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6对甜菊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沈明山 林永顺 +1 位作者 陈睦传 洪维廉 《中国糖料》 1999年第4期1-3,共3页
本试验以3 种不同浓度(20 ×10 - 6g/mL、30×10- 6g/mL和40 ×10- 6g/mL)DA- 6 处理甜菊叶片,不同时间( 处理后7d、14d 和21d) 取材,应用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发现处理后多种细胞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一定的... 本试验以3 种不同浓度(20 ×10 - 6g/mL、30×10- 6g/mL和40 ×10- 6g/mL)DA- 6 处理甜菊叶片,不同时间( 处理后7d、14d 和21d) 取材,应用电镜技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发现处理后多种细胞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DA-6 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绛红色小单孢菌生长中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
2
作者 管玉霞 黄宗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67-367,共1页
绛红色小单孢菌生长中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管玉霞,黄宗平(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绛红色小单孢菌生长过程中菌体形态电镜观察已有报道 ̄[1]。但该菌在生长中细胞结构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与产抗有什么关系,迄... 绛红色小单孢菌生长中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管玉霞,黄宗平(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绛红色小单孢菌生长过程中菌体形态电镜观察已有报道 ̄[1]。但该菌在生长中细胞结构有何变化,这种变化与产抗有什么关系,迄今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用扫描电子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绛红色小单孢菌 生长 细胞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BA诱导胃癌细胞表面及骨架结构的变化研究
3
作者 庄为笕 周红 +1 位作者 黄宗平 汪德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6-76,共1页
本文研究5mM HMBA(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系后,细胞骨架及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多呈球型,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边缘有大量的丝状和片状伪足(图1)。经HMBA诱导后,细胞表面变... 本文研究5mM HMBA(环六亚甲基双乙酰胺)诱导处理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系后,细胞骨架及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多呈球型,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边缘有大量的丝状和片状伪足(图1)。经HMBA诱导后,细胞表面变化显著,主要表现在细胞表面微绒毛和边缘伪足的大量减少甚至消失,出现一些突起或皱痕状结构。细胞的形态普遍趋于扁平铺展状,呈现出与人正常胃粘膜原代培养细胞相似的表面形态结构(图2)。细胞骨架整装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骨架结构松散,分布不均,纤维间常有断开和分叉现象(图3)。经诱导后细胞骨架纤维伸长,纤维结构致密、分布均匀,纤维间联接紧密,并有较多的纤维束状结构(图4),与对照组细胞有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HMBA 细胞表面 细胞骨架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6对甜菊叶片糖苷含量和组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永顺 陈睦传 +1 位作者 沈明山 洪维廉 《中国糖料》 1998年第3期12-15,共4页
培育丰产、优质、高糖苷含量的甜菊新品种是关系甜菊资源利用的主要课题。本研究以3种不同浓度(20×10-6、30×10-6和40×10-6)DA-6处理甜菊叶片,不同时间(处理后7d,14d和21d)取材,... 培育丰产、优质、高糖苷含量的甜菊新品种是关系甜菊资源利用的主要课题。本研究以3种不同浓度(20×10-6、30×10-6和40×10-6)DA-6处理甜菊叶片,不同时间(处理后7d,14d和21d)取材,应用重量法测定总糖苷含量,HPLC分离检测两种主要糖苷组分(SS和RA),显示DA—6对叶片总糖苷含量及主要组分的影响均呈一定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并由此而筛选出有利于生产合适的DA—6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糖苷 DA-6 叶片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胃癌细胞核骨架—中间纤维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祺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0-413,共4页
本文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电镜观察,研究地塞米松诱导人胃癌 M Gc803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骨架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 M Gc803 细胞核骨架纤维和中间纤维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核纤层为厚薄不一结构,与两类纤... 本文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电镜观察,研究地塞米松诱导人胃癌 M Gc803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骨架中间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 M Gc803 细胞核骨架纤维和中间纤维数量较少、分布不均匀,核纤层为厚薄不一结构,与两类纤维联系不密切。经 10μg/m l Dex 处理后,细胞核骨架纤维和中间纤维数量增多、结构层次丰富、单丝成份多,分布均匀并相互交织成规则网络,两类纤维通过薄层均一的核纤层发生密切联系,形成贯穿整个细胞核质区域的完整体系。结果表明, Dex 诱导处理细胞的核骨架中间纤维系统产生了与正常细胞相似的恢复性改变,这种变化是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重要形态和功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骨架 中间纤维系统 胃癌细胞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酯酶同工酶及其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斌 陈元霖 《国外农学(蚕业)》 1994年第4期8-11,共4页
在新会市沿海泥质岸段类型地区进行不同树种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后13个月树种的生长表现结果:(1)刚果12号桉、白千层、赤桉4个树种生长表现最好;(2)雷林1号桉、刚果12号桉、白千、赤桉的保存率同时照窿缘桉基本相同;(... 在新会市沿海泥质岸段类型地区进行不同树种造林比较试验。造林后13个月树种的生长表现结果:(1)刚果12号桉、白千层、赤桉4个树种生长表现最好;(2)雷林1号桉、刚果12号桉、白千、赤桉的保存率同时照窿缘桉基本相同;(3)刚果12号桉、赤桉、白千层树高生长比对照窿缘桉分别高出33.6%、32.9%.24.8%;(4)刚果12号桉、白千层、赤桉、雷林1号桉的地径生长分别比缘桉增大73.67%、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酯酶 同功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A酸对人胃癌细胞核骨架变化的影响
7
作者 李祺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26-326,共1页
维生素A酸对人胃癌细胞核骨架变化的影响李祺福(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细胞核骨架异常与细胞癌变具有密切关系 ̄[1],但它们与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关系仍有待阐明。为此,本文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电镜观察... 维生素A酸对人胃癌细胞核骨架变化的影响李祺福(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细胞核骨架异常与细胞癌变具有密切关系 ̄[1],但它们与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关系仍有待阐明。为此,本文应用选择性抽提整装电镜观察 ̄[2],研究了维生素A酸(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核骨架 维生素A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转化应用于家蚕育种的试验研究(摘要)
8
作者 陈元霖 桂慕燕 +1 位作者 罗智焕 陆天锡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3期47-48,共2页
自1957年首次报导通过注射异种DNA在鸭子获得变异性状以来,高等动植物的遗传转化问题引起了生物学家和遗传育种学家的浓厚兴趣。当前,它已成为内容广泛而丰富的“基因工程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家蚕遗传转化研究的最早文献发表于... 自1957年首次报导通过注射异种DNA在鸭子获得变异性状以来,高等动植物的遗传转化问题引起了生物学家和遗传育种学家的浓厚兴趣。当前,它已成为内容广泛而丰富的“基因工程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家蚕遗传转化研究的最早文献发表于1960年(ACTayPOB等),后来的试验表明,将不同品种的DNA注入家蚕体内,实现了特定基因的转移和表达(Nawa,1971、1978),为了探讨遗传转化方法在家蚕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育种 遗传转化 基因工程学 蚕体 遗传育种学 全茧量 茧质 试验研究 DNA 茧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蚕DNA导致家蚕性状变异的研究(摘要)
9
作者 陈元霖 廖岚 +2 位作者 周锋 陈翰英 罗智焕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3期48-49,共2页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导入异种DNA或DNA蛋白(DNP)的方法,进行种间遗传信息交流,是动物遗传工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们曾用异种DNA或DNP注入五龄幼虫体内,在家蚕和蓖麻蚕子代都得到新的遗传性状,培育出蓖麻蚕新品系ATY-1和ATY-2,经...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导入异种DNA或DNA蛋白(DNP)的方法,进行种间遗传信息交流,是动物遗传工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们曾用异种DNA或DNP注入五龄幼虫体内,在家蚕和蓖麻蚕子代都得到新的遗传性状,培育出蓖麻蚕新品系ATY-1和ATY-2,经过近70代繁殖,至今仍保持着特有的形态特征和遗传特性(陈元霖等,1979a、1979b、1982、1987)。 1986—1987年,我们又采用从雌蛾交尾孔注射后自交的方法,进行蓖麻蚕DNA导致家蚕性状变异的试验。供体为“斑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性状变异 动物遗传 形态特征 幼虫体 雌蛾 遗传特性 性状差异 同工酶 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BA对人胃腺癌细胞NM-IF系统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玲 黄宗平 李祺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HMBA诱导处理前后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核骨架—中间纤维(NM-IF)系统形态的变化规律。整装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的核骨架及中间纤维表现为排列紊乱、联系疏松和分布不均,两类纤维之间则以厚薄不一的核周层状... 本文研究了HMBA诱导处理前后人胃腺癌MGc80-3细胞的核骨架—中间纤维(NM-IF)系统形态的变化规律。整装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MGc80-3细胞的核骨架及中间纤维表现为排列紊乱、联系疏松和分布不均,两类纤维之间则以厚薄不一的核周层状体相连结;在诱导处理之后的细胞中,这两种骨架纤维大多变得细长、丰富、排列有序且联系紧密,两种纤维间又通过薄而均一的核周层状体结构密切相联,在整体上形成一种贯穿核与质的规则、有序、致密而匀称的网络系统。结果表明,分化诱导剂HMBA能促使MGc80-3细胞的NM-IF系统产生与正常细胞NM-IF系统形态相似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观察研究对阐明胃癌细胞恶性表型诱导逆转的机理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BA 诱导分化 癌细胞 核骨架纤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肉细胞内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应芸书 李里焜 汪德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义在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EC3.1.3.11)细胞化学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植物叶肉细胞内FDPase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法。本研究表明:FDPase的最适pH约为8.6;最适底物浓度约为1mM;mg~(+2)是FDPase活性绝对必需的;FDPase是... 本义在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EC3.1.3.11)细胞化学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植物叶肉细胞内FDPase的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法。本研究表明:FDPase的最适pH约为8.6;最适底物浓度约为1mM;mg~(+2)是FDPase活性绝对必需的;FDPase是一种膜束缚酶,它特异性地定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叶肉细胞 电镜 定位 FD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游仆虫(Euplotes crassus)大核核孔复合体研究
12
作者 李晖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334-334,共1页
厚游仆虫(Euplotescrassus)大核核孔复合体研究李晖(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细胞核核膜的核孔复合体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单细胞原生动物的核孔复合体研究甚少。腹毛类纤毛原生动物厚游仆虫有二... 厚游仆虫(Euplotescrassus)大核核孔复合体研究李晖(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厦门361005)细胞核核膜的核孔复合体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单细胞原生动物的核孔复合体研究甚少。腹毛类纤毛原生动物厚游仆虫有二个细胞核,即大核(营养核)、小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游仆虫 大核 核孔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器中神经血管分布的超微结构观察
13
作者 陈细法 陈平 +3 位作者 黄一玲 薛茹 洪水根 林加涵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20,共1页
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的典型代表,在系统进化中介于无脊椎与脊椎动物之间,由于它具有脊索、神经索和鳃裂这些脊椎动物主要特征,故被公认为脊椎动物远祖类型。但是轮器是否也像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一样,具有内分泌功能?分泌功能是否受控于... 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的典型代表,在系统进化中介于无脊椎与脊椎动物之间,由于它具有脊索、神经索和鳃裂这些脊椎动物主要特征,故被公认为脊椎动物远祖类型。但是轮器是否也像脊椎动物的内分泌腺一样,具有内分泌功能?分泌功能是否受控于神经组织?为此,本文特对轮器的神经血管分布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器 文昌鱼 神经血管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与蓖麻蚕的杂交试验(摘要)
14
作者 陈元霖 桂慕燕 +2 位作者 任承贞 陈翰英 罗智焕 《广东蚕丝通讯》 1990年第2期45-45,共1页
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 在几千年的蚕丝生产中,应用常规杂交技术育出了千百个家蚕新品种,为蚕丝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无疑地,它还将在今后的育种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的局限性,积极开发包括种间杂交在内的家蚕育种新技术,乃是进一步发展蚕丝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家蚕(蚕蛾科)和蓖麻蚕(大蚕蛾科)属不同科昆虫;家蚕与蓖麻蚕杂交(超远缘杂交)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目前,有关蚕的种间杂交研究尚处初始阶段(Deodikar等,1977;钱惠田等,1981;张果,1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试验 大蚕蛾科 家蚕育种 常规杂交育种 蚕丝业 同工酶谱 育种实践 回交后代 滞育卵 钱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