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3~6岁儿童患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杨 张晔 +2 位作者 邹静 尹菁菁 康德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35-638,642,共5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龋病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并... 目的分析厦门市3~6岁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性评估,为全面制定儿童龋病预防的综合措施,尤其是为高危患龋儿童的口腔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患龋情况调查,并通过发放问卷,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饮食习惯、口腔行为、家庭情况、生活环境、干预措施等6个方面的16个变量进行掊2检验及Logistic forward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厦门市3~6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71.77%,龋均为4.70,龋面均为7.43。月龄、进食碳酸饮料频率、睡前进食、进食奶制品频率、开始刷牙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托幼机构、居住地、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局部用氟、子女数目、进食甜食频率等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性别、每天刷牙次数、牙膏种类和家庭收入与儿童龋病的发生无相关性。建立的儿童龋病回归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龋危险性进行预测。结论对儿童龋病应综合防治,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合理局部用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乳牙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硅载七叶皂苷钠对粪肠球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大维 李奉华 +1 位作者 雷焯 姜海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探讨氨基改性前后的介孔硅载七叶皂苷钠(SA-SBA-15及SA-NH_2-SBA-15)和氢氧化钙Ca(OH)_2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液体稀释法测SA-NH_2-SBA-15、SA-SBA-15和Ca(OH)_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液体扩散法观察SA-NH_2-SBA-15、SA-SBA... 目的:探讨氨基改性前后的介孔硅载七叶皂苷钠(SA-SBA-15及SA-NH_2-SBA-15)和氢氧化钙Ca(OH)_2对粪肠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液体稀释法测SA-NH_2-SBA-15、SA-SBA-15和Ca(OH)_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液体扩散法观察SA-NH_2-SBA-15、SA-SBA-15和Ca(OH)_2对粪肠球菌抑菌圈的大小;SA-NH_2-SBA-15、SA-SBA-15和Ca(OH)_2与菌液共培养168h,每隔24h取0.1mL液体另作厌氧培养24h,评价抑菌效果。结果:SA-NH_2-SBA-15、SA-SBA-15的MIC为3.5g/L,Ca(OH)_2的MIC为4.0g/L。SA-NH_2-SBA-15、SA-SBA-15和Ca(OH)_2浓度大于MIC时,抑菌圈大小与浓度呈依赖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后至168h,SA-SBA-15和SA-NH_2-SBA的菌落数明显少于Ca(OH)_2。96h后,SA-NH_2-SBA-15组的菌落数明显少于SA-SBA-15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H_2-SBA-15、SA-SBA-15及Ca(OH)_2对粪肠球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SA-NH_2-SBA-15、SA-SBA-15的抑菌效果优于Ca(OH)_2;SA-NH_2-SBA-15对粪肠球菌的药效长于SA-SBA-15,长于Ca(O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 粪肠球菌 七叶皂苷钠 氢氧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与光固化窝沟封闭剂治疗磨牙窝沟龋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美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2-563,共2页
关键词 flow流动复合体 光固化窝沟封闭剂 DYRACT 磨牙窝沟龋 治疗手段 临床比较 健康组织 修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GDMA纳米囊粒径调控的研究
4
作者 潘秋华 欧阳小百 +1 位作者 裴丹丹 黄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包覆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纳米囊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如细乳液预备方法、反应温度、超声时间、搅拌速率及芯材量等对纳米囊粒径的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方法:运用细乳液界面缩聚法制备纳米囊,分别选取不... 目的:探讨包覆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纳米囊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如细乳液预备方法、反应温度、超声时间、搅拌速率及芯材量等对纳米囊粒径的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方法:运用细乳液界面缩聚法制备纳米囊,分别选取不同的细乳液预备方法、不同反应温度(30℃、40℃、50℃)、不同超声时间(1-30min内取15个时间点)、不同搅拌速率(200 r/min、300 r/min、400 r/min)以及不同芯材TEGDMA量(4.44 g、6.66g、8.88 g、11.1 g),使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对不同反应条件下的纳米囊粒径及分散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温度40℃、超声时间为6 min、转速为300 r/min及芯材量为6.66 g时,纳米囊具有较好的粒径分布及分散性。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于纳米囊粒径产生影响,摸索适合的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液 纳米囊 粒径 多分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