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源卡氏肺孢子菌p55抗原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段义农 王建新 +1 位作者 陈金铃 董永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0-692,705,共4页
目的克隆大鼠源卡氏肺孢子菌55kDa抗原(p55)基因。方法取肺孢子菌病大鼠肺组织制备肺孢子菌DNA,并以此模板扩增p55基因,将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E.coli DH5a,在含氨苄青霉素(Amp)的LB培养基上筛选出重组子,提取质粒进行PCR扩增... 目的克隆大鼠源卡氏肺孢子菌55kDa抗原(p55)基因。方法取肺孢子菌病大鼠肺组织制备肺孢子菌DNA,并以此模板扩增p55基因,将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E.coli DH5a,在含氨苄青霉素(Amp)的LB培养基上筛选出重组子,提取质粒进行PCR扩增、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及序列比较分析。结果p55基因体外扩增产物长度为1286bp,重组质粒经PCR及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同源性为99.8%。结论成功扩增了p55基因,并插入克隆载体pGEM-T中。p55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建立基因分型、疫苗等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菌 55kDa抗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eCKS调节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NO的释放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红 戚磊 +4 位作者 郭益冰 陆晶晶 朱慧 吴信华 鞠少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维持着CNS内环境的稳态。慢性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被认为参与了包括MS在内的神经免疫学疾病。SSeCKS在EAE病程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参与EAE炎症的调节。本实验... 目的: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主要的胶质细胞类型,维持着CNS内环境的稳态。慢性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被认为参与了包括MS在内的神经免疫学疾病。SSeCKS在EAE病程中表达显著上调,并且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参与EAE炎症的调节。本实验探讨SSeCKS对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为MS和EAE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本实验通过培养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脂质体介导SSeCKS基因沉默,并采用ELISA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一氧化氮的分泌情况。结果:原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到了95%以上,SSeCKS干扰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显著降低。结论:SSeCKS参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可能为MS和EAE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SSECKS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I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宝兰 朱俐 +2 位作者 王行 倪红兵 王惠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68例新鲜NSCLC癌组织和配对远端正常组织中APRILmRNA和蛋白表达;用免... 目的: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68例新鲜NSCLC癌组织和配对远端正常组织中APRILmRNA和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进一步检测50例NSCLC石蜡标本中APRIL蛋白定位和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与NSCLC发展演进的关系。结果:APRILmRNA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远端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0.06vs.0.10±0.04,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APRIL蛋白在NSCLC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远端正常组织(0.94±0.12vs.0.00,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APRIL定位于NSCLC癌细胞胞浆/膜上,阳性率为92%(46/50),远端正常组织阳性率为10%(1/10),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NSCLC中APRIL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14)、细胞分化(P=0.000)和TNM分期(P=0.006)有关。结论:APRIL在NSCLC高表达并与NSCLC的发展演进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研究NSCLC的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诱导配体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毛细管电泳检测痕量酶活性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丛辉 王惠民 +3 位作者 鞠少卿 金庆辉 贾春平 宋宏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2-516,共5页
微芯片技术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MEMS)工艺,在芯片上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芯片及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建立了痕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检测方法.以pH9.4,75mmol/L硼酸为芯片电泳缓冲液,9.73μmol/L乳酸钙为添加剂... 微芯片技术是基于微机电加工技术(MEMS)工艺,在芯片上完成电泳检测过程的新型技术.利用自制的微流控芯片及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建立了痕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检测方法.以pH9.4,75mmol/L硼酸为芯片电泳缓冲液,9.73μmol/L乳酸钙为添加剂,整个电泳过程4min结束,利用该法测得LDH检测限(S/N=3)为6×10-3U/L,出峰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2%和3.17%,该法操作过程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在临床痕量酶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毛细管电泳 氧化型辅酶Ⅰ 还原型辅酶Ⅰ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F3与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G2中的表达
5
作者 毛丽萍 王惠民 +1 位作者 王跃国 汪晓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54-957,共4页
目的:构建早期B细胞因子3(EBF3)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EBF3,使EBF3-EGFP融合蛋白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得到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总RNA中逆转录并扩增出EBF3全长编码基因,构建EBF3... 目的:构建早期B细胞因子3(EBF3)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EBF3,使EBF3-EGFP融合蛋白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得到表达。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总RNA中逆转录并扩增出EBF3全长编码基因,构建EBF3与EGFP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EBF3,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pEGFP/EBF3导入HepG2,使EBF3-EGFP融合蛋白得到表达。结果:经转化细菌、抽提质粒、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EBF3基因已正确插入pEGFP-N1中EGFP基因的上游,获得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EGFP/EBF3。将pEGFP/EBF3导入HepG2细胞24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EBF3-EGFP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核内,转染pEGFP/EBF3和pEG-FP-N1后48h的转染效率分别为52%和59%。Westernblot证实转染pEGFP/EBF3后24h和48h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检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87000的EBF3-EGFP融合蛋白,转染pEGFP/EBF3后48h和72h,S期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pEGFP-N1转染细胞组和未转染细胞组,表明EBF3基因的导入可诱导细胞从G1期向G2期发展,从而促进细胞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EBF3,并在HepG2细胞中进行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EBF3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B细胞因子3 融合蛋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肺孢子虫P55抗原表位与蛋白特性的分析
6
作者 段义农 王建新 陈金铃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2-1025,1069,共5页
目的预测p55抗原表位及蛋白性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p55抗原表位及蛋白性质,分析预测结果。结果p55蛋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T细胞表位按预测积分高低排列位于141-158,54-68,123-137,349-364,397-414位氨基酸残基;B细胞表位... 目的预测p55抗原表位及蛋白性质。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推测p55抗原表位及蛋白性质,分析预测结果。结果p55蛋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T细胞表位按预测积分高低排列位于141-158,54-68,123-137,349-364,397-414位氨基酸残基;B细胞表位在37-41,74-79,111-119,148-161,199-210,240-250,256-266,295-314,322-360位氨基酸残基等部位。P55重组融合蛋白为可溶性蛋白的概率是92%。结论p55抗原表位可能主要存在于148-161、295-320、337-356氨基酸序列区域内或其附近。该预测p55抗原表位可以有目的地克隆重组基因片段,为研究高效的表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5蛋白 表位 卡氏肺孢子虫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1-11 mRNA在出生后大鼠坐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7
作者 王亚洲 鞠少卿 王小飞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11 mRNA在大鼠出生后坐骨神经发育过程的变化。方法:RT-PCR法分析坐骨神经发育成熟过程是HDAC1-1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DAC1-11 mRNA持续表达于大鼠坐骨神经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在大鼠60 d时表达水平显...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11 mRNA在大鼠出生后坐骨神经发育过程的变化。方法:RT-PCR法分析坐骨神经发育成熟过程是HDAC1-1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DAC1-11 mRNA持续表达于大鼠坐骨神经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在大鼠60 d时表达水平显著的低于初生时的表达水平。结论:HDAC1-11 mRNA参与大鼠坐骨神经发育成熟的过程,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大鼠年龄的增加呈现由高到低的动态变化,提示其与坐骨神经髓鞘的发育成熟以及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1-11mRNA 坐骨神经 发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