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UPLC-MS/MS-同位素稀释内标法测定肠衣中氯霉素类和甲硝唑药物残留
1
作者 王金娟 王晓颖 +5 位作者 王晓惠 张敏 吴忧凡 戴晗祎 陈嘉正 施锦辉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2-54,65,共4页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稀释内标(QuEChERS-UPLC-MS/MS-同位素稀释内标)法,用于同时测定肠衣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硝唑的残留量。采用含有1%甲酸的80%乙腈-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并通过QuEChERS净化...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稀释内标(QuEChERS-UPLC-MS/MS-同位素稀释内标)法,用于同时测定肠衣中氯霉素、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和甲硝唑的残留量。采用含有1%甲酸的80%乙腈-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并通过QuEChERS净化处理样品。结果表明,在0.5~20.0μg/L的水平上,4种药物与内标的质量浓度比与色谱峰面积的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0,检出限均为0.1μg/kg。加标回收试验的回收率为76.4%~124.0%。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试剂使用少,能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为肠衣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初筛及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氟甲砜霉素 甲硝唑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位素稀释内标(QuEChERS-UPLC-MS/MS-同位素稀释内标)法 残留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
2
作者 王晓颖 黄键 +3 位作者 王晓惠 孙雪婷 高雪梅 施锦辉 《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早期的筛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要求。核酸适配体因其小尺寸、易修饰、亲和性高和热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开发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众多...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早期的筛查技术已不能满足对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准确检测要求。核酸适配体因其小尺寸、易修饰、亲和性高和热稳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运用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开发了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众多检测方法,用于快速筛查食源性致病菌。基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常用检测方法,总结归纳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程序,列举了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应对样品的快速高效检测要求时的发展趋势,以求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改进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快速检测 核酸适配体 适配体筛选 核酸适配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荧光碳点R-CDs对炭疽芽孢杆菌标志物的响应检测
3
作者 施锦辉 王金娟 +5 位作者 黄键 王晓颖 张露 吴忧凡 张敏 戴晗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37-40,共4页
采用简单的水解法制备荧光探针R-CDs,高灵敏、可视化地现场检测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孢子标志物,探索一种荧光碳点R-CDs对炭疽芽孢杆菌标志物的响应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 ... 采用简单的水解法制备荧光探针R-CDs,高灵敏、可视化地现场检测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孢子标志物,探索一种荧光碳点R-CDs对炭疽芽孢杆菌标志物的响应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5 4和0.994 9;利用3σ/k计算方法的检出限(LOD)为48.40 nmol/L。建立了一套操作简便、切实可行的炭疽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提高国家进出口制品安全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具有功能多样化、高效化、应用广泛化等优点,该技术成果转化性强,应用价值和利润值较高,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 标志物 R-CDs 荧光碳点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疫性有害生物长芒苋的传播研究
4
作者 刘屹锋泉 孙民琴 +2 位作者 高雪梅 郭骁驹 葛泳伶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作为一种对农田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长芒苋具有竞争力强、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对长芒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长芒苋的危害、防治意义和传播特点,探究了影响长芒苋生长与... 作为一种对农田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杂草,长芒苋具有竞争力强、生长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对长芒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长芒苋的危害、防治意义和传播特点,探究了影响长芒苋生长与传播的因素,并提出了长芒苋的传播防治措施,为科学防控外来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芒苋 检疫性有害生物 危害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战再吉 程庭信 +1 位作者 李国伟 刘秋云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7-384,共8页
高熵陶瓷作为一种先进陶瓷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构型熵和独特的晶格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相比于最早提出的高熵合金,高熵陶瓷由于其微观结构的不同,在无序构型中具有了更高的熵稳定性。本文从阐述高熵陶瓷的定义开始,概述了近年来... 高熵陶瓷作为一种先进陶瓷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构型熵和独特的晶格结构,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相比于最早提出的高熵合金,高熵陶瓷由于其微观结构的不同,在无序构型中具有了更高的熵稳定性。本文从阐述高熵陶瓷的定义开始,概述了近年来不同体系高熵陶瓷的物理化学特性;总结了不同形态高熵陶瓷的合成路径,对高熵陶瓷在力学性能、低导热性、热电性以及催化作用等特性方面的广泛应用进行了整理归纳;展望了未来高熵陶瓷材料的开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陶瓷 微观结构 制备方法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I-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庞纪平 江英霞 +1 位作者 颜范勇 施锦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7,共6页
为灵敏快速检测碘离子(I-),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蓝色发射的荧光碳点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对CDs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CD... 为灵敏快速检测碘离子(I-),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具有蓝色发射的荧光碳点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对CDs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CDs检测水样中的I-,考察其检测效果和淬灭机理。结果表明:I-可以特异性识别并淬灭CDs的荧光,淬灭机理为静态淬灭;I-浓度与CDs的荧光强度在20~90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为1.743μmol/L;加标回收试验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应用于真实水样中I-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荧光 碘离子 检测 淬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建立深度烘焙咖啡粉鉴别模型
7
作者 周元元 黄键 +2 位作者 郭亚辉 姚卫蓉 王金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5年第7期852-859,共8页
提出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度烘焙咖啡粉模拟样品中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5种单糖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鉴别深度烘焙咖啡粉是否掺杂不同比例的其他物质。将生咖啡... 提出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深度烘焙咖啡粉模拟样品中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5种单糖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鉴别深度烘焙咖啡粉是否掺杂不同比例的其他物质。将生咖啡豆和掺杂物深度烘焙,研磨过筛,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制成模拟样品,取1.0000 g模拟样品置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 mL 1 mol·L^(−1)盐酸溶液,混匀,于90℃水解2.0 h,冷却后用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至7.0,用水定容至20 mL。取200μL溶液置于5 mL离心管中,加入200μL 0.3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加入200μL 0.5 mol·L^(−1)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溶液,涡旋1 min,于70℃衍生100 min。冷却,加入200μL 0.3 mol·L^(−1)盐酸溶液,涡旋混匀,加入1 mL三氯甲烷萃取,离心5 min,弃去下层溶液,共重复萃取3次,取上层溶液过0.22μm滤膜,测定滤液中5种单糖化合物的含量。以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体积比17∶83的乙腈-0.1 mol·L^(−1)磷酸钠缓冲液(pH 6.7)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结果表明,5种单糖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1.0~500 mg·L^(−1)内与对应衍生物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3~0.55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1%~12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不大于3.0%。OPLS-DA模型可鉴别深度烘焙咖啡粉样品中是否掺杂,采用变量重要性投影值筛选出3个有重要贡献的组分,分别为甘露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深度烘焙咖啡粉 单糖化合物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