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政策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8
1
作者 余文涛 杜博涵 翁明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7,共13页
在数字化时代,建立一套有效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以推动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我国207个地级市2013—2019年一整套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可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 在数字化时代,建立一套有效的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以推动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我国207个地级市2013—2019年一整套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可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出台数字经济政策有利于显著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与合理化方向演进。从影响机制看,数字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依赖于数字经济规模扩张效应这一实现机制,而其产业创新效应的潜在机制则缺乏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别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对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数字经济政策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都是显著的,但其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政策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武力超 李惟简 +1 位作者 陈丽玲 李嘉欣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6,共16页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兑现碳中和承诺,有待于绿色技术的进一步创新。针对这一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了检验智慧城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6—2018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兑现碳中和承诺,有待于绿色技术的进一步创新。针对这一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了检验智慧城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基于2006—2018年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PSM‑DID)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财政科技支出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在低金融发展水平、低外向型经济水平和高人力资本水平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文对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和推动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碳中和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岛内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态势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永红 林子荣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采用θ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考察台湾岛内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变化情况。θ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2009年,2012年台湾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总体下降,但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产业用机械设备维修及安装业呈现明显的集... 本文采用θ指数、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考察台湾岛内制造业空间集聚及其变化情况。θ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2009年,2012年台湾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集中程度总体下降,但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产业用机械设备维修及安装业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区位熵分析结果显示:中南部县市是台湾制造业空间分布的集聚区域,拥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业行业数量明显超过北部和东部地区。偏离份额分析结果显示:岛内北部地区一些传统制造业出现扩张趋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中南部地区扩散转移,中部地区业已成为台湾机械制造业和石化产业的核心基地,集聚效应凸显,竞争优势增强。鉴于台湾许多制造业,特别是石化工业、机械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业已显现较强的集聚效应,两岸在这些制造业领域所开展的合作,一方面,应有针对性地指向特定的集聚区域;另一方面,应考虑这些产业在两岸的空间布局,达成两岸集聚区域的双向互动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θ指数分析 区位熵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武力超 丛姗 +1 位作者 林澜 李嘉欣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72,共21页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为更好发挥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绿色技术创新 作用机理 异质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R&D创新的互补和合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勇 《产经评论》 2010年第1期73-78,共6页
区际R&D创新合作是R&D全球化下区域间实现要素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海峡两岸的闽台地区不同程度的都处于向技术创新增长型产业结构转型期,彼此拥有进行R&D创新合作的比较优势。本文分析了闽台开展R&D创新合作的全... 区际R&D创新合作是R&D全球化下区域间实现要素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海峡两岸的闽台地区不同程度的都处于向技术创新增长型产业结构转型期,彼此拥有进行R&D创新合作的比较优势。本文分析了闽台开展R&D创新合作的全球背景和内在需求,提出了两地未来实施R&D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同时探讨了深化闽台R&D创新合作应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最后,提出闽台R&D创新合作是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竞争力并最终使该区域强势崛起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 R&D创新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认识两岸经贸关系的作用
6
作者 邓利娟 《东南学术》 2004年第S1期182-185,共4页
近年来,两岸关系运行中“经济热、政治冷”,人们开始反思并怀疑两岸经贸关系的作用,主张修改或调整大陆现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这种思考实际上是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本质及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两岸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互惠... 近年来,两岸关系运行中“经济热、政治冷”,人们开始反思并怀疑两岸经贸关系的作用,主张修改或调整大陆现行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这种思考实际上是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本质及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两岸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互惠的经济行为,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合平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经贸关系 和平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25
7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5,共9页
金融发展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是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促成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问题。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发展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企业创新的显著阻碍,而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 金融发展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是金融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促成中国经济转型的现实问题。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数据,考察金融发展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是企业创新的显著阻碍,而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地,区分创新路线异质性发现,融资约束对独立创新或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对产业链协同创新不存在显著关系;金融发展有利于独立创新,对协同创新没有显著促进。区分企业异质性发现,融资约束的阻碍作用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尤甚,对大型企业或国有和外资企业影响较小;但是,金融发展对大型企业的促进却强于中小企业,同时对民营企业和出口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