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通气道在颌面外科日间小儿吸入麻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张铁成 程菲 +3 位作者 赵严礼 金伟 裴润生 刘桂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8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颌面外科日间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颌面外科日间手术患儿80例,按照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将其分为静脉组(n=40):丙泊酚维持剂量为2~3(mg·kg)/h;吸入组(n=40):鼻咽通气道辅助吸入3%~4%七氟醚...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维持方法在颌面外科日间小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颌面外科日间手术患儿80例,按照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将其分为静脉组(n=40):丙泊酚维持剂量为2~3(mg·kg)/h;吸入组(n=40):鼻咽通气道辅助吸入3%~4%七氟醚维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局麻后(T1)、术中(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入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低于静脉组(P<0.01);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静脉组(P<0.01)。不良事件统计吸入组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鼻咽通气道辅助吸入麻醉在颌面外科日间小儿手术中镇静效果确切,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通气道 吸入麻醉 小儿患者 颌面外科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在颌面外科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铁成 葛慧 +3 位作者 程菲 周永强 陈辉 刘桂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及复合其它镇痛药物在颌面外科加速康复外科中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颌骨囊肿、多生阻生齿患者98例,按术后不同自控型输注泵(PCA)镇痛方案,将其分为Ⅰ组(n=32):氟比洛芬酯250 mg+0. 9%生理盐水(NS)至10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及复合其它镇痛药物在颌面外科加速康复外科中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纳入颌骨囊肿、多生阻生齿患者98例,按术后不同自控型输注泵(PCA)镇痛方案,将其分为Ⅰ组(n=32):氟比洛芬酯250 mg+0. 9%生理盐水(NS)至100 ml;Ⅱ组(n=34):舒芬太尼100μg+阿扎司琼20 mg+0. 9%NS至100 ml;Ⅲ组(n=32):氟比洛芬酯200 mg+舒芬太尼50μg+阿扎司琼20 mg+0. 9%NS至100 ml。根据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分别于术前、术后3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将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纳入统计,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术后镇痛满意度观察术后镇痛效果。结果:镇痛有效率Ⅰ组:40. 62%,Ⅱ组:67. 65%,Ⅲ组:68. 75%。镇痛效果满意度:Ⅰ组:71. 87%,Ⅱ组:58. 82%,Ⅲ组:93. 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颌骨囊肿、多生阻生齿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老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脓毒症麻醉管理以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铁成 刘桂才 +2 位作者 程菲 陈辉 周永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2-473,共2页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常导致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及呼吸道梗阻等,可发展至全身感染并发脓毒症,甚至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本文报告1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脓毒症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以及治疗。
关键词 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脓毒症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测量舌厚度预测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媛 程菲 +2 位作者 周晗 赵严礼 张铁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测量舌厚度(TT)在预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手术患者97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18~67岁,ASAⅠ或Ⅱ级。术前采用CBCT测量TT,并记录张口度(IID)、BMI、甲颏距离(TMD)、...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测量舌厚度(TT)在预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声门暴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颌面手术患者97例,男45例,女52例,年龄18~67岁,ASAⅠ或Ⅱ级。术前采用CBCT测量TT,并记录张口度(IID)、BMI、甲颏距离(TMD)、改良Mallampati分级(MMT)。根据全麻诱导时Cormack-Lehane(CL)分级将患者分为两组:喉镜易显露组(E组,CL分级Ⅰ或Ⅱ级,n=86)和喉镜难显露组(D组,CL分级Ⅲ或Ⅳ级,n=11)。分析IID、BMI、TMD、MMT、TT与喉镜暴露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预测喉镜显露困难的有效性。结果与E组比较,D组BMI、MMTⅢ、Ⅳ级占比明显升高(P<0.05),TT明显延长(P<0.05),TMD明显缩短(P<0.05)。BMI、TMD、MMT、TT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0.714、0.726、0.797,敏感性分别为36.4%、63.6%、63.6%、81.8%,特异性分别为95.3%、69.8%、76.7%、68.6%。将BMI、MMT、TMD、TT作为模型预测喉镜暴露困难AUC为0.913,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83.7%。结论CBCT测量TT是预测喉镜暴露困难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纳入BMI、TMD、MMT和TT四个指标的综合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舌厚度 气道评估 声门暴露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