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玉兰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15期27-27,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计算机数据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更新以及保存时,要保证它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对这种技术的核心进行加密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关于计算机数据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计算机数据库进行更新以及保存时,要保证它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对这种技术的核心进行加密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在对数据库进行管理时要严谨、认真,不得有一丝的松懈。但是,在现如今社会,对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些许的问题及漏洞,表现在自身方面、控制方面以及管理方面。提高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重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数据库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 被引量:6
2
作者 戴君伟 王博亮 +2 位作者 谢杰镇 骆庭伟 焦念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 介绍了一种海洋赤潮生物图像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为海洋赤潮生物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主要由流式系统和高速CCD图像采集系统构成,通过蠕动泵控制海水样品的流速,采用微控制器控制CCD拍摄图像的曝光时间,达到对高速运动的赤潮生物图像的清晰实时采集。该系统为监测和计算海洋赤潮生物及其浓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生物 流动图像分析 CCD 高速图像采集 曝光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ule系统的协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俞燕燕 李绍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eMule是建立在点对点(peer to peer)技术上,以eDonkey协议为基础的文件共享软件。eMule的集中程度是混合性的,并非是完全无中心服务器。文章从协议的角度论述了eMule是如何实现文件共享,分析了客户端到服务器端、客户端到客户端之间的TC... eMule是建立在点对点(peer to peer)技术上,以eDonkey协议为基础的文件共享软件。eMule的集中程度是混合性的,并非是完全无中心服务器。文章从协议的角度论述了eMule是如何实现文件共享,分析了客户端到服务器端、客户端到客户端之间的TCP通讯、UDP通讯的原理及相关的信息序列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ULE 文件搜索 回调 握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的实时说话人识别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益平 蔡骏 洪青阳 《电声技术》 2007年第6期53-55,共3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GMM实时说话人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具有实时说话人辨认和实时说话人确认功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不同的高斯混合密度个数及采样率进行了测试,测试了模型的自适应性能。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识别准确率。
关键词 说话人识别 实时系统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华东 王其聪 +2 位作者 谢斌 许世芳 刘济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9-1056,共8页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测量结果存在中心点偏移、距离歧义性和混合像素等问题,且易受曝光时间和主动光源影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对摄像机进行校正,减小了球面距离到三维坐标转换过程中引入... 飞行时间法三维成像摄像机测量结果存在中心点偏移、距离歧义性和混合像素等问题,且易受曝光时间和主动光源影响.为提高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对摄像机进行校正,减小了球面距离到三维坐标转换过程中引入的误差;采用2个不同光源调制频率交替进行测量,根据2次测量结果差值消除距离歧义性;过度曝光时测量幅值随曝光时间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快速自动曝光控制方法;边界混合像素以单点或单线形式出现,根据某像素邻域内各像素位置分布情况判定该像素是否为混合像素;由测量幅值判定噪声大小,根据对主动光源成像时测量幅值很大、偏移值很小的特点辨别主动光源.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能有效提高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法 三维成像摄像机 距离歧义性 自动曝光 混合像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中运动人脸的检测与特征定位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雷蕴奇 柳秀霞 +2 位作者 宋晓冰 袁美玲 欧阳江帆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37,共7页
针对现有人脸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质量与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视频序列中运动人脸的检测与特征定位方法.首先利用Adaboost方法检测出人脸的大致范围,根据肤色模型确定人脸的具体位置,并从图像中提取出人脸部分;然后利用基于帧间亮度... 针对现有人脸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质量与速度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视频序列中运动人脸的检测与特征定位方法.首先利用Adaboost方法检测出人脸的大致范围,根据肤色模型确定人脸的具体位置,并从图像中提取出人脸部分;然后利用基于帧间亮度差的人脸区域的PSNR判断图像清晰度,从而找出人脸区域清晰度高且尽可能大的视频帧;最后对该视频帧进行人脸检测和特征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人脸检测方法相比,文中方法速度快、人脸检测率约为94.8%,眼角、口唇角定位结果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处理 人脸检测 特征定位 图像清晰度 峰值信噪比 肤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感受野的轮廓检测算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杜晓凤 李翠华 李晶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30-1634,共5页
自然场景自动检测目标轮廓是非常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感受野的图像轮廓检测仿生模型。在传统的基于抑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去抑制机制,在减少背景纹理干扰的同时,保护较弱的轮廓,从而尽量保持轮廓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 自然场景自动检测目标轮廓是非常困难的。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感受野的图像轮廓检测仿生模型。在传统的基于抑制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去抑制机制,在减少背景纹理干扰的同时,保护较弱的轮廓,从而尽量保持轮廓的完整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仿生模型可以有效地抑制纹理边缘,减少对轮廓的破坏,提高了自然背景中轮廓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轮廓检测 初级视皮层 复合感受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旋转人脸检测与特征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暾华 周昌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14-1718,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角点检测、AdaBoost算法和C-V方法的平面旋转人脸检测及特征定位方法.方法首先根据AdaBoost算法训练样本得到脸、眼、鼻、嘴4个检测器;然后以角点作为眼睛的候选点,枚举任意两个角点构造可能的人脸区域,并在区域内运用人... 提出了一种基于角点检测、AdaBoost算法和C-V方法的平面旋转人脸检测及特征定位方法.方法首先根据AdaBoost算法训练样本得到脸、眼、鼻、嘴4个检测器;然后以角点作为眼睛的候选点,枚举任意两个角点构造可能的人脸区域,并在区域内运用人脸检测器进行检测;接着利用眼、鼻、嘴检测器检测出人脸特征所在的矩形区域;最后利用C-V方法从各个特征区域中分割出人脸特征的轮廓,进而得到人脸关键特征点的位置.在CMU平面旋转测试集上的检测率为94.6%,误报24个,提取出的特征点位置准确.实验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人脸特征定位 角点检测 水平集方法 C-V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隙灯显微图像的眼前节特征提取的新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鞠颖 王博亮 +3 位作者 谢杰镇 黄绍辉 吴世辉 万明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8,204,共7页
裂隙灯显微图像是包含最直接和最丰富眼前节信息的无创数据源 ,针对其获取和处理等方面的特殊性 ,需要一种能够较好地分析和利用裂隙灯显微图像的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直接用CCD从裂隙灯显微镜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裂隙灯显微图像是包含最直接和最丰富眼前节信息的无创数据源 ,针对其获取和处理等方面的特殊性 ,需要一种能够较好地分析和利用裂隙灯显微图像的方法。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对直接用CCD从裂隙灯显微镜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首先采用一种改进的Canny算法进行边界提取 ,其中应用了多尺度的算法计算图像梯度。进而对所获得的边界点进行分类识别和曲线拟合等处理 ,获得眼前节各组织结构的边界 ,最后据此提取出眼前节的各项特征参数。实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 ,运算速度快 ,主观影响小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裂隙灯显微图像 眼前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峰 瞿俊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7,90,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组合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聚类分析将大的数据集聚类划分为几类小的数据集,这样在每一类中,数据的相似度比较高,然后再分类训练相应的模型,最后做预测。建立加入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用金融时间序列... 文章提出了一种组合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聚类分析将大的数据集聚类划分为几类小的数据集,这样在每一类中,数据的相似度比较高,然后再分类训练相应的模型,最后做预测。建立加入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用金融时间序列做试验,并跟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聚类分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连续预测的趋势准确率,降低了时间代价,并减小了模型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时间序列 预测 径向基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场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曲延云 郑南宁 李翠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9-713,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场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把机场跑道的几何特征与其所在区域的纹理特征相结合来描述机场特征,其中由灰度的平均值和方差、区域的光滑性、直方图的偏斜度、区域的一致性、图像的随机性、图像的梯度平均和方差等8个特征组...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场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把机场跑道的几何特征与其所在区域的纹理特征相结合来描述机场特征,其中由灰度的平均值和方差、区域的光滑性、直方图的偏斜度、区域的一致性、图像的随机性、图像的梯度平均和方差等8个特征组成机场的纹理特征向量.先通过直线检测找到机场跑道的候选区域,然后用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函数,对候选区域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由此判别机场跑道.实验表明,与传统的仅通过形状判断机场的方法比较,该算法对机场的误检率较低,检测率比刘德红的方法高近10倍,几乎能实时完成一幅图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检测 支持向量机 直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隙扫描图像的角膜表面三维重建 被引量:3
12
作者 诸葛斌 赵聪 +2 位作者 周荷琴 王博亮 冯焕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356,380,共5页
角膜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眼外科中对角膜表面检查一般采用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法和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法,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未能获得直观的角膜表面三维模型。本研究设计的一种基于裂隙扫描图像的角膜表面三维重建算法,实现... 角膜是人眼的重要组成部分,眼外科中对角膜表面检查一般采用基于Placido盘的角膜地形图法和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法,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未能获得直观的角膜表面三维模型。本研究设计的一种基于裂隙扫描图像的角膜表面三维重建算法,实现了对角膜前后表面的重建,并能快速地计算出角膜前后表面的几何参数以及转换成传统的等高线图和地形图,方便了医生的诊断。该算法首先采集角膜的裂隙扫描图像序列,然后在图像集中提取出每层角膜的轮廓,进而采用轮廓线重构算法得到角膜表面模型。在对裂隙图像提取闭合轮廓线时,根据角膜区域的颜色差异,采用了色彩分割的算法;针对角膜轮廓线是凹的特点,对轮廓线重构算法做了改进,以便能构造出正确的角膜表面三角形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扫描 边缘提取 轮廓线重构 角膜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华伟 李翠华 +1 位作者 施华 韦凤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6-45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目标分类的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RGB空间内建立了一种新颖的背景模型;为了解决背景更新“死锁”问题,提出了像素点的跳跃度函数和稳定性函数,将前景分类为静止目标、运动目标及虚假目标;最后提出了一... 提出一种基于前景目标分类的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RGB空间内建立了一种新颖的背景模型;为了解决背景更新“死锁”问题,提出了像素点的跳跃度函数和稳定性函数,将前景分类为静止目标、运动目标及虚假目标;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HSV颜色信息和一阶梯度信息的混合阴影剪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割视频场景中的运动目标并鲁棒地分离目标及其阴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前景目标分类 运动目标检测 色调/饱和/值(HSV)颜色空间 一阶梯度 阴影剪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正弦信号在有噪声的FN神经元模型中的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晓冰 刘希顺 +1 位作者 刘安芝 王博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长期以来弄清神经系统中的信号是如何传输的一直是广大研究人员努力的目标。针对一种被普遍研究的神经元简化模型——FitzHugh-nagumo(FN)模型,采用二阶随机龙格-库塔算法分析了该模型对加性噪声和微弱正弦信号的响应特性。时域和频域... 长期以来弄清神经系统中的信号是如何传输的一直是广大研究人员努力的目标。针对一种被普遍研究的神经元简化模型——FitzHugh-nagumo(FN)模型,采用二阶随机龙格-库塔算法分析了该模型对加性噪声和微弱正弦信号的响应特性。时域和频域的统计参数表明适当强度的噪声有利于信号的传输,存在随机共振现象,即与噪声强度关联的输出信噪比曲线为倒钟形;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与正弦信号频率关联的输出信噪比曲线也为倒钟形,分析可见正弦信号的无量纲频率在区间0.2~0.8时模型的输出信噪比最大,表明该神经元模型有频率敏感性,即更易于检测到该范围内的弱信号。上述结果与生物学的发现是一致的,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周期信号在神经元中的传输方法,建立更加准确的神经元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zHugh-nagumo模型 神经元模型 噪声 随机共振 频率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值形态学在动物纤维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健 曾文华 陈维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灰值形态学方法 ,对动物纤维图像进行处理。由于处理过程设计合理 ,可以在实验基础上 ,实现图像的自动处理 ,从而为动物纤维图像的自动识别及自动检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动物纤维 图像处理 灰值形态学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在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晓冰 刘希顺 +1 位作者 刘安芝 王博亮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489,共5页
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噪声,大量研究表明噪声有助于弱信号的检测和传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是建立在生物神经系统上的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为了研究噪声对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的影响,通过在网络中引入加性噪声... 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噪声,大量研究表明噪声有助于弱信号的检测和传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是建立在生物神经系统上的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为了研究噪声对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的影响,通过在网络中引入加性噪声,用于图像增强。直观视觉效果和图像直方图均表明适当的噪声有助于图像增强,噪声过小或过强则减弱图像增强效果;图像的峰值信噪比随噪声强度增强呈现倒钟形,表明存在随机共振现象。本研究表明适当强度的噪声能够提高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的效果,并显示出随机共振,有助于开展基于生物神经系统的智能化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图像增强 噪声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人脸图象特征的边缘提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詹曙 钱钰 方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66-1069,共4页
人脸图象识别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点 ,而人脸图象的特征提取又是人脸图象识别的关键步骤。小波变换以其多分辨率分析和多通道分解的独特分析方法在图象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多尺度... 人脸图象识别是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热点 ,而人脸图象的特征提取又是人脸图象识别的关键步骤。小波变换以其多分辨率分析和多通道分解的独特分析方法在图象处理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利用二进小波变换多尺度的特性 ,结合一些常规的边缘提取算法 ,在人脸图象特征的边缘提取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人脸图象 小波变换 多尺度 边缘信息 边缘提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变换中的Cooper变换与函数反演变换之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经球 刘柏丽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介绍了Cooper变换与函数反演变换的不同特点,并通过一系列的示例来加深对这些特点的认识。
关键词 程序设计方法学 程序变换 递归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选忠 倪子伟 《福建建设科技》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应用,指出当前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建筑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可能。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智能建筑 分布式数据库 专家系统 技术实现 应用 控制与管理 建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递归程序变换的注记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经球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于递归程序变换的注记蔡经球(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厦门361005)程序变换技术是自动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方法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一般而言,递归算法的设计由于符合人的思维习惯(把“复杂情形”逐次归结为“较简单”情... 关于递归程序变换的注记蔡经球(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厦门361005)程序变换技术是自动程序设计和程序设计方法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一般而言,递归算法的设计由于符合人的思维习惯(把“复杂情形”逐次归结为“较简单”情形),且结构清晰,因而易理解、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变换 递归程序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