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原发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1
作者 杨红军 丁彦青 +1 位作者 邓永键 蔡俊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5-736,共2页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TdT阳性淋巴母细胞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4,共2页
Velankar等于1999年首先报道1例咽喉部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中有TdT/CD3阳性淋巴细胞增生浸润,术后7年未行化疗,无侵袭扩散表现,被称为惰性T淋巴母细胞增生(indolentT—lymphoblastic proliferation,IT-LBP)。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惰性TdT阳性淋巴母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误区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梅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8-519,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yclin D1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丽佳 谢思明 +2 位作者 殷操 阮萍 姚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cyclinD1在正常口腔粘膜中91.7%(11/12)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OSCC中53.2%(33/62)表现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PTEN与FHIT均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时,37.8%(28/74)cyclinD1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其中11例为正常口腔粘膜(占正常组的91.7%)。结论PTEN、FHIT在OSCC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FHIT的表达与cyclinD1有关,提示PTEN、FHIT能够下调cyclin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PTEN FHIT CYCLIN D1 口腔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亮 刘莉 +2 位作者 王爽 李祖国 丁彦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91,共7页
采用对同一亲本来源、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480和SW620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进行验证,成功鉴定了10个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其中SW620细胞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磷脂酰乙... 采用对同一亲本来源、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480和SW620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进行验证,成功鉴定了10个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其中SW620细胞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而热休克蛋白27,膜联蛋白Ⅰ,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切丝蛋白1和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SW620中表达下调.大多数差异蛋白质功能涉及肿瘤细胞生长、运动、粘附、凋亡等过程,研究结果为阐明大肠癌转移机制及寻找预测大肠癌转移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转移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凹点搜寻的重叠细胞图像自动分离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傅蓉 申洪 陈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23,2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重叠细胞图像自动分离的新算法。根据重叠细胞的凹凸性,从细胞重叠区域的凹区域中寻找到凹点,根据凹点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判断是细胞串联还是细胞并联:如果是串联的情况,则直接将成对的凹点连成直线分离重叠区域;如果是并联... 提出了一种重叠细胞图像自动分离的新算法。根据重叠细胞的凹凸性,从细胞重叠区域的凹区域中寻找到凹点,根据凹点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判断是细胞串联还是细胞并联:如果是串联的情况,则直接将成对的凹点连成直线分离重叠区域;如果是并联的情况,则将凹点与重叠区域的中心连接成直线分离重叠区域。该算法在Matlab环境下对重叠细胞图像进行了自动分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效果理想,且能基本保持原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细胞 凹点 细胞串联 细胞并联 自动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廖秋林 陈晓东 +1 位作者 赵亮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目的采用双向电泳-质谱技术优化肿瘤抗原筛选方法,筛选鼻咽癌肿瘤抗原。方法鼻咽癌转移组、鼻咽癌未转移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先采用高丰度蛋白去除、脱盐预处理等以优化双向电泳,图像分析3组血清图谱寻找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通过调整、优化各个阶段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比较稳定,重复性也比较好,分辨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图谱比较所得29个差异蛋白质点,成功鉴定了23种蛋白质。与正常组比较,转铁蛋白、锌指蛋白544、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NM23-H1蛋白和FAD合成酶在两组鼻咽癌患者中低表达,12-脂氧合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1前体、细胞色素P450、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等在两组鼻咽癌中均高表达,其中12-脂氧合酶、sICAM-1、组织蛋白酶G和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在鼻咽癌转移组中比未转移组中表达增高,而热休克蛋白70则只在鼻咽癌转移组表达。结论双向电泳-质谱技术可发现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蛋白表达谱质或量的变化,从而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血清蛋白质组学 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1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和VEGF-C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伟忠 丁彦青 +1 位作者 李祖国 张进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两者及与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46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中COX-2、VEGF-C的表达,... 目的通过观察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两者及与新生微血管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46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颈部转移淋巴结中COX-2、VEGF-C的表达,并且测定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并以正常口腔粘膜作为对照,通过检测内皮细胞CD34蛋白的表达,测定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舌癌组织中,COX-2及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1%及73.91%,而在正常口腔粘膜的阳性表达分别为0及2例(2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COX-2:P<0.01,VEGF-C:P<0.05)。COX-2和VEGF-C表达一致符合率为82.61%(38/46),两者之间有相关性(P<0.01),两者一致性kappa系数(κ)=0.495(P<0.01)。COX-2及VEGF-C强阳性组中MVD值明显高于其弱阳性组MVD值(P<0.001);COX-2的表达强弱与淋巴结的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而VEGF-C的表达强弱则与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COX-2与VEGF-C的强阳性表达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和/或VEGF-C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肿瘤的侵袭性、转移潜能及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但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血管密度 鳞状细胞癌 舌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见璋 陈清 申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6-989,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ROU)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口腔菌群改变与复发性口腔溃疡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处于溃疡期(溃疡组)与愈合期(愈合组)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唾液,用细菌16SrRNA荧光定量PCR法对...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ROU)常见口腔菌群的变化,探讨口腔菌群改变与复发性口腔溃疡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处于溃疡期(溃疡组)与愈合期(愈合组)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及健康成人(对照组)的唾液,用细菌16SrRNA荧光定量PCR法对唾液中常见的3种口腔菌群(链球菌、韦荣氏菌、奈瑟氏菌)进行定量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溃疡组链球菌及韦荣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分别为7.30±0.89copies/ml和8.29±0.77copies/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15±0.55copies/ml和8.93±0.76copies/ml,P<0.01),溃疡组与愈合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愈合组链球菌含量的对数值为7.51±0.81copi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8.15±0.55copies/ml,P<0.01),而两组间韦荣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奈瑟氏菌含量的对数值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唾液中链球菌及韦荣氏菌的含量较非口腔溃疡者降低,提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中链球菌及韦荣氏菌的减少性菌群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荧光定量PCR 链球菌 韦荣氏菌 奈瑟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廖秋林 陈晓东 丁彦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2-407,共6页
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roteomics.As embranchment of proteomics,serum proteomics has been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lso.The advanced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 In recent years,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roteomics.As embranchment of proteomics,serum proteomics has been pay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lso.The advanced techniques have been applied in serum proteomics research,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A great advance has been made in serum proteomics research for seeking associated tumor markers,pharmacy and some non-canc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光谱分析 质量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楠 丁彦青 梁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癌旁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大肠癌组织65例,淋巴结转移性大肠癌38例)中的... 目的研究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癌旁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大肠癌组织65例,淋巴结转移性大肠癌38例)中的Galectin-3蛋白的表达。(2)用RT-PCR法分析Galectin-3mRNA在31对新鲜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Galectin-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腺瘤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01);在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P<0.05)。(2)在31对大肠癌组织中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其表达量的平均倍比关系分别为2.67、1.98、1.91。结论Galectin-3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GALECTIN-3 转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筛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磊 丁彦青 +5 位作者 李国新 余江 王瑜 周军 杨红军 张进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及其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步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3例中国南方青年大肠癌患者(年龄≤40岁)进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微卫星不稳定性... 目的探讨青年大肠癌中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和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及其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初步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73例中国南方青年大肠癌患者(年龄≤40岁)进行微卫星不稳定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率为56.16%,hMLH1和/或hMSH2表达缺失率为49.32%,二者皆随患者发病年龄的降低而迅速增加;二者对阳性病例的检出率相似。结论中国人青年大肠癌DNA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为频发事件,运用微卫星不稳定分析和hMLH1/hMSH2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可在青年大肠癌有效地进行HNPCC患者及家系的初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青年发病 微卫星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 被引量:15
13
作者 申玉梅 孙文青 +1 位作者 申洪 李永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8年6~2008年10月对18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屏软骨置入的鼓室成形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1年的语频听力气骨导差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周内干耳,1... 目的观察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2008年6~2008年10月对18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屏软骨置入的鼓室成形术,比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1年的语频听力气骨导差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周内干耳,17例鼓膜愈合,1例鼓膜前下有裂隙,术前平均气骨导差(0.25、0.5、1.0、2.0 kHz)44.65dB,术后1个月平均气骨导差为33.40 dB,骨气导差值缩小〉10 dB,术后1年平均气骨导差(0.25、0.5、1.0、2.0 kHz)为15.21 dB,骨气导差值缩小〉25 dB。自觉耳闷消失或减轻3/15例、耳鸣消失1/11例、耳鸣减轻10/11例,术后出现高频性耳鸣1/7例,鼓膜外观基本正常17例。结论利用耳屏软骨重建鼓膜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但是要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软骨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H22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稳定干扰CDH22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军 李建明 +2 位作者 杨发达 柳玉红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构建人CDH22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有效沉默大肠癌细胞的CDH22基因表达,为研究CDH22在大肠癌转移中参与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在线软件设计人CDH22基因shRNA序列,合成、退火形成双链寡核酸后克隆到pENTRTM/U... 目的构建人CDH22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有效沉默大肠癌细胞的CDH22基因表达,为研究CDH22在大肠癌转移中参与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利用在线软件设计人CDH22基因shRNA序列,合成、退火形成双链寡核酸后克隆到pENTRTM/U6载体的黏性末端,测序。得到的阳性重组子再与慢病毒载体进行重组,获得真核表达慢病毒干扰载体。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将慢病毒包装辅助质粒和CDH22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导入293FT细胞包装病毒,测定病毒滴度,感染大肠癌细胞SW480,杀稻瘟菌素筛选获得稳定干扰CDH22基因的细胞亚系。结果成功构建CDH22真核表达慢病毒干扰载体并获得相应的慢病毒,病毒滴度为8×105U/ml。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所获得的细胞克隆11中CDH22 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出CDH22基因慢病毒RNAi表达载体,并获得CDH22基因稳定干扰的大肠癌细胞亚系,为研究CDH22在大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H22 RNA干扰 慢病毒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头部力锤冲击试验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兴武 王慧君 +1 位作者 赵卫东 张美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头部受主动冲击的钝力作用时的力响应特点,同时测试头部各部位承受最大冲击力的限度,从冲击动力学角度去探讨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使用配备大量程力传感器的力锤对人尸体头部各部位进行冲击试验,记录接触力响应曲线... 目的:探讨人头部受主动冲击的钝力作用时的力响应特点,同时测试头部各部位承受最大冲击力的限度,从冲击动力学角度去探讨颅脑损伤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使用配备大量程力传感器的力锤对人尸体头部各部位进行冲击试验,记录接触力响应曲线,并手工记录锤头的质地、质量、初速度、冲击面大小,以及被冲击的头部是否有破坏性反应(头皮挫裂及颅骨骨折)。结果:人头部对主动冲击的钝物的接触力响应曲线为类似正弦波的脉冲波形,其波形宽度及峰值因冲击物的质地、有无头皮等发生变化;人头部在小面积钝物的冲击作用下,造成头皮挫裂的冲击力最大值平均为5100N;使颞部、顶部、额部、枕部骨折的冲击力最大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200、8100、8300、11000N;利用试验得到的数据,验证了作用于头部的钝物与头部组成的系统相当于带有强阻尼的弹簧振子。结论:头部在受到主动冲击时,典型的接触力-时间曲线为类似正弦波的脉冲波形;大面积的钝器作用于头部造成的颅骨骨折,更多发生延伸至远处的线形骨折;本试验还得出了人头部能耐受的冲击力大小等参数,这些对于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和验证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冲击 力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曦龄 梁莉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31-1334,1337,共5页
目的检测Galectin-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大肠癌组织65例,淋巴结转移... 目的检测Galectin-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1)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组织标本(癌旁正常组织30例,腺瘤组织25例,大肠癌组织65例,淋巴结转移癌38例)中的Galectin-1蛋白的表达。(2)用实时RTPCR法分析Galectin-1mRNA在32对新鲜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Galectin-1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腺瘤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其强阳性率逐渐增加;正常粘膜中的强阳性率为0,在腺瘤中的强阳性率为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强阳性率为66%,明显高于腺瘤组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淋巴结转移癌中Galectin-1的强阳性率为86%,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2);在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P<0.05)。(2)在32对大肠癌组织中浸润程度深、分化程度低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的Galectin-1mRNA表达明显高于浸润程度浅、分化程度高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其表达量的平均倍比关系分别为1.98、2.27、1.42倍。结论Galectin-1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大肠癌的浸润、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GALECTIN-1 转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620及SW480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曲利娟 丁彦青 梁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11-1215,1220,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筛选并探讨肿瘤转移相关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高低转移性细胞株SW620和SW480蛋... 目的分析比较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筛选并探讨肿瘤转移相关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高低转移性细胞株SW620和SW480蛋白质图谱的差异表达,查询数据库筛选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质.结果MalenieⅢ软件分析3次相同条件下的2-DE图谱,结果显示重复性、匹配性较好.SW620检测到(1316±62)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率82%;SW480检测到(1332±74)个蛋白点,平均匹配率80%;蛋白点分布以PI 4~7、相对分子质量20 000~70 000范围内最多.两种细胞株25个差异蛋白点(SW620 14个、SW480 11个)胰酶胶内酶解、质谱分析获得23张肽质量指纹谱;数据库查询结果高度匹配已知蛋白质3个,初步匹配已知蛋白质或片段14个.在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中,部分与基因转录、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凋亡有关,可能参与大肠癌的分化、增殖、侵袭、黏附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结论人大肠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620和SW480的2-DE蛋白质图谱具有明显的差异表达,提示大肠癌转移过程的发生是多种蛋白质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W480 SW620 电泳 凝胶 双向 质谱 蛋白质组 肽质量指纹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样品制备方法对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亮 丁彦青 +3 位作者 梁莉 李欣 李雪华 吴丽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样品制备方法对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的血清2-DE图谱,为鉴定疾病相关血清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热SDS法和直接溶解法处理大肠癌血清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 目的评价两种样品制备方法对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效果的影响,建立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的血清2-DE图谱,为鉴定疾病相关血清蛋白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热SDS法和直接溶解法处理大肠癌血清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总蛋白质,图像软件分析后,对其中3个差异蛋白质点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应用热SDS法处理血清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可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人血清双向电泳图谱。对直接溶解和热SDS法处理的蛋白样品进行3次重复性检测,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为675±46和702±49,平均匹配点数为573±42和623±52,匹配率为85.3%和89.6%,分析3块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IEF方向的位置偏差为(0.85±0.30)mm和(0.81±0.28)mm,在SDS-PAGE方向上的偏差为(1.02±0.18)mm和(0.97±0.12)mm。热SDS处理的2-DE胶蛋白质点质谱可获得高质量质谱图,并可以检测到相对低丰度的血清蛋白质。结论热SDS法是一种更有效的血清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我们利用热SDS法处理血清样品建立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性好的人血清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蛋白质 样品制备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红军 丁彦青 +1 位作者 周军 杨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9-141,148,共4页
目的:检测踝蛋白(tal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探讨其与大肠癌癌变、浸润、转移和分化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对41例配对大肠正常粘膜组织和原发大肠癌组织,以及19例区域淋... 目的:检测踝蛋白(tal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探讨其与大肠癌癌变、浸润、转移和分化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对41例配对大肠正常粘膜组织和原发大肠癌组织,以及19例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talin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alin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及胞膜,在正常粘膜组织及癌组织中均有分布。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中tal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原发癌组织,经两相关样本检验,两者表达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区域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与原发大肠癌组织相比较,其talin表达水平更加降低,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talin表达,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肠壁浸润程度较深的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浸润程度较浅的大肠癌组织,经两独立样本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2),即tal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肠壁深度呈负相关;tal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分化无相关性,经多独立样本检验,低、中及高分化大肠癌组织中talin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53)。结论:talin与大肠癌的癌变、浸润和转移有关,而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talin可作为大肠癌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踝蛋白 免疫荧光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抑制Tca8113释放PGE2及与COX-2、VEGF-C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伟忠 王晓燕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68,共3页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2及抑制COX-2、VEGF-C 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PGE2变化,RT-PCR法检测COX-2、VE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塞来昔...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2及抑制COX-2、VEGF-C 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PGE2变化,RT-PCR法检测COX-2、VE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塞来昔布以量效依赖方式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PGE2释放,其抑制Tca8113细胞释放PGE2与抑制VEGF-C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80,P=0.000),但与抑制COX-2mRNA的表达相关关系虽然有统计学意义,但并不密切(r=0.422,P=0.020))。结论塞来昔布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抑制VEGF-C及COX-2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与调控PGE2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塞来昔布 舌肿瘤 前列腺素E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