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31 位作者 郭伟 廖贵清 唐瞻贵 李龙江 冉伟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刘绍严 尚伟 张杰 何悦 李春洁 杨凯 龚忠诚 李吉辰 席庆 李刚 韩冰 陈彦平 常群安 吴亚东 麦华明 章杰 冷卫东 夏凌云 吴炜 杨向明 张春谊 杨帆 王艳平 曹田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咽障碍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方案。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从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吞咽障碍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肩臂综合征的评估与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家存 孙沫逸 +31 位作者 任皎洁 郭伟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尚伟 刘绍严 张杰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杨凯 龚忠诚 席庆 韩冰 麦华明 陈彦平 章杰 吴亚东 李超 安常明 孙传政 袁华 杨帆 袁海光 吴丹冬 范帅 李飞 徐超 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7,共11页
颈淋巴清扫术(ND)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颈清术式在不断改良,但术中因剥离、牵拉等损伤副神经、肌肉、肌膜、筋膜及韧带引起的肩臂综合征(SS),仍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加之放疗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肩颈及手臂... 颈淋巴清扫术(ND)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颈清术式在不断改良,但术中因剥离、牵拉等损伤副神经、肌肉、肌膜、筋膜及韧带引起的肩臂综合征(SS),仍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加之放疗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肩颈及手臂疼痛、僵硬、麻木、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更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清术后SS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评估和康复管理方案。基于前期临床实践基础以及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邀请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的专家根据相关临床经验共同讨论、修改,从SS的病因、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策略及预防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颈淋巴清扫术 肩臂综合征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邬利波 潘淑婷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并探讨P-gp、MRP1、GST-π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7例(有效组50例,无效组27例),随访5年生存时间,Envision法检测P-gp...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并探讨P-gp、MRP1、GST-π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1)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7例(有效组50例,无效组27例),随访5年生存时间,Envision法检测P-gp、MRP1、GST-π表达水平;2)收集本单位口腔鳞癌新鲜标本33例(有效组18例,无效组15例),qPCR、WesternBlot法检测P-gp、MRP1、GST-π表达水平。结果:1)KaplanMeier显示:有效组5年生存率高于无效组(P<0.05)。2)Envision、qPCR、WesternBlot显示:无效组化疗后Pgp、MRP1表达上升量较有效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GST-π表达上升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鳞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无效组;化疗疗效与P-gp、MRP1表达相关,表达上升量越高,疗效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5年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王仙林 刘建伟 钱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B225002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 目的:观察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B225002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单独应用时,SB225002可一定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B225002可显著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的促调亡及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作用均显著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SB225002单独或与顺铂联合应用时,均可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25002 顺铂 口腔鳞癌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20f对口腔鳞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孙学丽 曹钟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8-862,共5页
以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为主的口腔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2015年中国新增病例约48100例,死亡约22100例。虽然近年来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发展迅速,但效果不甚满意,患者5年生存率约60%。化疗抵抗... 以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为主的口腔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2015年中国新增病例约48100例,死亡约22100例。虽然近年来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治疗手段发展迅速,但效果不甚满意,患者5年生存率约60%。化疗抵抗、不良反应及肿瘤细胞的扩散转移使得现有化疗药物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P-20f 口腔鳞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手术中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曹钟义 钱永 +2 位作者 张绚 习伟宏 邵益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20例临床腮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观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结果:经面神经总干的顺行法、经颧支...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中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与面神经功能损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20例临床腮腺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术式,观察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结果:经面神经总干的顺行法、经颧支或下颌缘支的逆行法面神经解剖术式,其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分别是:5%,2.58月;12.5%,2.82月;70%,6.52月。前2种术式之间,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恢复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而前2种术式与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之间比较,神经损伤的发生率(P<0.01)及恢复时间(P<0.05)差异均存在显著性。结论:经面神经总干及颧支解剖面神经,运用逆行和顺行解剖法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减少面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切除术 面神经解剖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钱永 邵益森 +3 位作者 曹钟义 危由春 习伟宏 严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性和成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Tca8113细胞中存在Cox-2的表达;将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颈部皮下可成功诱导出组织学形态与人舌鳞癌基本一致、且表达Cox-2的移植瘤。SC236能够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明显延缓Tca8113细胞的成瘤速度(P<0.05)。结论:Cox-2在Tca8113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TCA8113细胞 SC236 细胞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耳大神经后支的保留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强 谭艳林 +4 位作者 陈凯瑞 刘秀飘 熊博凯 危由春 邱嘉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71-2574,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耳大神经后支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A组1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常规切口或改良除皱切口行腮腺手术,保留耳大神经的后支,B组20例,按常规切口或改良除皱切口行腮腺手术,未保留耳大神经后支。...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耳大神经后支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A组1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常规切口或改良除皱切口行腮腺手术,保留耳大神经的后支,B组20例,按常规切口或改良除皱切口行腮腺手术,未保留耳大神经后支。分别于术后7 d及1、3、6个月进行定期随访,检测耳下区、耳垂、耳后区、耳前区、耳廓上部的触觉、痛觉,并观察其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A组16例耳大神经后支保留的患者,术后早期耳前、耳垂及耳下区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随着时间延长,耳垂及耳下区症状逐步好转,3个月时感觉接近正常,耳垂区6个月仍有轻微感觉异常。B组20例耳大神经切断患者感觉减退症状更加明显,恢复时间延长,术后6个月时耳垂及耳下区仍有较明显麻木,耳垂区是最难恢复感觉的区域、耳廓上部感觉与前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腮腺手术耳大神经后支保留是可行的,所采用的方法可靠,可减轻局部麻木感,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耳大神经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嘉旋 朱声荣 +3 位作者 祝永红 梅金红 王影萍 习伟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Ki-67、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者第一次(复发前)手术、第二次(复发后)手术标本,未复发者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 目的:探讨Ki-67、p16与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Ki-67、p16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者第一次(复发前)手术、第二次(复发后)手术标本,未复发者手术标本中的表达。结果:Ki-67在复发者第一、二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在复发者第一次手术与未复发者标本中的阳性强度表达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与其自身的生物学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复发 KI-67 P1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雄明 那思家 +1 位作者 潘淑婷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isoform 1,GLUT1)与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转移的关系,以及白花丹素(plumbagin,PLB)对TSC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分析GLUT1和基质...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isoform 1,GLUT1)与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转移的关系,以及白花丹素(plumbagin,PLB)对TSC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分析GLU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 2,MMP2)与TSCC转移的关系。MTT检测PLB对TSC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24h的IC50值。Transwell、划痕实验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免疫组化显示GLUT1和MMP2的高表达与TSCC的转移密切相关(P<0.05)。MTT显示PLB作用24h的IC50值为6.87μmol/L;Transwell以及划痕实验分别显示,PLB及NSC207895、WZB117处理组的细胞穿膜数及迁移率明显减少(P<0.05);Westernblot显示,PLB处理后p53表达升高(P<0.05)、GLUT1以及MMP2表达下降(P<0.05);NSC207895处理后GLUT1及MMP2表达下降(P<0.05);WZB117处理后p53无明显改变(P>0.05)、MMP2表达下降(P<0.05)。结论:GLUT1高表达与TSCC转移密切相关,PLB可通过调控p53/GLUT1/MMP2通路抑制TS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迁移 白花丹素 葡萄糖转运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彩然 郭淑娟 +4 位作者 曾锦 黄海森 姜思聪 田卫东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P对Tca-8113细... 目的:研究血竭素高氯酸盐(Dracorhodin perchlorate,DP)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Tca-8113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分析及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P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CK-8检测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P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且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P可以促进细胞凋亡(P<0.05),并提高Nrf2、HO-1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结论:DP能抑制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可能成为抗口腔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竭素高氯酸盐 Nrf2/HO-1 TCA-811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通过PI3K/AKT/mTOR通路增强PF方案杀伤舌鳞癌细胞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凡 潘淑婷 邱嘉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plumbagin,PB)在PF方案中对舌鳞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CAL27,分为空白组、白花丹素(PB)组、顺铂+5氟尿嘧啶(PF)组、PB+PF组。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plumbagin,PB)在PF方案中对舌鳞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CAL27,分为空白组、白花丹素(PB)组、顺铂+5氟尿嘧啶(PF)组、PB+PF组。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yto ID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及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PB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凋亡率(P<0.05);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自噬水平(P<0.05);PB联合PF方案较单独PF方案作用,CAL27细胞中PI3K、p-AKT、p-m TOR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分别应用PI3K/AKT激动剂IGF-1、m TOR激动剂MHY1485作用后,该激动剂能够逆转PB对PF方案CAL27细胞中PI3K、p-AKT、p-m TOR蛋白的下调作用(P<0.05),同时抑制了PB增强PF方案对CAL27细胞的凋亡与自噬作用。结论:白花丹素通过抑制PI3K/AKT/m TOR通路诱导凋亡和增强自噬作用从而增强PF化疗方案杀伤舌鳞癌CAL27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白花丹素(PB) 自噬 凋亡 PI3K/AKT/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增强术前诱导化疗PF方案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璇 潘淑婷 邱嘉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B)联合术前诱导化疗PF方案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设空白对照组、PB组、顺铂(DDP)组、5氟尿嘧啶(5-Fu)组、PB+DDP组、PB+5-Fu组、PF(DDP+5-Fu)组、PB+PF组...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PB)联合术前诱导化疗PF方案对舌癌细胞Tca-8113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舌癌细胞株Tca-8113,设空白对照组、PB组、顺铂(DDP)组、5氟尿嘧啶(5-Fu)组、PB+DDP组、PB+5-Fu组、PF(DDP+5-Fu)组、PB+PF组。MTT法检测药物对Tca-8113细胞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ELISA法检测细胞中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B、DDP、5-Fu对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浓度IC10分别为1.35、0.006、0.96μmol/L(培养24 h),依此作为实验浓度;PB联合PF方案较PF方案单独作用,其舌癌细胞的抑制率、早期凋亡率有显著增高(P<0.05)。PB联合PF方案较单独运用PF方案,Tca-8113细胞中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PB具有化疗增敏作用,抑制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白花丹素 化疗增敏 PI3K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RANKL/OPG在角化囊性瘤、含牙囊肿、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层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凯瑞 罗春媛 +4 位作者 裴婧 贾云香 谭艳林 杨莉 张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35-2838,2843,共5页
目的检测RANK、RANKL、OPG蛋白在含牙囊肿、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层的表达,并比较目标蛋白表达水平在三组疾病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口腔黏膜、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层中... 目的检测RANK、RANKL、OPG蛋白在含牙囊肿、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层的表达,并比较目标蛋白表达水平在三组疾病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口腔黏膜、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囊壁上皮层中RANK、RANKL及OPG的表达。结果三组疾病样本中RANKL表达强度高于黏膜(P <0.05)但疾病组之间不存在差异;OPG表达强度依次为:正常黏膜>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RANK表达强度在各实验组之间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在实验样本上皮层中均能检测到OPG、RANK、RANKL的表达;含牙囊肿、角化囊性瘤、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颌骨吸收过程与RANKL高表达和OPG低表达密切相关,三组疾病骨吸收的差异可能与OPG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L/RANK/OPG 含牙囊肿 角化囊性瘤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p70S6K通路在人舌鳞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思莹 潘淑婷 +1 位作者 帅芳源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8-942,共5页
目的:通过抑制舌鳞癌细胞中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表达,检测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变化,探讨舌鳞癌耐药的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Cal27与舌鳞癌耐顺铂细胞Cal27/CDDP为研究对象。分别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mTOR抑制剂Rapamyci... 目的:通过抑制舌鳞癌细胞中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的表达,检测细胞凋亡与自噬的变化,探讨舌鳞癌耐药的机制。方法:以舌鳞癌细胞Cal27与舌鳞癌耐顺铂细胞Cal27/CDDP为研究对象。分别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mTOR抑制剂Rapamycin、p70S6K抑制剂LY2584702作用该通路各个环节。Western blot检测通路抑制剂作用后相关蛋白的变化。Cyto-ID荧光染色检测自噬体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加入抑制剂后舌鳞癌细胞Beclin1表达分别高于对照组,LC3II与LC3I以及Bax与Bcl-2的比值均升高,该通路的p-AKT、p-mTOR、p-p70S6K等蛋白均有下降(P<0.05)。流式结果显示加入抑制剂后的舌鳞癌细胞凋亡率分别较对照组升高(P<0.05)。Cyto-ID荧光染色后结果显示加入抑制剂后的舌鳞癌细胞自噬小体的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细胞显示加入抑制剂后的Cal27细胞发生凋亡与自噬的水平高于Cal27/CDDP(P<0.05)。结论:抑制PI3K/AKT/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诱导舌鳞癌细胞Cal27与舌鳞癌耐顺铂细胞Cal27/CDDP发生凋亡与自噬,激活的PI3K/AKT/mTOR/p70S6K通路抑制细胞凋亡与自噬是Cal27/CDDP细胞产生顺铂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PI3K/AKT/mTOR/p70S6K 顺铂耐药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P57^(Kip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迪 邵益森 +3 位作者 习伟宏 杨秋霞 严俊峰 王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7-840,共4页
目的:研究EZH2和P57Kip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1例舌鳞癌、10例非肿瘤舌黏膜中EZH2和P57Kip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EZH2和P57Kip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 目的:研究EZH2和P57Kip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1例舌鳞癌、10例非肿瘤舌黏膜中EZH2和P57Kip2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EZH2和P57Kip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和27.9%,在非肿瘤舌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和100%。EZH2、P57Kip2与舌鳞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舌癌中,EZH2与P57Kip2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EZH2和P57Kip2在舌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以相反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P57KIP2 舌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关节骨形态与矢状向关节盘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鄢梨 周茂强 邱嘉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421,共8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和锥形束CT(CB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矢状向关节盘位置与关节骨形态的关系。方法对97例患者的178个颞下颌关节(TMJ)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矢状向MRI上关节盘的位置分成4组,即对照组(关节盘无移位)、...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和锥形束CT(CB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矢状向关节盘位置与关节骨形态的关系。方法对97例患者的178个颞下颌关节(TMJ)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矢状向MRI上关节盘的位置分成4组,即对照组(关节盘无移位)、轻度组(关节盘轻度前移位)、中度组(关节盘中度前移位)和重度组(关节盘重度前移位)。然后利用Mimics 20软件基于CBCT数据进行TMJ的相关形态学参数测量,包括髁突线性尺寸(宽度、长度和高度)、髁突体积和表面积,关节窝的深度和长度,关节结节倾斜角,关节前、上、后间隙等,并对各组矢状髁突位置进行评估。使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比较关节形态及位置参数的组间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索矢状关节盘位置与关节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髁突的线性尺寸、关节窝深度、关节倾斜角、关节间隙和矢状髁突位置分布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关节窝长度在4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髁突的线性尺寸、髁突的体积及表面积、关节窝的深度、关节结节倾斜角和关节上间隙与关节盘矢状位置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关节后间隙与矢状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TMJ骨形态与不同矢状关节盘位置之间存在相关性,应警惕临床看到的关节骨形态的退行性改变可能是患者存在关节盘前移位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锥形束CT 磁共振成像 矢状向 形态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通过ROS介导的JNK通路诱导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群 邱嘉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诱导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白花丹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CCK-...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诱导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白花丹素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和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CCK-8显示白花丹素有显著的抗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作用(P<0.001)。流式细胞术显示白花丹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P<0.001),有效刺激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内产生活性氧(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花丹素作用后Bax/Bcl-2的比值升高(P<0.01,P<0.001),p-JNK蛋白表达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P<0.01,P<0.001)。然而,当我们使用活性氧清除剂NAC后,p-JNK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都被显著逆转(P<0.001,P<0.001)。结论:白花丹素可以有效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此外白花丹素可以通过活性氧介导的JNK途径诱导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