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质异晶型Nd_(2)Zr_(2)O_(7)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其活性氧位点指认
1
作者 陈冠宜 徐骏伟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7-1721,共5页
为排除元素性质的影响,利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具有无序缺陷萤石晶相结构和烧绿石结构的Nd_(2)Zr_(2)O_(7)-F和Nd_(2)Zr_(2)O_(7)-P的两种同质异晶型。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它们的活性氧位点进行指认。结果... 为排除元素性质的影响,利用甘氨酸硝酸盐燃烧法和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具有无序缺陷萤石晶相结构和烧绿石结构的Nd_(2)Zr_(2)O_(7)-F和Nd_(2)Zr_(2)O_(7)-P的两种同质异晶型。结合多种表征手段对它们的活性氧位点进行指认。结果表明,无序缺陷萤石结构的氧空位比烧绿石结构更为丰富,因而其氧流动性更大,催生产生的化学吸附氧物种更多。^(18)O_(2)同位素交换结果表明无序缺陷萤石的机制以多重的多相交换为主,而烧绿石相结构既包含简单多相交换机制又包含多重多相交换机制。本研究可为设计该类临氧反应热催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_(2)B_(2)O_(7)型复合氧化物 烧绿石 无序缺陷萤石 同质异晶型 活性氧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潘琦虹 刘洋 魏韶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研究四神丸通过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及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常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四神丸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免疫指标(Treg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IL-17]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86.54%(45/52),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36/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8%(51/52)、90.38%(4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61±0.72)分vs(3.19±0.84)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reg细胞比例升高,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值降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7.61±1.80)%、(6.35±0.41)%、(1.61±0.32)vs(6.57±1.64)%、(7.67±0.52)%、(1.13±0.2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L-6、IL-17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5.39±1.13)pg/mL、(5.68±1.41)pg/mL、(53.82±5.20)pg/mL、(2.49±0.37)pg/mL vs(6.45±1.06)pg/mL、(6.62±1.70)pg/mL、(47.19±4.83)pg/mL、(2.98±0.30)pg/mL](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神丸能够通过Th17/Treg信号通路调控免疫平衡,调节其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进而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发挥更高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Th17/Treg信号通路 免疫功能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影响
3
作者 刘五梅 刘永飞 +3 位作者 黄志英 饶斌 涂艳 张晓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究地黄多糖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建立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丸组(3.13 g/kg)和地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每组16只;另取16只大鼠,仅切开暴露肾脏而不切除肾组织,... 目的探究地黄多糖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采用5/6肾切除术建立CRF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衰丸组(3.13 g/kg)和地黄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每组16只;另取16只大鼠,仅切开暴露肾脏而不切除肾组织,作为假手术组,各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8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程度,TUNEL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BUN、Scr、UA)、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黄多糖各剂量组及肾衰丸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改善,纤维化面积占比减少(P<0.05),BUN、Scr、UA水平及肾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Wnt3α、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地黄多糖能减轻CRF大鼠肾损伤程度,提高肾功能,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慢性肾衰竭 炎症 纤维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Pt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熊磊 丁飞燕 +4 位作者 李聪 王群乐 吕起 翟晓娜 刘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5-304,共10页
传统均相Pt催化剂因难以分离和回收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通过浸渍、共沉淀、离子交换等手段将Pt负载于载体上制成非均相催化剂,不仅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回收,降低了应用成本,还能根据不同载体改变配位环境,进而有效提高催化剂... 传统均相Pt催化剂因难以分离和回收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通过浸渍、共沉淀、离子交换等手段将Pt负载于载体上制成非均相催化剂,不仅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回收,降低了应用成本,还能根据不同载体改变配位环境,进而有效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文章从无机材料(沸石分子筛、碳纳米材料、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等载体出发,回顾了近年来Pt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在催化氧化、催化加氢、硅氢加成等反应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载体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调整载体的制作工艺、尺寸规格、空间结构,或将其制成复合载体、引入多活性中心等方法,是提高Pt负载型非均相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稳定性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氧化 加氢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同型半胱氨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巢素珍 周年 +5 位作者 石心怡 周怡丽 夏俊杰 刘波 任明诗 李子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84-3290,共7页
目的旨在利用同型半胱氨酸(Hcy)构建体外培养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脂向分化模型,剖析Hcy对BMSCs脂向分化与骨向分化的具体作用,对Hcy诱导的BMSCs施加不同浓度的芒果苷进行干预,探究芒果苷对BMSCs脂向分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旨在利用同型半胱氨酸(Hcy)构建体外培养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脂向分化模型,剖析Hcy对BMSCs脂向分化与骨向分化的具体作用,对Hcy诱导的BMSCs施加不同浓度的芒果苷进行干预,探究芒果苷对BMSCs脂向分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首先提取分离rBMSCs,将培养至一定代数状态良好的rBMSCs置于含不同浓度Hcy(0.125、0.250、0.5、1、2、4 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建立rBMSCs脂向分化模型。随后,对实验组细胞施加不同浓度的芒果苷(37.5、75、150μmol/L)进行干预。培养一定时间后,收集细胞进行以下检测:运用油红O染液半定量方法检测细胞内脂质累积情况,以评估脂向分化程度;采用ρNPP法精准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骨形成蛋白-2(BMP-2)、Ⅰ型胶原(ColⅠ)的表达变化,以评估骨向分化程度。结果芒果苷在体外能显著上调BMP-2、ColⅠ的表达,升高ALP水平,促进rBMSCs的骨向分化。Hcy则通过增加脂质累积,促进rBMSCs的脂向分化;与此同时,Hcy还下调BMP-2与ColⅠ的表达,降低胞内ALP水平,从而抑制rBMSCs的骨向分化。然而,上述与Hcy相关的效应能够被芒果苷成功扭转。结论芒果苷在体外能够显著促进rBMSCs的骨向分化,而Hcy可抑制rBMSCs骨向分化并促进其脂向分化,芒果苷具有扭转该效应的能力,说明芒果苷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相关疾病方面具有一定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芒果苷 同型半胱氨酸 骨向分化 脂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降冰片烯大体积脂环结构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亮荣 周浩 +3 位作者 陈越宇 徐英姿 杨星辉 熊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33,共7页
以降冰片烯二酸酐为引入脂环结构的原料,设计合成含降冰片烯大体积脂环结构单元的新型二胺和二酐单体,分别与传统二酐和二胺通过缩聚制备了新型半脂环聚酰亚胺材料PIA和PIB。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 以降冰片烯二酸酐为引入脂环结构的原料,设计合成含降冰片烯大体积脂环结构单元的新型二胺和二酐单体,分别与传统二酐和二胺通过缩聚制备了新型半脂环聚酰亚胺材料PIA和PIB。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降冰片烯大体积脂环结构单元被成功引入到了传统芳香聚酰亚胺(PIC)分子链中;测试了引入大脂环结构单元对聚酰亚胺溶解性和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冰片烯大体积脂环结构的引入能显著增强聚酰亚胺粉末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且PIB粉末的溶解可加工性优于PIA粉末;同时这种大脂环结构还能克服其薄膜材料吸湿率较高的缺陷,PIB膜的吸湿率略低于PIA膜,分别为0.77%和0.82%,两者吸湿率远低于PIC薄膜的1.54%;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PIA和PIB薄膜的5%热分解温度(T5%)均低于传统全芳香结构PIC的560℃,且PIB的T5%(381℃)低于PIA(405℃);PIA和PIB薄膜在室温25℃下的拉伸强度较PIC薄膜有所降低,分别为85 MPa和79 MPa,但断裂伸长率较PIC的3.5%有所升高,分别为5.9%和6.4%。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提高PI薄膜溶解加工性和疏水性的同时,其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依旧能满足某些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大体积脂环结构 可加工性 溶解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探讨铁脂代谢紊乱的调节机制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姝雯 白旭峰 +3 位作者 曹清雨 刘亚丽 胡慧明 朱彦陈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6-1821,共6页
铁死亡是铁脂代谢紊乱所致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和铁代谢等方面,这些途径受到各种代谢和信号通路复杂又严格的调节。目前研究证明,铁死亡与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性疾病有关。中药具有活性成分多、安... 铁死亡是铁脂代谢紊乱所致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和铁代谢等方面,这些途径受到各种代谢和信号通路复杂又严格的调节。目前研究证明,铁死亡与癌症、动脉粥样硬化和神经性疾病有关。中药具有活性成分多、安全性较高、治疗成本较低等特点,临床应用具有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将中药调节铁死亡作为切入点可能是未来防治各类疾病的新方向。该文基于铁死亡讨论铁脂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铁死亡 脂质代谢 脂质过氧化 铁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含7-氧杂降冰片烯并降莰烷二胺的疏水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熊磊 陈笑天 +3 位作者 黄景 吴美林 刘峰 李亮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以降冰片烯单酐、呋喃、对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通过D-A反应、LiAlH_(4)还原、亲核取代和硝基还原四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含7-氧杂降冰片烯并降莰烷大体积结构的二胺单体,并通过该二胺与联苯四酸二酐(BPDA)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脂环族聚酰亚... 以降冰片烯单酐、呋喃、对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通过D-A反应、LiAlH_(4)还原、亲核取代和硝基还原四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含7-氧杂降冰片烯并降莰烷大体积结构的二胺单体,并通过该二胺与联苯四酸二酐(BPDA)缩聚制备了一种新型脂环族聚酰亚胺薄膜。结果表明,该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与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胺 7-氧杂降冰片烯降莰烷 合成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e等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亮荣 丁永红 +4 位作者 邓志伟 刘艳 彭建 倪智超 熊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49,74,共6页
化学重整制氢法具有原料易得、能耗低、性价比高等优点,但其稳定且高效的催化体系尚不完善,利用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效果。从化学与能源角度出发,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La、Ce... 化学重整制氢法具有原料易得、能耗低、性价比高等优点,但其稳定且高效的催化体系尚不完善,利用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效果。从化学与能源角度出发,综述和评论了国内外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La、Ce、Pr三种常用稀土分别改性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其载体对提高制氢性能的作用,分析了稀土改性的机理。结合目前催化剂改性着重于复合载体改性、助剂改性、合成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未来稀土改性重整制氢催化剂可深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重整制氢 稀土改性 氢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杂二甲桥八氢化萘二酐的新型聚酰亚胺共聚物的制备与研究
10
作者 熊磊 熊兵 +2 位作者 李双 刘慧 李亮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氧杂二甲桥八氢化萘大体积结构的新型二酐单体(BADA),并将其按不同的比例与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苯醚(ODA)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亚胺粉末和薄膜材料。通过对新型二酐与新型聚酰亚胺的研究发现... 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氧杂二甲桥八氢化萘大体积结构的新型二酐单体(BADA),并将其按不同的比例与联苯四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苯醚(ODA)进行共聚,制备了一系列聚酰亚胺粉末和薄膜材料。通过对新型二酐与新型聚酰亚胺的研究发现,该新型脂环族二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随着脂环族二酐含量的增加,聚酰亚胺表现出优异的溶解性和疏水性,有望应用于5G高频柔性印制电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酐 脂环族 溶解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结构改性聚酰亚胺溶解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亮荣 刘馥华 +3 位作者 倪智超 林文青 江文丹 熊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6-142,148,共8页
传统聚酰亚胺(PI)加工成型难制约了PI材料朝细分化、多元化和定制化方向的发展,如何提高PI材料熔融、溶解性是PI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PI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及改性角度出发,综述了不同分子结构改性PI溶解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引入... 传统聚酰亚胺(PI)加工成型难制约了PI材料朝细分化、多元化和定制化方向的发展,如何提高PI材料熔融、溶解性是PI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从PI分子结构设计、合成及改性角度出发,综述了不同分子结构改性PI溶解性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引入柔性结构单元、大侧基、扭曲非共平面结构等改性PI的效果和优缺点,分析比较了这些分子结构设计、合成改性PI的原理和优点,提出了未来可深入研究结合多种分子设计思路改性PI、引入半脂肪/半脂环族结构改性PI、开发新型超支化PI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溶解性 改性 分子结构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亮荣 倪智超 +2 位作者 刘馥华 江文丹 熊磊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0-166,共7页
由于聚酰亚胺(PI)材料存在亲水性较弱、加工成型性较难、电导率较低等缺陷,需要通过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改善其性能。基于不同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综述并评论了国内外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有机纳米粒子(CNC、FEP)... 由于聚酰亚胺(PI)材料存在亲水性较弱、加工成型性较难、电导率较低等缺陷,需要通过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改善其性能。基于不同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综述并评论了国内外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有机纳米粒子(CNC、FEP)、无机纳米粒子(陶瓷材料、金属纳米粒子、蜂窝芯材)、有机-无机纳米粒子(POSS、MWCNTs-COOH、OGO)复合改性聚酰亚胺性能的原理和效果,分析了聚酰亚胺复合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结合目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发展集中在合成工艺改进、填料优化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趋势,提出了聚酰亚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纳米粒子 复合材料 复合改性 PI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