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DIP付费下儿童专科医院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1
作者 王涛 杨心怡 +1 位作者 张燕 张雯婷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DRG/DIP付费下儿童专科医院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方法:以常州市某儿童医院为样本医院,分析DRG/DIP付费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并与当地某综合医院进行对比。结果:DRG/DIP付费下儿童专科医院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医疗行为模式“颠覆”... 目的:探讨DRG/DIP付费下儿童专科医院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方法:以常州市某儿童医院为样本医院,分析DRG/DIP付费下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并与当地某综合医院进行对比。结果:DRG/DIP付费下儿童专科医院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医疗行为模式“颠覆”、成本核算复杂性增加、病案管理与信息化要求提升、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亟需更新、市场竞争加剧。结论:儿童专科医院亟需健全DRG/DIP成本管控体系及责任督查机制、加强DRG/DIP专题培训学习、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积极应对DRG/DIP付费下医院运行管理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DIP 儿童专科医院 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静息态fMRI度中心度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静 高敏 +2 位作者 江凯华 郑爱斌 周金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变化。方法:纳入22例符合标准的PNE患儿以及33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数... 目的:探讨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变化。方法:纳入22例符合标准的PNE患儿以及33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相匹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采用基于体素水平的度中心度(DC)数据分析方法,计算PNE患儿以及正常对照组的DC值,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儿童,遗尿组患儿DC值降低的脑区位于两侧颞叶(右侧颞叶t=-4.1669,左侧颞叶t=-4.5943)及两侧顶叶(右侧顶叶t=-3.9566,左侧顶叶t=-4.1038)。而DC值增高的脑区位于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t=4.5026)、右侧额内回(t=3.788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haSim校正后)。结论:原发性遗尿症患儿核心节点神经元活动同步性及与相关脑区间的连接发生异常,为PNE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度中心度 遗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遗尿症儿童丘脑室旁核功能连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静 邢伟 +2 位作者 郑爱斌 江凯华 高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 目的通过分析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儿童两侧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与全脑体素的功能连接的变化,探索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脑功能机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NE儿童以及33例健康儿童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数据,选取两侧PVT为ROI,通过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voxel-b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voxel-FC)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脑功能差异。结果对比正常对照组,NE组左侧PVT与脑干(t=-3.76,P<0.05)、左侧颞中回(t=-4.35,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左侧小脑脚Ⅰ区及Ⅱ区(t=4.18,P<0.05)、右侧中央后回(t=3.90,P<0.05)功能连接增加。右侧PVT与左侧颞上回(t=-3.73,P<0.05)功能连接下降,与右侧中央前回(t=4.09,P<0.05)功能连接增加。结论NE儿童PVT与全脑多个脑区存在自发性功能连接改变,这可能是NE儿童觉醒障碍及认知功能缺陷的中枢神经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遗尿症 觉醒 丘脑室旁核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ASPECTS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人机对比研究
4
作者 许萍 程晓青 +6 位作者 周长圣 田冰 田霞 石峰 曹泽红 高敏 邢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 目的探讨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一致性,并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绿色卒中通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入院平扫CT图像以及临床资料,自动化ASPECTS软件与神经放射学专家对平扫CT图像进行回顾性ASPECTS评估。Spearman分析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的相关性,组内相关系数(ICC)用于评估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和DeLong检验评估和比较两者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的效能。结果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59,P<0.05),两者一致性较好(ICC=0.620)。自动化ASPECTS预测良好临床预后特异度高于专家(62.1%vs 41.1%),但灵敏度略低于专家(57.6%vs 73.7%),ROC曲线下面积均为0.605,DeLong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结论自动化ASPECTS与专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间一致性好。在预测良好临床预后方面,两者评估效能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精细动作相关脑皮层发育的MRI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梓飞 王炳玉 +2 位作者 杜猛 王娟超 李红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28,共5页
近年早产儿存活率提升,但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增加,运动发育问题尤为突出。作为神经行为发育关键指标,精细动作直接影响其早期生活质量及长期认知、社会情感发展。MRI因无创、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功能成像优势,成为评估早产儿脑发育的核心技... 近年早产儿存活率提升,但神经发育障碍风险增加,运动发育问题尤为突出。作为神经行为发育关键指标,精细动作直接影响其早期生活质量及长期认知、社会情感发展。MRI因无创、高软组织分辨率及功能成像优势,成为评估早产儿脑发育的核心技术。然而,当前关于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与脑MRI特征关联性的研究存在局限,病理机制、技术转化及干预路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框架。近五年研究显示,早产儿脑皮层厚度、灰质体积等MRI指标与足月儿差异显著,这些结构异常是精细动作发育滞后的生物学基础,并通过神经环路重塑影响认知与运动协调的长期发育。多模态功能MRI等新技术,为动态追踪脑发育、预测神经发育结局提供了新视角。目前研究面临小样本横断面设计、纵向数据匮乏及多模态影像-临床表型关联模型不足等挑战。未来需通过大样本纵向研究、多模态MRI技术及跨学科方法,为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精准评估与干预方案优化提供依据。本综述聚焦早产儿精细动作发育与脑MRI检测的关联性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评估及干预策略提供新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精细动作 磁共振成像 脑皮层 运动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恬 张琴芬 范娇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2-1304,共13页
早产儿的语言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出现发展滞后或障碍。本文首先简述了影响早产儿语言发展的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早产程度、体重和性别、新生儿发病率和疾病严重程... 早产儿的语言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出现发展滞后或障碍。本文首先简述了影响早产儿语言发展的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其中生物学因素包括早产程度、体重和性别、新生儿发病率和疾病严重程度等,环境因素则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家庭中的语言环境和社会因素等。在明确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是优化早产儿语言发育效果的关键步骤,并分析了具体的干预对策,例如生理和神经干预、优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增强家庭语言互动、多学科合作和社会支持等。此综述旨在探讨影响早产儿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为其提供更为全面的语言发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语言发展 生物和环境因素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手术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朱飞 法明 何君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 探究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210例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依据临床资料(术中诊断)将患儿分为分泌性中耳炎组233例和无分泌性中... 目的 探究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210例腺样体肥大手术患儿,依据临床资料(术中诊断)将患儿分为分泌性中耳炎组233例和无分泌性中耳炎组1977例,比较其临床特征;分泌性中耳炎组根据术式分为鼓膜切开组211例和鼓室置管组22例,比较治愈率。结果 腺样体手术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组不同性别、不同腺样体与鼻咽腔比值发病率与无分泌性中耳炎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组不同年龄发病率与无分泌性中耳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鼓膜切开组治愈率与鼓室置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术前诊断需要结合声导抗、电测听、耳内镜综合判断;年龄影响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在充分处理咽鼓管咽口阻塞的情况下,鼓膜切开治疗与鼓室置管治疗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切开 鼓室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及白介素-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姚圣连 徐美玉 +1 位作者 钱金强 倪永成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选取RSV毛支急性期患儿(n=28,其中轻度组16例、重度组12例)为毛支组,以哮喘急性发作儿童(n=12)为哮喘组,...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选取RSV毛支急性期患儿(n=28,其中轻度组16例、重度组12例)为毛支组,以哮喘急性发作儿童(n=12)为哮喘组,近期无感染的小儿外科术前患儿(n=10)为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表达,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IL-17;分析RSV毛支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h17细胞和IL-17表达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毛支重度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IL-17水平分别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h17细胞和IL-17表达水平增加,Th17细胞和IL-17可能参与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毛细支气管炎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痰液中性粒细胞及血清白介素-8、白介素-17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涂国华 钱金强 +6 位作者 易阳 季德成 熊建新 丁翠君 钱琴芬 邓素丹 王丽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痰液中性粒细胞(PMN)及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4例非嗜酸粒细胞哮喘儿童随机分为依托红霉素组及非依托红霉素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 目的探讨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痰液中性粒细胞(PMN)及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4例非嗜酸粒细胞哮喘儿童随机分为依托红霉素组及非依托红霉素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阶梯治疗,包括规律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间断应用β2受体激动剂。依托红霉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托红霉素3~5 mg/(kg.d)口服,4周。两组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进行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8和IL-17浓度,并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两组患儿缓解期诱导痰中的PMN明显低于急性发作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依托红霉素组患儿缓解期的PMN明显低于非依托红霉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儿缓解期血清IL-8、IL-17浓度明显低于急性发作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依托红霉素组缓解期患儿的血清IL-8、IL-17浓度低于非依托红霉素组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缓解期的肺功能较急性发作期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托红霉素组的改善幅度(△PEF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9;P=0.001)。结论小剂量依托红霉素可明显改善以PMN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性哮喘,可能是治疗儿童哮喘的一种新方法。[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31-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依托红霉素 诱导痰 中性粒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龄早产儿胃肠动力和分泌功能成熟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露 吴薇 +3 位作者 顾猛 郭惠梅 姚洁瑾 屠文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生后28天内胃肠动力和胃肠分泌功能成熟的特点。方法入选15例胎龄<32周的小胎龄组早产儿和15例胎龄32~37周的大胎龄组早产儿,并以15例足月儿作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第7、14、21、28天,足月儿生后第7天,用超声检测胃排空率(GER)、胃窦运动指数(MI),取胃液测胃液p H值、胃蛋白酶原(PG)。结果两组早产儿的GER、MI均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小胎龄组第21、28天的GER水平,及第14、21、28天的MI水平均低于大胎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胎龄组比较,小胎龄组GER、MI接近于足月儿水平的时间较晚。两组早产儿的胃液p 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胎龄组第7、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大胎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足月儿第7天比较,仅小胎龄组第14、21天的胃液p H值高于足月儿(P<0.05)。小胎龄组各时间点的PG水平低于大胎龄组;两组早产儿的PG低于足月儿第7天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大胎龄组第28天PG水平与足月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胎龄组早产儿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低于大胎龄组及足月儿,应采取更谨慎的喂养策略。GER和MI可作为判断早产儿胃肠动力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 胃液分泌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非择期手术8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捷 谷兴琳 +1 位作者 姜子菲 梅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非择期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婴儿CHD的手术方法与时机。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婴儿CHD非择期手术81例,平均年龄7.55个月(6d至12个月),平均体重6.89(2.5~10)kg。病种分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7... 目的总结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HD)非择期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婴儿CHD的手术方法与时机。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婴儿CHD非择期手术81例,平均年龄7.55个月(6d至12个月),平均体重6.89(2.5~10)kg。病种分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3例;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48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2例;法乐氏四联症(TOF)12例;三房心(CTA)合并PH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VSD;房间隔缺损(ASD)合并PH6例,其中3例合并VSD,1例合并PDA;ASD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全部病例均在中低温或深低温低流量或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结果79例行心内畸形根治术,2例行姑息手术。死亡5例,死亡率为6.17%。存活76例,术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左向右分流合并PH以及某些复杂紫绀型CHD,宜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学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小儿乳糜胸的外科治疗分析
12
作者 袁捷 谷兴琳 壮文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49-1650,1657,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乳糜胸21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乳糜胸21例,占同期胸外科住院患者的0.45%。男14例,女7例。年龄1个月~9.2岁,平均3.2岁。体重3.2~26.0kg,平均14.1kg。3例原因不明,18例为创伤性(心胸手术后... 目的:总结小儿乳糜胸21例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乳糜胸21例,占同期胸外科住院患者的0.45%。男14例,女7例。年龄1个月~9.2岁,平均3.2岁。体重3.2~26.0kg,平均14.1kg。3例原因不明,18例为创伤性(心胸手术后)。均经X线胸片或CT及胸腔穿刺液或引流液乳糜试验阳性确诊。结果:16例保守治疗治愈,5例手术结扎胸导管治愈。结论:小儿乳糜胸创伤性较多见,大多数保守治疗可治愈,仅少数保守治疗无效但可手术结扎胸导管,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乳糜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五大技术疗效因子及其治疗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静芳 李静茹 +7 位作者 葛方梅 张洁 张晶 孙莞绮 赵文清 师彬彬 罗鑫 苑成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2-407,共6页
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中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以及认知疗法五大技术的疗效相关因素及治疗感受。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开展连续8次CBTI,采用匹兹... 目的研究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insomnia,CBTI)中睡眠卫生教育、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以及认知疗法五大技术的疗效相关因素及治疗感受。方法纳入21例失眠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开展连续8次CBTI,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睡眠症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别于第2、4、8次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关于治疗技术及自身感受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下降(13.55±1.97 vs.6.91±2.43,P<0.05)。患者访谈表明CBTI五大技术对失眠症状均有改善效果。疗效相关因素包括: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减少无效躺床时间,规律作息,建立正向联结,改变不良认知等。患者治疗感受包括:前期体验糟糕,难以离开床,需要长期坚持等。结论CBTI治疗中的五大技术对睡眠均有帮助,患者会产生负面感受,需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及在执行过程中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障碍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质性研究 疗效因子 治疗感受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varado评分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志丽 包景峰 +2 位作者 孙海亮 壮文军 汤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n=60)和非穿孔组(n=60)。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AS、CRP以及NLR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可协助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指标,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在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高(OR=2.899,95%CI:1.704~4.930)以及CRP(OR=1.130,95%CI:1.002~1.025)、NLR(OR=1.130,95%CI:1.040~1.227)水平升高是穿孔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AS、CRP、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3(95%CI:0.812~0.934)、0.765(95%CI:0.683~0.848)、0.763(95%CI:0.679~0.847),临界值分别为7.5、60.9、15.7;AS联合CRP、AS联合NLR、AS联合CRP及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7(95%CI:0.844~0.950)、0.904(95%CI:0.852~0.956)、0.911(95%CI:0.873~0.967)。结论AS>7.5、CRP>60.9 ng/mL、NLR>15.7对诊断患儿发生穿孔性阑尾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尽早识别阑尾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诊断 C反应蛋白质 淋巴细胞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鑑惺 袁捷 +3 位作者 谷兴琳 姜子菲 施峥嵘 壮文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介绍78例3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共手术治疗3个月以下婴儿CHD78例,男52冽,女26例,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0h,平均体重(3.50±2.92)kg。... 目的介绍78例3个月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共手术治疗3个月以下婴儿CHD78例,男52冽,女26例,年龄最小为出生后10h,平均体重(3.50±2.92)kg。其中室间隔缺损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58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9例,完全性啼静脉异位引流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三房心、重度肺动脉狭窄各1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非择期手术。结果本组治愈71例,均获3个月至2年随访,除1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CAVC)患儿存在中度二尖瓣返流外,其余均生长发育正常。死亡7例,病死率为8.8%,其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行Switch手术死亡2例(22.2%),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产3例(5.1%).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和右室双出口各死亡1例。结论3个月以下婴儿危重复杂CHD应早期干预,把握好手术时机,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CAR-T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雯婷(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4-839,共6页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CRC中未能重现其在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治疗中获得的成功,其原因除CAR-T细胞治疗本身的研发困境(肿瘤抗原的异质性、特异性抗原的缺少等)外,CRC肿瘤微环...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在CRC中未能重现其在血液肿瘤和部分实体瘤治疗中获得的成功,其原因除CAR-T细胞治疗本身的研发困境(肿瘤抗原的异质性、特异性抗原的缺少等)外,CRC肿瘤微环境(TME)中存在着多重物理和生化障碍限制了T细胞抗肿瘤作用:TME复杂的脉管系统、纤维性物理屏障影响T细胞的迁移、抑制性细胞如Treg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富集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T细胞的激活、肿瘤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影响T细胞的存活和功能等。优化CAR结构设计、构建靶向TME中免疫抑制因素的CAR-T细胞和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治疗等策略是克服CAR-T细胞治疗应用于CRC解决低响应率的关键性思路,将为靶向TME的精准免疫治疗深入发展提供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