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早期肺部炎症及VEGF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彤昕 徐扬 +1 位作者 薛群 高永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97-1998,共2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重症患者病死率高[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对...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重症患者病死率高[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促血管生成活性,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和抗凋亡作用[3-5]。地塞米松作为抗炎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ALI,能降低COVID-19重症患者死亡率[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例右胸腹部二切口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柯宏刚 曹飞 +1 位作者 董汉宣 陈荫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1-343,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经右胸、腹部二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经腹部正中切口游离胃,右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肿瘤,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并行二野淋巴结扩大清扫术的2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总结经右胸、腹部二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疗效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0年12月经腹部正中切口游离胃,右胸后外侧切口切除食管肿瘤,食管胃胸顶机械吻合,并行二野淋巴结扩大清扫术的22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3、5年的生存率。结果:220例切除率96.4%(212/220),并发症7.3%(16/220),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1、3、5年的生存率Ⅰ期为100.0%、86.9%、82.6%,Ⅱa期为87.3%、81.8%、56.4%,Ⅱb期为81.1%、67.4%、44.2%,Ⅲ期为57.4%、25.5%、17.0%。结论:右胸、腹部二切口手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放化疗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治疗 生存率 切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术治疗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春秋 王春战 +1 位作者 于晓强 仲崇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个体化改良Edwards MC3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Edwards MC3成形环,对72例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三尖瓣环成形手术。患... 目的:对比分析个体化改良Edwards MC3成形环三尖瓣成形术治疗继发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结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Edwards MC3成形环,对72例左心瓣膜手术合并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三尖瓣环成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经典组采用经典的Edwards MC3三尖瓣成形术,改良组采用个体化非等分法行三尖瓣环成形术,共59例患者获得5年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左心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的改良组三尖瓣瓣环直径[(26.1±1.8)mm vs(27.5±2.2)mm]和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发生率较经典组降低(6.5%vs 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个体化改良三尖瓣Edwards MC3成形环植入术,治疗继发性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良好,但需要更长期的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成形术 瓣膜成形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 Nido停搏液在重症心脏瓣膜手术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潇 高福民 +1 位作者 尤庆生 刘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78-1282,共5页
目的 Del Nido心肌停搏液作为近20年出现的一种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文中探讨Del Nido停搏液在重症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通... 目的 Del Nido心肌停搏液作为近20年出现的一种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文中探讨Del Nido停搏液在重症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为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施行瓣膜手术的9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使用Del Nido停搏液的患者45例(DN组),同期使用传统含血停搏液的患者45例(TC组)。记录2组患者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心肌停搏液灌注次数及总量和自动复跳率,以及体外循环术后24 h乳酸脱氢酶(LDH)指标、24 h肌钙蛋白I(cTnI)指标、24 h引流量及输血量,呼吸机撤除时间和ICU时间,并对2组患者术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评分(VIS)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重、术前LDH、术前cTnI、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呼吸机撤离时间及ICU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较TC组,灌注次数减少[(1.49±0.51)次vs(6.29±0.92)次],灌注总量降低[(111.11±162.68)mL vs(160.00±387.88)mL],心脏自动复跳率增高(77.78%vs 5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DN组较TC组LDH[(358.00±124.29)U/L vs(439.82±122.00)U/L]和cTnI降低[(1.92±0.89)μg/L vs(2.53±1.59)μg/L],引流量减少[(264.00±125.31)mL vs(345.22±151.72)mL],输血总量降低[(737.00±195.77)mL vs(825.56±111.9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显著低于TC组[(4.99±2.10)vs(5.87±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瓣膜手术中,应用Del Nido停搏液可以较好地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同时在术后早期对重症心肌损伤也能起到更好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停搏液 重症瓣膜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娟 钱海兰 +10 位作者 胡雁 李静逸 许惠芬 张艳 王晨慧 钱红继 周雪梅 施金梅 陈晓艳 卢丽泽 许旸晖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5-1402,共8页
目的 :应用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建立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的流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检索、质量评价,汇总了23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 目的 :应用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建立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的流程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对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系统检索、质量评价,汇总了23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订了18条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将我院的1个综合ICU和5专科ICU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施组开展质量审查。结果 :证据应用前ICU成人置管患者约束率及约束时长(天/千置管日)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据应用后实施组较对照组约束率低、约束时长(天/千置管日)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组镇痛达标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达标率、谵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束患者家属负性心理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护士对最佳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应用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组约束医嘱的开具、约束评估工具的使用、患者或家属约束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情况均为100%,对照组仍未开具医嘱、未使用约束评估工具,患者或家属约束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情况均为100%;两组约束器具规范使用率、约束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ICU病房的环境管理情况无明显变化。结论 :ICU成人置管患者合理身体约束最佳证据的应用,可降低ICU成人置管患者约束率、缩短约束时长、提高镇痛达标率、提升医生和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推动规范医嘱的开具和约束评估工具的使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置管患者 最佳证据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化学感受器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威章 黄华 +1 位作者 高思海 赵金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491-1492,共2页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类非常少见的肿瘤,多发生在颈部,也有发生在纵隔、腹膜后等,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最近本科收治1例纵隔化学感受器瘤,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行全腔镜下心内直视手术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夏春秋 仲崇俊 +1 位作者 王春战 程云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852-3853,共2页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视胸腔镜(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方法,自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应用以来,现在完全电视胸腔镜(全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患者的肥胖给全腔镜心脏手术造成一定困... 微创外科是现代外科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电视胸腔镜(腔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方法,自腔镜技术在心血管外科领域得到应用以来,现在完全电视胸腔镜(全腔镜)下心脏手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患者的肥胖给全腔镜心脏手术造成一定困难.有时被迫改行常规切口手术。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我们采用外周体外循环全腔镜下心脏手术11例,其中肥胖患者3例,我们采取多种方法改善显露,取得了较满意的手术效果.初步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肥胖患者 心内直视手术 诊治 心脏手术 微创外科 现代外科 外科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姜云 杨梅 陈建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67-1571,158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发生CS-AKI且接受CRRT患者共36例,按出院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对比分析CRRT前和CRRT 24 h后相关指标变化,并对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存活组25例,死亡组11例,院内死亡30.56%。死亡组和存活组CS-AKI患者行CRRT 24 h后肌酐、尿素氮、乳酸和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较CRRT前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仅在存活组CRRT 24 h后有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LVEF和NYHAⅢ-Ⅳ级患者比例,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MODS评分、VIS,CRRT前MODS评分、VIS,CRRT 24 h后MODS评分、VIS,术后合并出血、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比例,以及AKI到CRRT间隔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前VIS高、CRRT 24 h后MODS评分高、合并出血、以及AKI至CRRT时间长是CS-AKI行CRRT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S-AKI,CRTT治疗确切有效,应尽早上机,尤其建议应在MODS发生之前开始实施。重视高危患者,术后积极处理出血、MODS等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功能不全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和P27kip1表达改变在雷帕霉素抑制兔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宏林 尤庆生 孟小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6-908,共3页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静脉再狭窄的重要机制[1-2]。PCNA是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蛋白质出现于增殖期细胞核中,是反映增殖细胞活性的一项良好指标。P27kip1则是广泛存在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桥静脉再狭窄的重要机制[1-2]。PCNA是增殖细胞核抗原,其蛋白质出现于增殖期细胞核中,是反映增殖细胞活性的一项良好指标。P27kip1则是广泛存在的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I),它可使活跃的VSMC增殖受抑。本实验观察在CABG桥静脉再狭窄模型中,桥静脉周围局部应用雷帕霉素后管壁中PCNA及P27kip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改变在雷帕霉素抑制桥静脉再狭窄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NA P27KIP1 雷帕霉素 移植静脉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早期毛霉感染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增栋 仲崇俊 +3 位作者 薛群 许一鸣 陈静瑜 郑明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肺移植 毛霉 两性霉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宏林 尤庆生 +2 位作者 沈卫东 刘琨 孟小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1,F0003,共4页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 目的建立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的动物模型。方法游离一段兔颈外静脉,与同侧中间剪断的颈总动脉的两断端间行端端连续吻合,每个吻合口12针。术后常规饲喂。结果4周后取材,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病理切片示内膜增殖。结论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术 静脉桥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乙烯苷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翼 王霏 许晓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2,3,4',5-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 glucoside,TSG)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连续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4 d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同时以TSG...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2,3,4',5-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 glucoside,TSG)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连续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4 d诱导小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同时以TSG(120、60、30 mg·kg-1)和阳性对照卡托普利(40 mg·kg-1)灌胃给药。末次给药12 h后,取心室肌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的程度;测定心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检测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Px,GSH-Px)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肌出现明显纤维化,心肌组织HYP水平明显增高,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TSG能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心肌组织HYP水平及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同时,TSG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表达,且能升高损伤心肌组织中SOD和GSH-Px的活性。结论 TSG可抑制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蛋白表达及其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乙烯苷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胶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13
作者 王浩 薛群 +4 位作者 仲崇俊 周峰 朱昌来 刘麟 夏春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辅酶复合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例)。辅酶复合物组患儿术日开胸前静滴辅酶复合物、术后连续3 d静滴,1次/d,剂量...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辅酶复合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例)。辅酶复合物组患儿术日开胸前静滴辅酶复合物、术后连续3 d静滴,1次/d,剂量同前;阴性对照组不用辅酶复合物干预。分别在术前(T1)、主动脉阻断30 min(T2)、主动脉开放60min(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术后72 h(T6)、术后1周(T7),经外周静脉取血,测定丙二醛(MDA)、白介素8(IL-8)、肌钙蛋白I(CTnI)浓度。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 min取1 mm3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后MDA、IL-8、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而辅酶复合物组患儿MDA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L-8在主动脉阻断30 min,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 h低于对照组(P〈0.01),CTnI值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72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主动脉开放后,两组患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较主动脉阻断前有不同程度损伤,且辅酶复合物组轻于对照组。结论辅酶复合物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CTnI释放,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起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复合物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心外膜脂肪垫在持续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14
作者 肖威章 李晖 +1 位作者 孟旭 史加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心外膜重要结构心外膜脂肪垫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12只犬通过心外膜快速起搏8周建立持续性房颤模型(A组),10只犬为假手术组(B组)。分别刺激右前脂肪垫、下腔静脉-心房... 目的探讨心外膜重要结构心外膜脂肪垫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2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12只犬通过心外膜快速起搏8周建立持续性房颤模型(A组),10只犬为假手术组(B组)。分别刺激右前脂肪垫、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左房背侧脂肪垫,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比较刺激前后标测部位房颤周长变化。消融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后再次诱发房颤,重复刺激右前脂肪垫并记录刺激前后房颤周长变化。取A组和B组犬脂肪垫标本做组织学检查。结果右侧入路诱发持续性房颤后,刺激右前脂肪垫,发现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和右肺静脉前庭房颤周长缩短(P<0.05),右房顶与左房顶房颤周长无明显变化;刺激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发现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和右肺静脉前庭房颤周长缩短(P<0.05),右房顶与左房顶房颤周长无明显变化。左侧入路诱发持续性房颤后,刺激左房背侧脂肪垫,发现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和左肺静脉前庭房颤周长缩短(P<0.05),左房顶与右房顶房颤周长无明显变化。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消融后,重复诱发房颤,刺激右前脂肪垫时右上肺静脉、右肺静脉前庭房颤周长缩短(P<0.05),右下肺静脉房颤周长无变化。结论持续性房颤犬右前脂肪垫、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和左房背侧脂肪垫3个脂肪垫通过诱发同侧肺静脉及其前庭快速激动来参与房颤的维持。在持续性房颤时右前脂肪垫主要影响右上肺静脉的房颤周长,并通过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来影响右下肺静脉;下腔静脉-心房下部脂肪垫对于右下肺静脉的影响要大于右上肺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脂肪垫 导管消融术 房颤周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b1与p27^(kip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15
作者 史辉 刘俊华 +1 位作者 史加海 黄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背景与目的: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主要抑制CyclinE-CDK2和CyclinD-CDK4等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调控功能。Jabl和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从而促进肿瘤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中Jab1和... 背景与目的: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性调节因子,主要抑制CyclinE-CDK2和CyclinD-CDK4等激酶复合物的活性,从而实现对细胞调控功能。Jabl和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细胞的增殖呈正相关,从而促进肿瘤发展。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鳞癌中Jab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探讨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60例食管鳞型细胞癌(ESCC)、20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NET)(距癌旁安全切缘5.0 cm以上)中Jab1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Jab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ET中为20%,与ESCC组织中的78.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ET中为90%,与ESCC组织中的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CC中Jab1的过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p27kip1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Jab1的表达与p27kip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4,P<0.05)。结论:Jab1作为p27kip1的负性调控分子,可能参与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Jab1及p27kip1的表达有助于综合评估ESCC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JAB1 P27KIP1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的改良及评价模式
16
作者 朱浩 丁胜光 +2 位作者 黄海涛 许嘉鸿 仲崇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探索改良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以优化哺乳动物在体心脏再生模型.取出生12 h左右的大鼠,采用低温麻醉行心尖切除改良术,术后统计1,3,7和21 d存活率,并取材测量切除的心尖横截面积来评估改良术的效果.术后1 d对照组存活率... 探索改良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以优化哺乳动物在体心脏再生模型.取出生12 h左右的大鼠,采用低温麻醉行心尖切除改良术,术后统计1,3,7和21 d存活率,并取材测量切除的心尖横截面积来评估改良术的效果.术后1 d对照组存活率为61%,改良组为77%,并且改良组术后3,7,21 d的存活率都高于对照组.改良组心尖切除的横截面积变异较小,说明新生大鼠心脏再生模型改良术均一稳定,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哺乳动物心脏再生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生 细胞增殖 心尖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HSP70基因转染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虞卫 严煜 +1 位作者 张裕东 倪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44-1348,共5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EGFP)按不同感染倍数(MOI)感染体外心肌细胞,通过荧光显...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EGFP)按不同感染倍数(MOI)感染体外心肌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观察所构建腺病毒的感染力和安全性;应用含有人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SP70)进行体外感染,采用ELISA法、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SP70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体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研究HSP70基因转染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原代培养获得高纯度的乳鼠心肌细胞,随着MOI值升高,Ad.EGFP的感染效率和基因表达增强,在MOI值为50时,Ad.EGFP感染心肌细胞的效率高于90%,在MOI值为200时,未见心肌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ELISA法、Western印迹法证实转染的心肌细胞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高水平表达HSP70。免疫组化染色法结果显示,表达的HSP70主要分布于心肌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中;利用体外的缺氧/复氧损伤模拟在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显示Ad.HSP70感染组的细胞活力、MTT代谢率、细胞凋亡率、心肌酶谱的变化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Ad.HSP70能够在体外高效、安全地感染心肌细胞,并成功表达HSP70;HSP70高表达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转染 心肌细胞 腺病毒载体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建乐 姜云 +3 位作者 倪布清 堵俊杰 顾嘉玺 邵永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8-690,695,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行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的118例孤立性房颤患者,根据在院期间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行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的118例孤立性房颤患者,根据在院期间的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分为转律组和复发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并进行分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患者早期复发率43.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房颤类型为持续性房颤、术前应用地高辛、有脑栓塞病史以及心脏彩超中左房内径≥40 mm是术后早期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有脑栓塞病史及左房内径≥40 mm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是治疗孤立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术前有脑栓塞病史、左房内径≥40mm的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高,结果可指导我们术前筛选更为适合行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的孤立性房颤患者,并可推测孤立性房颤的发生机制不同于合并原发性心脏病的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微创迷宫术 孤立性房颤 早期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Luc双标食管癌细胞动物模型建立及其活体成像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柏文 彭晓清 +3 位作者 王佩文 鞠前前 史辉 蒋茂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4,共6页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素酶(Luc)双标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ECA109-Luc-GFP),采用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监测食管癌裸鼠肿瘤模型。方法 MTT、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分析法检测ECA109-Luc-GFP细胞系与正常ECA109细胞... 目的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素酶(Luc)双标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ECA109-Luc-GFP),采用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监测食管癌裸鼠肿瘤模型。方法 MTT、流式细胞仪、划痕实验分析法检测ECA109-Luc-GFP细胞系与正常ECA109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利用活体成像系统示踪肿瘤。结果与正常ECA109相比,ECA109-Luc-GFP细胞在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能力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技术观察了肿瘤生长、转移等生物学特性。结论成功构建了GFP/Luc双标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ECA109-Luc-GFP),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应用技术并活体观察食管癌动物模型的生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 食管癌 移植瘤 肿瘤小鼠模型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皮肤化脓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男性乳腺癌
20
作者 许兵 陈海生 吴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1-752,共2页
1病例摘要患者男,66岁。因左侧胸壁皮肤肿痛伴溃疡1年余,于2018年10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胸壁乳房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后皮肤表面逐渐出现溃疡,在当地医院门诊予头孢丙烯口服(具体不详),锡类散和有机... 1病例摘要患者男,66岁。因左侧胸壁皮肤肿痛伴溃疡1年余,于2018年10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胸壁乳房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后皮肤表面逐渐出现溃疡,在当地医院门诊予头孢丙烯口服(具体不详),锡类散和有机硅季胺盐(洁悠神)等外用,效果不佳,溃疡迁延不愈。皮肤科门诊考虑乳腺肿瘤可能,收住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既往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无结核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