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素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霞 辛华雯 +1 位作者 李维亮 欧阳萌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阐明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连素对CYP3A4和P-糖蛋白(P-g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 目的:阐明黄连素即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中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连素对CYP3A4和P-糖蛋白(P-g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BBR(1~100μg/mL)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并在BBR对HepG2细胞毒性较小的浓度范围进行实验,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浓度BBR组、诱导剂利福平(Rif)组以及不同浓度BBR和Rif共同给药组,与对数期HepG2细胞孵育48h后,提取细胞RNA和总蛋白,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中CYP3A4、MDR1、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视黄醛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在mRNA水平的表达和CYP3A4、P-gp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BBR在1~40μg/m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毒性小,细胞活力大于80%,超过40μg/mL时对细胞毒性大,细胞存活率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1、0.5和2μg/mL 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诱导作用(P〈0.05),但10、40μg/mL BBR对HepG2细胞CYP3A4和P-gp蛋白的表达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QRT-PCR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20和40μg/mL BBR均对HepG2细胞PXR、CYP3A4、MDR1mRNA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10μg/mL BBR对RXR mRNA无显著性影响(P〉0.05),20、40μg/mL BBR对RXR mR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黄连素对CYP3A4和P-gp有双向作用,低剂量时诱导,高剂量时抑制,并且其作用很有可能通过PXR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CYP3A4 P-糖蛋白 孕烷X受体 视黄醛X受体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二阶导数指纹图谱用于紫花地丁药材的产地分类 被引量:11
2
作者 麦曦 欧阳婷 +3 位作者 曹郁生 张继红 魏金金 童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4,共3页
建立了紫花地丁药材的红外二阶导数指纹图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10个不同产地紫花地丁试样的红外光谱,红外分辨率为8 cm^-1,扫描范围为4 000-400 cm^-1,利用二阶导数重构指纹图谱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Fisher′s判别分析。... 建立了紫花地丁药材的红外二阶导数指纹图谱。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10个不同产地紫花地丁试样的红外光谱,红外分辨率为8 cm^-1,扫描范围为4 000-400 cm^-1,利用二阶导数重构指纹图谱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Fisher′s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能有效地对样品产地进行预测,可为紫花地丁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二阶导数指纹图谱 紫花地丁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花中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3
作者 洪挺 余勃 +1 位作者 陆豫 邱声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65-570,589,共7页
本文对鸡蛋花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该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鸡蛋花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治疗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不同部位效应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维杰 李岱 +2 位作者 罗丹 李青 何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OVX)大鼠骨丢失的作用敏感部位。方法8月龄SD大鼠去卵巢后,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E2)(10、30μg.kg-1.d-1)3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总骨密度(BMD),离体腰椎(L4-6)、股骨、胫骨BMD。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OVX)大鼠骨丢失的作用敏感部位。方法8月龄SD大鼠去卵巢后,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E2)(10、30μg.kg-1.d-1)3月,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全身总骨密度(BMD),离体腰椎(L4-6)、股骨、胫骨BMD。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雌激素小剂量组、雌激素大剂量组,每组10只。结果E2可逆转OVX所致总BMD降低,增加OVX后腰椎整体及3个兴趣区BMD。E2治疗可升高OVX后股骨BMD,其中股骨整体、股骨近端和股骨远端处改变最为明显(P<0.01),其余各兴趣区BMD改变相对稍弱,而股骨中段最不敏感。胫骨BMD指标中以胫骨近端最为敏感(P<0.01),而中远端几乎无改变。结论雌激素对去卵巢(OVX)大鼠的作用敏感部位与骨量丢失敏感部位具有一致性,雌激素增加骨密度主要在腰椎、股骨近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敏感部位 腰椎 股骨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墩果酸口服自微乳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珺 温明 刘建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后齐墩果酸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齐墩果酸自微乳实验组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对照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使用DAS2.0统计软件...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后齐墩果酸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齐墩果酸自微乳实验组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对照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使用DAS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经胃肠给予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和市售齐墩果酸片剂后,t1/2β、Cmax和AUC0-24分别为(4.172±0.861)h和(10.076±2.019)h,(201.33±56.01)ng/mL和(70.09±14.88)ng/mL,(1749.29±401.22)ng.h/mL和(416.25±80.34)ng.h/mL,结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普通片剂比对,齐墩果酸自微乳给药系统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自微乳给药系统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敏 蒋丽萍 洪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1-1274,共4页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GJ)是由相邻细胞间许多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六聚体组成,为细胞间无机离子、水溶性小分子(<1 ku)、代谢产物提供电和化学交流,从而协调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越来越...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s,GJ)是由相邻细胞间许多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六聚体组成,为细胞间无机离子、水溶性小分子(<1 ku)、代谢产物提供电和化学交流,从而协调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生理过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重构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各过程,该文主要对Cx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白细胞 平滑肌细胞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林莉 麦曦 +2 位作者 仲英 张继红 欧阳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1-1463,1467,共4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紫花地丁的指纹图谱,对来源于6个产地的10批紫花地丁药材进行分析。采用VP-ODS色谱柱为固定相,由不同比例的甲醇和磷酸(0.4+99.6)溶液配成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对不同时段的洗脱液在波长350nm...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紫花地丁的指纹图谱,对来源于6个产地的10批紫花地丁药材进行分析。采用VP-ODS色谱柱为固定相,由不同比例的甲醇和磷酸(0.4+99.6)溶液配成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对不同时段的洗脱液在波长350nm处作紫外检测,建立了10批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对柱色谱法分离所得紫药地丁的主要色谱峰代表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确证了该组分的结构为秦皮乙素。以秦皮乙素峰为参照峰,对10批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10批紫花地丁药材均能被明显地区分为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紫花地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肿节风片中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肖小武 李婷婷 +1 位作者 宁火华 罗跃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测定肿节风片中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2nm。结果: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良好,R2... 目的:测定肿节风片中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2nm。结果:异秦皮啶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良好,R2值分别为:0.99999和0.99992;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7%(RSD=2.22%)和96.9%(RSD=2.76%)。结论:该方法可行,准确度、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控制肿节风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片 异秦皮啶 迷迭香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窦志芳 冯前进 +3 位作者 闫娟丽 耿炤 张亚中 何金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0期2075-2076,共2页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之后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通过分析壳聚糖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以及其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壳聚糖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的主要作...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体,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之后人体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通过分析壳聚糖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以及其调节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壳聚糖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方面自身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作为免疫佐剂而提高其他药物的免疫力,从而使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将其运用于免疫力低下疾病中与其他药物共同发挥疗效的新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蜡梅叶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定性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欧阳婷 麦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可同时对山蜡梅叶颗粒进行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色谱指纹图谱。以Cosmosil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甲醇与甲酸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5 nm。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奈素的质量浓度均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可同时对山蜡梅叶颗粒进行鉴别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色谱指纹图谱。以Cosmosil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甲醇与甲酸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5 nm。成分芦丁、槲皮素和山奈素的质量浓度均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4.6-110.4,1.0-24.0,1.5-36.0 mg·L-1。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版进行分析,20批样品平均相似度为95%以上。颗粒剂中三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芦丁含量(130±20) μg·g-1,槲皮素含量(35±10) μg·g-1,山奈素含量(60±10) μg·g-1。建立的山蜡梅叶颗粒的色谱指纹图谱,为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叶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指纹图谱 定性与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素转化为虾青素的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严飞 刘燕青 +4 位作者 陶正国 陈小兵 陈佳 余勃 陆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8-282,共5页
本文通过氧化剂氧化玉米黄素得到虾青素,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做溶剂,溴酸钠为氧化剂,三氯甲烷/玉米黄素(v/m)为40,溴酸钠/玉米黄素为6,温度为30℃,pH为9.5,反应时间为12 h时,产物含量最... 本文通过氧化剂氧化玉米黄素得到虾青素,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做溶剂,溴酸钠为氧化剂,三氯甲烷/玉米黄素(v/m)为40,溴酸钠/玉米黄素为6,温度为30℃,pH为9.5,反应时间为12 h时,产物含量最高,达69%,产率为74%。通过液-质联用、核磁共振氢谱以及红外光谱确定了最终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黄素 虾青素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的杂质A和杂质B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超 胡昌勤 金少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947-6949,6996,共4页
[目的]研究自制的利福昔明杂质A和杂质B与利福昔明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酸、碱、氧化、高温的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昔明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结果]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溶液条件下,杂质A和杂质B均不稳定... [目的]研究自制的利福昔明杂质A和杂质B与利福昔明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在酸、碱、氧化、高温的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昔明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结果]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溶液条件下,杂质A和杂质B均不稳定,在1 ml双氧水的条件下,杂质A非常稳定,而杂质B不稳定。杂质B在100℃下可部分转化为杂质A。[结论]在较高温度下,杂质B可部分转化为杂质A,在酸、碱条件下杂质A和杂质B均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杂质A 杂质B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氯苯基)金刚烷甲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科研 凌云 冯丽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178-1180,共3页
以金刚烷和无水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1-金刚烷甲酸,再经酰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总收率约为85.3%。第2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 h,1-金刚烷甲酸、间氯苯胺和亚磷酸三苯酯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0.6,溶剂用... 以金刚烷和无水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合成1-金刚烷甲酸,再经酰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总收率约为85.3%。第2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 h,1-金刚烷甲酸、间氯苯胺和亚磷酸三苯酯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1∶0.6,溶剂用量50 mL。所得化合物结构经1H NMR和IR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N-(3-氯苯基)金刚烷甲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海衫叶厥藻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水春 郭跃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2,共4页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技术,对采自浙江南麂岛海域的衫叶厥藻(Caulerpa tax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丙酮浸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类成分,经NMR、MS等波谱技术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α-tocospiros ...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技术,对采自浙江南麂岛海域的衫叶厥藻(Caulerpa tax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丙酮浸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二萜类成分,经NMR、MS等波谱技术分析,其结构分别鉴定为α-tocospiros A(1)、cacospongionolide C(2)、phytene-3(20)-1,2-diol(3)和phytenal(4)。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2和3均为首次发现于海藻中,4为首次分离于厥藻属海藻中。化合物1-4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均无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绿藻 衫叶厥藻 二萜类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酮衍生物ATES对6.5 Gy^(60)Co γ射线辐射C57小鼠外周血血象影响
15
作者 王旭 何杰 +8 位作者 陈晓静 朱妍 罗庆良 邢爽 从玉文 柳晓兰 杨建云 肖炳坤 黄荣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6-20,共5页
研究旨在利用C57小鼠60Coγ射线辐照模型,观察睾酮衍生物ATES对小鼠照射后外周血血象的影响。48只C57小鼠经6.5 Gy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后建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单次给药组、照后连续n次给药组... 研究旨在利用C57小鼠60Coγ射线辐照模型,观察睾酮衍生物ATES对小鼠照射后外周血血象的影响。48只C57小鼠经6.5 Gy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后建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动物模型。模型动物被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单次给药组、照后连续n次给药组(n=2、3、4、5),每组8只。单次给药组于照射后2 h皮下注射ATES 10 mg/kg;连续给药组分别于照射后2 h和照后n d内每天一次皮下注射ATES 10 mg/kg;照射对照组于皮下注射同样体积的空白辅剂。观察照射前后小鼠外周血象变化与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与照射对照组相比较,ATES治疗能明显促进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以及单核细胞数的恢复。结论:ATES可以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的造血功能恢复,为研究临床治疗急性放射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急性放射病 辐射损伤 C57小鼠 外周血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天然叶黄素转化为玉米黄素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16
作者 陈佳 陶正国 +2 位作者 张贵林 余勃 陆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9-1112,共4页
本文通过碱催化反应使叶黄素异构化为玉米黄素,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1,2-丙二醇为溶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1,2-丙二醇/叶黄素(v/m)为20,氢氧化钾/叶黄素为6,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68 h时,叶黄素转... 本文通过碱催化反应使叶黄素异构化为玉米黄素,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1,2-丙二醇为溶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1,2-丙二醇/叶黄素(v/m)为20,氢氧化钾/叶黄素为6,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68 h时,叶黄素转化为玉米黄素的转化率最高,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玉米黄素 类胡萝卜素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对癫痫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汪东良 彭维杰 +1 位作者 张明 何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服用托吡酯后体质量、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托吡酯对癫痫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服用托吡酯后体质量、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探讨托吡酯对癫痫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癫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服用托吡酯治疗,对照组服用丙戊酸钠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的体质量、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患者的食欲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体质量、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试验组较对照组体质量、体质指数及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体质量、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3个月、6个月较治疗前体质量、体质指数及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患者食欲好17例(56.7%),尚可13例(43.3%);治疗3个月,食欲好15例(50.0%),尚可15例(50.0%);治疗6个月,食欲好11例(36.7%),尚可19例(63.3%)。3个不同治疗阶段食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癫痫患者3个月时便可出现体质量下降、食欲减退及糖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要真正开发出既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症状,不良反应又很小的理想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血糖 胰岛素 托吡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中非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郑飞龙 罗跃华 +1 位作者 魏孝义 汪玢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8-301,共4页
从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千金子中分离得到6个非萜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1)、蔓荆子黄酮(2)、青蒿亭p)、胡萝卜苷(4)、对羟基苯甲酸(5)、秦皮乙素(6)。其中... 从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千金子中分离得到6个非萜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1)、蔓荆子黄酮(2)、青蒿亭p)、胡萝卜苷(4)、对羟基苯甲酸(5)、秦皮乙素(6)。其中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千金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黄酮 二肽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抑郁活性
19
作者 邬钢 黄荣清 +1 位作者 肖炳坤 杨建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42-3245,3250,共5页
褪黑素衍生物2-(4-乙酰吡啶-1-基)-N-(2-(5-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乙酰胺的合成及其抗抑郁活性的测定是以5-甲氧基色胺为原料经酰化,卤代烷取代,再酰化合成目标产物,通过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药物评价模型测定2-(4-乙酰吡啶-1... 褪黑素衍生物2-(4-乙酰吡啶-1-基)-N-(2-(5-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乙酰胺的合成及其抗抑郁活性的测定是以5-甲氧基色胺为原料经酰化,卤代烷取代,再酰化合成目标产物,通过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药物评价模型测定2-(4-乙酰吡啶-1-基)-N-(2-(5-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乙酰胺的抗抑郁活性。结果 2-(4-乙酰吡啶-1-基)-N-(2-(5-甲氧基-1H-吲哚-3-基)乙基)乙酰胺的收率为40%。其结构经1H-NMR、MS确证。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在小鼠体内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说明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尾悬挂药理实验模型结果显示被检测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活性。具有深入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甲氧基色胺 抗抑郁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