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D)_3-tTF融合蛋白选择性结合结肠癌裸鼠模型肿瘤血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正接 罗琪 +1 位作者 颜江华 王生育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5-741,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报道称利用抗体(Ab@作为组织因子(TF@胞外区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 tissue factor,tTF@的载体,表达的抗体--截短组织因子(Ab-tTF@融合蛋白能够选择性结合肿瘤血... 背景与目的:肿瘤血管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有报道称利用抗体(Ab@作为组织因子(TF@胞外区截短组织因子(truncated tissue factor,tTF@的载体,表达的抗体--截短组织因子(Ab-tTF@融合蛋白能够选择性结合肿瘤血管,诱发实体肿瘤组织血管栓塞,导致肿瘤衰退,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本实验旨在研究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GRGDSP,RGD@多肽作为tTF载体所表达的(RGD@3-tTF融合蛋白选择性结合结肠癌裸鼠模型肿瘤血管的能力。方法:用3个串联的RGD多肽与tTF合成融合基因(RGD@3-tTF,表达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BL21(DE3@,用镍柱纯化融合蛋白。用RGD-tTF融合蛋白作对照,通过凝血实验和凝血因子Ⅹ(FⅩ@活化实验检测(RGD@3-tTF融合蛋白的凝血活性,运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析其特异性结合肿瘤血管标志物整合素αvβ3的能力。结肠癌裸鼠模型分为3组(每组1只@,肿瘤组织分别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RGD@3-tTF、RGD-tTF融合蛋白、tTF进行荧光染色,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融合蛋白在结肠癌裸鼠模型组织的定位。结果:(RGD@3-tTF融合蛋白保留了组织因子的凝血活性,在Ca2+存在时随着融合蛋白浓度的增加,凝血时间相应缩短,浓度为6μmol/L时,凝血时间为(9.96±0.56@min(与对照组比较,P<0.01@。(RGD@3-tTF融合蛋白的浓度在1μmol/L以上时能有效活化FⅩ,其活化能力与RGD-tTF相似(F=0.147,P>0.05@。同浓度(RGD@3-tTF融合蛋白与整合素αvβ3的结合能力强于RGD-tTF(F=164.81,P<0.01@,当融合蛋白浓度为0.24μmol/L时,(RGD@3-tTF融合蛋白和RGD-tTF融合蛋白的A405nm分别为1.25和0.9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RGD@3-tTF融合蛋白富集于结肠癌裸鼠模型的肿瘤血管。结论:(RGD@3-tTF融合蛋白在保留组织因子凝血活性的同时通过高效、特异地结合肿瘤血管标志物整合素αvβ3,选择性地定位在结肠癌裸鼠模型的肿瘤血管上,为发展tTF作为效应因子的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 截短组织因子 融合蛋白 结肠癌 肿瘤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S实时PCR基因分型特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薇薇 梁基选 李庆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35-139,共5页
以原癌基因Kras基因12位密码子的4种基因型(野生型为GGT,突变型为AGT、TGT、CGT)质粒DNA为研究模型,采用SYBRGreenⅠ为实时PCR指示剂,进行ARMS实时PCR基因分型特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和模板匹配的ARMS引物3′端附近引入故意错配碱基,... 以原癌基因Kras基因12位密码子的4种基因型(野生型为GGT,突变型为AGT、TGT、CGT)质粒DNA为研究模型,采用SYBRGreenⅠ为实时PCR指示剂,进行ARMS实时PCR基因分型特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和模板匹配的ARMS引物3′端附近引入故意错配碱基,将ARMS引物浓度稀释10倍,并对传统三步PCR循环进行改良,即根据目的产物和引物二聚体的熔点差异,在传统延伸步骤之后增加一步恒温80℃检测荧光步骤,可消除引物二聚体的影响,使ARMS引物的特异性增强,得到清晰的基因分型结果.实验表明这种基于SYBRGreenⅠ的ARMS实时PCR基因分型方法,无需合成探针,实验设计简单,是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特异性好的基因分型方法,可推广用于其他基因的分型,并可望成为应用于临床的基因诊断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特异性 PCR 实时 Green 引物二聚体 基因诊断技术 SYBR 分型方法 RAS基因 质粒DNA 原癌基因 研究模型 引物浓度 模板匹配 实验设计 GGT 野生型 基因型 密码子 12位 AGT 突变型 TGT 指示剂 R基因 传统 碱基 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毒性剂量阿霉素提高抗人DR4、DR5抗体诱导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庄国洪 宋玉国 +2 位作者 毕胜利 杜柏榕 朱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亚毒性剂量的阿霉素影响抗DR4、DR5单克隆抗体(mAb)FMU1.4和FMU1.5诱导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TRAIL敏感株)、U138(TRAIL部分敏感株)及U373(TRAIL耐受株)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R4、DR5的表达及神... 目的探讨亚毒性剂量的阿霉素影响抗DR4、DR5单克隆抗体(mAb)FMU1.4和FMU1.5诱导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TRAIL敏感株)、U138(TRAIL部分敏感株)及U373(TRAIL耐受株)凋亡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R4、DR5的表达及神经胶质瘤细胞中DNA倍增。用MTT比色法检测mAbFMU1.4和FMU1.5对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3株细胞中Ca2+的浓度。以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色素C、FLIP[FLICE-inhibitoryprotein,为一组含有死亡效应结构域(DED)的胞浆蛋白]的表达。结果亚毒性剂量的阿霉素作用后,DR5、DR4在3株细胞中的表达提高;而mAbFMU1.4、FMU1.5诱导U138和U373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细胞内细胞色素C的表达提高,FLIP的表达降低,Ca2+浓度增加。结论亚毒性剂量的阿霉素与抗DR4、DR5mAb联合应用后,可提高mAb诱导靶细胞凋亡的效应,其作用机制与DR4、DR5、细胞色素C、FLIP的表达及Ca2+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凋亡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DR4、DR5单克隆抗体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庄国洪 张长弓 +2 位作者 陶惠然 杜柏榕 朱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0-1114,1118,共6页
目的:探讨抗死亡受体DR4、DR5单克隆抗体(mAb)FMU1·4、FMU1·5对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敏感株)、U138(部分敏感株)、U373(耐受株)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比色法、电泳、DNA倍... 目的:探讨抗死亡受体DR4、DR5单克隆抗体(mAb)FMU1·4、FMU1·5对3株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敏感株)、U138(部分敏感株)、U373(耐受株)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MTT比色法、电泳、DNA倍体分析和Westernblot等方法。结果:DR5在U343高表达;DR4在U373低表达,U343对FMU1·5敏感并呈剂量依赖性、对FMU1·4部分敏感;U138对FMU1·5部分敏感,对FMU1·4耐受;U373对两种抗体耐受。结论:FMU1·4、FMU1·5能不同程度地诱导三株细胞凋亡,其机制与DR4、DR5、细胞色素C和FLI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死亡受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向蓉 黄菊 +1 位作者 刘晔 李东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6-518,共3页
对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中的光源、反应介质、pH值、光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氧化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日光和紫外光照射下,EB都能得到较好的降解.在EB初始浓度50mg·l-1,pH9的水溶液中,紫外光照射240min,ZnO... 对ZnO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EB)中的光源、反应介质、pH值、光催化剂用量、光照时间及氧化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日光和紫外光照射下,EB都能得到较好的降解.在EB初始浓度50mg·l-1,pH9的水溶液中,紫外光照射240min,ZnO(80mg)光催化降解EB的降解率可达到9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乙锭 ZNO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光催化降解溴化乙锭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菊 向蓉 +1 位作者 刘晔 李东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84-786,共3页
The possibility using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as a phot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EB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Factors including light sources, pH, irradiation time and the usage of catalyst that influe... The possibility using anatase titanium dioxide as a phot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EB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article. Factors including light sources, pH, irradiation time and the usage of catalyst that influenced the process were investigated. The technique established has been employed for the treatment of EB present in discharged water and electrophoresis gel with satisfied result, indicating that this method is not only simple, but also effective, and can be possibly applied i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型二氧化钛 光催化 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人肺癌单域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阶平 庄国洪 +4 位作者 杨桂旺 王臻 李文珠 谢莲英 颜江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195,199,共4页
目的:构建人源化的抗人肺癌单域抗体hu3D3V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其蛋白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DR移植技术对mAb3D3的重链可变区进行人源化,通过重叠PCR获得hu3D3VH的基因。构建pET22(b+)/hu3D3VH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 目的:构建人源化的抗人肺癌单域抗体hu3D3V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其蛋白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DR移植技术对mAb3D3的重链可变区进行人源化,通过重叠PCR获得hu3D3VH的基因。构建pET22(b+)/hu3D3VH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间接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法进行活性分析。结果:通过重叠PCR获得序列正确的目的基因。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达95%以上。hu3D3VH具有与亲本抗体相同的抗原反应性,并能抑制mAb3D3与L342细胞的结合。结论:获得的人源化单域抗体hu3D3VH,保留了与mAb3D3相同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 抗人肺癌单域抗体 表达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RGD/tTF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桂旺 庄国洪 +3 位作者 王阶平 李文珠 吴娜 颜江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重组RGD/tTF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构建RGD与tTF的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3)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凝血实验和FⅩ活化实验鉴定融合蛋白中tTF的... 目的:制备用于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的重组RGD/tTF融合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构建RGD与tTF的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2b(+),在E.coliBL21(DE3)中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凝血实验和FⅩ活化实验鉴定融合蛋白中tTF的活性,间接ELISA分析RGD活性。结果:获得序列正确的RGD/tTF/pET22b(+)重组子,融合蛋白在E.coliBL21(DE3)中高效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活化FⅩ、引起血液凝固的功能,且能与αvβ3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构建RGD/tTF/pET22b(+)重组子,RGD/tTF融合蛋白具有TF活性且与αvβ3特异性结合,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特异性诱发肿瘤组织血管栓塞功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F RGD 融合蛋白 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晚期胃癌自体DC-CIK维持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园 陈玉强 +3 位作者 李巧珍 米彦军 颜江华 叶燕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对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阴性和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自体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 目的:对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阴性和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自体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DC-CIK)细胞维持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72例晚期胃癌患者,年龄29~90岁,中位年龄56岁,通过胃镜检查进行胃癌确诊并检测Hp,分为Hp阳性组(45例)及Hp阴性组(27例),在接受手术或/和放化疗后,接受2疗程自体DC-CIK维持治疗,比较两组外周血培养的DC分化成熟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DC成熟过程形态变化无差异;Hp阳性组DC表面分子CD83、CD86表达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两组间HIA-D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Hp阳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KPS)、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5)。Hp阴性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表达、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KPS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Hp阳性组治疗后KPS评分、CEA和CA199表达以及CD3+和CD4+T细胞数量等的改善均优于Hp阴性组(P<0.05),但瘤体稳定率、CA724、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共随访2年,阳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64个月,长于阴性组的11.42个月(P<0.05)。结论:携带Hp抗原信息的DC疫苗协同CIK治疗能够提高Hp感染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达到稳定瘤体、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患者外周血MODCs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巧珍 陈玉强 +6 位作者 颜江华 丁园 王勇军 王生育 叶燕华 许英艺 何蕙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02-906,共5页
分析Hp阳性和Hp阴性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s)功能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对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Hp感染状态鉴定,分别采集Hp阳性和阴性胃癌患... 分析Hp阳性和Hp阴性的胃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s)功能的差异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尿素14C呼气试验对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Hp感染状态鉴定,分别采集Hp阳性和阴性胃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经典方法(rhGM-CSF、rhIL-4联合rhTNF-α)诱导产生D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型,采用LDH释放法检测DCs致敏T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毒性杀伤作用,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2、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两组MoDCs成熟过程形态变化无差异,Hp阳性组MoDCs表面标记分子CD1a、CD80、CD83、CD86和HLA-DR平均表达百分率均高于Hp阴性组,其中CD80、CD83、CD86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a、HLA-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阳性组DCs致敏T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杀伤率和IL-12、IFN-γ的分泌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Hp感染状态不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MoDCs成熟过程形态变化,Hp感染的胃癌患者MoDCs成熟和活化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骗受体DcR3的基因构建、表达及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珠 陶惠然 +5 位作者 颜江华 张长弓 苏金华 王阶平 杨桂旺 庄国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构建适于原核表达的人诱骗受体DcR3基因,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特异性鉴定。方法:查得人DcR3cDNA全序列,将其分段设计引物,通过重叠PCR获得DcR3基因。构建pET-22b(+)/DcR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gami,IPTG诱导表达,Ni... 目的:构建适于原核表达的人诱骗受体DcR3基因,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特异性鉴定。方法:查得人DcR3cDNA全序列,将其分段设计引物,通过重叠PCR获得DcR3基因。构建pET-22b(+)/DcR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gami,IPTG诱导表达,Ni柱纯化。采用ELISA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通过重叠PCR获得了编码正确氨基酸序列的目的基因。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5%以上。ELISA结果表明所纯化的蛋白可与抗DcR3抗体发生特异结合。结论:诱骗受体DcR3基因的成功构建、表达及纯化,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R3 基因构建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ORF1和ORF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生育 颜江华 +3 位作者 孔繁德 姜海军 张长弓 黄印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4-937,共4页
根据GenBank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对厦门株-1进行PCR扩增,得到ORF1和ORF2基因。将PCR产物酶切后,插入到pET-22b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ORF1、pET-22b/ORF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_3),经IPTG诱导表达,... 根据GenBank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对厦门株-1进行PCR扩增,得到ORF1和ORF2基因。将PCR产物酶切后,插入到pET-22b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ORF1、pET-22b/ORF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_3),经IPTG诱导表达,收集茵液进行SDS-PAGE分析。确定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包涵体洗涤溶解后,采用Ni^(2+)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逐步透析法进行复性。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结果表明Rep蛋白和Cap蛋白均能与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REP蛋白 CAP蛋白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8干扰质粒的构建及最佳干扰效率质粒的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文明 杨晶晶 +5 位作者 胡如意 邱兴烽 石春燕 齐忠权 刘忠臣 庄国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佳的TNFAIP8-shRNA-p SIREN-Retro Q干扰质粒。方法:通过生物软件选择3个TNFAIP8基因干扰位点,构建干扰质粒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 目的:构建并筛选出干扰效率最佳的TNFAIP8-shRNA-p SIREN-Retro Q干扰质粒。方法:通过生物软件选择3个TNFAIP8基因干扰位点,构建干扰质粒并测序验证,将干扰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A549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果:经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TNFAIP8-shRNA-p SIREN-Retro Q干扰质粒能有效干扰并抑制细胞内TNFAIP8基因的表达,通过流式检测发现降低TNVAIP8表达可以提高细胞对a DR5Sc Fv诱导凋亡的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和设计了对TNFAIP8基因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TNFAIP8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AIP8 RNA干扰 重组质粒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腓肠肌内蛋白激酶B各亚型表达的年龄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兵 夏春 陈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腓肠肌内蛋白激酶B(Akt/PKB)各亚型伴随年龄变化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老年组(30月龄)和青年组(6月龄)大鼠腓肠肌内Akt各亚型mRNA和蛋白表达,并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30月龄... 目的研究大鼠腓肠肌内蛋白激酶B(Akt/PKB)各亚型伴随年龄变化的表达差异。方法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老年组(30月龄)和青年组(6月龄)大鼠腓肠肌内Akt各亚型mRNA和蛋白表达,并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30月龄组大鼠腓肠肌内Akt1与Akt2的mRNA水平均高于6月龄组(t=7.124,P=0.000;t=2.598,P=0.021),Akt3差异无显著性(t=0.460,P=0.653)。(2)两组间Akt1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t=0.469,P=0.646),30月龄组Akt1的Thr308磷酸化水平低于6月龄组的表达,有显著差异(t=-9.861,P=0.000);30月龄组Akt2的蛋白水平高于6月龄组的表达,有显著差异(t=7.522,P=0.000);Akt3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差异(t=0.058,P=0.955)。结论大鼠腓肠肌中Akt三种亚型伴随年龄改变表达存在差异,推测Akt各亚型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不同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1 AKT2 Akt3 大鼠 腓肠肌 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DR5 mAb诱导佐剂型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及机理初探
15
作者 李文珠 殷平 +4 位作者 张佳锴 邱劲华 胡庆中 陶惠然 庄国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Anti-DR5 mAb诱导佐剂型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分离并体外培养大鼠滑膜细胞。MTT检测、DNA倍体分析及流式细胞术分析Anti-DR5 mAb对大鼠滑膜... 目的:探讨Anti-DR5 mAb诱导佐剂型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大鼠模型,分离并体外培养大鼠滑膜细胞。MTT检测、DNA倍体分析及流式细胞术分析Anti-DR5 mAb对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滑膜细胞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Caspase抑制剂实验分析Anti-DR5 mAb对大鼠滑膜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结果:MTT实验表明Anti-DR5 mAb能抑制大鼠滑膜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这种作用模式为细胞凋亡。Anti-DR5 mAb处理后的大鼠滑膜细胞中Caspase-3蛋白水平上升,Bcl-2蛋白水平下调。Cas-pase抑制剂实验证明Anti-DR5 mAb诱导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是通过Caspase途径实现的。结论:Anti-DR5 mAb诱导大鼠滑膜细胞的凋亡,这种作用与滑膜细胞表面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DR5 MAB 佐剂型关节炎 滑膜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分光光度计液槽的设计及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16
作者 黄萍 邓雅斌 +1 位作者 王华 李东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0,共4页
设计并制作了可容纳塑料离心管的新型分光光度计液池。液池适用的样品体积变化范围宽(10-500μL),尤其适合于生物临床样品、强碱性介质以及大批样品的分析。该装置应用于血清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的测定及聚合... 设计并制作了可容纳塑料离心管的新型分光光度计液池。液池适用的样品体积变化范围宽(10-500μL),尤其适合于生物临床样品、强碱性介质以及大批样品的分析。该装置应用于血清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的测定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管的均一性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槽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置换探针实时PCR用于DNA池的等位基因频率测定
17
作者 程金平 梁基选 李庆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113-118,共6页
结合荧光双链置换探针的特异性和实时PCR的准确定量能力,建立了一种新颖、准确、价廉且高通量的测定DNA池等位基因频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同荧光标记的双链置换探针1次PCR反应即可测定出等位基因频率.实验以β 地中海贫血CDs41 42( TC... 结合荧光双链置换探针的特异性和实时PCR的准确定量能力,建立了一种新颖、准确、价廉且高通量的测定DNA池等位基因频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同荧光标记的双链置换探针1次PCR反应即可测定出等位基因频率.实验以β 地中海贫血CDs41 42( TCTT)突变为对象,分别用荧光染料FAM和ROX标记野生型和突变型探针,由实时PCR检测建立的等位基因浓度与循环阈值的响应曲线计算DNA池的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表明,建立的系列等位基因浓度与循环阈值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7(野生型等位基因)和0.9938(突变型等位基因),可检测的最低等位基因频率达1%,等位基因频率在1%~90%范围内测定误差小于4%.该方法可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遗传连锁分析以及全基因组连锁不平衡扫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置换探针 实时PCR DNA池 等位基因 频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铝酞菁-血卟啉单甲醚缔合物荧光探针对黄连素的特异性响应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霄 周涛 +4 位作者 张艳 邓雅斌 黄萍 薛茂强 李东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7-823,共7页
黄连素(BBR)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定量分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常见的黄连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响应范围、检测成本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本研究发现,带有负电基团的血卟啉单甲醚(HMME)对红区发射的强荧光化合物阳离子铝酞菁... 黄连素(BBR)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定量分析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常见的黄连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响应范围、检测成本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本研究发现,带有负电基团的血卟啉单甲醚(HMME)对红区发射的强荧光化合物阳离子铝酞菁(TTMAAlPc)具有高效荧光猝灭作用,形成几乎无荧光的离子缔合物,而在盐酸小檗碱的存在下,体系重新发出酞菁特有的红色荧光,且荧光恢复程度与盐酸小檗碱的浓度呈正相关。这一现象的发生是由于血卟啉单甲醚与阳离子铝酞菁分子通过平面疏水作用、静电作用和水分子介导的氢键作用等超分子作用力而形成缔合物(HMME-TTMAAlPc),而盐酸小檗碱则通过强竞争结合作用,使阳离子铝酞菁从缔合物中被释放出来,导致体系荧光显著恢复。据此发现,建立了盐酸小檗碱荧光增强定量分析新方法。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方法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标准工作曲线的方程为ΔIf=12.85c+66.30,线性区间为0.3~69.0 mg·L^-1,检测限为15.0μg·L^-1,相关系数r=0.9972。研究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该方法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研究开拓了酞菁红色荧光探针在药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卟啉 荧光 黄连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2过表达质粒转染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春燕 何琼 +1 位作者 杨晶晶 庄国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0-1243,1253,共5页
目的:通过TIPE2表达质粒转染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体外研究AA的发病中TIPE2对DR5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IGR1/TIPE2+/+表达质粒,经脂质体法导入AA-FLS细胞中,转染72小时后,荧光显微镜检测质粒自带GFP基... 目的:通过TIPE2表达质粒转染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体外研究AA的发病中TIPE2对DR5介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IGR1/TIPE2+/+表达质粒,经脂质体法导入AA-FLS细胞中,转染72小时后,荧光显微镜检测质粒自带GFP基因的表达情况确认转染效率,以未作处理的AA-FLS为对照组,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IPE2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IPE2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抗DR5功能性单链抗体ZF1对两组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荧光强度90%的TIPE2过表达AA-FLS细胞,TIPE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提高。抗DR5单链抗体ZF1对TIPE2+/+的FLS组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与不作处理的FLS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TIPE2+/+表达质粒明显提升AA-FLS的TIPE2蛋白表达水平,TIPE2对DR5介导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型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DR5 TIP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四硝基铝酞菁为荧光探针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贞茂 杨春丽 +2 位作者 石立杰 黄萍 李东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15-518,共4页
建立以四硝基铝酞菁为荧光探针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新方法。方法基于四硝基铝酞菁苯环上的硝基与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铝酞菁的氨基化产物;氨基化铝酞菁具有红区激发和发射的特性,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发射较强荧光;体系的荧光强度和葡... 建立以四硝基铝酞菁为荧光探针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新方法。方法基于四硝基铝酞菁苯环上的硝基与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形成铝酞菁的氨基化产物;氨基化铝酞菁具有红区激发和发射的特性,在强酸性介质中可发射较强荧光;体系的荧光强度和葡萄糖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用于测定发酵样品中的还原糖,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硝基铝酞菁 四氨基铝酞菁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