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精神笔谈 被引量:21
1
作者 卢黎歌 武星星 +4 位作者 李迎霞 吴凯丽 隋牧蓉 李英豪 兰美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78,共32页
【主持人语】精神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意志、品性的内在灵魂体现和心理现象表征。优秀的精神品质,于个人而言,是长期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信念的坚守与沉积;于社会而言,是旗帜、榜样、先进能量的体现。
关键词 精神品质 心理现象 内在灵魂 主持人 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 榜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去殖民化”的文化政治进路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晗旭 徐海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48,共8页
“去殖民化”是香港当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政治课题。香港的殖民认同是经英国长期经营,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不断强化的结果。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从主权和法理等层面实现了“去殖民化”,但仍然面临着社会制度、话语权方面身... “去殖民化”是香港当代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文化政治课题。香港的殖民认同是经英国长期经营,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不断强化的结果。香港回归后,香港特区政府从主权和法理等层面实现了“去殖民化”,但仍然面临着社会制度、话语权方面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去殖难题,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殖民主义”问题已经演变为“后殖民状况”,这使得殖民问题由单纯的文化问题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香港“去殖民化”需重新确立国家认同,拒绝精神文化漂泊,掌握自己完整历史的书写权与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去殖民化 本土主义 后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路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契合性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玮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7,共3页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确保民主实践不偏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使党的...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确保民主实践不偏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群众路线提供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使党的领导能够通过民主程序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实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结合。这既保证了政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确保了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观念、共同认知与政策制定——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玄 陈思丞 孟庆国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66,190,共20页
论文提出,如果为一个新观念确定一个既定政策观念作为其对比观念,那么就能推动这个新观念转化为政策,因为这样会使新观念更容易融入政策领域的共同认知。论文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展示从观念阐释到政策制定的机制。已有理论强调的意... 论文提出,如果为一个新观念确定一个既定政策观念作为其对比观念,那么就能推动这个新观念转化为政策,因为这样会使新观念更容易融入政策领域的共同认知。论文以土地托管政策过程为例,展示从观念阐释到政策制定的机制。已有理论强调的意义冲突、话语结构化、政策形象三类因素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它们对土地托管案例解释力不足,所以论文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发现,土地托管政策制定发生的重要原因,是2013年开始由山东省供销社主导创造的新的观念阐释,它将土地托管阐释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对比观念,即不流转土地也能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观念 政策制定 共同认知 观念分类系统 观念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如何推动政策创新?——基于农业生产托管政策变迁的历时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思丞 施瑞祺 +1 位作者 刘婧玥 董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45,M0006,共21页
过往研究关注政府组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中政策企业家对于推动政策创新的影响。然而,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未被相关研究所涉及。论文基于2000—2016年间山东省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变迁,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即农... 过往研究关注政府组织、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组织形式中政策企业家对于推动政策创新的影响。然而,嵌入性组织中的政策企业家未被相关研究所涉及。论文基于2000—2016年间山东省农业生产托管政策的变迁,揭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即农村供销合作社)中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创新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在政策企业家推动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其所处的组织结构发挥着重要影响作用。政策企业家能够基于嵌入性组织多元、多层级的网络制度关系,凭借其充分信息和制度合法性形成广泛的子系统行动者网络,进而通过协同各方和各层级的行动者来推动理念的实践与论证,在经历信念形成、利益赋予、联盟扩张和创新涌现四个阶段后,推动政策创新的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嵌入性组织,过去往往因混合了政府、企业等不同组织性质而受到诸多批判。论文发现了嵌入性组织新的优势领域,即嵌入性组织促进了超出自身的更大范围的政策创新的产生。我国应加强嵌入性组织的改革与建设,提升嵌入性组织在各类公共政策中的参与程度,从而基于其充分的信息与制度合法性的优势来推动高质量的政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企业家 嵌入性组织 政策创新 制度关系 农业生产托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兰美荣 卢黎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
思政课本质问题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学遵循的规律性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思政课本质,就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特定语境中,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建立在已经确立了价值和... 思政课本质问题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学遵循的规律性问题。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思政课本质,就要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特定语境中,理解“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是建立在已经确立了价值和目标论域本质基础之上,侧重于阐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要讲清楚思政课的“七大道理”。在哲学语境中,讲道理中的“道”与“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讲道理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现实语境中,“思政课讲道理”本质的实现,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思政课应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重点在观念层面解决教师对思政课的重视问题、在战略层面解决教师的适应问题、在战术层面解决教师用心教的问题、在实施层面解决教师的保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 讲道理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认知偏见与港人国家认同建构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晗旭 常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心理结构对社会集体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香港地区回归前,港英政府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基于偏见认知的社会心理结构。香港地区回归后,由于西方势力的介入及反对派的长期错误引导,香港地区在文化教育层面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 心理结构对社会集体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影响具有长期性。香港地区回归前,港英政府在香港地区建立了基于偏见认知的社会心理结构。香港地区回归后,由于西方势力的介入及反对派的长期错误引导,香港地区在文化教育层面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文化相疏离,港人对内地的了解和融入存在诸多障碍。从后殖民主义和社会心理学视域来看,香港地区社会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文化和民生保障方案,在集体心理认知层面打破以文化偏见、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偏见以及身份认同偏见为主要要素的“后殖民”心理症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中国香港 国家认同 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的鲜明特点
8
作者 滕明政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权力监督是世界性难题,自我监督更是难题中的难题,被称为治理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呈现出鲜明特点:党委主体责任... 权力监督是世界性难题,自我监督更是难题中的难题,被称为治理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进行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呈现出鲜明特点:党委主体责任更加突出、纪委专责机关作用更加凸显、对公权力的监督实现全覆盖,巡视“利剑”作用显著,“派”“驻”优势发挥明显、监督策略、体系更加健全与完善、国内“打虎拍蝇”成效空前、国际追逃防逃取得重大进展。这增强了监督实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党内监督 鲜明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
9
作者 滕明政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47-62,共1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等四重价值。它们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关于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等四重价值。它们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调适了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比例,扩大了国家治理主体的范围;在实践中锻造了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有力武器,打破了西方话语垄断,不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中国“挨骂”问题;在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治国智慧,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未来征途上提供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理念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实践上推进了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国家治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话语权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