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迪西妥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俊 王晓丽 +1 位作者 倪静怡 张娣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13-2917,共5页
目的研究维迪西妥单抗(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既往至少接受过两次系统化疗失败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RC4... 目的研究维迪西妥单抗(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既往至少接受过两次系统化疗失败的3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RC48组(n=15)和对照组(化疗/靶向/免疫单药)(n=15)。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7.5个月,RC48组和对照组的ORR为20%vs.0%(P=0.224),DCR为53.3%vs.20%(P=0.128),中位PFS为4个月vs.3个月(P=0.479),中位OS为18个月vs.5个月(P=0.043)。安全性方面,RC48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均白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两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致死性不良事件。结论RC48在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迪西妥单抗 抗体偶联药物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剑英 季从飞 +1 位作者 陈佳 谭清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1-3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 背景与目的:卡培他滨是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方案用药,但在晚期乳腺癌的维持治疗中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一线化疗后处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或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62例患者分为2组,卡培他滨治疗组(31例)患者予以单药口服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定期随访观察。每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卡培他滨治疗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为12(2-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8)个月,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亚组分析中,未绝经组、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阳性组、有内脏转移组、有肺转移组及既往未接受过卡培他滨化疗组的患者中,卡培他滨治疗组患者的TT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卡培他滨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19.4%(6/31),肿瘤控制率(CR+PR+SD)为74.2%(23/31)。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及血液学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均可以耐受。卡培他滨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的维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乳腺癌 卡培他滨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剑英 吴晓敏 +2 位作者 何灵慧 季从飞 谭清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2-4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来延缓或克服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本研究旨在比较对此... 背景与目的:对于(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亟需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来延缓或克服EGFR-TKI的获得性耐药。本研究旨在比较对此类患者采用化疗联合EGFR-TKI与单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18例患者中,8例接受化疗联合EGFR-TKI(CE组),10例接受单化疗(C组),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1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E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25%,C组ORR为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CE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3.5个月,C组DCR为30%,中位PFS为2.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5)。CE组皮疹发生率高于C组(75%vs 10%),两组Ⅲ、Ⅳ度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在EGFR-TKI耐药后继续使用EGFR-TKI并联用化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是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的一项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季进锋 缪华媛 +3 位作者 苏小琴 胡晓莉 季丛飞 王建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活质量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D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21d为1个周期,观察组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每周期化疗前2d开始,连续静滴14d,2个周期后分析两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多肽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骏 魏国利 +7 位作者 朱梁军 陆屸 李丹 封革 陈姗姗 许春明 胡镜清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5-1504,共10页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对防治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划入组60例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XELOX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并在化疗第1天起加用中药模拟剂口服。试验组在...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对防治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划入组60例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XELOX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并在化疗第1天起加用中药模拟剂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口服,直至化疗结束,共6个月。每一个月测定所有患者EORTC QLQ-CIPN20评分、KPS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在第1、4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肌电图测定。结果 ①共完成56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例;②在EORTC QLQ-C30评分中的疼痛和疲倦维度,从第5个月开始到结束,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③CIPN20评分方面,从第4个月开始至结束,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④EMG方面,在第4个月及结束时,无论是感觉神经还是运动神经,试验组的潜伏期延长程度、波幅降低程度及传导速度减慢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⑤两组患者间毒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可防治奥沙利铂所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并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OIPN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首次日间化疗并发症预警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秀华 王芳 +4 位作者 王以浪 蔡鑫雨 佘网娟 杨海霞 季建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评价化疗并发症预警模型在乳腺癌首次日间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日间病房收治的乳腺癌首次化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实验组在出院后第... 目的:评价化疗并发症预警模型在乳腺癌首次日间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日间病房收治的乳腺癌首次化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4例)。实验组在出院后第2~14天通过手机采用化疗并发症预警模型护理信息平台+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咨询指导。采用并发症事件评价标准CTCAE 4.0、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化疗间歇期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呕吐并发症的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便秘的程度分级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112.73±4.3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日间化疗间歇期通过化疗并发症预警模型进行干预,部分化疗并发症程度分级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并发症 预警模型 日间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II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曹军宁 许立功 +7 位作者 吴晴 冯继锋 张沂平 秦凤展 徐建华 战榕 谭清和 吴昌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自身对照试验。对照周期单用化疗,治疗周期化疗后给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10~14天,或PLT>300×109/L后停药。结果:共入组10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00例。PLT最低值(中位数)对照周期为49(5~76)×109/L,治疗周期为69(6~221)×109/L,P<0.001。PLT≤75×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7(0~26)天,治疗周期为3.5(0~28)天,P<0.001。PLT≤5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2(0~20)天,治疗周期为0(0~23)天,P<0.01。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0(0~9)天,治疗周期为0(0~5)天,P>0.05。从PLT最低点恢复到80×109/L的中位天数对照周期为5(1~18)天,治疗周期为2(0~28)天,P<0.001。对照周期输注血小板人数为6例,治疗周期为6例,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心悸、水肿、肌肉关节痛、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11对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有防治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化疗 Ⅱ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在多发性骨髓瘤增殖及细胞黏附介导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雅珣 何松 +1 位作者 钱丽萍 徐小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对多发性骨髓瘤增殖及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cell adhesion-mediated drug resistance,CAM-DR)影响。方法H929及MM.1S细胞感染STAT1过表达慢... 目的分析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对多发性骨髓瘤增殖及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cell adhesion-mediated drug resistance,CAM-DR)影响。方法H929及MM.1S细胞感染STAT1过表达慢病毒(Lv-STAT1)或对照慢病毒(Lv-Ctrl),CCK-8法分析过表达STAT1对H929及MM.1S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实验、台盼蓝拒染实验分析过表达STAT1对CAM-DR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STAT1对IRF2、BCL-2、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TAT1可显著增强H929及MM.1S细胞的增殖能力(H929细胞48 h:t=5.78,P=0.004;H929细胞72 h:t=4.97,P=0.008;MM.1S细胞48 h:t=3.27,P=0.03;MM.1S细胞72 h:t=5.01,P=0.007)。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TAT1可显著降低H929及MM.1S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TAT1可显著降低悬浮及黏附培养状态下多柔比星诱导的细胞死亡(H929悬浮:t=8.43,P=0.001;H929黏附:t=4.63,P=0.009;MM.1S悬浮:t=3.94,P=0.017;MM.1S黏附:t=3.91,P=0.017)。过表达STAT1可增强H929以及MM.1S细胞中IRF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抑制Bax、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STAT1异常活化可促进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CAM-DR,其可能通过激活STAT1-IRF2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增殖 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秉久教授运用气机理论治疗肝病经验 被引量:2
9
作者 季进锋 卢秉久 郑双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698-700,共3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之气顺应天地之气而升降出入,中医学以气机升降出入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其序则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发生病变。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人体之气顺应天地之气而升降出入,中医学以气机升降出入来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其序则脏腑、阴阳、气血、经络发生病变。明辨脏腑气机的升降特性,顺应其规律,合理用药,调和气机,使之升降有度有序,是中医治疗脏腑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则。卢秉久教授潜心医学二十余载,涉猎群书,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尤对肝病治疗见解独到,辨证用药常中有变,疗效卓著。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卢师注重气机变化,遣方用药中善以补配消,以塞配通,疏通气机,调理脏腑功能及调畅逆乱之气机,以调畅气机的思想贯穿疾病的治疗始终,辨病、辨证相结合,灵活运用,疗效昭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秉久教授 气机理论 升降出入 治疗经验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颖 何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85-1591,共7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机制,筛选潜在的可用于DLBCL的诊断、治疗或患者预后判断的分子靶标。方法:使用GEO公共数据库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有正常对照的数据集,下载后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发病机制,筛选潜在的可用于DLBCL的诊断、治疗或患者预后判断的分子靶标。方法:使用GEO公共数据库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出有正常对照的数据集,下载后使用R语言进行芯片质量控制,使用"limma"包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对于差异表达基因中的显著上调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使用GEPIA数据库进行预后相关分析。结果:检索到的GSE56315中包含55例DLBCL患者活检标本和33例正常扁桃体组织B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差异分析得到200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79个显著上调基因,922个显著下调基因。上调基因涉及425个GO条目,其中FDR<0.05的31个,涉及17条信号通路。生存分析发现了12个上调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总体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通过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分子机制,寻找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