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Bad/mPTP通路介导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丹 彭易安 +3 位作者 刘卓琦 汤蕾 尹东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Bcl-2/Bad/mPTP通路在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FLAG-14-3-3γ重组质粒,转染至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然后行LPS损伤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培养液检测LDH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Bcl-2/Bad/mPTP通路在14-3-3γ对抗脂多糖所致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FLAG-14-3-3γ重组质粒,转染至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中,然后行LPS损伤处理。处理结束后,取培养液检测LDH活性,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实验检测mPTP开放,Western blot检测14-3-3γ、Bad、phospho-Bad以及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结果 LPS损伤使心肌细胞LDH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细胞增加、mPTP开放加剧,转染pFLAG-14-3-3γ重组质粒后再行LPS损伤,则LDH活性下降、细胞存活率升高、mPTP开放与细胞凋亡减少,同时phospho-Bad蛋白表达增加,线粒体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pFLAG-14-3-3γ能够对抗脂多糖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磷酸化Bad,释放Bcl-2至线粒体,抑制mPTP的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D 线粒体 MPTP 质粒转染 脂多糖 心肌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积液中hTERT mRNACEA CA19-9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年贵 叶小群 +2 位作者 杨维兰 邹叶青 颜春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CEA、CA19-9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9-9含量及RT-PCR检测胸腔积液中hTERT mRNA表达。结果:恶...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CEA、CA19-9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胸腔积液中CEA、CA19-9含量及RT-PCR检测胸腔积液中hTERT mRNA表达。结果:恶性组中hTERTmRNA、CEA、CA19-9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三者在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hTERT mRNA:81.8/90.5/86.1,CEA:52.3/92.9/72.1,CA19-9:34.1/90.5/61.6。hTERT mRNA+CEA在恶性胸腔积液中诊断阳性率97.7%。结论:三者均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而hTERT mRNA对于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更大的临床价值,CA19-9不宜作为首选指标;hTERT mRNA和CEA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有助于提高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hTERT MRNA CEA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OS参与铁过载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欢 张泽宇 +3 位作者 刘丹 廖章萍 尹东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e NOS及ADMA/DDAHⅡ介导的铁过载对HUVECs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UVECs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组、右旋糖酐铁(Iron)组、L-精氨酸(L-Arg)组。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PLC法检测ADMA含量及DDAHⅡ活性;Wes... 目的探讨e NOS及ADMA/DDAHⅡ介导的铁过载对HUVECs细胞线粒体的损伤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UVECs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trl)组、右旋糖酐铁(Iron)组、L-精氨酸(L-Arg)组。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PLC法检测ADMA含量及DDAHⅡ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e NOS表达;比色法检测培养液LDH活性、NO含量、细胞MDA含量以及m PTP开放;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结果 Iron处理48 h后,HUVECs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培养液ADMA及LDH活性升高,NO含量减少;细胞e NOS表达下调、DDAHⅡ活性降低;MDA含量与ROS生成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减小,m PTP大量开放,细胞凋亡增加;ADMA生理性对抗剂L-Arg则可明显减弱Iron的上述损伤作用。结论 e NOS参与铁过载诱导的HUVECs细胞线粒体损伤,ADMA/DDAHⅡ机制也可能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线粒体 ADMA e NOS DDAHⅡ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10基因单体型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荣发 余新 +3 位作者 刘秀霞 王庆诺 蔡红平 邵江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7,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FAT10是类泛素调节子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被认为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FAT10基因单体型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肝癌病例和268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 背景与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FAT10是类泛素调节子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被认为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FAT10基因单体型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肝癌病例和268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通过DNA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组人群FAT10基因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Haploview统计软件分析研究对象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并应用病例对照分析方法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在肝癌组和对照组FAT10基因外显子和侧翼序列上共检测到10个多态性位点。遗传不平衡发现-143 A/G、-121 A/G、+3446 C/T、+3476 T/C、+3527 T/C、+3607 T/C、+3620 C/G、+3803 C/G、+3809 G/T 9个SNPs在同一个单体型块,其中-121 A/G、+3476 T/C、+3607 T/C、+3620 C/G和+3809 G/T多态位点完全连锁。进一步选择-143 A/G、+3476 T/C和+3527T/C 3个tagSNPs进行关联分析和单体型构建,发现-143 A/G和+3476 T/C基因型与相应的野生型纯合子相比能明显降低肝癌发病的风险(P<0.05)。进一步单体型分析发现ATT、ATC、GCT和ACT 4种单体型,其中肝癌患者的GCT和ACT单体型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TT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1×108的随机置换检验校正后,ATT和GCT单体型与肝癌的发病风险仍然显著相关。结论:FAT10基因单体型可能与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关,ATT单体型可能是肝癌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单体型 病例对照研究 FAT1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顽固性胸痛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一飞 李萍 +3 位作者 苏海 彭强 谢瑶 程晓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3期219-220,共2页
本文报道一例表现为顽固性胸痛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同时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经呼吸机治疗后胸痛缓解。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3-3γ对烧伤及LPS诱导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刘丹 尹东 +3 位作者 严广华 孙惦 许旻 何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研究14-3-3γ在烧伤及脂多糖(LPS)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大鼠烧伤及LPS损伤模型,检测3、6、12、24 h各时点心功能及心肌细胞14-3-3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体外实验采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构建pFLAG-14-3-3... 目的:研究14-3-3γ在烧伤及脂多糖(LPS)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大鼠烧伤及LPS损伤模型,检测3、6、12、24 h各时点心功能及心肌细胞14-3-3γ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体外实验采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构建pFLAG-14-3-3γ质粒,于LPS损伤前24 h转染至心肌细胞,实验结束后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实验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结果:烧伤及LPS损伤模型大鼠心电图ST段均有明显改变,心肌细胞14-3-3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转染了pFLAG-14-3-3γ质粒的心肌细胞能明显对抗随后的LPS损伤,与未转染组比较,14-3-3γ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LDH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抑制mPTP的开放。结论:14-3-3γ可能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对烧伤及LPS所致的心肌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γ蛋白 脂多糖类 烧伤 心肌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贺荣芝 刘川 +5 位作者 蔡婧 刘建辉 盛天乐 袁世洋 李里香 邹叶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及不吸烟患者(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突变类型以19-del和L858R为主(占87.1%)。ALK基因突变率为4.3%(15/347),ROS1基因突变率为1.7%(6/347),两基因突变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但ALK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者均为腺癌。另外,EGFR和ROS1基因突变共存者占0.3%(1/347)。结论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ALK及ROS1基因突变率。EGFR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不吸烟者,ALK和ROS1基因突变可能更易发生于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ELM4-ALK融合基因 ROS1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血液及胸水EGF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贺荣芝 刘川 +5 位作者 蔡婧 刘建辉 盛天乐 袁世洋 李里香 邹叶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及血液和胸水标本"液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液及胸水标本,利用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EGFR突变情况及血液和胸水标本"液体活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液及胸水标本,利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链式反应(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RMS-PCR)检测EGFR的突变,并分析血液、胸水标本与配对肿瘤组织标本EGFR检测的一致性。结果组织标本EGFR突变率为49. 03%(330/673),突变主要发生于女性、腺癌及低于60岁患者中。与肿瘤组织相匹配的血液、胸水标本检测显示EGFR突变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为0. 65、0. 82。结论 NSCLC患者EGFR的总突变率为49. 03%,女性、腺癌、低于60岁患者可能是EGFR突变的好发人群;血液、胸水标本中EGFR基因的检测与肿瘤组织标本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肿瘤组织缺乏时,可以考虑采用血液、胸水标本进行EGFR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血液 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介导的芹菜素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周敏 游嘉振 +5 位作者 何欢 刘丹 廖章萍 汤蕾 尹东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芹菜素(apigenin,Api)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阐明Api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主要由Bcl-2介导。方法培养H9c2心肌样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组、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组、Api预处理组、Api+AB... 目的探讨芹菜素(apigenin,Api)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并阐明Api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主要由Bcl-2介导。方法培养H9c2心肌样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组、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组、Api预处理组、Api+ABT-737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表达;比色法检测培养液LDH活性、细胞SOD及GSH-Px活性、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ROS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结果 Api预处理25 h后,心肌细胞Bcl-2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01);细胞存活率升高,培养液LDH活性降低,细胞SOD、GSH-Px活性升高,MDA含量与ROS生成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更为稳定,细胞凋亡减少(P<0.01);Bcl-2抑制剂ABT-737则可取消Api的上述心肌保护作用。结论Api抗心肌A/R损伤作用涉及Bcl-2信号通路,至少部分依赖于其对Bcl-2表达水平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BCL-2 缺氧/复氧损伤 心肌细胞保护 细胞凋亡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1通过正向调控NOB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文明 项明峰 +4 位作者 郑楚骞 陈磊峰 戈进 晏琛 刘秀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5-1202,共8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EF1A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脏细胞中eEF1A1和NI1/RPN12结合蛋白1同源物(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肝癌细胞中干扰和过表达eEF1A1后...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EF1A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脏细胞中eEF1A1和NI1/RPN12结合蛋白1同源物(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肝癌细胞中干扰和过表达eEF1A1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和RTCA实验观察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肝癌细胞中NOB1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在稳定干扰eEF1A1表达的HCCLM3细胞中过表达NOB1,或在过表达eEF1A1的MHCC97h细胞中干扰NOB1的表达,分析eEF1A1和NOB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肝癌细胞中eEF1A1和NOB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并呈正相关。肝癌细胞中干扰eEF1A1表达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也显著被降低(P均<0.01);过表达eEF1A1后明显增加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也增加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P均<0.01)。在稳定干扰eEF1A1表达的HCCLM3细胞中过表达NOB1导致NOB1表达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恢复(P均<0.01);然而在稳定过表达eEF1A1的肝癌细胞系中降低NOB1导致NOB1表达的下调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P均<0.01)。结论肝癌细胞中eEF1A1正向调控NOB1表达,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eEF1A1 NOB1 侵袭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非侵入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世洋 邹叶青 谢军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2-917,共6页
在过去的十年里,癌症患者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转向为基于分子突变检测的个体化模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驱动因素,针对EGFR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癌症患者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转向为基于分子突变检测的个体化模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重要驱动因素,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和传统化疗相比,显示出显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EGFR突变患者都可接受EGFR靶向治疗,不同的突变类型往往预示着不同的临床结局,如敏感性突变EGFR 19-Del、L858R和耐药性突变20ins。此外,如今已经开发出第三代TKI药物Osimertinib(AZD9291)和Rociletinib(CO-1686)可使因EGFR T790M突变,导致初代TKI耐药的患者进一步获益。因此,治疗前了解患者EGFR突变状态,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耐药基因EGFR T790M突变情况,对NSCLC患者靶向药物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让我们看到采用非侵入性方法以实时监测耐药性突变成为现实的可能。在本综述中,我们回顾了NSCLC中检测EGFR突变的多种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在不同液体样本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液体活检 呼出气冷凝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