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标记的水稻种质资源快速DNA指纹图谱分析
1
作者 万勇 刘红梅 +4 位作者 邬磊 胡标林 李霞 Gabriel O.ROMERO 谢建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5,9,共6页
用两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标记即SRILS6与SRILS8,通过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对菲律宾国家水稻所水稻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个引物在整个群体材料中共扩增出了55条多态带,... 用两个Seoulin研究所生命科学通用引物标记即SRILS6与SRILS8,通过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对菲律宾国家水稻所水稻种质资源库中265个地方品种的遗传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DNA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个引物在整个群体材料中共扩增出了55条多态带,每个品种平均33.3条,而平均多态带率达60.5%.根据两个引物的DNA指纹谱带数据,进行单个及合并聚类分析,计算出3个极为相似的聚类系统树图:将样品主要聚成两个大类群,类群Ⅰ与Ⅱ.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两个SRILS标记便能完全鉴别出所有265个品种,而且揭示了一个相对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3个聚类系统树图的聚类分布以及类群的组成均极为相似,有91%~95%的相似度,这说明SRILS引物扩增的基因组区域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以至于表现出高度一致的遗传系谱.SRILS分子标记体系可成为水稻种质资源快速指纹图谱及多样性分析的理想工具,因而是水稻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助手,如进行资源鉴定、生物多样性分析以及核心种质构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所 生命科学 引物标记 水稻种质资源 DNA指纹图谱 多样性分析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聚类分析 系统树图 群体遗传多样性 遗传亲缘关系 相似 品种 类群 种质资源库 基因组区域 资源鉴定 遗传系谱 水稻资源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对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陈明 张维 +3 位作者 徐玉泉 平淑珍 陆伟 林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6-229,共4页
自炼油厂污水中分离的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温度为30℃和接种量为1%条件下,该菌在24h内完全降解苯酚的浓度为300mg/L;该菌的最适生长和最适降解苯酚温度为30℃;在pH值5~10范... 自炼油厂污水中分离的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PHEA-2具有较强的苯酚降解能力.在温度为30℃和接种量为1%条件下,该菌在24h内完全降解苯酚的浓度为300mg/L;该菌的最适生长和最适降解苯酚温度为30℃;在pH值5~10范围内能保持对苯酚的降解能力.醋酸钙不动杆菌PHEA-2的苯酚降解反应符合Monod动力学模式,其反应的米氏常数Km为275mg/L,最大反应速度Vm为41mg苯酚/(108·h).一定量的葡萄糖(5%)促进PHEA-2菌体的生长,从而提高了整个培养体系降解苯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钙不动杆菌 生物降解 苯酚 PHEA-2 炼油厂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地结合开展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量:177
3
作者 温贤芳 张龙 +1 位作者 戴维序 李春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 1 987年以来 ,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 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2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 4次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70多种植物近 5 0kg的种子 ,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 2 2个省、市、自...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 1 987年以来 ,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 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2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 4次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70多种植物近 5 0kg的种子 ,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 2 2个省、市、自治区 70多个研究单位多年的地面选育 ,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经审定的新品种 1 9个 ,其中水稻新品种 5个、小麦 2个、棉花 2个、青椒 1个、番茄 1个、芝麻 1个、西瓜 3个、莲子 3个、灵芝 1个 ;另外还选育出新品系 5 0多个 ,还有一大批种质资源。在航天育种机理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航天新品种的遗传物质变异 ,地面模拟试验进行了许多研究 ,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航天育种示范基地 ,累计示范推广航天新品种 (系 )面积 2 70 0 0 0hm2 ,取得了很好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前 3代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方向所做的成果及贡献。列出前 3代返回式卫星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相关的基本参数。报道了返回式卫星回收舱的空间环境的数据。我们还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空间诱变 诱变育种 航天育种 农作物 育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Ⅰ.冬小麦生长季肥料氮的去向 被引量:52
4
作者 巨晓棠 潘家荣 +3 位作者 刘学军 陈新平 张福锁 毛达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7-402,共6页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 45% ,吸收土壤氮占 55%。氮肥在整个作物 土... 用15N示踪微区试验研究了常规灌溉和磷钾供应充足的条件下 ,冬小麦生育期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收获期冬小麦吸收肥料氮占总吸氮量的比例 45% ,吸收土壤氮占 55%。氮肥在整个作物 土壤体系中的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少 ,损失量增加。施氮量为 1 2 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只有 9%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 45%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残留率为 45% ;施氮量为 3 60kgN hm2 时 ,氮肥的损失率为 55% ,在作物中的回收率为2 3 % ,在 0~ 1 0 0cm土壤中的回收率为 2 1 %。残留肥料氮以NH4 N存在的数量很少 ,以NO3 N存在的数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低量施氮时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数量远远高于前两种形态 ,但在高量施氮条件下 ,以有机结合态存在的比例与NO3 N相当。肥料氮在 0~ 1 0 0cm土壤各层次中均有残留 ,随着深度的增加 ,残留量减少。从整体上看 ,肥料氮在收获时往下移动超出 1 0 0cm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肥力土壤 冬小麦 生长季 肥料氮 氮肥去向 ^15N示踪技术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肥力土壤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去向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潘家荣 巨晓棠 +2 位作者 刘学军 张福锁 毛达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7-212,共6页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 ,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每季施氮量 1 2 0~ 3 60kg hm2 条件下 ,冬小麦对化肥氮的吸收率为 2 3 8%~... 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是华北平原主要的耕作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 ,研究了高肥力土壤条件下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化肥氮的去向。结果表明 ,在每季施氮量 1 2 0~ 3 60kg hm2 条件下 ,冬小麦对化肥氮的吸收率为 2 3 8%~44 5 % ,夏玉米为 2 6 5 %~ 5 1 1 % ,整个轮作周期为 2 8 0 %~ 5 1 6%。而后茬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量较少 ,低于施氮量的 1 0 %。当季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2 0 %~ 5 0 % ,轮作周期化肥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的 3 0 %。当季和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量和损失率 ,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显著升高。当施氮量分别为 2 40kg hm2和 72 0kg hm2 时 ,整个轮作周期化肥氮的损失率分别为 1 9 0 %和 4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化肥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董志扬 祝令香 +2 位作者 于巍 林敏 平淑珍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研究通过γ射线照射和亚硝基胍交替处理 ,诱变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T80 1 ,与出发菌株相比 ,其产酶能力提高 1 77倍。通过对诱变菌株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发现 ,以稻草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 ,菌株产酶最高。该菌株产酶最适培养... 本研究通过γ射线照射和亚硝基胍交替处理 ,诱变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T80 1 ,与出发菌株相比 ,其产酶能力提高 1 77倍。通过对诱变菌株产纤维素酶条件研究发现 ,以稻草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 ,菌株产酶最高。该菌株产酶最适培养温度为 2 8℃~ 30℃ ,最适培养 pH为 4 8~ 5 0 ,在此条件下发酵五天达到产酶高峰。该诱变株产酶能力高于国内外一些已知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如QM941 4等 ,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康宁木霉 开发利用 产酶菌株 诱变选育 产酶条件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光合特性及物质分配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5 位作者 余美炎 王同燕 王奎波 刘益同 任凤山 徐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07-614,共8页
选择了当前推广的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常规测定技术,对其部分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根系活力、群体光合速率和物质运转分配等特性的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此三种生理特性... 选择了当前推广的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常规测定技术,对其部分生理特性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在群体根系活力、群体光合速率和物质运转分配等特性的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此三种生理特性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不同品种间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的高低。大穗型品种平均单茎根系活力和单茎光合速率同小穗型品种相比存在较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群体光合速率 干重累积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辐射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唐掌雄 刘志芳 +1 位作者 邵俊明 龚胤昕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本文重点介绍能量为(MeVu)级离子辐射的生物效应和离子辐射育种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作者在该领域中的初步研究结果,简述了低能离子束(几十keV)在辐射育种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离子辐射 突变育种 布喇格峰效应 育种研究 低能离子束 生物效应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与Cd、Zn的络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5
9
作者 白玲玉 陈世宝 +1 位作者 华珞 韦东普 《核农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4-48,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胡敏酸的2 个不同分子量分级组分及富里酸与Cd 、Zn 络合反应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芳构化程度的提高,其与Cd 、Zn 的络合物的配位数及稳定常数也逐渐提高;当胡敏酸的分子量为48339 时,其对Cd... 通过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胡敏酸的2 个不同分子量分级组分及富里酸与Cd 、Zn 络合反应的稳定常数及配位数,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芳构化程度的提高,其与Cd 、Zn 的络合物的配位数及稳定常数也逐渐提高;当胡敏酸的分子量为48339 时,其对Cd 、Zn 的络合物稳定常数log K 值分别为5-20 和4-81 ,配位数分别为1-26 和1-15 ;而当分子量增加为78180 时,logK 值分别为5-68 和5-37 ,配位数分别为1-32和1-26 。富里酸镉、锌的稳定常数( 分子量为2300) 分别为4-44 和4-42 ,配位数分别为1-29 和1-30 。这些结果表明,就减轻污染土壤中Cd 、Zn 对植物的危害而言,施用厩肥等芳构化程度较高的有机物比芳构化程度低的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组分 腐植酸 稳定常数 配位数 CD ZN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35
10
作者 严建民 高美须 +1 位作者 冯敏 朱佳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124,共6页
本文综述了食品辐照技术、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及其辐照食品标识等研究现状,着重就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推进我国辐照食品卫生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及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辐照食品 质量安全 标识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磁空间诱变小麦的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录祥 王晶 +5 位作者 金海强 张义丰 赵林姝 郑企成 陈文华 赵世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共6页
研究了零磁空间处理小麦风干种子以及在小麦花药培养过程中附加零磁空间处理的生物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 ,小麦种子在零磁空间处理 1 80d以上会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表现出与传统γ射线处理完全不同的生物效应 ;在小麦花药愈伤... 研究了零磁空间处理小麦风干种子以及在小麦花药培养过程中附加零磁空间处理的生物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 ,小麦种子在零磁空间处理 1 80d以上会明显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表现出与传统γ射线处理完全不同的生物效应 ;在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附加一定周期的零磁空间处理 ,对小麦雄核发育和最终形成愈伤细胞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有助于促进高质量愈伤组织及其绿苗的获得率。零磁空间处理丰富了小麦花培后代的变异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磁空间 生物效应 小麦 种子 花药培养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志芬 陈学留 +4 位作者 余美炎 刘益同 王同燕 任凤山 徐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4-360,共7页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增加与降低,在水平方向上是按由近及远,垂直方向上是从上到下,在整个土体空间内是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的,到黄熟时表现...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大田冬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增加与降低,在水平方向上是按由近及远,垂直方向上是从上到下,在整个土体空间内是从里到外的顺序进行的,到黄熟时表现为整个根系群体全面衰亡。根系吸收活力的空间扩展与根系的形态建成范围相一致。从起身到黄熟前平均有85%的根系吸收活力分布在水平幅度0~20cm垂直深度20cm左右的土体中,它对整个大田根系吸收活力影响最大,这不仅表现在其根系吸收活力数值的高低变化上,且其分布比例在开花后也显著降低,其外围根系吸收体活力数值和分布比例的降低幅度则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吸收活力 空间分布 变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及其工程菌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一惠 向述荣 +1 位作者 张银定 林敏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98-101,共4页
概述了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和几株降解菌的基因组成及其作用机制 ,提出了生物降解的调控模式 ,并讨论了工程降解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控模式 遗传学 微生物降解 降解菌 基因组成 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 (Chen)辐射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琼茹 赵才道 +4 位作者 黎怀燮 胡朝晖 储吉明 夏大荣 杨荣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45-50,共6页
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1—2天的末期蛹,即黑复眼黑翅期。9krad的辐照剂量对柑桔大实蝇的羽化率、寿命和交尾时间无影响,而卵的孵化率为零,是适宜的辐射不育剂量。
关键词 辐照 适期 柑桔 大实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谷物制品辐照杀虫工艺规范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音 刘宏跃 +1 位作者 李香玲 施培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1-314,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和补充试验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谷物制品辐照杀虫加工工艺规范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辐照前要求产品含水量小于 1 2 % ,无蛹和成虫期害虫 ,产品包装后立即辐照 ,辐照杀虫最低有效剂量为 0 3kGy ,各种谷物制品的最...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和补充试验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谷物制品辐照杀虫加工工艺规范的工艺参数和技术要求 :辐照前要求产品含水量小于 1 2 % ,无蛹和成虫期害虫 ,产品包装后立即辐照 ,辐照杀虫最低有效剂量为 0 3kGy ,各种谷物制品的最高耐受剂量在 0 5~ 0 8kGy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杀虫 工艺规范 谷物制品 谷物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定向技术在地下水流速流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杜国平 郑喜莲 +1 位作者 王律 蔡鹤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3-486,共4页
将高科技的航空定向技术与同位素稀释测井技术相结合 ,研制出一种智能化的地下水动态参数测量仪。在天然流场下的单井中测量了地下水的渗透流速、流向 ;垂向流速、流向 ,并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 ,该测量仪可广泛... 将高科技的航空定向技术与同位素稀释测井技术相结合 ,研制出一种智能化的地下水动态参数测量仪。在天然流场下的单井中测量了地下水的渗透流速、流向 ;垂向流速、流向 ,并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 ,该测量仪可广泛地应用于堤坝渗漏路径的探测、水源地的地下水勘察、煤矿涌水预测、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流速 地下水流向 同位素示踪 航空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 Ⅰ.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施巾帼 孙国庆 +4 位作者 李桂英 胡萍 唐掌雄 巩令华 王建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用 2MeV~ 9MeV 7个能量 ,5C~ 1 60C 1 2个剂量的质子处理 5个品种 ,研究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M1代的生物损伤随剂量的提高而加重 ,在一定能量范围内 ( 6MeV以下 ) ,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 ,超过一定能量 ,生物损伤有所减轻 ... 用 2MeV~ 9MeV 7个能量 ,5C~ 1 60C 1 2个剂量的质子处理 5个品种 ,研究质子对小麦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 ,M1代的生物损伤随剂量的提高而加重 ,在一定能量范围内 ( 6MeV以下 ) ,随能量的增加而加大 ,超过一定能量 ,生物损伤有所减轻 ;M1代较易出现γ辐照中少见的叶绿素条状缺失损伤。M2 代诱变效果显著 ,突变谱宽 ,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 ,较易诱发早抽穗性状变异 ;明确诱变小麦的适宜能量为4MeV ,适宜剂量为 1 4× 1 0 10 ~3 7× 1 0 10 P c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 小麦 诱变效应 作用机理 生物损伤 早抽穗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慎玫 王彩莲 +2 位作者 徐刚 赵孔南 陈秋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9,共3页
γ射线处理大麦种子后其幼苗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偏负极端RfO.29—0.38出现新的酶带区,酶带数目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低剂量辐射后在该区出现1—2条新同工酶带,以RfO.29和RfO.34酶带为主;较高剂量辐射后在... γ射线处理大麦种子后其幼苗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偏负极端RfO.29—0.38出现新的酶带区,酶带数目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低剂量辐射后在该区出现1—2条新同工酶带,以RfO.29和RfO.34酶带为主;较高剂量辐射后在该区出现2—3条新酶带,Rf为0.29、0.34或RfO.29、0.34、0.38。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带区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辐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其变化特点能反映出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过氧化物酶 同功酶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红壤南酸枣-花生复合系统物种间水肥光竞争的研究——Ⅱ.南酸枣与花生利用光能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高国治 王明珠 张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2-94,共3页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南酸枣遮荫使复合系统花生光合有效辐射减弱以及花生产量和生物量明显下降 ,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各行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值日变化主要与距南酸枣树行远近有关 ,与复合系统花生产量和生物量中间行高而两侧行低...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丘红壤南酸枣遮荫使复合系统花生光合有效辐射减弱以及花生产量和生物量明显下降 ,与单作花生相比间作各行花生相对光合有效辐射值日变化主要与距南酸枣树行远近有关 ,与复合系统花生产量和生物量中间行高而两侧行低的趋势相一致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红壤 南酸枣 花生 农林复合系统 光能利用 光合有效辐射 产量 生物量 交互遮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建成过程中功能叶片^(14)C-同化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于凤义 张萍 +2 位作者 周洪杰 李小云 王瑞舫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本试验用^(14)C-示踪方法研究玉米灌浆期穗位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之间的分配特性。结果发现,^(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各行间的分配近似相等,而果穗籽粒同一行不同部位籽粒间^(14)C-光合产物分配有差别,其相对值由高到低的顺... 本试验用^(14)C-示踪方法研究玉米灌浆期穗位叶^(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之间的分配特性。结果发现,^(14)C-光合产物在果穗籽粒各行间的分配近似相等,而果穗籽粒同一行不同部位籽粒间^(14)C-光合产物分配有差别,其相对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中部籽粒>基部籽粒>尖端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同化产物 叶片 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