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素通过抑制FOXO1活性减轻NO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素领 周杰超 +2 位作者 张杰 庄江兴 刘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76-1085,共10页
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在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量的NO可以导致自由基损伤,并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大黄作为中医传统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近年研究表明... 氧化应激所产生的活性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自由基在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量的NO可以导致自由基损伤,并诱导神经元的凋亡.大黄作为中医传统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临床应用非常广泛.近年研究表明,大黄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肠道疾病、肾病、心血管疾病、胰腺炎等病症的治疗.Forkhead转录因子1(FOXO1)是Forkhead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FOXO1对于胰岛素信号通路、DNA修复、清除活性氧损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调控非常重要.而NO自由基对FOXO1的调控作用还不清楚,我们研究发现,NO的供体GSNO(亚硝基谷胱甘肽)或者L-Arg(L-精氨酸)可显著提高FOXO1的转录活性并促进其下游促凋亡基因Fas L、Bim的转录表达,进而诱导神经元死亡.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黄素可以通过降低FOXO1的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质水平,缓解NO所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该研究揭示了NO自由基诱导神经元损伤的新机制,同时也为了解大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对大黄素等中药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天然抗氧化剂 大黄素 FOXO1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受体PirB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反应性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沅杰 拓振杰 +2 位作者 尚培骏 杨锦雯 张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受体PirB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反应性增生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β组、Aβ+0.2μmol/L PEP组、Aβ+0.4μmol/L PEP组、Aβ+Fluspirilene组、Aβ+GFP-LV组和Aβ+mPirB...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受体PirB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反应性增生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β组、Aβ+0.2μmol/L PEP组、Aβ+0.4μmol/L PEP组、Aβ+Fluspirilene组、Aβ+GFP-LV组和Aβ+mPirB-LV组。分别采用PirB的可溶性胞外段PEP或PirB抑制剂Fluspirilene处理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内源性PirB受体;或采用慢病毒转染过表达PirB基因,其后给予Aβ1-42寡聚体处理。采用RTCA和EdU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相关S-100钙结合蛋白B(S-100β)、波形蛋白(Vimentin)、巢蛋白(Nestin)、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RTCA法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各组标准化细胞指数(NCI)值均骤降,其后逐步升高并趋于平稳。EdU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与Aβ组比较,Aβ+0.2μmol/L PEP组、Aβ+0.4μmol/L PEP组和Aβ+Fluspirilene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与Aβ组比较,Aβ+0.4μmol/L PEP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 RNA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Aβ+GFP-LV组比较,Aβ+mPirB-LV组GFAP、S-100β、Vimentin、Nestin、APP和PirB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β组GFAP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Aβ组比较,Aβ+0.4μmol/L PEP组GFAP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PirB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和增殖的上游分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PirB受体可能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PirB 星形胶质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25A38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华英 卢燕燕 +3 位作者 温红 鹿全意 张云武 许华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0-1234,共5页
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SLC25A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以2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实验组,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LC25A38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 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SLC25A3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以23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作为实验组,1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SLC25A38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3例实验组中SLC25A38蛋白阳性的有8例,阳性率34.78%,10例对照均未检测出SLC25A38蛋白;ALL患儿中SLC25A38蛋白阳性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4673±0.05344,阴性组为1.296±0.2517;蛋白阳性组较阴性组SLC25A38 mRNA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01);蛋白阴性组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1097);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比例、免疫分型、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乳酸脱氢酶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25A38蛋白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蛋白,在初诊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中过表达,有可能作为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新的分子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SLC25A38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比较综述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实验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被引量:5
4
作者 尚培骏 姬乃春 +3 位作者 杨锦雯 赵沅杰 拓振杰 张晓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9-984,共16页
目的根据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多种行为学实验中的表现,比较各行为学实验优缺点,并归纳其方法、注意事项、评价指标和应用特点,为研究动物认知相关行为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迷宫、Ⅰ型T迷宫、Ⅱ型T迷宫、新物体识别... 目的根据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在多种行为学实验中的表现,比较各行为学实验优缺点,并归纳其方法、注意事项、评价指标和应用特点,为研究动物认知相关行为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迷宫、Ⅰ型T迷宫、Ⅱ型T迷宫、新物体识别、旷场、转棒疲劳仪等实验,检测3月龄和6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运动能力、探索行为、学习与记忆能力、新物体识别能力、活跃性、对旷场的畏惧程度以及中枢协调能力差别。结果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工作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同月龄WT小鼠,表现为在Y迷宫内,6月龄的自主返回率显著增加,且6月龄AD小鼠的自主交替率和自主返回率较3月龄AD小鼠显著下降,WT小鼠没有看到这种变化。6月龄AD小鼠在I型T迷宫(奖赏型)中得分和记忆时间较WT小鼠显著下降,在Ⅱ型T迷宫(惩罚型)中学习时间显著增加,说明AD小鼠的学习能力弱于WT小鼠,且记忆提取较慢,正确率较低。在旷场实验中,6月龄AD小鼠运动距离和速度较同月龄野生型小鼠显著下降。AD小鼠进入中心区的次数和中心区/周围区时间比显著下降,直立次数也显著下降,说明了AD小鼠的探索行为较同月龄野生型小鼠显著下降,对旷场的畏惧程度更高。并未发现APP/PS1和WT小鼠在转棒疲劳仪掉落时间方面的差异,说明中枢协调能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Y迷宫操作简单、受干扰小、实验周期短,但单只动物实验时间较长,适用于检测工作记忆;T迷宫符合小鼠的探索天性,可以最为准确测定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反映记忆的提取能力,但实验周期长;新物体识别实验利用小鼠对新物体的好奇心态,精准反映小鼠识物记忆的能力,但实验器材操作较为繁琐,且易受动物应激行为影响;旷场实验利用动物畏惧空旷场地的特性以及对新环境的好奇心,主要用来测定小鼠运动能力、探索能力、活跃性以及对旷场的畏惧程度,但实验结果易受小鼠紧张度影响;转棒疲劳实验直观地反映了小鼠的身体协调性和抗疲劳能力,间接反映小鼠的昼夜规律,适合作为检测学习记忆能力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PS1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行为学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