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通市HIV合并HBV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一茹 邱涛 +9 位作者 马平 周小毅 丁萍 陈彦君 姜洁 何楚 钱姣 孔泉 邹美银 翟祥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2-978,共7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现况和特征,分析HIV/HBV合并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通...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现况和特征,分析HIV/HBV合并感染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通市2016年1月—2021年12月新确诊的HIV感染者为调查对象,根据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结果分为HIV单独感染组1 830例和HIV/HBV合并感染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ART前HIV感染特征,分析ART后HIV病毒学抑制和CD4+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以评估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HIV/HBV合并感染者ART前免疫受损重于HIV单独感染者。接受ART后,HIV单独感染组和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4+T计数总体上均随治疗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ART 2年后,两组患者的HIV病毒学抑制率均为90%以上。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开始ART的年龄增加、初始CD4+T <200个/μL、初始HIV RNA≥4.5[lg(copies/mL)]是影响免疫重建的危险因素。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免疫重建良好率有增加趋势。在ART前合并HBV感染加重HIV感染者的免疫损伤,因而可能影响免疫重建。结论:HBV感染可加重HIV感染者的免疫损伤,现行HIV/HBV合并感染的ART策略可有效抑制双重感染,有利于HIV/HBV合并感染者的免疫重建。在感染者的干预管理中,ART及疗效监测均存在不足,临床诊疗活动需进一步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背景下介入科内部运营管理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劲松 朱慧 +3 位作者 张建鹏 李海鹏 吴海燕 戴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挖掘科室内部潜力,逐步构建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导向相一致的科室内部运营管理体系,促进科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法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介入科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医院评... 目的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通过挖掘科室内部潜力,逐步构建与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导向相一致的科室内部运营管理体系,促进科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法 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介入科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级医院评审关键指标与医院内部管理有效结合,围绕考核结果找问题、探方向,持续以强质量、提效率、可持续、双满意为要求,推行科室目标管理,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过程管理。结果 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提升,关键业务指标平均住院日下降4 d,药品占比下降近6个百分点,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3%,CMI值、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等持续改善,科内医护积极性得到提高,科室实现内涵式、高效管理。结论 科室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将内部运营目标分解到每一名医护,形成全员参与运营的格局,有力推动了科室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管理 介入科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伦理视域下医院伦理审查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欢欢 秦刚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89,共3页
医院伦理审查工作在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实践过程中,存在伦理团队组织架构需健全完善、管理体系运行需实践细化、内控监督考核需规范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对医院伦理审查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机构... 医院伦理审查工作在保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其实践过程中,存在伦理团队组织架构需健全完善、管理体系运行需实践细化、内控监督考核需规范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对医院伦理审查的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基于机构伦理视域探讨伦理审查的优化策略,为提高医院伦理审查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伦理 伦理审查 路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高黄汤治疗肝胆湿热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黄左宇 王忠成 +2 位作者 朱晓红 施亚军 陈丽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44,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观察组加用退高黄汤加减,比较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五项、肝细胞坏死程度、界面性肝...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加减治疗肝胆湿热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熊去氧胆酸胶囊,观察组加用退高黄汤加减,比较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五项、肝细胞坏死程度、界面性肝炎严重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结合蛋白、CD_(3)^(+)水平较低;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较短;肝细胞坏死程度、界面性肝炎严重程度、纤维化程度较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36/40),高于对照组72.50%(29/40)(P<0.05)。结论退高黄汤加减对肝胆湿热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高黄汤 肝胆湿热型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法衣原体RNA聚合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5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纯化,质粒载体进行质粒抽提、质粒酶切、胶回收等处理。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进行片段融合构建cRNAP各亚基表达质粒,融合产物转化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验证和测序。构建好的融合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化学感受态细胞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cRNAP各亚基蛋白,研究了衣原体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的直接相互作用是GrgA与cRNAP的α、β′亚基有结合,与β亚基无结合。两者可以作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作用新靶点。结论同源重组法可用于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相应蛋白,并用于研究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各亚基蛋白的结合位点,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法 衣原体 cRNAP 亚基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脾体积比联合纤维蛋白原在评估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煜 卞兆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39-2044,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脾脏体积比值(liver-to-spleen volume ratio,LSVR)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设计... 目的探讨肝脏/脾脏体积比值(liver-to-spleen volume ratio,LSVR)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fibrinogen,FIB)对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设计,将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常规、血清生化及血凝、CT等检查结果。根据1年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未出血组(n=71)和再出血组(n=59),对于连续变量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变量,则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对于分类变量比较,根据数据分布情况,选择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而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LSVR联合FIB的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LSVR、FIB单独及联合的临床效能。计算LSVR联合FIB预测EGVB预后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两组患者AST、FIB、D-二聚体、MELD、ALBI评分、SV、LSVR门静脉直径、脾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SVR(OR=3.347,95%CI:1.624~6.899,P=0.001)和FIB(OR=0.206,95%CI:0.078~0.544,P=0.001)是影响EGVB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LSVR联合FI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AUC=0.825,95%CI:0.751~0.899),高于单独LSVR(AUC=0.731,95%CI:0.639~0.822)和FIB(AUC=0.683,95%CI:0.589~0.777)。LSVR联合FIB最佳临界值为-2.741,特异度为81.7%,敏感度为74.6%,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SVR联合FIB<-2.741的患者1年未出血率为53.4%(39/73),显著高于LSVR联合FIB≥2.741患者的7.0%(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LSVR联合FIB可以提高单独LSVR和FIB预测EGVB患者1年发生再出血的预测效能。这一模型可能作为一个客观、简单的模型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体积 脾体积 纤维蛋白原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的探讨 被引量:13
7
作者 葛锋 陈芬 +1 位作者 蔡卫华 陈欢欢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5-68,共4页
在提出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传染病医院应对重大突发疫情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讨了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建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好平战转换准备;强... 在提出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传染病医院应对重大突发疫情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探讨了传染病医院平战结合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建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做好平战转换准备;强化综合能力建设,提升救治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考核机制,加强传染病院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为传染病医院提升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救治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医院 平战结合 重大突发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艾滋病患者DRG优化分组探索
8
作者 卢萍萍 李育梅 +2 位作者 吴俊霞 葛启伟 庄勋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患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优化分组方案并制定费用标准,为本地区推行DRG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通市艾滋病定点医院2... 目的探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患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优化分组方案并制定费用标准,为本地区推行DRG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通市艾滋病定点医院2018—2022年间的1987例艾滋病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应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筛选出分类节点,运用决策树模型构建DRG分组方案。结果并发症或合并症、其他诊断个数、病例类型作为分类节点共形成6个病例组合及相应的住院费用标准,各组间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方差减少量(reduction in variation,RIV)值为51.0%,各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值均小于1(0.33~0.63),组间异质性和组内同质性较好。结论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的分组方案较为合理,标准费用可客观反映患者实际医疗消耗水平,为完善本地区艾滋病患者DRG分组及费用支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住院费用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的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育梅 邵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应用加权TOPSIS法对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作出客观评价,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加权TOPSIS法从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3个方面对我院1998~2007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评价结果与医院的实际... 目的:应用加权TOPSIS法对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作出客观评价,为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加权TOPSIS法从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3个方面对我院1998~2007年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评价结果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符,2007年最佳,1998年最差。结论:TOPSIS法具有计算简便、结果合理、应用灵活的特点,适宜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医院管理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松碱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创伤后骨关节炎模型中的炎症反应和软骨损害
10
作者 高松年 李民 +2 位作者 张言午 葛永亮 陆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5-885,共11页
[目的]评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石松碱(LAs)在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创伤后骨关节炎(PTOA)兔模型中对炎症通路和软骨完整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与传统研究手段,识别关键基因并预测干预效果.将兔模型分为正常组、对照组... [目的]评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石松碱(LAs)在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创伤后骨关节炎(PTOA)兔模型中对炎症通路和软骨完整性的调节作用.[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与传统研究手段,识别关键基因并预测干预效果.将兔模型分为正常组、对照组、LAs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并进行ACLR手术.通过分析血清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13、解聚蛋白酶-4(ADAMTS-4)和ADAMTS-5的mRNA和蛋白水平来评估治疗效果.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进行评估.[结果]LAs组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显著下调(P<0.05);同时,MMP-1、MMP-13、ADAMTS-4和ADAMTS-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软骨降解得到抑制.组织学评估结果与分子水平的表现一致,显示LAs组的软骨保存情况和炎症减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LAs在干预PTOA进程中可以显著降低炎症标志物和软骨降解酶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碱 创伤后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重建 炎症细胞因子 软骨降解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关键路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陈芬 葛锋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5-57,共3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共识。基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科学内涵,并提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整合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内外协同,完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流与共识。基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科学内涵,并提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整合资源,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内外协同,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以人为本,激发医务人员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关键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三七皂苷R1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晓 胡超 +2 位作者 林子璇 邵建国 赵玉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3,I0029-I0030,共6页
目的基于目标成分敲除技术,尝试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并与制备液相法进行比较。方法首先,运用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基于目标成分三七皂苷R1制定洗脱程序,回收敲除三七皂苷R1后的三七皂苷样品;其次... 目的基于目标成分敲除技术,尝试免疫亲和法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notoginsenoside R1),并与制备液相法进行比较。方法首先,运用制备液相色谱系统,基于目标成分三七皂苷R1制定洗脱程序,回收敲除三七皂苷R1后的三七皂苷样品;其次,制备三七皂苷R1-白蛋白半抗原抗体,并采用该抗体制备免疫亲和柱,利用目标成分特异亲和吸附原理敲除三七总皂苷中的三七皂苷R1,并回收敲除掉目标成分后的样品;最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检测器(UPLC-CAD)柱后补偿结合内参法,对敲除目标成分后的三七皂苷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结果UPLC-CAD成分分析显示,三七总皂苷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PPDs)和原人参三醇型皂苷(PPTs)含量的比值为0.67,Rb1/Rg1的值为0.55。制备液相法能够从三七总皂苷中彻底敲除三七皂苷R1,敲除后PPDs和PPTs含量的比值为0.70,Rb1/Rg1的值为1.82。免疫亲和法可以敲除大部分三七皂苷R1,敲除后PPDs和PPTs含量的比值为0.53,Rb1/Rg1的值为0.33。结论两种敲除方法均可以将三七皂苷R1从三七总皂苷内敲除,但同时也会改变总皂苷中各单体皂苷成分含量的比值。对于总皂苷中Rb1/Rg1的值,免疫亲和法影响小于制备液相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三七皂苷R1 免疫亲和法 制备液相 UPLC-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患者疲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3
作者 高会英 钱湘云 +3 位作者 夏兰婷 葛春杏 王美兰 邹美银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4-38,共5页
目的总结HIV/AIDS患者疲乏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疲乏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专业网站中关于HIV/AIDS患者疲乏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1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 目的总结HIV/AIDS患者疲乏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疲乏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专业网站中关于HIV/AIDS患者疲乏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1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包括5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4篇随机对照试验。总结了25条最佳证据,归为8个主题:HIV/AIDS患者疲乏筛查及评估、运动干预、心理社会疗法、补充和替代疗法、睡眠管理、药物管理、随访管理、共同决策及多学科协作。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HIV/AIDS患者的疲乏管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偏好,实施有效安全的疲乏管理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疲乏 症状管理 证据总结 运动干预 心理社会疗法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负荷评分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细胞肝癌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殷梦杰 沈建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65-870,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79例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介入科...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评分(tumor burden score,TBS)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中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79例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介入科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评价TBS(TBS2=肿瘤最大径^(2)+肿瘤数目2)在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中预测的准确性。根据K-Means法选取TBS最佳截断值,将HCC患者分成3组作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ROC曲线统计显示TBS预测HCC患者经TACE联合MWA治疗后5年生存率的AUC最优,为0.815,肿瘤最大直径的AUC为0.684,肿瘤数目的AUC为0.640。根据最佳截断值,将79例HCC患者分成3组:TBS≤1.9(n=34,43.1%);1.93.3(n=20,25.3%)。作生存分析显示,TBS≤1.9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76.5%,1.93.3组6.3%,随着TBS值的升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3组之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TBS值的升高,无瘤生存率逐步降低。多因素分析显示,TBS是影响HCC患者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后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TBS对预测接受TACE联合MWA治疗的HCC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肿瘤负荷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RADS 4/5类和M类增殖型肝细胞癌的影像特征及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研究
15
作者 陈丹丹 徐磊 +1 位作者 张学琴 张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为LR-4/5类和LR-M类孤立性增殖型肝细胞癌(HCC)的术前预测因素,并评估结合LI-RADS分类和增殖对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肝硬化背景术前行钆塞酸二钠(Gd-...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为LR-4/5类和LR-M类孤立性增殖型肝细胞癌(HCC)的术前预测因素,并评估结合LI-RADS分类和增殖对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肝硬化背景术前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并经根治性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孤立性HCC患者。比较LR-4/5类和LR-M类增殖型和非增殖型HCC的临床、病理和影像特征。采用最小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不同LI-RADS分类中增殖型HCC的术前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病理分类和LI-RADS分类与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LI-RADS分类和病理分类患者的RFS。结果:共纳入206例孤立性HCC患者,LR-4/5类中非增殖型HCC比例(69.2%)更高,LR-M类中增殖型HCC比例(68.0%)更高。LR-4/5类中肿瘤内动脉(OR=3.777,95%CI:1.733~8.234,P=0.001)和不光滑的肿瘤边缘(OR=3.204,95%CI:1.465~7.007,P=0.004)是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LR-M类中大量实质低强化(OR=9.061,95%CI:2.133~38.490,P=0.003)是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I-RADS分类是HCC术后RFS的独立预测因子(HR=2.116,95%CI:1.369~3.270,P=0.001)。结合LI-RADS和病理分类,非增殖型LR-4/5类RFS最高,其次是增殖型LR-4/5类,非增殖型和增殖型LR-M类RFS较差。结论:LR-4/5类和LR-M类中增殖型HCC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结合LI-RADS分类和增殖有助于对孤立性HCC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进行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增殖亚型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晓维 蒋逢辰 +4 位作者 周水平 付守忠 戴锋 王斌 尹国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8-49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切除(resection,RES),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通过对比手术切除(resection,RES),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TACE+MWA组)和58例手术切除(RES组)治疗的单发肿瘤直径≤7 cm或多发肿瘤符合“up-to-7”标准的Ⅰa至Ⅱa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RFS、OS及安全性情况。结果TACE+MWA组1、3、5年RFS分别为84.3%、37.3%、13.7%,RES组1、3、5年RFS分别为67.2%、27.6%、13.8%,其中1年RFS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9),3年及5年RFS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281、0.992)。TACE+MW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62.7%、45.1%,RES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5.9%、44.8%,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704、0.137、0.977)。两组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TACE+MWA组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栓塞综合征,消融过程中腹痛症状及术后一过性轻中度转氨酶升高。RES组术后主要表现为发热、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术中出血等,且1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加重至Child C级。TACE+MWA组住院费用(39834.98±6717.38)元,RES组住院费用(49042.59±11810.69)元,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TACE+MWA组住院时间23 d(19~28 d),RES组住院时间21 d(17~25 d),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96)。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疗效确切,具有安全、经济的优点,可作为单发肿瘤直径≤7 cm或多发肿瘤符合“up-to-7”标准的Ⅰa至Ⅱa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微波消融 手术切除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及早期复发预后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磊 张学琴 +1 位作者 张涛 姜吉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2-1039,共8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IRE-HCC)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其根治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1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1例。依据钆塞酸二钠增...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肝细胞癌(IRE-HCC)的病理学特征,分析其根治切除术后早期复发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21年9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 131例。依据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动脉期强化方式分为IRE-HCC和非IRE-HC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IRE-HCC相关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特征,Kaplan-Meier法评估HCC术后2年内早期无复发生存率,Cox回归分析HCC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CK19(OR=9.027,95%CI 2.533~32.170,P=0.001)、微血管侵犯(OR=3.606,95%CI 1.024~12.701,P=0.046)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OR=10.370,95%CI 3.046~35.303,P=0.000)与IRE-HCC相关。IRE-HCC术后2年累积无复发生存率(24.1%)显著低于非IRE-HCC(55.9%,χ^(2)=19.971,P=0.000)。微血管侵犯(HR=2.206,95%CI1.152~4.226,P=0.017)和IRE(HR=2.454,95%CI 1.408~4.275,P=0.002)是HCC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REHCC与CK19、微血管侵犯和扩散加权成像靶征相关,且术后早期复发率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预后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殷飞 倪毅 +4 位作者 刘伟 钱炜伟 刘蕾 马家礼 许桐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探究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的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南通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进行手术,取患者乳腺癌及... 目的 探究中药单体川楝素介导的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乳腺癌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南通第三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于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医院进行手术,取患者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对其hsa-circ-0025583及SYNGR2的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取乳腺癌细胞株T47D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川楝素,比较不同浓度川楝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对所选乳腺癌细胞株系进行预处理,A组不进行特殊处理,B组中加入0.5μmol/L的川楝素,C组对乳腺癌细胞进行转染,敲除hsa-miR-671-5p,并向其中加入0.5μmol/L的川楝素,比较其hsa-circ-0025583及SYNGR2的表达水平,上述实验重复3次。结果 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中提取的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均低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965,P<0.05)。随着川楝素浓度的升高,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与0μmol/L浓度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乳腺癌细胞在24 h及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78μmol/L、0.49μmol/L。与A、C组相比较,B组的hsa-circ-0025583及SYNGR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相比较,B组24 h及48 h侵袭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C组间侵袭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楝素通过介导hsa-circ-0025583/hsa-miR-671-5p/SYNGR2轴调控hsa-circ-0025583及SYNGR2水平,进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单体川楝素 hsa-circ-0025583 hsa-miR-671-5p SYNGR2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β'亚基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窦志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3,共7页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RNAP)β'亚基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制备沙眼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NH-β'(N末端携带His标签)质粒:根据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衣原体基因组DN...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激活因子GrgA与RNA聚合酶(RNAP)β'亚基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制备沙眼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NH-β'(N末端携带His标签)质粒:根据Gen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衣原体基因组DNA(g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cRNAPβ'亚基的基因片段;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上构建表达质粒,同样方法制备β'亚单位和缺失亚单位质粒;cRNAPβ'亚基蛋白(包括亚单位和缺失亚单位)的表达:将构建的质粒转化ArcticExpress表达菌中,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鉴定蛋白表达情况;cRNAPβ'亚基及其亚单位蛋白的纯化:采用固定化离子亲和层析法(IMAC)纯化得到相应蛋白;借助体外蛋白结合实验(Pull-down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出GrgA与cRNAPβ'亚基两者间相互结合的较为详细的某一段氨基酸序列。结果GrgA能与cRNAP的β'亚基结合;GrgA与cRNAP的β'亚基N端的(1-731)氨基酸序列有结合,与C端的(671-1396)氨基酸序列无结合。GrgA与β'亚基的(1-240)和(181-417)氨基酸序列有结合;与β'(360-598)、β'(533-731)氨基酸序列无结合。GrgA与β'△(1-180)和β'△(241-417)有结合,与β'△(1-417)无结合。结论GrgA能与cRNAP的β'亚基结合;cRNAP的β'亚基与GrgA的结合存在2个结合位点,分别位于β'亚基N末端的1-180和241-417位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RNAP GrgA β'亚基 相互作用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浸润的意义
20
作者 肖锋 许桐林 +3 位作者 朱琳 肖静文 吴天祺 顾春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6-73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基质细胞,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M1型TAM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 背景与目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基质细胞,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M1型TAM浸润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手术的HCC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样本3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86标记的M1型TAM在HCC组织中分布情况,计算阳性细胞密度,根据细胞密度分组:大于平均密度(29个/mm^(2))判定为高密度组,小于或等于平均密度为低密度组;统计分析M1型TAM密度与HCC临床病理学特征、肿瘤浸润CD8^(+)T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表达情况,根据CD86、PD-L1细胞密度将病例分4组:CD86^(+)高密度组中PD-L1高密度(CD86^(high)PD-L1^(high))和PD-L1低密度(CD86^(high)PD-L1^(low))组;CD86^(+)低密度组中PD-L1高密度(CD86^(low)PD-L1^(high))和PD-L1低密度(CD86^(low)PDL1^(low))组,分析CD86^(+)M1型TAM密度联合PD-L1表达的预后意义。本研究通过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EK2022005)。结果:CD86^(+)M1型TAM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中;其高密度率为44.7%(143/320)。CD86^(+)M1型TAM密度与CD8^(+)肿瘤浸润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密度呈正相关(P<0.001)、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呈负相关(P=0.003),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微血管侵犯等临床病理学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CD86^(+)M1型TAM高密度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优于低密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密度CD86^(+)M1型TAM是评估OS和DFS的独立风险因子(OS:HR=1.468,P=0.022;DFS:HR=2.233,P<0.001)。CD86^(high)PD-L1^(high)组HCC患者OS、DFS差于CD86^(high)PD-L1^(low)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86^(low)PD-L1^(high)组OS、DFS差于CD86^(low)PD-L1^(low)组,两者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CC组织中存在高密度CD86^(+)M1型TAM提示患者预后良好,并且是独立的预后因子。HCC组织表达PD-L1提示肿瘤侵袭性增强,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肝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