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昕韡 李想 +4 位作者 曾佳丽 谭文娟 周细平 洪万树 蔡立哲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1-358,共8页
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 为研究厦门同安湾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于2014年在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5个取样站进行了4个季节小型底栖动物定量取样,共获取了9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桡足类、寡毛类、多毛类、涡虫类、有孔虫类、介形类、双壳类、星虫类,还有少许未定类群.其中,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的91.75%.下潭尾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441.3±61.0)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555.8±104.6)μg/(10cm^2).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季节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取样站之间小型底栖动物丰度无显著差异,生物量有显著差异.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类群均匀度指数(J′)、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λ)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光滩取样站.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型底栖动物的个体数与底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底盐呈显著负相关;夏、秋两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数以及夏季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均与底盐呈显著相关.上述结果完善了我国人工红树林湿地小型底栖动物物种和生境多样性资料库,为滨海湿地公园管理、滩涂生态修复和红树林湿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底栖动物 群落 人工红树林湿地 同安湾 下潭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售淡水鱼铅、镉含量及食用风险评估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嫱 孙鲁闽 张佳荣 《渔业研究》 2016年第4期302-309,共8页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种习见厦门市售淡水鱼鱼肉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Cd和Pb在不同部位(头部、腹部和背部)鱼肉的分布规律相似,但不同鱼类中Cd和Pb的含量差别较大;所有受检鱼类样品的重金属Cd的含量均未...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10种习见厦门市售淡水鱼鱼肉中重金属镉(Cd)和铅(Pb)的含量。结果表明:Cd和Pb在不同部位(头部、腹部和背部)鱼肉的分布规律相似,但不同鱼类中Cd和Pb的含量差别较大;所有受检鱼类样品的重金属Cd的含量均未超标,6.67%的鱼类样品中重金属Pb的含量超过我国的国家标准。以暴露量和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作为食用风险评估的指标,结果如下:以各淡水鱼中的Cd或Pb作为单一暴露估算的暴露量WI_(estimate)远小于标准限值,Cd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为0-0.011,Pb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数0.093-0.569,二者均小于1,处于安全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重金属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与技术进步驱动下风电钕物质流动与供需关系研究
3
作者 葛泽文 庄沐凡 +1 位作者 张娴 张天毓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8,共11页
稀土元素钕作为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加速能源系统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低碳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新型风机技术的发展,钕在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研究旨在追踪2011—2... 稀土元素钕作为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加速能源系统向清洁、可再生能源低碳转型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和新型风机技术的发展,钕在高性能风力发电机中的应用需求迅速增加。本文研究旨在追踪2011—2022年中国风电系统中钕元素的历史物质流动规律,并基于“碳中和”目标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设定四种发展情景,预测至2060年中国风电发展对钕元素的需求,识别潜在的供给约束。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2年间中国风电系统中钕元素开采量持续上升,进口比例从15%增至35%。风机中的钕元素年度需求从1098 t增加到2896 t,反映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升钕元素的需求。未来需求预测结果显示,在“碳中和”目标和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钕元素的需求将大幅上升,特别是在碳中和-技术激进发展情景下,累计需求量将达到44万t,是基准发展情景的2.1倍。原生稀土矿产开采难以满足未来需求,退役风机中钕元素的回收利用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为保证钕元素的可持续稳定供应,需建立循环多渠道供应体系,精细化全产业链管理策略,促进技术创新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发展,推动全球化钕元素供应网络建设,以此应对未来风电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资源供给挑战,完善“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钕元素供应链韧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碳中和 风电技术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分析
4
作者 林建荣 赵诗悦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3-86,110,共5页
于2021年5—6月对九龙江红树林保护区与非红树林保护区进行布点采样,测定其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中,碘含量范围为3.7~24.8 mg·kg^(-1),差值最高可达7倍,平均值为12.3 mg·kg^(-1);有机碳含量范围... 于2021年5—6月对九龙江红树林保护区与非红树林保护区进行布点采样,测定其表层沉积物碘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13个采样点中,碘含量范围为3.7~24.8 mg·kg^(-1),差值最高可达7倍,平均值为12.3 mg·kg^(-1);有机碳含量范围为16~45 g·kg^(-1),平均值为30 g·kg^(-1)。不同类型样品碘含量大小依次为:长林龄林下沉积物>河道清淤沉积物>非林下沉积物>短林龄林下沉积物,其中长林龄林下沉积物碘含量范围为15.7~24.8 mg·kg^(-1),平均值为19.2 mg·kg^(-1);短林龄林下沉积物含量为5.5~6.9 mg·kg^(-1),平均值为6.2 mg·kg^(-1);二者相差3倍以上。有机碳含量最高的为长林龄林下沉积物和河道清淤沉积物,平均值均为32 g·kg^(-1);最低值为短林龄沉积物,含量为22 g·kg^(-1)。不同类型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与碘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同等有机碳含量的样品,长林龄林下沉积物碘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表层沉积物 碘含量 有机碳 九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羟基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
5
作者 张静 王鸿辉 +2 位作者 金亮 廖颖敏 李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5,共8页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 α-葡萄糖苷酶(GAA)作为一类重要的糖苷水解酶,是维持人体血糖平衡的重要功能性蛋白质。长期以来,为实现高血糖人群的降糖,研究人员多关注于探寻具有GAA活性抑制作用的食品、药品,但鲜有研究关注于人体非主动摄取的外源物质对GAA正常生理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典型多环芳烃类物质—菲的羟基代谢产物9-羟基菲(9-OHPhe),探究其对GAA活性功能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为获得9-OHPhe与GAA的结合作用信息,PARAFAC法被应用于光谱重叠的9-OHPhe和GAA的三维荧光光谱(EEM)数据的解析,同时分子对接法被运用于分析分子层面两者结合的微观信息。9-OHPhe对GA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相应的IC50值为(7.59±1.91)μmol L^(-1);PARAFAC可有效应用于荧光光谱重叠的GAA和9-OHPhe反应体系的荧光数据解析;9-OHPhe可引起GAA内源荧光的静态猝灭,两者能形成1∶1复合物,在298 K下其结合常数为(8.91±0.68)×10^(3) L·mol^(-1);9-OHPhe与GAA的GLN281、LEU305、ASN319、LEU321、TYR322、LEU323和TYR352之间产生了疏水作用力,与GLN309和ASN319分别形成了键长为2.71和3.05Å的氢键;低浓度的9-OHPhe可使GAA的二级结构变得稳定,但过高浓度的9-OHPhe则会破坏GAA的结构稳定性。9-OHPhe对GAA活性有明显抑制效应,提示相关外源污染物进入健康人体后经这一途径所可能引起的血糖平衡紊乱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9-羟基菲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法 结合作用 活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调理剂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璇 朱建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71-74,共4页
为提高城市污泥蚯蚓堆肥效果,以木屑作为污泥膨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木屑不同添加量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状况、重金属总量及堆肥物料N、P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添加量较多不利于堆肥物料减量化;堆肥物料... 为提高城市污泥蚯蚓堆肥效果,以木屑作为污泥膨胀剂,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木屑不同添加量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蚯蚓生长状况、重金属总量及堆肥物料N、P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屑添加量较多不利于堆肥物料减量化;堆肥物料中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随着木屑添加量增加而增加;木屑添加量对堆肥物料中速效磷的降低没有明显影响;蚯蚓在堆肥过程中可富集Cu、Fe、Pb和Zn,对Cr无富集作用;堆肥物料中的Cu、Fe、Pb、Zn和Cr在堆肥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但堆肥物料木屑添加量对重金属含量的下降并无直接影响。可通过提高木屑添加量来提高堆肥物料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添加量 蚯蚓堆肥 城市污泥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茴香籽总黄酮提取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白琨 李艳 蔡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9-202,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黄酮提取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和田茴香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典型的调味料,茴香籽是茴香种子,产量较高,除了用作种子之外,多余的茴香籽常被丢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该研究基于此,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和... 随着科技的发展,黄酮提取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和田茴香广泛种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典型的调味料,茴香籽是茴香种子,产量较高,除了用作种子之外,多余的茴香籽常被丢弃,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该研究基于此,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和田茴香籽总黄酮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和田茴香籽总黄酮最佳加工工艺为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例1∶40、提取温度70℃,此加工条件下,和田茴香籽总黄酮得率为1.531%。另外,对和田茴香籽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和田茴香籽总黄酮的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的SOD值相比空白对照组均提升,MDA值均降低,说明一定量的和田茴香籽总黄酮能够提高SOD值,降低MDA值,从而达到减少小鼠体内自由基堆积和清除氧化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茴香 调味料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猛 朱娟 +2 位作者 洪家俊 刘兴强 袁东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3-723,共11页
农药和兽药在保障农产品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其种类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了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饮用水源造成直接威胁.从我国农药和兽药的产量和使用情况、世界各地部分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的... 农药和兽药在保障农产品产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其种类和用量的不断增加,已经引发了水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饮用水源造成直接威胁.从我国农药和兽药的产量和使用情况、世界各地部分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的复合污染研究及风险评价方法 3个方面,对近年来饮用水源中农药和兽药复合污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兽药 复合污染 饮用水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细平 徐帅良 +7 位作者 吴培芳 李艺蝉 沈露 吴兆东 刘爽 刘东艳 王玉珏 王跃启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 为研究福建省九龙江口海门岛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对海门岛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并利用PRIMER软件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单变量分析、群落聚类分析(Cluster)、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和丰度/生物量曲线(ABC)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口海门岛红树林区获得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12种,年平均生物量为77. 58 g/m2,年平均栖息密度为991. 0 ind/m2.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 42、5. 02和0. 70,其中春季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低,与春季生物的繁殖有关.ABC曲线表明该区域有三分之一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等到严重程度的扰动,主要集中在春季站位,这与该季节渔民滩涂养殖作业活动有关. 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结果表明,在50%的相似性水平群落可分为6组,且不同组间显示季节差异显著.结合历史资料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随环境质量的变化已出现了一定的群落演替,物种呈小型化趋势.环境因子与群落分布特征相关性较大,其中最能解释群落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红树林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时空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细平 吴培芳 +6 位作者 李贞 吴茜 陈逸欣 刘康格 刘东艳 王玉珏 王跃启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50,共9页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 为研究福建省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对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4个季度的调查研究。在获得3条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基础上,利用Brey经验公式计算年平均次级生产力(P)。研究结果显示:闽江口4个季度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63种,其中优势类群为多毛类。闽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年均次级生产力为6.13 g(AFDW)·m^-2·a^-1(AFDW,去灰分干重,ash-free dry weight)。在季节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11.04 g(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冬季,为2.25 g(AFDW)·m^-2·a^-1;在空间分布上,次级生产力最高值出现在P03断面,为10.23 g(AFDW)·m^-2·a^-1,最低值出现在P01断面,为2.54 g(AFDW)·m^-2·a^-1。大型底栖动物年均P/B值(B=Biomass,生物量)为2.31 a-1,最高值出现在春季,为3.17 a-1,最低值出现在夏季,为1.74 a-1;且P02断面的P/B值高于其他2条断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次级生产力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B值与盐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H呈显著负相关。因此,环境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闽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中以个体小、生活史短、繁殖快的小型甲壳类蜾蠃蜚(Corophium sp).为主,使该潮间带区域的P/B值高于其他临近潮间带区域的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P/B值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振华 黄金阳 马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4-158,共5页
针对当前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短板,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污水厂消毒设施的改造升级,从3个方面开展了对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一是将投药点后移至深度处理滤池与接触消毒池之间;二是用当前可快速在线测定的正磷酸... 针对当前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短板,并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污水厂消毒设施的改造升级,从3个方面开展了对化学强化除磷自控系统的优化试验研究:一是将投药点后移至深度处理滤池与接触消毒池之间;二是用当前可快速在线测定的正磷酸盐(OP)替代总磷(TP)作为自控参数,建立总磷与正磷酸盐的相关关系;三是基于化学除磷效率与投药量之间的半经验关系,建立CEPRM模型算法,以取代PLC控制器传统的PID算法。结果表明,优化后污水厂出水总磷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9—2002)一级A标准,化学除磷投药量明显降低,隔膜计量泵可适时稳定调频变速,整个除磷自控系统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自动控制 优化 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农药和兽药的削减效率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娟 洪家俊 +2 位作者 陈猛 刘兴强 袁东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4-732,共9页
地表水中农药兽药复合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民众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而现行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削减效率,则是新的研究热点.以280种农药和100种兽药为目标物,应用本课题组建立的液液萃取和固相... 地表水中农药兽药复合污染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民众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而现行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削减效率,则是新的研究热点.以280种农药和100种兽药为目标物,应用本课题组建立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了2015年12月采自某市两个自来水厂的源水、沉后水、滤后水及消毒后出厂水中的目标污染物,分析了检出和削减情况.结果发现:水样中检出总计28种农药和8种兽药;源水和消毒后出厂水中,单一农药的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212~87.85 ng/L和ND(未检出)~43.27 ng/L,单一兽药的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4.742~54.16 ng/L和ND^40.66 ng/L.经传统自来水工艺各环节处理后,部分农药兽药的质量浓度并非逐级递减;在过滤和消毒环节存在质量浓度回升的现象,可见传统自来水处理工艺无法彻底消除农药兽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处理工艺 农药 兽药 削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厂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精准自动控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振华 蔡丽云 +1 位作者 王鸿辉 陈慧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59,共5页
针对污水厂精准自动控制的需求,建立了金属盐投加量与除磷效果之间的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半经验CEPRM模型,并结合4种金属盐(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和氯化铝)化学强化除磷时的污水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 针对污水厂精准自动控制的需求,建立了金属盐投加量与除磷效果之间的化学强化除磷投药量半经验CEPRM模型,并结合4种金属盐(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硫酸铝和氯化铝)化学强化除磷时的污水厂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表明:4种金属盐的拟合相关度均大于0.9,残差平方和均小于0.01,硫酸铝的拟合效果最佳。同时,基于CEPRM模型特点说明了加药自控系统的设置要求与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投药量 模型 自动控制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遥感反演麦田土壤墒情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艳 张成才 恒卫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4,共8页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 土壤墒情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和干旱监测的重要指标。为提高农作物覆盖下地表土壤墒情反演精度,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采用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的监督学习模型反演研究区麦田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当隐含层层数为6,隐含层节点数为80,迭代次数为450时,获得模型的最优解。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决定系数为0.9252,均方误差为0.0008,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反演 深度学习 多源遥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催化剂改性方法对光热催化麻疯树籽油制备生物燃油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依婕 刘莹 +5 位作者 张伟 刘娜 桂超 蔡正达 孙鲁闽 陈玉保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65,共8页
为改善TiO_(2)在光热催化过程中催化效率不高及回收困难等问题,分别使用固体分散法和溶胶凝胶法将TiO_(2)与HZSM-5分子筛结合,并负载活性金属Pt制备Pt/TiO_(2)-HZSM-5催化剂,对两种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高分辨率... 为改善TiO_(2)在光热催化过程中催化效率不高及回收困难等问题,分别使用固体分散法和溶胶凝胶法将TiO_(2)与HZSM-5分子筛结合,并负载活性金属Pt制备Pt/TiO_(2)-HZSM-5催化剂,对两种催化剂进行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光(UV-Vis)、X射线荧光(XRF)及吡啶-红外(Py-IR)表征,并用于光热催化麻疯树籽油加氢制备生物燃油中,考察两种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制备方法均可使TiO_(2)成功分散在HZSM-5分子筛表面,TiO_(2)的比表面积增加,HZSM-5分子筛孔容和孔径改变;改性后的催化剂衍射峰出现明显红移,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提高,酸性位点增加;相比溶胶凝胶法,固体分散法制备的Pt/TiO_(2)-HZSM-5活性金属Pt分散度较好且无团聚现象,粒径更小,催化性能更优;在反应温度100℃、氢压0.4 MPa、反应时间12 h条件下,使用固体分散法制备的Pt/TiO_(2)-HZSM-5光热催化麻疯树籽油制备生物燃油的原料转化率达93.20%、C_(8)~C_(17)烷烃选择性达54.92%,该催化剂的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再生后C_(8)~C_(17)烷烃选择性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而下降,可再生能力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分散法 溶胶凝胶法 催化剂改性 光热催化 生物燃油 麻疯树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0,91,共7页
以废弃蔗渣为原料提取纤维微晶,结合筛选的高效菌株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通过土壤改良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土壤改良剂是由各单体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的交联网状大分子,具有众多亲水基团的共聚体... 以废弃蔗渣为原料提取纤维微晶,结合筛选的高效菌株制备成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通过土壤改良剂的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土壤改良剂是由各单体在交联剂作用下形成的交联网状大分子,具有众多亲水基团的共聚体,纤维微晶呈白色条状分布,被共聚体所包裹。土壤改良剂吸水持续时间及吸水性能较蔗渣有明显提升,在去离子水与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5%)中充分吸水饱和后,吸水倍率分别达462.07、115.47,吸水性能明显优于2种市售保水剂;土壤改良剂在重复使用5次后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仍然达290.14,接近2种市售保水剂初期吸水性能;土壤改良剂保肥性能较好,生物降解周期比2种市售保水剂短,其对金属离子也有一定的吸收,其吸收能力表现为Cr>Fe>Ni>Cu>Pb>Zn;土壤改良剂成本测算为2076.5元/t,远低于2种市售保水剂(6500、8000元/t),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蔗渣 土壤改良剂 高效菌株 保水性能 保肥性能 生物降解性能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掺杂二氧化铅复合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鸿辉 马明洁 +2 位作者 冯婕 康黄雅 黄文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钕(Nd)掺杂钛(Ti)基二氧化铅(PbO_2)复合阳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等对所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掺杂使得...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钕(Nd)掺杂钛(Ti)基二氧化铅(PbO_2)复合阳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化学阻抗谱、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等对所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物相组成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d掺杂使得PbO_2阳极表面颗粒变小、结构更加致密,增大了电极比表面积,改善了电极电化学性能.PbO_2和PbO_2-Nd阳极表层主要为β-PbO_2,Nd掺杂提高了β-PbO_2的结晶纯度,改变了表面相的相对丰度,促进了β(101)晶面形成.PbO_2-Nd阳极具有更小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更高的析氧电位,更强的电子交换能力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将所制备电极应用于处理苯酚模拟难降解有机废水,PbO_2-Nd阳极对苯酚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氧化效果,降解3 h,苯酚去除率达85.7%,COD去除率达73.8%.循环使用6次,PbO_2-Nd阳极电催化活性无明显衰减,显示出更好的电催化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2-Nd阳极 电化学性能 电催化活性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数据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常数的方程的对比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静 高煊 +2 位作者 金亮 王鸿辉 周细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94-3498,共5页
蛋白质和配体的结合作用在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蛋白质-配体结合作用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获得两者的结合常数(Kb)以评价其结合作用的强弱。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速及成本低的优点,... 蛋白质和配体的结合作用在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蛋白质-配体结合作用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获得两者的结合常数(Kb)以评价其结合作用的强弱。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速及成本低的优点,被广泛用于蛋白质-配体结合作用的研究中。应用荧光光谱法时,借助函数方程对荧光数据进行数学分析来得到Kb值是一个关键步骤。因不同方程的适用范围不同,应用于同一体系所获得的Kb值往往存在差异。针对此问题,一方面讨论了利用荧光光谱数据计算蛋白质和配体结合的Kb值的函数方程的推导过程及其适用条件,总结出不同前提条件下蛋白质-配体1∶1和1∶n(n≥2)结合时可选择的计算Kb值的最优方程。分析表明,选择最优方程应基于两个前提:a:蛋白质与配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是否产生荧光;b:添加的配体浓度是否远大于蛋白质浓度。另一方面,以人血清白蛋白(HSA)-诺氟沙星(NFX)结合体系作为模型,对比了由不同方程拟合得到的Kb值的差异并探讨了相应原因。结果表明, HSA与NFX为1∶1结合,利用最适用该体系的方程(S12)拟合得到其在298 K下的Kb值为5.0×10^4 L·mol^-1,而使用方程(S6)和方程(S24)拟合得到的Kb值分别比该值大28.8%和48.6%,由方程(S17)得到的值则比该值约高2个数量级。这直观地展示了选择不适用的方程对所获结果的影响。此外,将利用荧光光谱法获得的Kb值与其他方法获得的数据做了对比,说明了利用荧光光谱法计算蛋白质-配体Kb值的相对可靠性,同时也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结果表明,在利用荧光光谱数据获得蛋白质-配体结合的Kb值时,依据前提条件(即假设a和/或b是否成立)来选取最适合的函数方程是非常必要的,其将决定所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常数 函数方程 适用条件 人血清白蛋白 诺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铜双金属还原去除水中硝酸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查晓松 冯智梁 金苏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8,共5页
针对工业废水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去除困难且成本较高等问题,采用工业废料铁刨花为原料,制备了Fe-Cu双金属材料,用以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考察反应时间、pH、Fe-Cu双金属的投加量等因素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还原反应路径与反应机理... 针对工业废水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去除困难且成本较高等问题,采用工业废料铁刨花为原料,制备了Fe-Cu双金属材料,用以去除废水中的硝酸盐﹐考察反应时间、pH、Fe-Cu双金属的投加量等因素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并探讨还原反应路径与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双金属投加量为40g/L,相同的反应时间内,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最高,为36.2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120 min后,可以将溶液中大部分的硝酸盐去除;而在碱性条件下,硝酸盐去除效果较差。500 mL初始N的质量浓度为50 mg/L的NaNO3溶液,在硝酸盐去除的过程中有亚硝酸盐和氨氮等产物的生成,NO2^--N、NH4^+-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5、2.5 mg/L,最终生成的氮气为3.6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双金属 硝酸盐 还原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评价大型底栖动物堵塞滨海核电站冷源系统的风险指数 被引量:4
20
作者 蔡立哲 饶义勇 +4 位作者 赵小雨 杨德援 林靖翔 傅素晶 周细平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5-662,共8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滨海湿地常见生物类群,有报道属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a)等堵塞滨海核电厂冷源系统。本研究根据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大亚湾潮下带52个站位用采泥器获得的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数据,以及2021年3... 大型底栖动物是滨海湿地常见生物类群,有报道属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a)等堵塞滨海核电厂冷源系统。本研究根据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大亚湾潮下带52个站位用采泥器获得的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数据,以及2021年3月在大亚湾潮下带4个站位底拖网获得的海地瓜数据,建立了2种评价大型底栖动物堵塞滨海核电站冷源系统的风险指数,即采泥器法风险指数(grappler method risk index,GMRI)和底拖网法风险指数(bottom trawl risk index,BTRI)。在大亚湾7种大型底栖动物中,除了冬季和春季的双鳃内卷齿蚕(Aglaophamus dibranchis),以及夏季的短吻铲荚螠(Listriolobus brevirostris)的GMRI超过50%外,毛头梨体星虫(Apionsoma trichocephala)、冠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cristata)、波纹巴非蛤(Paratapes undulatus)、海地瓜和棘刺锚参(Protankyra bidentata)等的GMRI均小于50%,即处于低风险或极低风险等级。2021年3月大亚湾潮下带D13站位海地瓜的BTRI为65%,处于高风险等级,而D11、D21和D31站位海地瓜的BTRI分别为31%、19%和33%,处于低风险或极低风险等级。采泥器法的优点是可定量计算所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出现频率,不足的是类似海地瓜这种形态特征的动物较难采集到。底拖网法的优点和不足恰好是采泥器法的不足和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大型底栖动物 滨海核电站 冷源系统 风险指数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