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1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源源 邵建国 +2 位作者 章幼奕 陈萍 陈伍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 [也称肝源性溃疡 (HU ) ]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以 7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肝功能分级、内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 (HP)检测 ,分析 HU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可能病因。...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 [也称肝源性溃疡 (HU ) ]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以 79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肝功能分级、内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 (HP)检测 ,分析 HU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可能病因。结果 :HU发病率 2 1.1(16 7/ 790 )、平均发病年龄 4 7.8(2 6~ 78岁 )、出血率 17.4 % (2 9/ 16 7)、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比例 1∶ 1.2 ,均高于普通消化性溃疡 ;HU以多发、较小而浅溃疡多见 ,常合并胃黏膜糜烂 (P<0 .0 1) ;HU临床症状不典型 ,无规律性疼痛和季节性好发等特点 (P>0 .0 5 ) ,治疗后易复发 ;患者胃泌素水平、肝功能状况对 HU发病有影响 (P<0 .0 5 ) ,胆汁反流、HP感染、食管胃静脉曲张 (EGV)等不是 HU高发的因素 (P>0 .0 5 )。 结论 :HU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溃疡 ,不具有社会人群消化性溃疡的一般特征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门脉高压状态下胃肠黏膜淤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 发病机制 HU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源源 邵建国 +1 位作者 陈萍 贲美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 :分析近 5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病例 ,探讨 RE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内镜检查诊断的 916例江苏里下河地区 RE患者 ,按 1999年中国烟台标准进行分级 ,部分病例取食... 目的 :分析近 5年内镜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病例 ,探讨 RE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点。 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内镜检查诊断的 916例江苏里下河地区 RE患者 ,按 1999年中国烟台标准进行分级 ,部分病例取食管黏膜做病理切片检查 ,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组成 ,临床症状、内镜表现及病理变化。 结果 :RE占胃镜检查人数的 7.4 %(916 /12 376 ) ,男女之比为 2 .2∶ 1,平均年龄 (5 4 .4 2± 15 .0 5 )岁 ,≥ 6 0岁患者占 4 6 .5 % ,(42 6 /916 )临床表现有明显反流症状者仅 32 .6 % (2 99/916 )。内镜诊断以 ~ 级为主 ,占 85 .3% (781/916 ) ,病理诊断以轻、中度为主 ,继发性 RE则以重度多见。部分患者合并胆汁反流、食管裂孔疝和消化性溃疡。 结论 :江苏里下河地区 RE发病率较高 ,中老年 (尤其老年 )男性多见 ,以 ~ 级为主。病理改变以鳞状上皮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为主 ,部分有不典型增生、糜烂及溃疡形成 ,偶见早期癌变现象。由于患者临床反流症状诊断 RE敏感性较低 ,内镜诊断简单易行且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检查 病理学 临床特点 RE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蕾蕾 陈建 邵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4-677,共4页
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恶性腹水的早期诊断相对更困难。临床上常规应用细胞学检查寻找癌细胞而确诊,但漏诊率较高,且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肿瘤可能。越来越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应用,取... 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恶性腹水的早期诊断相对更困难。临床上常规应用细胞学检查寻找癌细胞而确诊,但漏诊率较高,且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肿瘤可能。越来越多新的检查方法和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得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为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本文就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鉴别诊断 端粒酶 DNA倍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唯一 毛振彪 +2 位作者 潘正平 黄介飞 邵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人胰腺癌组织(n=20)及正常胰腺组织(n=10)APRIL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胰腺癌组织中APRIL蛋白的表达。...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组织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人胰腺癌组织(n=20)及正常胰腺组织(n=10)APRIL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胰腺癌组织中APRIL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APRIL阳性率为90.0%(18/20),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0(0/10)。胰腺癌组织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大小),APRIL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APRIL蛋白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增殖诱导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Ⅱ、高尔基体蛋白7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朱陈 孙源源 金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Ⅱ、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病患者(50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肝脏良性病变组,5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Ⅱ、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病患者(50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肝脏良性病变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分别利用电化学发光法、特异免疫膜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AFP、GGTⅡ、GP73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对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作图绘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AFP、GGTⅡ、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血清GGTⅡ水平在对照组或肝脏良性病变组、原发性肝癌组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是对照组与肝脏良性病变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FP和GP73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组、肝脏良性病变组,对照组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独检测时GP73的特异度为69%,敏感度为92%;GGTⅡ的特异度为64%,敏感度为84%;AFP的特异度为51%,敏感度为76%。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4.6%,敏感度为98.8%。结论单独检测时GP73指标最好,3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早期诊断 甲胎蛋白类 Γ-谷氨酰转移酶 高尔基体蛋白 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鉴别诊断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卞兆连 邵建国 马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6-1159,共4页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存在较多相似点,给临床医师的鉴别诊断带来困难。通过分别阐述DILI与AIH的关系、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的异同点,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鉴别DILI与AIH。总结了DILI与AIH治疗方案的选... 药物性肝损伤(DILI)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存在较多相似点,给临床医师的鉴别诊断带来困难。通过分别阐述DILI与AIH的关系、临床表现及组织学的异同点,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鉴别DILI与AIH。总结了DILI与AIH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着重介绍了在两者鉴别存在困难时,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最终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诊断 鉴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诱导配体基因小干扰RNA的制备及纯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毛振彪 邵建国 +3 位作者 王唯一 谭畅 黄伟达 黄介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27-832,共6页
目的:制备及纯化针对增殖诱导配体基因(APRIL)的小干扰RNA(APRIL siRNA),为进一步研究APRIL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靶向胰腺癌CFPAC-1细胞株APRIL基因双链RNA(APRIL dsRNA)的表达质粒pET-22b-APRIL,在大肠杆菌中发... 目的:制备及纯化针对增殖诱导配体基因(APRIL)的小干扰RNA(APRIL siRNA),为进一步研究APRIL基因在人胰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构建靶向胰腺癌CFPAC-1细胞株APRIL基因双链RNA(APRIL dsRNA)的表达质粒pET-22b-APRIL,在大肠杆菌中发酵表达APRIL dsRNA,并利用CF-11树脂亲和层析纯化;用大肠杆菌Ⅲ型RNA水解酶(RNaseⅢ)水解dsRNA,制备APRIL siRNA,应用DEAE树脂离子交换层析使RNaseⅢ与核苷酸分离,分子筛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APRIL siRNA。将纯化后的APRIL siRNA转染CH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CHO细胞APR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ET-22b-APRIL转染大肠杆菌后,经IPTG诱导能大量表达APRIL dsRNA,表达产物经CF-11树脂纯化能得到纯化的APRIL dsRNA;dsRNA经RNaseⅢ水解后,过DEAE树脂离子交换层析柱,经5%PAGE、12%SDS-PAGE电泳证实RNaseⅢ与核苷酸分离,进一步经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纯化APRIL siRN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APRIL siR- NA转染CHO细胞能明显抑制APRIL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CFPAC-1细胞株的APRIL siRNA,为下一步敲减CFPAC-1细胞APRIL基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RNA干扰 胰腺肿瘤 体外转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体外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配体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峰 陈琳 +1 位作者 邵建国 毛振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ligand,APRIL)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以APRIL基因为靶点的胰腺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3条针对A... 目的:观察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扰(RNAi)对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ingligand,APRIL)表达的影响,为后续的以APRIL基因为靶点的胰腺癌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筛选出3条针对APRIL基因的RNAi靶序列,分别与pGCL-GFP载体连接,构建3个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V-APRILshRNA1、LV-APRIL shRNA2、LV-APRIL shRNA3;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经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将LV-APRIL shRNA、pHelper1.0、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将包装产生的3种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CFPAC-1细胞,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CFPAC-1细胞APR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未转染及空转染细胞进行比较。结果:3个慢病毒载体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经包装产生的病毒滴度分别为5×107、6×107、4×107TU/ml。感染CFPAC-1细胞后,APRIL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与未感染慢病毒的细胞组及空载体感染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LV-APRIL shRNA1、LV-APRIL shRNA2作用较明显,使mRNA表达分别下降73%和68%,蛋白表达分别下降66%和59%(P<0.05);而未感染慢病毒的细胞组与空载体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构建针对APRIL基因的3个慢病毒载体LV-APRIL shRNA,体外感染CFPAC-1细胞后可有效抑制APRIL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RNA干扰 慢病毒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