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优越性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琦 徐成文 +2 位作者 王佳佳 任泉 曹家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7,共8页
目的: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生存率仍存在争议。用Meta分析比较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onventional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APE)在低... 目的: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生存率仍存在争议。用Meta分析比较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onventional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APE)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越性。方法:在线检索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ELAPE组与APE组术中穿孔率,切缘阳性率,局部复发率,术后并发症等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采用Ren Man 5.2软件对入选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ELAPE组术中穿孔率(MD=0.54,95%CI:0.31~1.39,P=0.03)和局部复发率(MD=0.30,95%CI:0.21~0.42,P<0.001)明显低于APE组。两组切缘阳性率(P=0.0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会阴缺口的修补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改善ELAPE组术后生活质量。ELAPE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较APE术式有一定优势,但应注重个体化治疗。同时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中长期的随机对照研究,明确该术式的肿瘤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穿孔 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君辅 谢勇 +3 位作者 胡林 李昌荣 李伟峰 李红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294例胃癌D2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占同期患者的5.1%(15/294),其中腹... 目的:探讨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294例胃癌D2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大出血,占同期患者的5.1%(15/294),其中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9例、开腹胃癌根治术6例;大血管出血7例,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致出血3例,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致出血2例,其他部位出血2例,部位不明1例。11例经二次手术,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经导管介入下动脉栓塞(transcathete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止血,1例经内镜下止血,1例经保守治疗,二次手术率73.3%(11/15),死亡率40%(6/15),治愈率60%(9/15)。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二次手术率及死亡率较高,临床中需综合患者出血情况及原因积极采取治疗。重大血管出血、吻合口漏、吻合口溃疡、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最重要危险因素,腹腔动脉性出血及吻合口漏并发症引起出血是最主要致死原因。对于出血量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应及时行二次手术和腹腔引流术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少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于单纯吻合口溃疡出血患者可采取内镜下止血;对于出血部位不明患者可行DSA明确出血部位,再行TA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迟发性出血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髂腹部脓肿腹壁窦道形成为主要表现的回盲部癌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君辅 谢勇 +3 位作者 胡林 李昌荣 李伟峰 李红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931-933,共3页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下腹脓肿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因“右下腹不适,肛门排便、排气减少”就诊。2015年2月8日行盆腔CT示:回盲部肠管增厚,邻近右侧腰大肌、髂肌及右下腹壁、右腹股沟区肌群肿胀伴包裹性积气、积液,建议行肠镜... 患者女,64岁,因发现右下腹脓肿2个月余入院。患者于2月前因“右下腹不适,肛门排便、排气减少”就诊。2015年2月8日行盆腔CT示:回盲部肠管增厚,邻近右侧腰大肌、髂肌及右下腹壁、右腹股沟区肌群肿胀伴包裹性积气、积液,建议行肠镜检查(图1)。患者因右侧腹壁、髂窝软组织区广泛肿胀且持续低热于2015年3月3日在该院行右下腹壁腔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给予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抗感染,但治疗效果差,术后患者发热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于2015年4月14日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大腿内侧腹股沟区脓肿穿刺术,抽液送检培养出大肠埃希菌。2015年4月19日复查磁共振示:1)右侧腰大肌、髂腰肌、臀中、小肌、盆腔及大腿根部肌肉肿胀伴右侧髂骨、股骨头、髋臼骨质异常信号,符合感染性病变;2)右侧盆壁淋巴结肿大。之后患者反复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回盲部肿瘤 髂窝脓肿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红浪 周兴舰 +1 位作者 赖斌 朱培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86-318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对照组仅行常规胃癌D2式根治术。术后对所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所切除的胃...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对照组仅行常规胃癌D2式根治术。术后对所切除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所切除的胃系膜中是否存在癌转移,分析影响胃系膜转移的因素。并计算1、2、3年累积生存率和病死率以评估两组术式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清扫的淋巴结总数明显多(P<0.01),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P>0.05)。实验组所切除的胃系膜中存在癌转移的9例(17.3%),胃癌发生系膜转移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大体分型及病理分级无关(P>0.05)。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患者术后的1、2、3年积累生存率增加而病死率降低(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可以根据肿块的大小及临床分期(cTNM)合理选择应用网膜囊外剥离技术切除胃全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网膜囊 胃癌根治术 胃全系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类型冲洗液选择对术后复发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君辅 谢勇 +1 位作者 胡林 李红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65-3069,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类型冲洗液选择对直肠癌术后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9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肠腔冲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施行直肠根治术未行肠腔...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不同类型冲洗液选择对直肠癌术后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9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肠腔冲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施行直肠根治术未行肠腔冲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总共有5 451例患者参与,其中4 153例接受直肠冲洗,1 298例未接受直肠冲洗。文献纳入研究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为7.1%(387/5451),冲洗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5.9%(245/4153),低于未冲洗组的10.9%(142/1298),合并OR值为0.51(95%CI:0.4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用生理盐水作为直肠癌术中肠腔冲洗液比其他冲洗液术后复发率低。结论:此Metal分析可能合理,建议术中肠腔冲洗,并可能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术中选用何种液体冲洗虽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建议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应常规行肠腔冲洗,冲洗液选用生理盐水的效果可能优于其他消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冲洗 直肠癌术后 局部复发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螺旋CT分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荣涛 毛盛勋 +2 位作者 杨刚 朱培谦 左敏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44-1548,共5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考TNM分期方法进行MS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比较其敏感性等指标。结果:正常直肠壁...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经肠镜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前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参考TNM分期方法进行MSCT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分析比较其敏感性等指标。结果:正常直肠壁的CT值为30~50Hu,直肠壁分层显示不明显,原发癌灶显示良好,其CT值较正常直肠壁低,T分期总敏感性为66.56%,T3、T4敏感性大于T1、T2,达90%以上,假阴性率小于10%;淋巴结的CT值为15~30Hu,增强后可提高10~20Hu,N分期的总敏感率为86.7%,对紧靠癌肿旁的淋巴结、非连续性转移、直肠系膜中的小结节敏感性低;对肝脏、阴道壁、膀胱壁、卵巢中的转移灶较敏感,对小肠、结肠及其系膜上、腹壁上的小转移灶敏感性低。结论:MSCT对T3、T4期癌原发灶显示良好,这正符合新辅助性化疗术前分期的要求,是非常实用的检查方法,应作为直肠癌术前影像学分期的常规评估手段;通过对淋巴结的大小、密度、形态及增强情况可大致判定其转移性;但对于小肠、结肠及其系膜中、腹壁上的微小转移敏感性低,分辨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困难,尚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分期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思远 胡小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94-1998,共5页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复杂,而治疗方案的决定常依赖于临床医师经验判断。尽管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在诸多领域取得较大研究进展,但对于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治疗仍较为传统,对于诸多新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系统...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复杂,而治疗方案的决定常依赖于临床医师经验判断。尽管近年来结直肠外科在诸多领域取得较大研究进展,但对于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治疗仍较为传统,对于诸多新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系统性回顾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传统治疗策略及应用自膨胀式支架(SEMS)和腹腔镜治疗的变革与争议,认为基于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病情复杂,多学科诊疗模式将体现出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对于此类患者仍缺乏针对性的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胃重复囊肿伴异位胰腺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琦 邓子清 +1 位作者 杨小峰 曹家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599,共4页
胃重复囊肿是非常少见的胃肠道畸形,占整个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的2%~4%。因为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非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现阶段只能依靠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应注意异位胰腺的合并切除并结扎胰腺管道。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1... 胃重复囊肿是非常少见的胃肠道畸形,占整个消化道畸形发生率的2%~4%。因为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非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现阶段只能依靠手术切除治疗,术中应注意异位胰腺的合并切除并结扎胰腺管道。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1例成人胃重复囊肿伴异位胰腺,给予胃部分切除术后治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重复囊肿 异位胰腺 成人 诊断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在甲硫氨酸限制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林 曹伟新 +2 位作者 陈雪华 刘炳亚 朱正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限制是否会激活胃癌细胞内p38蛋白信号传导通路。方法:观察甲硫氨酸限制环境中胃癌细胞形态的变化及增殖活性的变化;检测甲硫氨酸限制环境中胃癌细胞磷酸化p38的表达。结果:甲硫氨酸限制培养液中胃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限制是否会激活胃癌细胞内p38蛋白信号传导通路。方法:观察甲硫氨酸限制环境中胃癌细胞形态的变化及增殖活性的变化;检测甲硫氨酸限制环境中胃癌细胞磷酸化p38的表达。结果:甲硫氨酸限制培养液中胃癌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甲硫氨酸限制培养液中培养24h后胃癌细胞中可检测到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论:甲硫氨酸限制诱导的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与p38蛋白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 胃癌细胞 磷酸化p38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功能失调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兴舰 李红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53-3255,共3页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临床上因为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导致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极为困难。近来研究发现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胃癌等肿瘤发病中起着重要...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前列。临床上因为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导致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极为困难。近来研究发现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胃癌等肿瘤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miRNA的生物学性状与功能,miRNA功能失调与胃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探讨miRNA失调与胃癌的恶性表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功能失调 微小RNA 癌相关性 消化道恶性肿瘤 miRNA 生物学性状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认识及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詹亚琨 龚园其 +4 位作者 毛盛勋 吴利东 胡磊 邹蓓 罗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11-1417,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例认识和治疗经验的总结。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64例重症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病例认识和治疗经验的总结。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管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64例重症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1)一般对症治疗+呼吸支持治疗。依据监测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数值,按照病情由轻及重依次行间断吸氧、导管给氧,持续吸氧,高流量给氧,面罩给氧,病情仍加重采用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并且在规范气道管理预防交叉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祛痰化痰,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及物理疗法深部排痰效果显著。(2)盐酸氨溴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改善肺部情况临床效果良好。(3)根据动态复查的PaO2数值、影像学征象的进展及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时调整激素的用量及时间。(4)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和检查情况而定,可试用托珠单抗治疗以阻断患者的炎症风暴。(5)个别患者还辅助增加心理安慰疗法。结果 (1)女48例(75%),男16例(25%),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人数多。(2)发病潜伏时间最短1 d,最长55 d,平均(7.6±11.2)d,其中2例(3.13%)患者发病潜伏期> 5周。(3)首发症状为单纯发热患者45例(70.3%),不伴发热患者19例(29.7%)。(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高,治疗后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略有恢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及血沉增高有明显回降,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降钙素原治疗前后数值分别为(0.13±0.03)和(0.14±0.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核酸检测,阳性34例(53.1%),阴性23例(36.0%),标本泄露7例(10.9%),原标本泄露7例复查测量成功,其中3例为阳性,4例为阴性。(6)影像学表现胸部CT平扫检查以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为主,并夹杂小叶间隔增厚、局灶片状实变、支气管扩张、纵膈淋巴结增大及纤维条索灶及出现胸腔积液多种CT征象;6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白肺征象。结论 (1)具有慢性基础疾病女性患者例数较多。(2)潜伏期较普通病毒长。(3)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居多,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演变发展为重症病例。(4)随着逐步治疗,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低的恢复和C反应蛋及血沉增高的回降,提示炎症反应有抑制,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力有恢复。(5)影像学胸部CT检查以典型肺外带磨玻璃影(GGO)征象出现,在有慢性基础病变患者,会出现如支气管扩张、慢支肺气肿及其他病原体感染CT征象以及其他疾病多个CT征象同时出现。(6)大概率的预判患者将出现病情进展非常重要。(7)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一般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其他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1在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忠来 熊欢 +1 位作者 张兵 朱培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2-438,共7页
背景与目的:miR-30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然而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微小RNA miR-30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在体内外研究miR-301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SO)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荧光... 背景与目的:miR-30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然而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微小RNA miR-30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在体内外研究miR-301反义寡核苷酸技术(ASO)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定量分析12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iR-301的表达;通过miR-301ASO降低结肠癌SW620细胞中miR-301的表达,采用MTT、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及体内实验观察miR-301ASO对SW620细胞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在120例结肠癌患者中,63.33%(76/120)的结肠癌组织miR-301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0);与对照组miR-301的表达量(0.50±0.07)相比,miR-301ASO组可以显著降低miR-301的表达(0.09±0.01,P=0.00);MT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miR-301 ASO组24、48、96 h SW620细胞的存活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iR-301ASO组克隆形成率(5.33%±0.74%)较对照组(33.33%±8.38%)显著降低(P=0.00);体内研究进一步证实miR-301ASO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慢(P=0.01),肿瘤的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转染miR-301ASO组SW620细胞凋亡指数(15.68±1.46)较随机染转染ASO组(3.36±0.88)明显增高(P=0.02);另外,降低miR-301的表达发现Bcl-2的mRNA和Bcl-2蛋白均明显下降(P=0.00,P=0.00)。结论:miR-30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降低miR-301的表达可有效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miR-301有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表达调控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01 结肠癌 反义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Nox1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林 曹家庆 +2 位作者 朱培谦 沈威 毛盛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NADPH氧化酶1(Nox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合成Nox1 siRNA,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Nox1 siRNA转染后胃癌SGC-7901细胞Nox1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的变化;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 目的:探讨siRNA沉默NADPH氧化酶1(Nox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合成Nox1 siRNA,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Nox1 siRNA转染后胃癌SGC-7901细胞Nox1 mRNA及相应蛋白表达的变化;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别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Nox1 siRNA后的胃癌SGC-7901细胞Nox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GC-7901细胞生长明显变缓(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Nox1 siRNA可明显下调靶基因Nox1的表达,在体外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氧化酶1 RNA干扰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琦 徐晓阳 曹家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800-3802,共3页
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已成为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而对于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缺乏明确的手术方式、标准的手术路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胃旁路术和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胃旁路术(gastric bypass)已成为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而对于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缺乏明确的手术方式、标准的手术路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于胃旁路术和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结合当前研究,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针对胃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肥胖型2型糖尿病方面问题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型 胃旁路术 消化道重建术 胰岛Α细胞 bypass 手术路径 降糖效果 胰高血糖素 空腹血糖 外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威 邵江华 +4 位作者 陶少宇 罗洪亮 程华 曹家庆 熊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ERG基因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和12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G基因的表达量。结果: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01);ERG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ERG基因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和12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RG基因的表达量。结果:ERG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高(P<0.001);ERG基因的表达在T4、T3、T2、T1胃癌组织中表达呈下降趋势(P=0.006),在N3、N2、N1、N0胃癌中表达亦呈下降趋势(P=0.017)。结论:ERG基因表达的上调增加胃癌的易感性,并且与胃癌的局部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RG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小峰 曹家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4-1204,共1页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 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右下腹疼痛不适5年余,加重3个月"于2014年4月入院。入院查体:T:36.4℃;P:68次/min;R:20次/min;BP:98/70 mm 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心肺未及明显异常,腹平,脐下可见长约14cm横行手术切口瘢痕,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甲胎蛋白:2.8 ng/m L,癌胚抗坂〈0.50ng/mL,糖炎抗原-199:6.34U/mL,特类抗原-125:9.00 U/mL,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口瘢痕 甲胎蛋白 体格检查 滤泡性 CASTLEMAN 中心型 血管型 增生性疾病 肿大淋巴结 宫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巨大脂肪瘤延伸至大腿肌肉间1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小峰 雷伟琦 曹家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6-396,F00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2年"于2015年7月31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体检发现盆腔肿物,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无行动异常,当时未予重视,未给予特殊处理,后肿物逐渐增大,遂于2015年7月30日在江西...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8岁,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2年"于2015年7月31日入院。患者于2013年体检发现盆腔肿物,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无行动异常,当时未予重视,未给予特殊处理,后肿物逐渐增大,遂于2015年7月30日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行下腹部CT检查,结果提示:盆腔占位,考虑脂肪瘤,结合手术史,不排除脂肪肉瘤可能。患者曾于2006年因腹腔巨大脂肪瘤行手术切除,当时切除标本大小约20cm×15cm×8cm(患者自诉,未获得相关资料)。患者入我院后查体:体温36.0℃,心率7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 腹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对比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可行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小峰 苏文斌 +3 位作者 邓子清 王琦 徐晓阳 曹家庆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7,共10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术较之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对比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应用情况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术较之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公开发表的腹腔镜下腹部无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对比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应用情况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iew Maneger 5.3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研究,共621例患者,其中无辅助切口组(NOSE组)262例,传统腹腔镜组(LAP组)3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OSE组明显较LAP组少(OR=0.31,95%CI:0.18~0.53,P<0.05)。对并发症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切口并发症NOSE组较LAP组少(OR=0.15,95%CI:0.05~0.40,P=0.0002);术后出血(OR=1.52,95%CI:0.38~6.18,P=0.55)、肠梗阻(OR=0.30,95%CI:0.09~0.98,P=0.05)、吻合口相关并发症(OR=0.92,95%CI:0.28~3.07,P=0.89)、其他相关并发症(OR=0.63,95%CI:0.23~1.66,P=0.35)等亚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MD=–0.66,95%CI:–1.33~0.01,P=0.05)、手术持续时间(MD=14.78,95%CI:–1.75~31.31,P=0.08)、术中出血量(MD=–12.81,95%CI:–40.36~14.74,P=0.36)、切除肿瘤大小(SMD=–0.40,95%CI:–0.87~0.08,P=0.10)、淋巴结清扫(MD=–0.49,95%CI:1.80~0.82,P=0.46)、随诊2年肿瘤复发(OR=1.15,95%CI:0.38~3.50,P=0.81)等指标NOSE组与LA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SMD=–0.62,95%CI:–0.82~–0.42,P<0.001)及术后恢复进食时间(SMD=–0.60,95%CI:–1.15~–0.05,P=0.03)NOSE组均较LAP组更早;术后疼痛指数(MD=–1.49,95%CI:–1.97~–1.01,P<0.001)NOSE组较LAP组明显较低;且NOSE组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MD=1.37,95%CI:0.59~2.14,P=0.0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腹部无辅助切口结直肠癌切除可显著减少患者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并可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术后恢复,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自然腔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miRN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芳腾 欧阳喜 +1 位作者 张官平 罗洪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41-2243,共3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早期诊断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一类微小RNA(miRNA)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在血液循环中稳定表达,显示出特异的mi...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敏感性诊断指标,早期诊断率较低。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发现一类微小RNA(miRNA)与大肠癌关系密切,且其在血液循环中稳定表达,显示出特异的miRNA表达谱。从而使外周血中miRNA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循环miRNA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筛查、预后监测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结直肠癌 诊断指标 血液循环 价值 应用 早期诊断率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近期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雷伟琦 张东 +2 位作者 刘莱蓬 严国强 胡小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03-2907,共5页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RTME)和腹腔...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robot assisted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RTME)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TME)在直肠癌根治术疗效对比的中英文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2 044例,RTME组共930例,LTME组共1 11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RTME组较LTME组手术时间长(WMD=51.19,95%CI=18.95~83.43,P=0.002)、中转开腹率低(OR=0.19,95%CI=0.08~0.48,P=0.000 4)、远端切缘距离略短(WMD=-0.16,95%CI=-0.31^-0.01,P=0.03)、术后3个月及6个月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IIEF-5)高(WMD=3.90,95%CI=2.27~5.53,P<0.000 01),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获得淋巴结数目、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吻合口瘘、切口并发症、肠梗阻、尿潴留)、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E与LTME治疗直肠癌近期疗效近似,较为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机器人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