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杨惠宇 邓雅兰 +4 位作者 任世睿 王诗萌 蔡和 程立 胡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89,共10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评估其影响因素,为老年口腔保健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构... 目的 了解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评估其影响因素,为老年口腔保健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第4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以安德森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744位老年人参与了调查。过去12个月内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为24.1%,且以咨询、预防为目的的仅占其中的8.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居住地、自我口腔健康评估、刷牙频率、剩余牙齿数量均能影响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结构模型分析显示:教育水平越低、居住在乡村、刷牙频率越低、牙齿数目≥20颗、自我口腔健康评估越好的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越低。结论 四川省65~74岁老年人口腔卫生服务利用率偏低,大部分以治疗为目的,受教育水平、居住地、自我口腔健康评估、刷牙频率、牙齿数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服务 安德森模型 老年人 结构方程模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牙槽骨吸收评估及牙周炎分期
2
作者 邱岳 韩阳平 +1 位作者 邓冠红 李菁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5-69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多阶段深度学习的三维牙槽骨吸收率自动量化评估模型,为牙周炎分期提供智能化指标。方法:收集来自牙周炎患者的100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影像资料,采用基于体积卷积神经网络(full...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多阶段深度学习的三维牙槽骨吸收率自动量化评估模型,为牙周炎分期提供智能化指标。方法:收集来自牙周炎患者的100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影像资料,采用基于体积卷积神经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volumetric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V-Net)与改进的3D医学图像分割Transformer网络(transformer-based encoder-decoder network for efficient and accurate 3D medical image, UNETR++)相结合的多任务分割策略,分别对牙齿、牙槽骨及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进行高精度分割。通过膨胀操作与接触面积比值计算相结合,并辅以CEJ方向聚类,实现牙槽骨吸收率的三维自动化量化分析,根据2018年世界牙周病新分类对牙周炎进行初步分期。结果:模型对牙齿、牙槽骨和CEJ进行自动化分割,Dice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DSC)分别达到95.7%、91.5%和87.9%,且在分割的平均表面距离(average surface distance, ASD)、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 HD)和灵敏度(sensitivity, SEN)等方面表现出高精度与稳定性。模型实现了近远中、颊舌向等多维度的骨吸收分析,与牙周专科医师评估结果相比,本模型在牙周炎分期上的总体准确率为85%,并取得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73)。模型对重度牙槽骨吸收(Ⅲ期或Ⅳ期)的识别准确(F1分数=1.00)。模型较人工评估显著提升效率(配对t检验,P<0.01)。结论: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地测量三维牙槽骨吸收率,为牙周炎精准分期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率 锥形束CT 深度学习 牙周病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拆除3种材质[牙合]贴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建宇 洪菲菲 +4 位作者 何良航 温玮 雷贤林 张志升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 目的 本实验采用Er:Yag激光对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牙合]贴面进行体外照射去粘接,通过分析比较Er:Yag激光对于[牙合]贴面、牙体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激光无创拆除[牙合]贴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新鲜拔除正畸下颌前磨牙,标准化牙体预备后制作3种不同厚度(1.0、1.5、2.0 mm)和不同材质(Vita琥珀瓷、Vita MarkⅡ、润瓷)[牙合]贴面进行粘接,1周后使用Er:Yag激光(2.5、3.5 W)照射[牙合]贴面并记录时间。扫描电镜(SEM)观察去除后的微观形态。结果 润瓷[牙合]贴面经2.5或3.5 W Er:Yag激光长时间(>20 min)照射后仍无法取下;2.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1.0 mm Vita琥珀瓷组(96.0 s±16.0 s)大于1.0 mm Vita MarkⅡ组(84.5 s±19.5s)(P<0.05);1.5mm Vita琥珀瓷组(246.5s±13.5s)大于1.5mm VitaMarkⅡ组(170.0s±14.0s)(P<0.05);3.5 W Er:Yag激光去除粘接时间:2.0 mm Vita琥珀瓷组(381.0 s±24.0 s)大于2.0 mm Vita MarkⅡ组(341.5 s±26.5 s)。结论 同种材质、相同厚度情况下:激光功率越大,拆除时间越短,当功率较小时,可能导致[牙合]贴面无法拆除。相同厚度、相同功率情况下:激光穿透瓷块到达粘接层可能对瓷块结构产生影响。同种材料、相同功率情况下:瓷块厚度越厚,拆除所需时间越长,所需功率越高。激光无法直接拆除树脂类[牙合]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合]贴面 去粘接 树脂基陶瓷 玻璃陶瓷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其影响因素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太伟 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在根管口、根中、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在根中与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组与26~50岁组在3个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舌侧沟与具有颊舌侧沟的在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判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走向,有助于对形态复杂的C形根管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辅助全口磨耗牙咬合重建修复4年观察随访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红蓝 金地 +6 位作者 朱建宇 张怡 骆碧珠 江武 吴千驹 肖云 张志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磨耗牙的修复一直是口腔修复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报告全口磨耗牙病例1例,通过引入数字化咬合重建技术,利用虚拟性咬合引导开展系统性修复重建并随访4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病例为数字化技术在磨耗牙的诊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磨耗牙 咬合重建 数字化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变化的三维研究
6
作者 陈晓波 余诚诚 +1 位作者 朱紫茹 何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三维方向的改变,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供临床决策的循证证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女性患者,用Dolphin软件对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进... 目的:回顾性研究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后软硬组织三维方向的改变,并分析其相关性以提供临床决策的循证证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0例女性患者,用Dolphin软件对正畸治疗前后的锥形束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上下唇以及鼻唇沟区软组织治疗前后在矢状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鼻唇沟区(nasolabial folds,NLF)软组织从上往下变化量逐渐增大(NFL3>NLF2>NFL1),从内往外逐渐减小(L2>NLF2>L1)。切牙内收量与唇组织变化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r=0.52),上尖牙内收量与鼻唇沟区软组织变化之间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结论:成年女性拔牙正畸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凸面型和唇形态,其切牙和尖牙内收量可用于预测唇及鼻唇沟区软组织矢状向的改变。尽管鼻唇沟区软组织发生了负向改变,但鼻唇沟皱褶是否会加深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锥形束断层扫描 鼻唇沟 软组织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1例
7
作者 刘明 黄艳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 C形根管在上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极低(0.12%),而釉珠在上颌第一磨牙中的发生率仅为2.68%,同时存在这两种解剖结构的上颌第一磨牙更为罕见。本病例报道1例上颌第一磨牙腭侧(VertucciⅧ型,3-3)融合C形根管伴釉珠的根管再治疗病例,提示利用根管显微镜结合CBCT可发现结构异常并避免遗漏根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C形根管 釉珠 根管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年轻恒牙行再生性牙髓治疗1例
8
作者 郗旭峰 王贺 林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4-836,共3页
再生性牙髓治疗术用于根管治疗失败后年轻恒牙的再治疗少有报道,其疗效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本病例采用再生性牙髓治疗的方法对因根充不完善导致大范围根尖周炎症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进行再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通过定期的临床... 再生性牙髓治疗术用于根管治疗失败后年轻恒牙的再治疗少有报道,其疗效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本病例采用再生性牙髓治疗的方法对因根充不完善导致大范围根尖周炎症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进行再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通过定期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该患牙窦道愈合,根尖周炎症透射影像消失,咬合功能正常,实现了对该患牙的感染控制,并诱导牙髓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性牙髓治疗 根管再治疗 年轻恒牙 根尖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纤维桩并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1例
9
作者 徐宇琛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 探讨采用数字化导板去除折断纤维桩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一体化纤维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1例左上侧切牙纤维桩折断后采用定制车针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拆除,完成根管再治疗后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及氧化锆全冠修复,并采用T-ScanⅢ系统进行咬合测试,为纤维桩折断后行二次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定制车针 一体化纤维桩核 咬合测试 T-Scan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激光处理对微弧氧化钛板微结构和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文霞 左起亮 +4 位作者 张秋芳 聂晶 韩阳平 许铭炎 詹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研究半导体(Diode)、铒(Er)和Nd:YAG激光照射对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钛板表面的微结构和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iode、Er和Nd:YAG激光分别对MAO钛板表面照射,扫描电镜观察MAO钛表面以及人牙周膜干细胞... 目的:研究半导体(Diode)、铒(Er)和Nd:YAG激光照射对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钛板表面的微结构和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Diode、Er和Nd:YAG激光分别对MAO钛板表面照射,扫描电镜观察MAO钛表面以及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的形貌,X射线电子衍射光谱(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MAO钛表面的晶相,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A值,RT-qPCR法检测细胞的Runx2、ALP、OCN和OSX的表达水平。结果:扫描电镜和XRD显示经3种激光照射后MAO钛表面的形貌和晶相均发生改变;经Nd:YAG激光照射的MAO钛表面显著促进hPDLSCs的Runx2和ALP的表达(P<0.001),但其A值下降(P<0.05);经Er激光照射的MAO钛表面促进细胞的ALP基因表达(P<0.005);经Diode激光照射的MAO钛表面的细胞A值以及成骨基因的表达量均减少。结论:经Er和Nd:YAG激光照射的MAO钛表面可有效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而Diode激光照射的MAO钛表面不利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铒激光 Nd:YAG激光 微弧氧化钛种植体 人牙周膜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牙根根面沟及根管分型的CBCT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绿丽 沈斯特 +1 位作者 陈晓玲 林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0-834,共5页
目的:采用CBCT扫描法,分析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牙根根面沟及根管构型。方法:随机从6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中,选取变异的下颌第一前磨牙(至少一侧为C形牙根)共130个,分析记录其根面沟分布位置和数量、根面沟最凹陷处C形根管横截面构型及... 目的:采用CBCT扫描法,分析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牙根根面沟及根管构型。方法:随机从600例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中,选取变异的下颌第一前磨牙(至少一侧为C形牙根)共130个,分析记录其根面沟分布位置和数量、根面沟最凹陷处C形根管横截面构型及根管对称性等情况。结果:C形根管发生率为8.9%。107例具有C形根管特征的牙根表面均有纵向根面沟,分布在根中1/3处和根尖1/3处分别为86.9%和12.1%。根面沟以单沟近舌沟为主(89.7%),其次是单沟舌沟(10.3%),根面沟凹陷最深处根管构型以C3型分布最多(71.0%)。C形根管对称率为64.6%,双侧均为C型且根管构型一致者占83.3%。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中下段形态复杂,C3型根管发生率及根管对称率均较高,因而临床诊治需避开薄弱区,避免遗漏根管,治疗时可适当参考对侧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CBCT C形根管 根面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牙科手机与涡轮气动牙科手机在贴面预备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骆碧珠 陈映铭 +3 位作者 尹路 徐秋生 杨常委 梁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50-953,共4页
目的:使用高速涡轮牙科手机与不同转速下的电动高速牙科手机分别对离体牙进行牙体预备,分别比较其预备后的表面粗糙度、贴面修复后的微渗漏程度及抗折力。方法:选取新鲜拔除完整无龋坏的前磨牙60颗,按预备方式分为4组(n=15):涡轮气动牙... 目的:使用高速涡轮牙科手机与不同转速下的电动高速牙科手机分别对离体牙进行牙体预备,分别比较其预备后的表面粗糙度、贴面修复后的微渗漏程度及抗折力。方法:选取新鲜拔除完整无龋坏的前磨牙60颗,按预备方式分为4组(n=15):涡轮气动牙科手机(A组)与200000 r/min(B组)、50000 r/min(C组)和20000 r/min(D组)的电动牙科手机对离体牙进行预备,预备后组内随机选取试件进行3组(n=5)检测:采用白光干涉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用树脂水门汀粘接贴面后进行老化试验,在显微镜下观察贴面中线纵截面的微渗漏情况;以及应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抗折力。结果:采用不同牙科手机及不同转速电动牙科手机进行牙体预备:直接观察预备体表面粗糙度,4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贴面粘接后进行抗折力测试4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化循环后微渗漏深度四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0万转速下的电动手机预备后的贴面平均微渗漏程度最小。而预备体表面粗糙度和贴面抗折力不受手机类型及转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高速牙科手机 高速涡轮牙科手机 贴面 粗糙度 微渗漏 抗折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根管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相艳 林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2-283,共2页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多为三根管,有时可见颊根融合,腭侧双根管较为罕见。报告1例较为罕见的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根管病例,提示在接诊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现代牙科辅助手段,做...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变异较大,多为三根管,有时可见颊根融合,腭侧双根管较为罕见。报告1例较为罕见的上颌第二磨牙腭侧双根双根管病例,提示在接诊过程中,临床医师应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解剖形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现代牙科辅助手段,做好根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双腭根管 根管钙化 牙科手术显微镜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的三维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晓波 郑雅心 +1 位作者 张俊杰 何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通过CBCT测量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治疗后牙齿三维方向的变化,评价其移动方式及力学机制。方法: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23例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成人患者,用Dolphin软件测量治疗前后牙齿三维方向上的变化,运用SPS... 目的:通过CBCT测量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治疗后牙齿三维方向的变化,评价其移动方式及力学机制。方法: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23例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成人患者,用Dolphin软件测量治疗前后牙齿三维方向上的变化,运用SPSS 2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尖牙、切牙远中移动量分别为2.60 mm、2.66 mm、2.07 mm,远中倾斜角度分别为5.31°、5.42°、-4.68°。上颌第一磨牙颊尖和尖牙分别压低0.96 mm、0.40 mm。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1.51°。第一磨牙颊向倾斜4.57°,远中旋转7.71°。尖牙区和磨牙区宽度分别增加1.18 mm、2.01 mm。结论:采用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可以获得有效的远中移动量,远移的磨牙存在一定程度的压低、远中倾斜及远中扭转,上颌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尖牙区和磨牙区的宽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种植支抗 上牙列 远中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式电动牙刷对正畸青少年菌斑控制的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雅心 龙雨吟 +4 位作者 张俊杰 陈炜翔 李欢欢 龚贝妮 陈晓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评估正在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使用手动牙刷、普通电动牙刷、交互式电动牙刷控制菌斑的效果。方法:将75名正在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随机分为手动、普通电动、交互式电动牙刷3组。分别在第0、2、6周测量患者的改良牙菌... 目的:评估正在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使用手动牙刷、普通电动牙刷、交互式电动牙刷控制菌斑的效果。方法:将75名正在进行固定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随机分为手动、普通电动、交互式电动牙刷3组。分别在第0、2、6周测量患者的改良牙菌斑指数,并通过问卷评估患者刷牙的积极性及刷牙时长。结果:在2、6周时,与手动牙刷组相比,电动牙刷组及交互式电动牙刷组控制菌斑效果更好(P<0.05),同时交互式电动牙刷组更优于普通电动牙刷组(P<0.05)。与手动牙刷及电动牙刷组相比,交互式电动牙刷组患者的刷牙时长及积极性显著增加(P<0.05)。结论:使用电动牙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青少年正畸患者清除牙菌斑,而交互式电动牙刷可以提高患者刷牙依从性,控制菌斑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指数 正畸 交互式电动牙刷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埋伏亲吻磨牙微创拔除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巧艳 胡砚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7-888,共2页
亲吻磨牙为同一象限中包含的阻生磨牙,其咬合面相互接触,是一种罕见病例。用传统方法拔除低位埋伏亲吻磨牙可能需要去除过多的骨量,并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和医源性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本文回顾性报告了使用超声骨刀联合45°仰角高... 亲吻磨牙为同一象限中包含的阻生磨牙,其咬合面相互接触,是一种罕见病例。用传统方法拔除低位埋伏亲吻磨牙可能需要去除过多的骨量,并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和医源性下颌骨骨折等并发症。本文回顾性报告了使用超声骨刀联合45°仰角高速涡轮机微创拔除下颌埋伏亲吻磨牙一例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 高速涡轮机 亲吻磨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的CBCT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相艳 杨绿丽 林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0-854,共5页
目的:通过CBCT扫描分析闽南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分布规律及其根管变异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91例患者353颗上颌第二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融合根、融合根管的发生率、融合根分型及其对称性等情况。结果: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发生... 目的:通过CBCT扫描分析闽南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分布规律及其根管变异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91例患者353颗上颌第二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融合根、融合根管的发生率、融合根分型及其对称性等情况。结果: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发生率为36.3%,其中Ⅰ型发生率最高(25%),其次是Ⅳ型(22.7%),Ⅲ型(1.6%)发生率最低;融合根中融合根管发生率为69.5%,Ⅶ型发生率100%,其次是Ⅵ型(90.5%),Ⅴ型(22.2%)发生率最低。男女之间在融合根、融合根管、C型根管及融合根对称性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在融合根管发生比例上却有统计学差异(P<0.05),融合根管的发生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及融合根管发生率较高,根管解剖变异多,临床操作中应关注此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融合根 变异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无牙颌种植印模准确度体外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婧 刘海林 +1 位作者 卓向阳 李瑞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5-879,共5页
目的:评估在上颌无牙颌种植修复中传统印模、口内扫描技术、多单位桥辅助口内扫描技术及口外扫描技术的准确度差异。方法:使用航空级铝合金制作上颌无牙颌标准模型(包含6枚种植体),采用传统印模法、口内扫描法、多单元桥辅助口内扫描法... 目的:评估在上颌无牙颌种植修复中传统印模、口内扫描技术、多单位桥辅助口内扫描技术及口外扫描技术的准确度差异。方法:使用航空级铝合金制作上颌无牙颌标准模型(包含6枚种植体),采用传统印模法、口内扫描法、多单元桥辅助口内扫描法和口外扫描法分别制取印模,测量4种印模的三维误差,以评估其真实度和精确度。结果:口外扫描法的三维差异较传统印模法、口内扫描法及多单位桥辅助口内扫描法低,其他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口外扫描法获取无牙颌种植印模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口内扫描技术 口外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负载生物离子种植体涂层的抗菌学研究
19
作者 吴千驹 张志升 +3 位作者 林志明 金地 张怡 骆碧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检测:(1)激光共聚焦检查测材料表面细菌状态;(2)计算抗菌学效率。结果:材料学检测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涂层能够以持续、缓慢的速率释放Cu等离子。抗菌学实验检测显示出负载离子活性涂层表面细菌存活率大大降低,对其抗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电化学法能够在种植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负载生物离子缓释涂层,且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为将来种植体周围炎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生物离子 体外释放 抗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