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口腔修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及研发--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关键词 牙修复体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初印模三维扫描的无牙颌上颌个性化托盘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三维打印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虎 赵甜 +1 位作者 王勇 孙玉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0-904,共5页
目的:基于红色打样膏初印模三维扫描,建立一种无牙颌个性化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工艺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制作方法,定量评价加工精度。方法:在标准上颌无牙颌石膏模型上制取红色... 目的:基于红色打样膏初印模三维扫描,建立一种无牙颌个性化托盘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工艺熔融沉积制造(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制作方法,定量评价加工精度。方法:在标准上颌无牙颌石膏模型上制取红色打样膏初印模,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红色打样膏初印模,得到扫描数据,在Gemomagic 2012软件中用交互绘制曲线、局部填补空洞、局部增厚、整体偏移、整体抽壳等命令,完成提取托盘边界、填倒凹、缓冲、预留终印模三维空间和生成托盘厚度的操作,设计标准形状手柄,得到个性化托盘三维设计数据。将托盘设计数据导入与FDM三维打印设备连接的电脑系统,打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材质的无牙颌个性化印模托盘,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扫描托盘整体。在Gemomagic 2012软件中,以托盘组织面为共同区域,将个性化托盘CAD数据和个性化托盘三维扫描数据进行配准,利用Imageware 13.0的点云偏差分析功能测量三维设计数据和三维扫描数据之间的偏差。扫描石膏模型得到其表面三维数据,将石膏模型数据对齐于印模数据,同时个性化托盘扫描数据对齐于个性化托盘三维设计数据,利用Imageware 13.0的点云偏差分析功能测量三维扫描数据和石膏模型数据表面的距离。结果:与CAD数据对比,加工完成的上颌个性化托盘内表面整体平均偏差为(0.17±0.20)mm,主承托区平均偏差为(0.19±0.18)mm,副承托区平均偏差为(0.17±0.22)mm,边缘封闭区平均偏差为(0.30±0.29)mm,缓冲区平均偏差为(0.08±0.06)mm;托盘内表面与石膏模型表面平均间隙大小为(1.98±0.40)mm,主承托区平均间隙量为(1.85±0.24)mm,副承托区平均间隙量为(1.86±0.26)mm,边缘封闭区平均间隙量为(1.77±0.36)mm,缓冲区平均间隙量为(2.90±0.26)mm。结论:结合红色打样膏初印模三维扫描、CAD和FDM技术,可成功实现上颌无牙颌个性化托盘的数字化设计和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全口 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艺熔融沉积制造 个性化托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虚拟半可调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玉春 吕培军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的虚拟架程序,并对一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口义齿进行虚拟调。方法:用FARO多用途3D激光扫描测量臂(美国FARO公司)的接触式测量头获取架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轨... 目的:研究用于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的虚拟架程序,并对一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全口义齿进行虚拟调。方法:用FARO多用途3D激光扫描测量臂(美国FARO公司)的接触式测量头获取架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轨迹数据。在同一扫描坐标系下,利用该扫描臂上集成的线激光扫描仪获取正中关系位时上、下堤唇、颊面三维数据。应用自行开发的全口义齿CAD系统完成一例全口义齿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堤扫描数据,将架运动轨迹数据和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整合于同一个坐标系。基于Scoll语言开发架三维运动模拟、咬合关系检测和虚拟调程序。结果:开发了用于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的虚拟半可调架程序,该程序能自动检测、记录并用颜色梯度显示咬合早接触区、干扰区,并对目标牙齿进行自动调。将该程序应用于1例全口义齿CAD数字模型的虚拟调。结论:该研究基于机械半可调架建立了一条虚拟架的技术路线,并且对在全口义齿CAD过程中应用可调式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牙合]架 义齿 全口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印模用个别托盘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打印系统建立与临床初步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冠博 叶红强 +3 位作者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9-355,共7页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无牙颌个别托盘椅旁数字化系统设计并三维打印无牙颌个别托盘,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基于医师对该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的满意度,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由三位经过统一操作流程培训的修复医师随机接诊于北京大学... 目的:采用自主研发的无牙颌个别托盘椅旁数字化系统设计并三维打印无牙颌个别托盘,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基于医师对该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的满意度,初步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由三位经过统一操作流程培训的修复医师随机接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15名上、下颌牙列缺失患者,分别采用自主研发无牙颌个别托盘椅旁数字化系统和传统手工法制作无牙颌个别托盘,高流动型硅橡胶印模材制取终印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设计调查问卷,由制取终印模的三位医师根据制取印模的满意程度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根据制取印模的满意程度,使用自主研发无牙颌个别托盘椅旁数字化系统制作的个别托盘与传统手工法制作的无牙颌个别托盘在口腔内试戴(整体尺寸、外形、是否利于握持等)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18±0.19和8.23±0.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戴时边缘位置(边缘伸展、系带切迹)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8.91±0.40和7.96±0.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盘稳定性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8.80±0.83和8.01±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印模制取效果(完整性、印模材厚度、是否漏出托盘、边缘形态)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8.94±0.68和7.99±0.4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终印模获取难度(重复次数、效率)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20±0.37和7.88±0.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的平均满意度分别为9.11±0.49和7.95±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自主研发无牙颌个别托盘椅旁数字化系统制作的个别托盘制取终印模的医师满意度高于传统手工光固化法制作的个别托盘,达到临床要求,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全口 计算机辅助设计 打印 三维 个别托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青筱(综述) 吕培军(审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实践。该系统通过结合临床检查与临床知识,辅助临床决策,进而改善临床诊疗结果。近年来,该系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该文将介绍临床决策...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实践。该系统通过结合临床检查与临床知识,辅助临床决策,进而改善临床诊疗结果。近年来,该系统得到了较多的研究。该文将介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详述已有的技术和方法,并总结该系统在口腔修复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投影技术在获取牙列缺损三维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琳 李瑞 +1 位作者 吕培军 赵一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采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三维数据的方法,为重建牙列缺损三维数字模型及研究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控制投影系统在0.4s的时间内连续将间隔∏/2正弦周期4幅光栅,投射在牙列缺损石膏模型表面... 目的介绍一种采集牙列缺损石膏模型三维数据的方法,为重建牙列缺损三维数字模型及研究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计算机控制投影系统在0.4s的时间内连续将间隔∏/2正弦周期4幅光栅,投射在牙列缺损石膏模型表面,数码相机采集由于受到模型表面高度的调制而变形的条纹图像,通过相移法解调得到包含高度信息的相位变化,去包裹后的位相值通过三角测量法实现相位—高度的转换,计算机自动完成多视数据拼合,从而得到整个石膏模型外形轮廓的三维数据,重建牙列缺损的三维数字模型。结果获得了密集完整的牙列缺损点云模型,基本上未见扫描盲区。重建的牙列缺损三维模型牙颌解剖结构清晰。结论采用光栅投影和相移法获取牙列缺损的三维数据,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满足后续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三维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栅投影 三维重建 牙列缺损模型 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可切削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小舟 吕培军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4-657,共4页
The concept of 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 was first mentioned decades ago in the field of dentistry.The technology to make dental restorations has found wide application recently and d... The concept of 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 was first mentioned decades ago in the field of dentistry.The technology to make dental restorations has found wide application recently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prosthodontics and oral implantology,for it could save patients’ time and manpower,have precision on prostheses’ edging,etc.Until now there are several commercial CAD/CAM systems on market.With the use of CAD/CAM technology in dentistry,it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making dentures manually.Meanwhile,it brings opportunity for material science.The machinable/milled materials in dentistry should have not only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but also machining and physical properties.Both of them are important.Nowadays,a great number of blocks are made from feldspar ceramics,glass-ceramics,alumina oxide,zirconium oxide,titanium,composite materials,wax and so on.Lots of researchers have had their focus on metal-free materials,because it can make the restorations look more natural and not show the inside metal color.However,strength like feldspar ceramics has its own disadvantages.It has strict indications,otherwise the restoration may fail.The technique called In-Ceram has been used long time ago.It also has long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excellent long-term prognosis.People have explored this technique in CAD/CAM restorations.Studies have manifested that it can be utilized this way.At first,alumina was milled with pores;then,glass was infiltrated to the milled material.After zirconia had its success used in orthopedics,it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is stuff was suitable in dentistry or not.Luckily,it has been proved adaptable for making single crown in posterior area,fixed partial dentures,in particular,and milling it using CAM equipment,due to the partially sintered block’s hardness like chalk.Several milled polymer materials are made for temporary crowns or bridges.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phenomenon about microleakage of the direct filling composite resin intraoral,indirect filling method,inlay,by the adhesive agent has bonded the tooth tissue and the material to eliminate the microleakage.It is the chemical bonding.As a result of this,maybe composite material made inlay will be prospective.As the aging phenomenon of the polymers are inevitable,and the resin matrix are polymers,it is not suitable for cosmetic restorations.Metal materials for CAD/CAM have some commercial products.But few scholars do the studies about it.In this article you will find that many investigators abroad do the research about the commercial blocks on their physical and clinical study.On the other hand,domestic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s of the material research.It provides the overview of the materials for CAD/CAM in dent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科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 被引量:33
8
作者 薛世华 吕培军 +2 位作者 王勇 赵雨 张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再生奠定初步基础。方法:用Imageware 11.0软件设计三维生物打印蓝图;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与体外分离、培养的... 目的:对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技术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再生奠定初步基础。方法:用Imageware 11.0软件设计三维生物打印蓝图;制备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与体外分离、培养的hDPCs共混,共混物中hDPCs的密度为1×106个/mL,海藻酸钠和明胶的终浓度分别为20 g/L和80 g/L;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按一定参数进行hDPCs共混物的三维生物打印,观察打印获得的三维结构体,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溶液对结构体进行染色,评价打印后hDPCs的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体外培养打印获得的结构体,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hDPCs在三维结构体中的增殖。结果:利用Imageware 11.0软件设计出了由圆柱状微丝逐层交错堆积构成的具有网格结构的三维结构体数字模型,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可构建出具有自定义形状及尺寸的三维结构体,结构体中hDPCs的存活率为87%±2%,经打印处理的hDPCs在三维结构体中仍可增殖。结论:本研究实现了hDPCs共混物的三维生物打印,为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再生奠定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牙髓 细胞 培养的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脂肪干细胞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宋杨 王晓飞 +2 位作者 王宇光 董凡 吕培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4-899,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S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体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P5代h ASCs作为种子细胞,将10 g/L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细胞-海藻酸钠-... 目的:初步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SCs)共混物三维生物打印体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以P5代h ASCs作为种子细胞,将10 g/L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20 g/L海藻酸钠,80 g/L明胶,细胞密度约为1×106个/m L)混合后进行三维生物打印,作为实验组;另将细胞-海藻酸钠-明胶共混物直接进行三维生物打印,作为对照组。在打印后的既定时间点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显微镜观察、CCK-8检测、Western blot检测和PCR检测,分析打印体细胞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结果:显微镜观察和CCK-8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打印体内细胞在打印完成后24 h和7 d均呈现良好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打印完成后14 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结果显示,在打印完成后14d,实验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terix(OSX)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加入后,打印体内细胞仍具有良好的增殖性,且打印体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得到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 三维 纳米羟基磷灰石 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茜 张磊 +1 位作者 孙玉春 谢秋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2-757,共6页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特征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CAD/CAM技术加工氧化锆圆盘与一段式氧化锆种植体(Y-TZP,WIELAND),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终烧结表面、喷砂表面及喷砂加热酸蚀处理表面;...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特征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CAD/CAM技术加工氧化锆圆盘与一段式氧化锆种植体(Y-TZP,WIELAND),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终烧结表面、喷砂表面及喷砂加热酸蚀处理表面;标准对照组选用BEGO钛种植体表面。各组圆盘试件及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Keyence 3D激光显微形貌测量显微镜进行表面显微形貌观察与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CAD/CAM氧化锆试件表面显微形貌观察显示,喷砂后表面出现边缘锐利的凹坑及沟槽;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可见纳米级的微小孔隙及沟纹。氧化锆种植体粗糙度测量结果显示:终烧结组的表面粗糙度值(Ra=0.69μm)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喷砂组Ra值(Ra=1.30μm)显著低于喷砂加热酸蚀组(Ra=1.49μm)及BEGO钛种植体组(Ra=1.57μm)(P<0.01),而喷砂加热酸蚀组与BEGO钛种植体组则无显著差异(P=0.196)。结论:CAD/CAM氧化锆试件终烧结后喷砂或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热酸蚀处理能够改变氧化锆表面的纳米级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表面处理 种植体 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牙列缺损三维数据的获取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琳 王勇 +2 位作者 吕培军 赵一姣 艾红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9-730,共2页
关键词 激光扫描技术 牙列缺损 三维数据 计算机辅助设计 可摘局部义齿 KENNEDY 石膏模型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三维生物打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世华 王勇 +4 位作者 赵雨 张婷 林峰 孙伟 吕培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103-4107,共5页
通过生物打印方法构建含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探讨对hDPCs进行三维生物打印的可行性。用常规体外培养hDPCs至第4代。将细胞悬液与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混合,制备hDPCs-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 通过生物打印方法构建含人牙髓细胞(human dental pulp cells,hDPCs)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探讨对hDPCs进行三维生物打印的可行性。用常规体外培养hDPCs至第4代。将细胞悬液与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混合,制备hDPCs-海藻酸钠-明胶水溶胶共混物。细胞终密度为2×106/mL。用生物打印机根据预先设计的参数进行生物打印,构建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对结构体进行肉眼观察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用钙黄绿素-AM和碘化丙啶双荧光染料对结构体进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构体中hDPCs的活性。通过生物打印技术的结果可按照预先设计的参数打印出含有hDPCs的网格状的水凝胶结构体,该结构体的大小约为5 mm×5 mm×1.5 mm。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结构体内微丝的直径约300μm,微丝间的孔隙相互通连,孔隙大小约350μm×350μm,hDPCs在结构体中呈球形均匀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结构体中大部分细胞存活。初步证明hDPCs可耐受生物打印过程。通过研究说明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出了含人牙髓细胞的组织工程三维结构体,实现了hDPCs的生物打印,为生物打印技术应用于牙组织工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组织工程 牙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瓷固定基底桥CAD系统标准桥体数据库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玉春 吕培军 王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0-622,共3页
目的:建立烤瓷固定基底桥标准桥体三维图形数据库,为基底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Surfacer10.5软件平台上,对国人标准牙冠进行编辑和修改,平缓后牙面和前牙舌面上过陡的沟、窝、尖、嵴,定量预留外部瓷层三维空间。结... 目的:建立烤瓷固定基底桥标准桥体三维图形数据库,为基底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Surfacer10.5软件平台上,对国人标准牙冠进行编辑和修改,平缓后牙面和前牙舌面上过陡的沟、窝、尖、嵴,定量预留外部瓷层三维空间。结果:创建了28颗恒牙烤瓷固定基底桥标准桥体三维图形数据库,编辑完成的桥体表面光顺,结构平缓,预留的瓷层空间均匀,符合临床要求。结论:数据库中的标准桥体数据是烤瓷固定基底桥CAD的模板,为自主开发烤瓷固定基底桥CAD/CAM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固定基底桥 标准桥体 数据库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李彤 王勇 吕培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8-671,共4页
口腔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口腔与全身健康因素、口腔健康相关意识因素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本文对以上四方面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促进人群积极、及时、便... 口腔医疗服务利用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口腔与全身健康因素、口腔健康相关意识因素和口腔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本文对以上四方面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提高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促进人群积极、及时、便利地利用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疗 医疗服务 利用水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口义齿数字化技术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修复体,在完成过程中临床医生和技师都需要较多的临床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无牙颌患者仍占据相对较高的数量。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全口义齿全流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口腔科研... 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中最为复杂的一类修复体,在完成过程中临床医生和技师都需要较多的临床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全球社会的老龄化,无牙颌患者仍占据相对较高的数量。数字化技术如何在全口义齿全流程中发挥作用,成为口腔科研和临床应用的热点。笔者根据文献学习和自主研发数字化全口义齿的体会,谈谈对数字化全口义齿技术的认识和分析,并就患者就诊次数、医生端技术特点(初印模、终印模、颌位关系、试戴、初戴等)、技师端技术特点,以及数字化全口义齿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三维扫描 数字化设计 数字化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牙支持式椅旁3D打印种植手术导板的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瑶 丁茜 +3 位作者 原福松 张磊 孙玉春 谢秋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1-71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椅旁设计制作牙支持式种植导板的临床流程,并评价种植体植入准确度。方法:选取1名Kennedy Ⅲ类单牙缺失患者,完善术前检查,获取CBCT数据及口内扫描数据,导入coDiagnostiX软件设计种植导板,利用椅旁熔融沉积成形打印机打印... 目的:建立一种椅旁设计制作牙支持式种植导板的临床流程,并评价种植体植入准确度。方法:选取1名Kennedy Ⅲ类单牙缺失患者,完善术前检查,获取CBCT数据及口内扫描数据,导入coDiagnostiX软件设计种植导板,利用椅旁熔融沉积成形打印机打印导板。导板引导种植备洞,植入种植体后即刻口内扫描,获得种植体的三维位置信息,与术前设计比较,评价种植体植入准确度。结果:导板就位、固位良好,导板引导下顺利完成备洞,植入种植体。准确度评价显示,种植体角度偏差3.1°,三维偏差、近远中偏差、颊舌向偏差、[牙合]龈向偏差在种植体平台部分别为:1.03、0.33、0.44、0.98 mm;在种植体根尖部分别为:1.31、0.81、0.29、0.99 mm。结论:牙支持式椅旁3D打印种植导板能高效、准确的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导板 椅旁 3D打印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根牙牙根表面积的测量与估算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雨 徐莉 +3 位作者 孟焕新 吕培军 王勇 赵一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X线根尖片上估算单根牙牙根表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因重度牙周炎无保留价值而拔除的90颗单根牙,拔牙前拍摄X线根尖片,采用根尖片估算法测量牙冠和牙根的长度并计算冠根比例及牙根表面积;拔牙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重建法同样... 目的:探讨二维X线根尖片上估算单根牙牙根表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因重度牙周炎无保留价值而拔除的90颗单根牙,拔牙前拍摄X线根尖片,采用根尖片估算法测量牙冠和牙根的长度并计算冠根比例及牙根表面积;拔牙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重建法同样测量牙冠和牙根长度并计算冠根比例及牙根表面积,然后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离体牙上实际测量的冠根比例与根尖片上测量的冠根比例基本一致(t=0.58,P>0.05);下切牙根尖片估算得到的牙根表面积与三维扫描重建所测得的牙根表面积也基本一致(t=0.46,P>0.05);其余单根牙位估算得到的冠1/3、根中1/3和根尖1/3的表面积占牙根总表面积的百分比与实际离体牙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但上颌双尖牙根中三分之一的表面积除外。结论:根尖片(分角线技术投照)上测得的单根牙的冠根比例是相对可靠的;根尖片上估算下切牙的牙根表面积也是相对可靠的,但对于其他牙位的单根牙,可分别估算冠1/3、根中1/3和根尖1/3牙根表面积占牙根总表面积的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冠 牙根表面积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原理颜面部扫描仪测量精度的评价 被引量:18
18
作者 赵一姣 熊玉雪 +1 位作者 杨慧芳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对基于线激光、结构光、立体摄影原理的3种颜面部扫描仪的测量精度进行定量评价与横向比较。方法:分别应用3种颜面部扫描仪对同一石膏头像模型获取其表面形貌数据,测量3个三维模型上的10个特征线段长度和5个特征角度,分别与高精度... 目的:对基于线激光、结构光、立体摄影原理的3种颜面部扫描仪的测量精度进行定量评价与横向比较。方法:分别应用3种颜面部扫描仪对同一石膏头像模型获取其表面形貌数据,测量3个三维模型上的10个特征线段长度和5个特征角度,分别与高精度接触式三坐标测量获得的标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测量学分析,获得各个扫描仪针对面部形貌的理论测量精度。结果:3种面部扫描仪的特征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MD立体摄影与Faro线激光扫描仪的长度测量精度较好,Faro线激光扫描仪的角度测量精度较好。结论:3种面部扫描仪测量数据的可信度较高,扫描患者的实际精度表现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面部 尺寸测量精度 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字化牙颌模型的三维咬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一姣 王勇 吕培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通过扫描带有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模型,进行咬合接触三维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及专用上、下颌模型定位装置,获取牙尖交错位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模型三维点云数据,在逆向工程软件中重建咬合关... 目的:探索一种通过扫描带有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模型,进行咬合接触三维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牙颌模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及专用上、下颌模型定位装置,获取牙尖交错位空间位置关系的上、下颌模型三维点云数据,在逆向工程软件中重建咬合关系,进行三维咬合接触面积的测量,并与咬合纸、光学咬合分析的结论进行比较。结果:使用扫描重建的牙尖交错位状态模型测量出了三维咬合接触面积,与咬合纸、光学咬合分析的结果比较无显著区别,初步实现了"计算机虚拟咬合纸"的功能。结论:本研究的咬合分析方法准确性好,测量精度高,并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为评价咬合接触状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 牙模型 三维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牙周膜解剖特征快速提取活体牙三维牙根形态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一姣 王斯维 +1 位作者 刘怡 王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牙周膜生理影像特征快速提取活体牙根三维形态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提取精度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口腔正畸临床减数拔除的完整离体牙齿15颗,其中单根牙11颗、双根牙4颗,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得高精度(0.02 mm)牙根三...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牙周膜生理影像特征快速提取活体牙根三维形态的新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提取精度进行评价。方法:收集口腔正畸临床减数拔除的完整离体牙齿15颗,其中单根牙11颗、双根牙4颗,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得高精度(0.02 mm)牙根三维数字模型。在牙齿拔除前为患者拍摄大视野锥束CT(0.3 mm体素分辨率),应用Mimics 18.0医学影像学软件,基于减数牙齿的根骨和牙周膜阈值蒙版,运用形态学运算、布尔运算及智能扩展运算等功能获得牙根三维数字模型。在Geomagic Studio 2012软件中,对应用本研究方法提取的活体牙根三维模型与同名离体牙根三维扫描模型进行三维形貌偏差的比较和三维尺寸误差的测量,评价该提取方法的精度。结果:提取的15颗牙根三维形貌偏差平均为0.22 mm,近远中径误差为0.46 mm,颊舌径误差为0.36 mm,根长误差为-0.68 mm,单牙提取时间约为2~3 min,基本可以满足口腔临床对牙根重建的精度要求。结论:建立了基于活体牙影像数据快速提取牙根三维形态的新方法,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传统手工提取的步骤,提高了单牙牙根提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其针对全牙列提取的方法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 牙周膜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组织分割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