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入技改内容的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学飞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期133-135,139,共4页
汽车空调中的新技术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根据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的课程特点,提出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等技改内容融入教学,提出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课程建设措施。并通过具体... 汽车空调中的新技术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更新。根据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的课程特点,提出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生产案例等技改内容融入教学,提出校企深度合作、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课程建设措施。并通过具体实施,为融入技改内容的教学提供更多维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 技改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内置圆柱绕流的周期性流动强化传热机理
2
作者 瞿磊 谢纬安 喜冠南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45,252,共6页
后向台阶内置圆柱绕流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绕流,同时具有台阶绕流和圆柱绕流的特征。这里针对这一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绕流进行流动传热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圆柱直径时绕流的周期性流动传热特征及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流道中... 后向台阶内置圆柱绕流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绕流,同时具有台阶绕流和圆柱绕流的特征。这里针对这一极具工程应用前景的绕流进行流动传热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圆柱直径时绕流的周期性流动传热特征及强化传热机理。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流道中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特征,周期振动的幅度随圆柱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周期振动的频率随圆柱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圆柱大小对流动形态有显著影响,当D/S=0.4时,流动周期性明显,但周期性运动的近壁旋涡尺度较小,仅在主峰值下游局部区域引起了30%左右的强化传热。当D/S=0.6时,圆柱增大促使所诱导旋涡的尺度增大,从而在主峰值下游引起了明显的强化传热。当D/S=0.8时,圆柱进一步增大使得流道的阻塞比增大,剪切层加速效应增强导致下游流动周期性大幅减弱,因此主峰值下游未能形成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旋涡演变 周期性 后向台阶 内置圆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商用车复合制动策略研究
3
作者 谢学飞 陈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36-41,45,共7页
针对纯电动商用车,提出了电机制动+电涡流缓速器制动+传统制动器制动的复合制动控制策略。利用Cruise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分别采用坡度6%下坡工况和初速度75 km/h一次制动工况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复合制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 纯电动商用车 复合制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优化布置下的结构载荷/参数联合识别
4
作者 万志敏 王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178,共7页
结构动态载荷/参数联合识别是近些年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作者提出的EGDF算法。不过该算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很难识别好全结构下的未知参数,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度和应变测量响应的数据... 结构动态载荷/参数联合识别是近些年结构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比如作者提出的EGDF算法。不过该算法受传感器数量以及位置布置影响较大,很难识别好全结构下的未知参数,甚至无法识别。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度和应变测量响应的数据融合策略,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两步连续传感器布置算法。第一步,以参数识别误差的方差均值为依据,采用反向连续传感器布置策略实施加速度传感器位置优化;第二步,采用正向连续传感器布置策略实施应变测量位置优化。该方法能够实现采用少量的加速度和应变测量信号来识别未知动载荷以及全结构下的未知结构参数。以平面桁架结构为数值仿真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参数识别 传感器位置优化布置 两种类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TW算法的多仓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5
作者 周小青 童一飞 周开俊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9,143,共7页
针对当前智能仓库中多仓储机器人协同规划效率低下、动态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蛇优化(Improved Snake Optimizer,ISO)算法和时间窗(Time Window,TW)模型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静态规划阶段,利用考虑阻塞因素的改进蛇优化... 针对当前智能仓库中多仓储机器人协同规划效率低下、动态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蛇优化(Improved Snake Optimizer,ISO)算法和时间窗(Time Window,TW)模型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在静态规划阶段,利用考虑阻塞因素的改进蛇优化算法为多仓储机器人规划出全局最优路径,同时计算出各机器人的时间窗,从而提升仓储机器人的规划效率;其次,在动态规划阶段,通过建立的多仓储机器人时间窗模型并引入动态调节策略,以消解冲突提升算法的动态性能;最后,进行仿真及实验。仿真结果表明,ISO-TW算法相较其他算法在阻塞点数量上最多可减少27~43个,减少幅度达22.50%~31.62%(机器人规模为80个);重规划路径比重可降低39.82%~41.05%(机器人规模为40个);平均运行时长最多可缩短38~40 s,缩短幅度约为18.27%~19.05%(机器人规模为60个)。实验结果表明,ISO-TW算法较其他算法平均运行时长减少8.53%~9.23%,冲突次数减少11.63%~15.56%,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实现多仓储机器人的高效协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优化算法 时间窗 仓储机器人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在EGR氛围下的燃烧颗粒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瞿磊 王忠 +1 位作者 冯洁 李守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2-1018,共7页
以某农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EGR率分别为0,15%,30%的条件下,测试其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时的碳烟排放特性,探究EGR率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燃烧颗粒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可以缓解因引入EGR而导致的碳烟排放... 以某农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EGR率分别为0,15%,30%的条件下,测试其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时的碳烟排放特性,探究EGR率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燃烧颗粒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可以缓解因引入EGR而导致的碳烟排放量升高问题,且大EGR率工况下的改善效果更显著;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粒径为20~80 nm,呈正态分布;相同EGR率条件下,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形成的颗粒粒径明显减小,且颗粒间的团聚程度增强,颗粒的孔隙率增大,界面层厚度增加;采用EGR技术,颗粒群的平均粒径增大,团聚程度增强,颗粒的孔隙率减小,界面层厚度增加;掺混生物柴油及引入EGR均会导致形成的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和不规则程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颗粒 生物柴油 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参数对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庆涛 刘军恒 +2 位作者 孙平 嵇乾 瞿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时使得双燃料燃烧相位提前,放热率峰值也随之增加;但预喷正时为上止点前(BTDC)22~25°CA时,会导致放热率曲线由双峰分布转变为三峰分布,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均降低,而NOx排放量呈现增高趋势,有效热效率(BTE)逐渐降低。在预喷正时为19°CA BTDC时,当预喷油量由2.5 mg/cyc逐渐增加至4.5 mg/cyc时,CO和HC排放量逐渐降低,而NOx排放量逐渐增加,BTE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ot排放量在预喷油量3.0 mg/cyc下达到最低值0.07 FSN。在预喷策略下,提前主喷正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主喷燃烧相位逐渐提前并靠近上止点,最大缸内压力增加,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在平均有效压力(BMEP)为1.05 MPa和主喷正时11°CA BTDC的工况下,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BTE达到最高值4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喷参数 燃烧 排放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VISOR的氢电混合动力场地车仿真模型开发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明宇 张政 +3 位作者 邓佳文 陆琼晔 倪红军 周一丹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1-1048,共8页
氢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车相对单一氢燃料电池车具有许多优点,但其混合度和控制策略是一关键。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Advanced Vehicle Simulator)中没有设定仿真氢电混合动力场地车的车型和工况,结合实际车型,对软件中的燃料电池车... 氢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动力车相对单一氢燃料电池车具有许多优点,但其混合度和控制策略是一关键。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Advanced Vehicle Simulator)中没有设定仿真氢电混合动力场地车的车型和工况,结合实际车型,对软件中的燃料电池车型进行二次开发,修改部件参数和循环工况,针对其默认控制策略中蓄电池控制和燃料电池功率输出限制部分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修改,并通过仿真验证,得到二次开发的车型能够在新建的工况下正常仿真和修改的控制策略更加合理的结果,搭建了针对控制策略控制效果的验证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电混合动力场地车 ADViSOR(Advanced VEHICLE Simulator) 开发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壁圆筒热-结构耦合应力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申彪 廖振强 +1 位作者 李洪强 董应超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自动武器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身管的厚壁圆筒模型,采用解析法、二维有限元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厚壁圆筒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径向应力、环向应力、轴向应力和等效应力的关系,并对厚壁圆筒应力场的边缘效应进行了分析。结... 以自动武器身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身管的厚壁圆筒模型,采用解析法、二维有限元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厚壁圆筒在热-结构耦合作用下的径向应力、环向应力、轴向应力和等效应力的关系,并对厚壁圆筒应力场的边缘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壁圆筒热-结构耦合应力的解析解和有限元解吻合较好,其中三维有限元模型可计及轴向长度的影响,适用于边缘效应的研究;通过改变内压或温度场,耦合应力是可以设计和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壁圆筒 热-结构耦合 边缘效应 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特种半挂车车架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炜 李守成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61-1365,共5页
车架是整个汽车承载基体,承载汽车大部分载荷,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针对某型特种半挂车上装设备使用的特殊要求,借助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该半挂车架的计算模型,研究了车架弯曲工况下的静态特性。通过应变电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 车架是整个汽车承载基体,承载汽车大部分载荷,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针对某型特种半挂车上装设备使用的特殊要求,借助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该半挂车架的计算模型,研究了车架弯曲工况下的静态特性。通过应变电测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模型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挂车 车架 有限元分析 应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身缓冲器对车载转管机枪后坐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彪 廖振强 +2 位作者 李洪强 董应超 瞿磊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177,共5页
为研究车载转管机枪后坐力变化规律,依据内弹道理论建立三管12.7 mm转管机枪内弹道数学模型,运用V B编写程序得到枪管膛压曲线;应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载转管机枪武器系统虚拟样机,依次分析枪身与架座之间分别采用有预压力双... 为研究车载转管机枪后坐力变化规律,依据内弹道理论建立三管12.7 mm转管机枪内弹道数学模型,运用V B编写程序得到枪管膛压曲线;应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载转管机枪武器系统虚拟样机,依次分析枪身与架座之间分别采用有预压力双向缓冲器、有预压力单向缓冲器、无预压力双向缓冲器3种连接方式对后坐力、机匣前冲与后坐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预压力双向缓冲器可有效降低并快速衰减后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身缓冲器 车载转管机枪 刚柔耦合系统 虚拟样机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数据记录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水娟 路长国 申彪 《电子测量技术》 2019年第11期75-78,共4页
为了给车辆性能评估和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来源,设计开发了一款车载运行数据采集和记录设备。将记录设备作为车辆原有CAN网络的新增节点,预先设定车辆ECU以固定时间间隔往外发送数据帧,记录设备监听ECU发送的数据帧,并将目标数据帧解析压... 为了给车辆性能评估和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来源,设计开发了一款车载运行数据采集和记录设备。将记录设备作为车辆原有CAN网络的新增节点,预先设定车辆ECU以固定时间间隔往外发送数据帧,记录设备监听ECU发送的数据帧,并将目标数据帧解析压缩后存储起来。记录设备由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电路采用XC2785作为主控芯片,由车辆电瓶供电,主要包括电源模块、CAN通讯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系统软件遵循CAN2. 0B通讯协议,记录频率为20个变量每秒,可实现150 h连续不间断记录。试验表明记录数据准确可靠,满足车载数据记录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 数据采集 数据记录 XC2785 CAN2. 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通开关型外转子飞轮电池设计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樊登柱 郝静 陈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23-2226,共4页
分析了飞轮储能技术(FEST)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串联式飞轮电池结构,提出了外转子电机和飞轮集成结构。通过电磁学基本公式推导,给出了12-10磁通开关型外转子飞轮电池(FSFB)主要参数的一种理论计算方... 分析了飞轮储能技术(FEST)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飞轮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串联式飞轮电池结构,提出了外转子电机和飞轮集成结构。通过电磁学基本公式推导,给出了12-10磁通开关型外转子飞轮电池(FSFB)主要参数的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在Ansoft Maxwell 2D平台上对FSFB的电动/发电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飞轮电池 理论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参数与PCM材料对散热器传热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炜 李守成 谢纬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03-2311,共9页
为了研究翅片数量、倾斜角度及相变材料对带有纵向翅片的电源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恒定热负荷为16 W的条件对含相变材料和不含相变材料两类工况下的5种不同结构散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搭建的由实验段、直流电源、数据采集设备等... 为了研究翅片数量、倾斜角度及相变材料对带有纵向翅片的电源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在恒定热负荷为16 W的条件对含相变材料和不含相变材料两类工况下的5种不同结构散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搭建的由实验段、直流电源、数据采集设备等组成的实验系统开展实验,分析了翅片数量(1~5片)、散热器倾角(0°~90°)和相变材料(正二十烷)对散热器传热性能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含相变材料散热器的温升变化特征以及相变传热特征对散热器热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倾斜角度和翅片数对液相相变材料对流单元的形成以及传热和运行时间起着关键作用。对于0°倾角的含相变材料散热器,相比1个翅片,5个翅片达到最大允许温度所需的时间增加了80%,而当倾角增加到90°时翅片数的增加对时间的影响不显著。对于所有的倾斜角度,各个测点的相变材料(PCM)温度值都随着翅片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倾角增加时,由于浮力诱导流的增强促使对流液相相变区域变大;在单翅片工况下,60°倾角相比0°倾角状态下的工作时间延长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特性 PCM材料 翅片结构 散热器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改进算法的锂动力电池散热特性测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帆 茅丰 曹岑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107,共6页
由于当前锂动力电池散热特性研究方法受电池负载条件与使用环境的制约,导致测试精度低,采集结果不理想,该文提出基于粒子滤波改进算法的锂动力电池散热特性测试方法。基于锂动力电池的热生成机理,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构建锂动力电池散热... 由于当前锂动力电池散热特性研究方法受电池负载条件与使用环境的制约,导致测试精度低,采集结果不理想,该文提出基于粒子滤波改进算法的锂动力电池散热特性测试方法。基于锂动力电池的热生成机理,采用流体动力学方法构建锂动力电池散热系统传热数学模型。以此模型为状态方程对粒子滤波算法改进,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确定锂动力电池散热的多步骤输出序列,并以输出值作为观测值建立锂动力电池散热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正则化粒子滤波算法进行重要性采样与重采样等过程,并迭代更新锂动力电池散热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获得锂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不同风道平均空气流速,不同测试阶段获得散热特性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9%、4%和1%,均低于对比方法,锂动力电池平均使用寿命提高8.13%,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测试精度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锂动力电池 散热特性 生热机理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影响柴油着火的作用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瑞娜 王忠 +1 位作者 瞿磊 刘帅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40,共8页
通过AVL Fire软件建立了4B26柴油机的燃烧模型,并耦合甲醇-正庚烷的化学反应机理文件,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过程中,缸内温度、燃料浓度和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依据放热率、中间产物、温度的变化对滞燃期进行了计... 通过AVL Fire软件建立了4B26柴油机的燃烧模型,并耦合甲醇-正庚烷的化学反应机理文件,研究了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着火过程中,缸内温度、燃料浓度和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并分别依据放热率、中间产物、温度的变化对滞燃期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甲醇-正庚烷着火之前,与甲醇分解有关的中间产物中,CH_2O,H_2O_2,OH变化最显著,且中间产物浓度呈双峰走势;-7°~-5°范围内,与甲醇相比,正庚烷发生了明显的脱氢反应。正庚烷低温分解相关的主要基元反应中,生成CH_4,C_2H_4,C_3H_6的基元反应更容易发生。根据瞬时放热率、正庚烷脱氢、OH浓度、缸内温度场变化等方法确定的甲醇-正庚烷着火时刻分别为-7.2°,-7°~-5°,-2.4°,-5.8°。几种判断方法中,依据OH浓度变化判断的着火时刻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甲醇 着火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用电磁-气体箔片混合轴承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登柱 徐凡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共6页
根据高速电动机及其轴承的设计要求,提出了电磁-气体箔片混合轴承总体设计,计算了混合轴承的承载力,分析了混合轴承的具体结构及性能,经有限元分析证明,在设计转速范围内轴承-转子系统能够安全工作。
关键词 电磁-气体箔片轴承 结构设计 性能分析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磁流变阻尼器多项式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登柱 张凯 董应超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磁流变(MR)阻尼器因其响应快、阻尼变化明显等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对其更好的控制,建立精确的模型是关键。搭建磁流变阻尼器振动试验系统,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振动测试。利用NI(National Instruments)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力... 磁流变(MR)阻尼器因其响应快、阻尼变化明显等优点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对其更好的控制,建立精确的模型是关键。搭建磁流变阻尼器振动试验系统,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振动测试。利用NI(National Instruments)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力、位移等数据,并用MATLAB对数据拟合,建立简单且精确的多项式模型,为进一步实现磁流变阻尼器的精确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LABVIEW 多项式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对不同生物柴油/柴油掺混比下碳烟前驱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旭东 王忠 +2 位作者 刘帅 李瑞娜 瞿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9-205,共7页
以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AVL-Fire和Chemkin软件耦合,简化正庚烷-癸酸甲酯-9-癸烯酸甲酯燃烧反应机理作为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了有3299个组分和10806个基元反应的生物柴油/柴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EGR率... 以生物柴油和柴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AVL-Fire和Chemkin软件耦合,简化正庚烷-癸酸甲酯-9-癸烯酸甲酯燃烧反应机理作为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构建了有3299个组分和10806个基元反应的生物柴油/柴油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EGR率和生物柴油/柴油掺混比对乙炔、苯、萘、菲和芘等碳烟前驱体生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烟前驱体主要生成于预混燃烧阶段;随着曲轴转角的增加,碳烟前驱体生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生物柴油/柴油掺混比的增加,碳烟前驱体的初始生成时刻提前,生成量峰值和最终生成量都有所降低;随着EGR率的增加,生成量峰值时刻都有所滞后,乙炔生成量峰值降低,最终生成量逐渐升高,苯、萘、菲和芘最终生成量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 生物柴油 掺混比 碳烟前驱体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F的结构载荷及参数联合识别的实时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万志敏 王婷 +1 位作者 李霖 陆琼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8-163,共6页
结构载荷及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致力于两者的联合识别。比如EGDF法,虽然可以连续识别未知载荷和参数,但需要载荷自由度上的加速度响应;另外,该方法与其他基于最小二乘的连续识别方法一样,存在未知... 结构载荷及参数识别是结构动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致力于两者的联合识别。比如EGDF法,虽然可以连续识别未知载荷和参数,但需要载荷自由度上的加速度响应;另外,该方法与其他基于最小二乘的连续识别方法一样,存在未知载荷和位移识别的低频漂移现象。提出了上述问题的改进方法,将识别问题转化为模态空间中的模态位移以及模态载荷的识别,再利用模态缩减法,得到实时的EGDF法;另外,采用位移和加速度作为测量响应,可解决识别结果的低频漂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参数识别 GDF法 模态缩减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