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马中56 kD蛋白诱导人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国华 陈蓉 +4 位作者 田美玲 秦建兵 谭雪锋 朱蕙霞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3,共5页
在已证明切割海马伞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4d及正常海马组织的匀浆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 在已证明切割海马伞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4d及正常海马组织的匀浆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将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取的人胚神经干细胞球分别与切割海马伞后14d和正常海马56kD差异蛋白的胶条及空白对照胶条共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球中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情况,于第21d分别应用MAP-2免疫荧光和AChE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情况,并进行神经元的计数、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的图像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的MAP-2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细胞面积及细胞周长三项指标切割组最好,正常组次之,而空白对照组最差;三组AChE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阴性结果。上述结果提示切割海马伞后海马中差异表达的56kD蛋白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向MAP-2阳性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但不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向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 kD蛋白 人神经干细胞 分化 神经元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中56kD蛋白诱导人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蓉 金国华 +4 位作者 田美玲 朱蕙霞 秦建兵 谭雪锋 徐慧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2-376,共5页
为了探讨切割海马伞后的海马和正常海马在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获取海马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蛋白,并观察其对人胚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0、14、20d及正常海马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将用无血... 为了探讨切割海马伞后的海马和正常海马在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获取海马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蛋白,并观察其对人胚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取切割SD大鼠海马伞后10、14、20d及正常海马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将用无血清培养技术获取的人胚神经干细胞球分别与切割海马伞后14d海马和正常海马的56kD差异蛋白胶条及空白对照胶条共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球中神经干细胞迁移情况,第3d时计数朝胶条方向1/4扇区内的迁出细胞数。结果显示,切割后各天组和正常组比较见多条差异蛋白条带,其中56kD差异蛋白的密度积分正常组最低,10d组和20d组较高,14d组最高。神经干细胞球中向56kD差异蛋白胶条方向迁移的细胞数在切割组最多,正常组次之,对照组最少。提示切割海马伞后的海马与正常海马间存在多种差异蛋白,其中56kD蛋白在切割海马伞后14d表达量最高,并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56kD蛋白 人神经干细胞 细胞迁移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诱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tau在动物死亡后被快速去磷酸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殷冬梅 施建华 +3 位作者 顾建兰 沈勤 龚成新 刘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50-1155,共6页
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它的异常过度磷酸化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由于法律、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使得获取的人脑组织标本常常在死亡后2 ̄3h以上,因此了解死亡不同时间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 tau蛋白是神经细胞中主要的微管相关蛋白,它的异常过度磷酸化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致病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由于法律、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使得获取的人脑组织标本常常在死亡后2 ̄3h以上,因此了解死亡不同时间后tau蛋白磷酸化的改变,对研究tau蛋白的功能及在AD致病过程中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用位点特异的、磷酸化依赖的抗tau蛋白抗体检测正常大鼠脑中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及死亡后其磷酸化的变化情况,再用非同位素的点印迹技术测定鼠脑中tau蛋白激酶、磷酸酶在不同温度下的活性.结果发现,正常鼠脑中tau蛋白除了Ser262,Ser409,Ser422外,在Thr181,Ser199,Ser202,Thr205,Thr212,Ser214,Thr217,Ser396和Ser404存在不同程度的磷酸化,并且在死亡后3h,出现tau的多位点的去磷酸化及tau蛋白迁移加快,6h后更为明显,但tau蛋白水平即使在大鼠死亡后6h,仍未见有明显的改变.用点印迹测定蛋白激酶和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tau蛋白激酶、磷酸酶活性均有温度依赖性降低,在25℃时激酶活性降低远大于磷酸酶活性的降低,tau蛋白在死亡后的快速去磷酸化与相对高的磷酸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 蛋白质磷酸化 动物尸检时间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