骨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效果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60例,其中小年龄组(6~12岁)和大年龄(≥13岁)组各80例... 目的回顾采用髂骨松质骨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效果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60例,其中小年龄组(6~12岁)和大年龄(≥13岁)组各80例,收集术前、术后3 d内、术后6个月以上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借助Mimics软件判断有无骨桥形成,并测量体积计算髂骨植入率、剩余骨充填率和吸收率,并研究两亚组的植骨影响因素。结果以骨桥形成为临床成功标准,总人群的成功率为71.25%,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分别为78.75%和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同时后者的裂隙体积显著大于前者(P<0.001),小年龄组的植骨影响因素为腭侧骨壁(P=0.006)和腭裂手术史(P=0.012),大年龄组仅腭侧骨壁对植骨效果有显著影响(P=0.036)。结论大年龄组的植骨效果差于小年龄组,腭侧骨壁是牙槽突裂植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年龄患者的植骨效果也受腭裂手术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髂骨松质骨 骨壁 瘢痕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