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36例口腔颌面外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海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6-796,799,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伤 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外伤 住院患者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13的失表达与舌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砚平 程筠 +1 位作者 赵炜 杨海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51-53,57,共4页
目的:分析CK13的表达与舌癌复发的关系,为预测舌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对142例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K13的表达与舌癌复发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目的:分析CK13的表达与舌癌复发的关系,为预测舌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对142例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3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K13的表达与舌癌复发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42例舌癌患者中有41例复发,88例表达CK13,55例CK13失表达,CK13失表达的舌癌患者复发率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CK1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分化状态无关。结论:CK13的失表达与舌癌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舌癌复发与否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复发 CK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时翼外肌对颞下颌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殷学民 张琰 +4 位作者 李子文 刘啸 宋梦阳 王方圆 刘小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研究在牙尖交错位和最大张口位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对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两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已经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不同位时进行翼外肌加载,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生... 目的研究在牙尖交错位和最大张口位时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翼外肌对关节盘的生物力学影响及两位之间的差异。方法对已经建立的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数字化仿真模型,在不同位时进行翼外肌加载,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最大张口位时,关节盘应力集中区较牙尖交错位时向前外侧移动,集中于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关节盘中间带与关节盘后带之间存在明显位移差,形成位移撕裂带,而在牙尖交错位时则无类似位移差现象。结论在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中,最大张口位时翼外肌可导致关节盘中间带偏外侧区的应力集中,在关节盘中间带形成位移撕裂带,导致此区域变薄、穿孔甚至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翼外肌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文清 胡砚平 张文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cm的可选腓骨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 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 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K-432局部注射对兔舌下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砚平 刘冰 +1 位作者 苏彤 赵怡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8-419,共2页
直视下将0.01mg/mlOK-432溶液1ml注射到兔的舌下腺,于注射后1、3、7d、2、4、8周切取舌下腺组织,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OK-432注射到舌下腺后,早期引起急性炎性反应,然后舌下腺组织可出现纤维化,并有部分腺泡萎缩。说明OK-432可... 直视下将0.01mg/mlOK-432溶液1ml注射到兔的舌下腺,于注射后1、3、7d、2、4、8周切取舌下腺组织,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OK-432注射到舌下腺后,早期引起急性炎性反应,然后舌下腺组织可出现纤维化,并有部分腺泡萎缩。说明OK-432可作为硬化剂治疗舌下腺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432 舌下腺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组织IL-8-25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砚平 刘冰 +3 位作者 苏彤 程筠 赵炜 杨海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目的:分析舌癌组织中IL-8-25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舌癌复发的关系,为预测舌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对142例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8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高分辨率溶解法分析舌... 目的:分析舌癌组织中IL-8-25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舌癌复发的关系,为预测舌癌的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对142例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手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8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高分辨率溶解法分析舌癌组织中IL-8-25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IL-8-251多态性与舌癌复发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142例舌癌患者中有52例复发,IL-8-251 3种基因型的频率在舌癌患者中分别为AA 14.8%(21例)、AT 47.2%(67例)、TT38%(54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IL-8-251AA型的病例中12例复发,IL-8-251AT型的病例中23例复发,IL-8-251TT型的病例中17例复发,IL-8-251AA的舌癌患者复发率明显增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IL-8-251的多态性与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分化状态无关。结论:IL-8-251的多态性与舌癌复发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舌癌复发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复发 IL-8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结合抑制蛋白-1与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叶明福 郑有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78-580,共3页
DNA结合抑制蛋白(Id)-1被分离出来已近20年,其编码基因作为一种癌基因参与了诸多肿瘤的发生。本文就Id-1的致癌作用、Id-1在肿瘤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Id-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Id-1在癌细胞化疗药物耐药性中的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DNA结合抑制蛋白-1 癌基因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