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交换公平的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 |
吴旭阳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2
|
中国先秦时期知识观分析——基于西方知识论视野 |
毕文胜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3
|
当代知识论的中国话语——访陈嘉明教授 |
陈嘉明
郑伟平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2 |
6
|
|
|
4
|
敬慕-鉴证-赞美:中国“力行”知识论中的范例问题 |
屠音鞘
陈嘉明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5
|
社会科学哲学与方法论问题(笔谈) |
陈嘉明
应奇
张留华
徐竹
贺敏年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6
|
一阶知识与二阶理解 |
陈嘉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7
|
知识作为信念的规范及其价值所在——索萨知识价值的思想 |
陈嘉明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
8
|
直觉在当代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吗?——对卡普兰直觉非中心性的批驳 |
曹剑波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9
|
事实转向与理由基础 |
陈嘉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大数据:历史、范式与认识论伦理 |
方环非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5
|
|
|
11
|
论法律父爱主义的正当性 |
郭春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9
|
|
|
12
|
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观及意义 |
方环非
岑侃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3
|
早期胡塞尔对“数”概念的心理学分析 |
楼巍
奚颖瑞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4
|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价值多元问题 |
杨晓东
马俊峰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5
|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重构——一个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
方环非
周子钰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6
|
外在主义与一致主义可否融合——对戴维森有关思想的回应 |
陈嘉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7
|
无解释的理解是否可能 |
陈嘉明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0 |
4
|
|
|
18
|
知觉经验是否有表征内容 |
王华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9
|
《道论》的叙事方式及“客观性”问题 |
陈嘉明
|
《哲学分析》
|
2011 |
1
|
|
|
20
|
从心理学化的哲学到私人语言——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刍议 |
楼巍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