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与Y27632促进皮神经再生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王燕亭 占少琴 +2 位作者 方芳 庄跃宏 刘东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与Y27632促进皮神经再生的效能。方法SD大鼠15只,建立隐神经钳夹模型并分入对照组、Fasudil组与Y27632组,分别给予DMSO、Fasudil(40 mg/kg)及Y27632(40 mg/kg)腹腔注射,1次/d。术后7 d,隐神经新生...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Rho激酶抑制剂Fasudil与Y27632促进皮神经再生的效能。方法SD大鼠15只,建立隐神经钳夹模型并分入对照组、Fasudil组与Y27632组,分别给予DMSO、Fasudil(40 mg/kg)及Y27632(40 mg/kg)腹腔注射,1次/d。术后7 d,隐神经新生轴突染色。15只ICR小鼠,切取背部穿支皮瓣,将小鼠等分入如上3组并相应给药。30 d后,对皮瓣内轴突进行定量分析。提取大鼠胚胎背根神经节(DRG),置PDMS模具中培养,构建体外轴突切断模型,后分入以上3组,并相应给药。3 d后测量DRG轴突再生长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处理。结果隐神经损伤1周后,对照、Fasudil及Y27632组新生轴突密度分别为(43.2±6.5)%、(55.8±5.2)%及(68.0±2.3)%。Y27632组轴突密度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1)。皮瓣术后1个月,对照、Fasudil及Y27632组皮瓣远端横截面的神经密度分别为(1.1±1.1)‰,(2.8±0.5)‰及(6.0±0.9)‰,Y27632组皮瓣的神经密度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01)。DRG轴突切断3 d后,SPRR1a、ATF3、c-JUN、GAP43、RhoA和ROCK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此外,对照、Fasudil及Y27632组DRG的再生轴突长度与生长锥面积分别为(1916±132)μm和(40±7)μm^(2)、(2302±134)μm和(55±7)μm^(2)及(2662±112)μm和(79±5)μm^(2)。Y27632组DRG再生轴突长度和生长锥面积显著大于其它2组(P<0.05)。结论Y27632具有比Fasudil更强促进DRG生长锥扩展及皮神经损伤后修复的能力,非常适合用于促进皮瓣术感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神经再生 RhoA/ROCK FASUDIL Y276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乡村创业组织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潘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在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通过新兴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组织关系,形成家庭网店、代工合作社和一体化企业三类新创组织。借鉴制度创业理论,以互动建构为分析框架,延续“差序格局”的研究路径,探讨新生代农民如何运用乡土的关系策略进行创... 在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通过新兴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组织关系,形成家庭网店、代工合作社和一体化企业三类新创组织。借鉴制度创业理论,以互动建构为分析框架,延续“差序格局”的研究路径,探讨新生代农民如何运用乡土的关系策略进行创业组织的创新实践。关系策略的实施立足于新生代农民的自我建构,依托“推己及人”的传统伦理进行关系外推和关系内聚的双向运动,实现对组织内文化性和工具性张力的商榷,并逐渐形成共生的创业生态群。这一双向运动表现为:一方面以“己”为中心不断“外推”,将传统“仁爱”情感作为“圈化”动力;另一方面将“己-人”作为判断自我与他者关系亲疏的依据,融合互认因素,建构“自己人”的共同意识。关系策略推动“互联网+”创业组织逐级演进,促使技术更迭并形成组织规模上差异化的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创业组织 新生代农民 社会关系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居家养老服务实践:分治与协同 被引量:2
3
作者 潘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40,共13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购买养老项目扶持乡村公共服务,深化多主体协作,构建乡村养老联合体。依据供给主体不同,乡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分三类:“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社区居家助老项目、医疗养护机构主导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和...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购买养老项目扶持乡村公共服务,深化多主体协作,构建乡村养老联合体。依据供给主体不同,乡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分三类:“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社区居家助老项目、医疗养护机构主导的家庭养老床位项目和社区治理面向的老年社工项目。借鉴网格治理理论,比较不同属性的供给主体在服务规划、服务体验和服务成效上的差异性,揭示项目制下主体分治产生异化的微观过程。目前此三者的服务供给面临三种困境:盈利组织服务低质化,混合型组织服务目标偏离,非盈利组织行政吸附、服务碎片化,最终三者走向服务“疏离化”和人员“内卷化”,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边界模糊和各分治主体自主协调困难。建议根据生命周期,构建以家庭需求为本的协同机制,理清各主体彼此义务并创新流程,在新层面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重塑多主体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居家养老 多力量参与 政府购买服务 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伦理与市场理性的融合——“农二代”创业实践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峰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互联网时代,乡村社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渗入以顺利转型,已成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借鉴费埃德伯格的组织分析框架,以闽南地区“农二代”互联网创业为例,从观念、关系、规则三个层面考察传统伦理与经济理性的融合途径,通过对伦理... 互联网时代,乡村社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渗入以顺利转型,已成为国家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借鉴费埃德伯格的组织分析框架,以闽南地区“农二代”互联网创业为例,从观念、关系、规则三个层面考察传统伦理与经济理性的融合途径,通过对伦理与理性的概念辨析可知,新进的“农二代”创业实践可作为两者融合的中介点。创业实践的中介性,成为国家视野下市场体系和乡村共同体,家庭教化与组织运营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与理性 “农二代”创业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