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曙光 艾伟健 +5 位作者 栾修文 周会喜 王治平 李志强 盘杰 黄元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42-274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118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析选择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探讨影响血管化游离... 目的:探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11年3月,应用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修复118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患者,分析选择游离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和组织瓣成活情况,并探讨影响血管化游离组织瓣成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119块血管化游离组织瓣为游离前臂皮瓣58块,游离腓骨肌皮瓣50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块,游离背阔肌皮瓣1块;口腔颌面部缺损部位为舌缺损49例,颊及口咽缺损10例,口底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38例,上颌骨缺损12例,下颌骨和口咽复合型缺损1例,偏侧颜面萎缩1例。117块游离组织瓣成活,1块游离腓骨肌皮瓣和1块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坏死,游离组织瓣临床成功率为98.3%;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2%(5/118),抢救成功率60%。结论:合理地应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能较好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游离瓣 显微外科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SP70/HSV-tk重组沙门菌抗小鼠黑色素瘤的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曾曙光 刘启才 +3 位作者 王素文 彭细毛 章锦才 张积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 目的研究携带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mtHSP70)、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HSV-TK)双基因的重组沙门菌瘤内注射抗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效应。方法构建重组沙门菌SL7207/PCMV-mtHSP70-IRES-TK,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观察其抑瘤效应、荷瘤鼠的生存期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瘤内注射重组沙门菌,实验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长荷瘤鼠生存期,重组菌治疗后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良好,无腹泻,治疗期间体质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减毒沙门菌携带的mtHSP70/HSV-TK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瘤内注射对B16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DNA 黑色素瘤 沙门氏菌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人单纯疱疹病毒一胸苷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挤压致骨折片突入下牙槽神经管内后无不适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容明灯 郭泽鸿 +3 位作者 黄羽 吴慕廉 吴媚 周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39-741,共3页
牙种植体或骨折片进入下牙槽神经管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或长期的下唇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最终需拔除种植体。本文所报道的病例为种植体挤压骨折片突入下牙槽神经管,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异常疼痛及麻木感;术后3个月锥形束CT显示突入的... 牙种植体或骨折片进入下牙槽神经管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或长期的下唇麻木、疼痛不适等症状,最终需拔除种植体。本文所报道的病例为种植体挤压骨折片突入下牙槽神经管,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异常疼痛及麻木感;术后3个月锥形束CT显示突入的骨折片已改建吸收,种植体获得较好的骨结合,术后3.5个月完成修复负重,随访2年,患者未诉不适。适当地减少植入种植体的长度及正确的操作可大大降低这一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下牙槽神经 并发症 下唇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力刺激和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对骨改建的影响
4
作者 耿远明 申晓青 徐平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0-705,共6页
生物力信号转导是骨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研究流体剪切力、细胞外基质形变等生物力刺激下成骨细胞系的应答发现,生物力信号转导涉及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内的多种信号系统。生物力刺激作用于整联蛋白、钙离... 生物力信号转导是骨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研究流体剪切力、细胞外基质形变等生物力刺激下成骨细胞系的应答发现,生物力信号转导涉及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内的多种信号系统。生物力刺激作用于整联蛋白、钙离子通道和脂筏等感受器,激活MAPK信号转导通路并通过级联反应调节下游分子的活性,如核心结合因子-α1和激活蛋白1等转录因子,进而调控成骨细胞的功能。同时生物力刺激诱导的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雌激素受体、甲状旁腺素受体和1,25-二羟胆骨化醇受体等信号转导通路存在交联作用,是生物力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系 生物力信号转导 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谭繁胜 谭海波 曾曙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51-954,958,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症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手术,增生牙龈均覆盖超过1/3牙面高度。采用PerFect TCS(tissue contouringsyst...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症病例,所有病例均经过基础治疗及药物治疗,在炎症消退后进行手术,增生牙龈均覆盖超过1/3牙面高度。采用PerFect TCS(tissue contouringsystem)组织修形高频电刀系统进行牙龈成形术,术后即刻观察止血效果及切割是否彻底,术后1周、3个月及1年后复查牙龈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松动度。结果:60例患者患牙术中均能充分暴露根面,创面轻度水肿,无明显渗血。术后1周复查均示龈缘红肿基本消退,龈颈缘线清晰,美观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及1年后患牙牙龈外形满意,牙龈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1),牙松动度则无明显改变,牙龈呈粉红色,无明显增生及退缩,探诊无明显出血。结论:应用组织修形高频电刀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症行牙龈成形术,手术操作简单、省时,增生牙龈处理有效、创伤小、出血少,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修形高频电刀 药物性 牙龈增生症 牙龈成形术 牙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牙龈纤维性增生的临床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谭繁胜 张红英 +1 位作者 曾曙光 谭海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530-2531,共2页
目的:探讨药物致牙龈纤维性增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致牙龈纤维性增生需行牙龈修形的病例采用高频电刀切龈和组织修形,术后进行口腔卫生维护、牙龈按摩、消除牙龈炎症等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观察牙龈恢复状况... 目的:探讨药物致牙龈纤维性增生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致牙龈纤维性增生需行牙龈修形的病例采用高频电刀切龈和组织修形,术后进行口腔卫生维护、牙龈按摩、消除牙龈炎症等牙周基础治疗,并定期观察牙龈恢复状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仅有2例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致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增生复发需行2次切龈手术。结论:采用高频电刀切龈和组织修形,术后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苯妥英钠致牙龈纤维性增生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病 牙龈 牙周基础治疗 组织修形 高频电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