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肿瘤免疫学研究生实验课程的建设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光丽 刘艳君 +5 位作者 朱伟 蒋小滔 侯晓睿 余潇 何玉梅 吴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7-939,共3页
肿瘤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方向的热点,然而,本科阶段肿瘤免疫学课程内容与科研训练的缺陷严重影响研究生科研课题的开展。本教学组以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先进性、实用性、可及... 肿瘤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方向的热点,然而,本科阶段肿瘤免疫学课程内容与科研训练的缺陷严重影响研究生科研课题的开展。本教学组以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以“先进性、实用性、可及性”为原则,配合科研诚信与医学伦理教育,从多个角度探索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肿瘤免疫学科研思维与技术的有效路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此次肿瘤免疫学研究生实验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学 岗位胜任力 研究生实验课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自身因素分析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砂 周嘉 +3 位作者 刘艳君 余潇 邱钰晖 侯晓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93-2299,共7页
目的: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对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医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估。结果:学生的专业、自学能力和绩点等自... 目的:分析学生自身因素对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医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估。结果:学生的专业、自学能力和绩点等自身因素对网络课程教学效果、难易度、感兴趣程度及影响因素存在个体统计学差异。结论:学生自身因素对网课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本研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医学免疫学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因素 网络课程 医学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性粒细胞在过敏和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潘庆军 刘渊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1-672,F0003,共3页
关键词 嗜碱性粒细胞 过敏性反应 免疫反应 外周血白细胞 细胞分选技术 单克隆抗体 肥大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残余细胞类型、分子表达谱与质量评估的研究
4
作者 关万青 罗贵华 +6 位作者 撖菁萱 向群 安云飞 赵录 糜建红 冯泽清 吴玉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3-903,共11页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 目的拟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解析移植前体外培养人胸腺组织切片的残余细胞类型和功能,并利用培养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水平特征建立胸腺组织切片质量评估方法。方法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18例先天心脏病患者废弃的胸腺制备成胸腺组织切片。体外培养14 d后,通过scRNA-seq鉴定残余的细胞类型,联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残余细胞的功能,并查阅胸腺组织切片培养的相关文献筛选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分子标志物的蛋白水平变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判定上清液分子标志物对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评估价值。将分子标志物判定为质量检测合格与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至6~8周龄Balb/c-nude雄性小鼠(体质量14~17 g)皮下(对照组不移植胸腺组织切片),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检测分析移植后免疫重建效果。结果(1)scRNA-seq数据显示,胸腺组织切片中含有11种细胞,主要细胞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上皮细胞与趋化作用、上皮细胞发育、细胞基质粘附、紧密连接等条目相关;成纤维细胞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上皮细胞增殖、负向调控细胞迁移、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等条目相关;T细胞主要与T细胞分化、T细胞活化的调控、T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等条目相关。(2)筛选出CCL19、CCL21、CXCL12、CXCL16、IL16、SELL作为指示胸腺细胞功能的分子标志物,与第1天相比,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增加(P<0.05),IL16和L-selectin(SELL表达分泌的蛋白)蛋白分泌量伴随体外培养显著下降(P<0.05)。联合IL16和L-selectin生成预测因子Pre1评估体外培养1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联合CCL19、CCL21、CXCL12、CXCL16生成预测因子Pre2评估体外培养14 d的胸腺组织切片质量的价值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8。(3)裸鼠移植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质量检测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能在体内发育成胸腺结构,并有效提升裸鼠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P<0.01),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胸腺组织切片移植到裸鼠体内无法重建裸鼠的T细胞发育。结论移植前胸腺组织切片残留的组成细胞主要为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IL16和L-selectin可作为判定胸腺原料质量的潜在指标。CCL19、CCL21、CXCL12和CXCL16可有效评估胸腺组织切片成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胸腺组织切片 残余细胞类型 分子标志物 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可溶性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夹心ELISA的建立
5
作者 侯晓睿 朱平 +2 位作者 郭勇晖 富宁 刘北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8-1214,共7页
目的:建立检测可溶性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方法:以次氯酸钠氧化的小鼠白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鼠,制备抗AOPPs单克隆抗体(单抗)。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单抗的特异性,竞争ELISA鉴定该单抗与前期工作获... 目的:建立检测可溶性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方法:以次氯酸钠氧化的小鼠白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鼠,制备抗AOPPs单克隆抗体(单抗)。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单抗的特异性,竞争ELISA鉴定该单抗与前期工作获得的另一株单抗3F2所识别表位是否相同。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比较夹心ELISA与氯胺T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验证双单抗夹心ELISA的重复性。结果:获得一株特异性识别AOPPs的单抗AP-4C5,建立了两种可特异性检测可溶性AOPPs的夹心ELISA。双单抗夹心ELISA(单抗3F2为捕获抗体,AP-4C5为检测抗体)可检测0.25~2μg/mL AOPPs(R^(2)=0.99180);多单抗夹心ELISA(羊抗人白蛋白多抗为捕获抗体,AP-4C5为检测抗体)可检测1.5~25μg/ml AOPPs(R^(2)=0.96875)。与氯胺T法比较,双单抗夹心ELISA灵敏度更高、特异度更强。双单抗夹心ELISA重复性好(批内CV:3.23%~4.51%,批间CV:3.08%~5.29%)。结论:建立了两种检测可溶性AOPPs的夹心ELISA,有望用于临床标本检测及AOPPs致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 单克隆抗体 氧化应激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7刺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型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弓莉 王元占 +3 位作者 张志丽 阳大庆 徐梅 吴砂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78-482,共5页
目的研究TLR7通路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Fas-/-MRLlpr/lpr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5周龄MRLlpr/lpr小鼠骨髓提取DC体外培养,以TLR7激活剂咪喹莫特处理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0、MHCⅡ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TLR7通路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Fas-/-MRLlpr/lpr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5周龄MRLlpr/lpr小鼠骨髓提取DC体外培养,以TLR7激活剂咪喹莫特处理48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0、MHCⅡ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结果咪喹莫特处理后,树突状细胞表面抗原提呈相关分子MHCⅡ和CD80分子均降低,分泌的IFN-γ、TNF-α和IL-10均明显增加。结论 TLR7通路调节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小鼠MRLlpr/lpr小鼠DC抗原呈递能力,具有影响免疫应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7 树突状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MRLIpr/Ip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激动剂Pam3CK逆转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丽 吴砂 +2 位作者 卢晓 弓莉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0-302,307,共4页
目的:观察TLR2激活剂Pam3CK对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转染IL-10至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LR2配体Pam3CK刺激48小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MHCⅡ、CD80、CD86及FasL等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产生IL-... 目的:观察TLR2激活剂Pam3CK对IL-10转染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方法:转染IL-10至小鼠髓样树突状细胞(mDC),TLR2配体Pam3CK刺激48小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MHCⅡ、CD80、CD86及FasL等分子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产生IL-6、TNF-α。结果:IL-10抑制mDC表达CD80、CD86、MHCⅡ类分子,降低其分泌IL-6、TNF-α,促进其表达FasL,而TLR2激动剂刺激增加了IL-10转染DC表达MHC-Ⅱ类分子及CD80、CD86,促进其产生IL-6及TNF-α,抑制了FasL表达。结论:TLR2激动剂可逆转IL-10诱发的DC免疫应答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树突状细胞 TLR2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识别在肿瘤化疗后免疫应答作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延梅 林泽杭 +1 位作者 周琛斐 吴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9-952,共4页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在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上均有表达,是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重要受体。TLRs和肿瘤化疗刺激肿瘤细胞产生的DAMP结合之后通过My 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通路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目前,临床...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跨膜蛋白,在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上均有表达,是识别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重要受体。TLRs和肿瘤化疗刺激肿瘤细胞产生的DAMP结合之后通过My D88依赖和非依赖两条通路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目前,临床上对于TLRs识别DAMP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促进DAMP的释放,同时增强TLR的表达,以加强化疗药物的免疫效应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肿瘤化疗 D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PD-1/PD-L1阻断疗法与妇科恶性肿瘤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梓慈 吴砂 王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2-1515,共4页
妇科恶性肿瘤威胁全球女性健康,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放化疗。近年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并获得2018年诺贝尔奖。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及国内上市相关治疗药物日渐增多,P... 妇科恶性肿瘤威胁全球女性健康,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放化疗。近年来,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并获得2018年诺贝尔奖。随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及国内上市相关治疗药物日渐增多,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逐渐被用于到妇科肿瘤的临床试验。本综述对PD-1/PD-L1免疫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和临床实验进展,包括患者筛选、临床研究、毒副反应管理进行总结,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PD-L1 妇科恶性肿瘤 不良反应 筛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TLR2阻断抑制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延梅 严瑞明 +3 位作者 丁玫琳 郑华 蒋小滔 吴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2-905,911,共5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 TLR2阻断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通过多种阻断策略阻断糖尿病小鼠DC的TLR2通路,流式分析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的改变,流式检测DC的转录因子p-STAT1和p-STAT3的改变。DC通过尾静脉回输到糖尿病NOD小鼠体...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 TLR2阻断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通过多种阻断策略阻断糖尿病小鼠DC的TLR2通路,流式分析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的改变,流式检测DC的转录因子p-STAT1和p-STAT3的改变。DC通过尾静脉回输到糖尿病NOD小鼠体内,监测小鼠血糖的变化。流式分析小鼠脾脏CD8+T细胞的活化及杀伤功能,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结果:TLR2阻断抑制糖尿病小鼠的DC细胞活化,抑制STAT1的磷酸化,增强STAT3的磷酸化,体内抑制糖尿病小鼠脾脏CD8+T细胞应答,促炎症因子的产生,最终阻碍NOD小鼠血糖的升高。结论:DC中TLR2的阻断抑制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TLR2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DI修饰的自身肽在自身免疫病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朱漫漫 余玉明 刘艳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9-773,共5页
碳二亚胺(Ethylene carbodiimide,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ECDI修饰的同基因型脾细胞偶联抗原(Ag-SPs)诱导的自身免疫耐受,进而为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文章将对Ag-SPs诱导的免疫耐受在三种常见自身免... 碳二亚胺(Ethylene carbodiimide,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ECDI修饰的同基因型脾细胞偶联抗原(Ag-SPs)诱导的自身免疫耐受,进而为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文章将对Ag-SPs诱导的免疫耐受在三种常见自身免疫病的应用与机制进行综述,并与自身免疫病的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DI 自身免疫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巨噬细胞关键基因的筛选分析
12
作者 侯晓睿 李浩坤 +5 位作者 宋贻芳 常若水 薛小磊 张千兵 吴砂 王妮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巨噬细胞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HNSCC的预后提供靶点。方法 基于在线数据库,利用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捕获巨噬细胞群;进一步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聚类降维分...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筛选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巨噬细胞中的潜在关键基因,为HNSCC的预后提供靶点。方法 基于在线数据库,利用一致流形近似与投影(UMAP)降维,捕获巨噬细胞群;进一步通过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聚类降维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细胞群分布的变化并筛选差异基因的表达;运用Monocle包对关键风险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平台分析生存曲线;运用空间转录组技术验证关键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映射;多色荧光免疫组化进行临床样本的验证。结果 捕获得到7个巨噬细胞亚群,其中第1亚群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且分泌型磷蛋白1(SPP1)基因高富集。SPP1高表达趋向巨噬细胞M2型极化并处于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SPP1+巨噬细胞糖酵解、缺氧、上皮间质化、血管生成等功能活跃,与HNSCC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SPP1可能成为HNSCC中有价值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分泌型磷蛋白1(SPP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捷 朱玲燕 +4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卢晓 陈政良 周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67-1672,共6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 目的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浆中MBL及MASP-2的浓度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MBL和MASP-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4、0.002),MBL/MASP-2比值在健康人群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血浆中MBL与MASP-2并无相关性。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血浆MBL水平与肿瘤的血管侵犯(r=0.253,P=0.047)和总胆红素水平(r=0.283,P=0.024)呈正相关;血浆中MASP-2水平与肝细胞肝癌的TNM分期呈正相关(r=0.276,P=0.027),而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0.317,P=0.015)。经ROC曲线分析,MBL和MASP-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P=0.010)和0.694(P=0.003),对肝细胞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和89.1%。结论补体凝集素途径的关键分子MBL、MASP-2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炎症状态和疾病进展相关,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单克隆抗体抑制小鼠Lewis肺癌转移及血管新生 被引量:7
14
作者 向军俭 李丹 +2 位作者 王宏 王盼盼 邓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1-40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高表达,并参与其发生、发展进程。本研究旨在探讨bFGF单克隆抗体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 背景与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高表达,并参与其发生、发展进程。本研究旨在探讨bFGF单克隆抗体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转移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接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Lewis肺癌自发转移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bFGF单克隆抗体MabF7治疗组,以及正常小鼠IgG阴性对照组,每组8只。自接种第9天开始给药,每3天1次,连续6次。同时观察Lewis肺癌小鼠健康状况,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体积,给药6次后处死小鼠,称瘤质量,取肺组织计数各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1的表达,以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MabF7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与PBS组相比生长缓慢,小鼠瘤质量为(2.6±1.0)g,较PBS组的(5.1±1.3)g显著降低(P<0.05);MabF7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为(3.0±2.1)个,显著低于PBS组的(12.3±2.4)个(P<0.05)。另外MabF7组可显著抑制肿瘤组织MVD表达水平。结论:bFGF单抗可明显抑制C57BL/6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转移,其作用与抑制肿瘤增殖及微血管生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单克隆抗体 肿瘤转移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的克隆及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莹 左大明 +2 位作者 卢晓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6-398,405,共4页
目的:克隆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获得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产物。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中克隆DC-SIGN全长cDNA,扩增其胞外段基因并构建pET41a-sDC-SIGN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 blo... 目的:克隆人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获得其胞外段的原核表达产物。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健康产妇胎盘中克隆DC-SIGN全长cDNA,扩增其胞外段基因并构建pET41a-sDC-SIGN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从健康产妇胎盘总RNA中,扩增获得约1300bp的DNA片段,克隆至pG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M-DC-SIGN。从pGM-DC-SIGN扩增DC-SIGN的胞外段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1a-sDC-SIGN;纯化表达产物sDC-SIGN-GST,鉴定其相对分子质量(Mr)为66000,Western blot证明其可与抗DC-SIGN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克隆DC-SIGN全长编码区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其胞外段融合蛋白sDC-SIGN-GST,为进一步研究DC-SIG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IGN 基因克隆 胞外区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Pam3Csk4预处理诱导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低反应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益国 黄钊霞 +4 位作者 卢晓 侯晓睿 王湘豫 富宁 刘北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TLR2激动剂Pam3Csk4预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免疫反应性。方法:1μg/ml Pam3CSK4于0小时作用鼠腹腔巨噬细胞,24小时后以不同剂量热灭活肺炎克雷伯菌刺激细胞,ELISA检测细胞... 目的:初步探讨TLR2激动剂Pam3Csk4预处理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免疫反应性。方法:1μg/ml Pam3CSK4于0小时作用鼠腹腔巨噬细胞,24小时后以不同剂量热灭活肺炎克雷伯菌刺激细胞,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6含量,比色法检测NO含量,流式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热灭活K.p的吞噬能力;RT-PCR和流式检测细胞表面TLR2表达。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刺激后,Pam3Csk4预处理组TNF-α、IL-6、NO分泌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Pam3Csk4预处理组细胞对K.p吞噬能力显著降低(P<0.05),巨噬细胞表面TLR2及其基因水平表达量均降低。结论:Pam3Csk4预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能降低其对肺炎克雷伯菌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3CSK4 肺炎克雷伯菌 TLR2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预处理对小鼠金葡菌致死性攻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侯晓睿 陈益国 +2 位作者 朱平 刘北一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金葡菌A蛋白(SPA)预处理小鼠对金葡菌致死性攻击的保护作用。方法:于0、24小时对BALB/c小鼠行腹腔注射SPA 20μg/只/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SPA。第二次处理24小时后,腹腔注射致死量(3×1010CFU/kg)金葡菌(ATCC25923),观... 目的:探讨金葡菌A蛋白(SPA)预处理小鼠对金葡菌致死性攻击的保护作用。方法:于0、24小时对BALB/c小鼠行腹腔注射SPA 20μg/只/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SPA。第二次处理24小时后,腹腔注射致死量(3×1010CFU/kg)金葡菌(ATCC25923),观察小鼠生存率;非致死量金葡菌(2×108CFU/只)腹腔感染6小时后,ELISA、Q-PCR检测小鼠血清及脾脏中TNF-α、IL-6、IFN-γ含量及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小鼠2天内全部死亡比较,致死量细菌攻击后,SPA预处理组小鼠2周生存率为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致死量细菌感染后,预处理组小鼠血清及脾脏中TNF-α、IL-6、IFN-γ含量及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表达量降低。结论:SPA预处理增强BALB/c小鼠抵御S.aureus致死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 金葡菌A蛋白 感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登革病毒NS1抗体介导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勇晖 朱伟 +3 位作者 王艳芳 丁细霞 陈政良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 目的:明确登革病毒Ⅰ型(Dengue virus serotype 1,DENV1)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e protein 1,NS1)与其Ig G型抗体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es,ICs)能否诱导机体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assive systmic anaphylaxis,PSA),为阐明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本课题组现有的多株抗NS1单克隆抗体中,筛选能够与纯化NS1结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诱导小鼠产生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和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PCA)的单抗或单抗组合;并观察体内氯化钆(Gd Cl_3)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拮抗剂CV-3988处理对PSA的影响。结果:用亲和层析纯化的DENV1 NS1,从本室制备的20株Ig G型抗DENV1 NS1单抗中仅筛选出2组单抗组合制备免疫复合物(NS1-Ig G ICs)能成功诱导小鼠的PCA和PSA反应,而其他抗体或抗体组合并无此反应;用Gd Cl_3抑制单核巨噬细胞或CV-3988阻断PAFR处理可抑制或减轻小鼠PSA反应。结论:DENV1 NS1结合两个Ig G型单抗组合的免疫复合物可诱发PSA与PCA,但并非所有的抗NS1单抗或抗体组合与NS1结合都能诱发PSA,推测与识别表位不同有关;初步证明DENV1 NS1-Ig G ICs诱发PSA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巨噬细胞,主要效应分子是P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G NS1 免疫复合物 被动系统性过敏反应(PSA) 登革休克综合征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2胞外段特异性抗体对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和促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庆军 刘渊 +2 位作者 朱平 侯晓睿 刘艳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TLR2胞外段抗原肽特异性抗体对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和促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原肽(T20)免疫动物制备抗体(T20抗体);体外观察T20抗体对PGN和LTA刺激RAW264.7细胞生成TNF-α和IL-6的影响,用ELISA... 目的:观察小鼠TLR2胞外段抗原肽特异性抗体对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和促过敏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小鼠TLR2胞外段单表位抗原肽(T20)免疫动物制备抗体(T20抗体);体外观察T20抗体对PGN和LTA刺激RAW264.7细胞生成TNF-α和IL-6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各组TNF-α和IL-6量;体内观察T20抗体对OVA致敏小鼠PGN致死性攻击的影响,记录各组直肠温度变化和死亡率。结果:获得小鼠TLR2特异性T20抗体;该抗体可抑制TLR2激动剂(PGN和LTA)对相应靶细胞的刺激作用,使其生成的TNF-α和IL-6显著降低;体内实验证实T20抗体对PGN加剧的过敏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论:T20抗体可特异结合小鼠TLR2,抑制TLR2激动剂诱导的炎症及TLR2激动剂加剧的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胞外段表位 抗体 炎症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记忆性CD8^+T细胞亚群的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华 林泽杭 +3 位作者 张延梅 周琛斐 刘璇 吴砂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8-1103,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雌性10周龄未发生糖尿病NOD小鼠随机分为2组(n=5):ox-LDL组及对照组。断颈处死各组小鼠磁珠分离脾脏CD8+T细胞体外培养(IL-2),ox-LDL组加入ox-LDL 30...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CD8+记忆性T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雌性10周龄未发生糖尿病NOD小鼠随机分为2组(n=5):ox-LDL组及对照组。断颈处死各组小鼠磁珠分离脾脏CD8+T细胞体外培养(IL-2),ox-LDL组加入ox-LDL 30μg/m L体外刺激24 h,ox-LDL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24 h后分离细胞。体外实验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以下指标:胞内CD8+IFN-γ+确定胰岛β细胞特异性杀伤性CD8+T细胞的比例;细胞表面分子CD8、CD44、CD62L确定CD8+记忆性T细胞的不同亚群分化;T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CF-1及STAT-3的活化确定关键性转录因子的作用。体内实验中,将各组CD8+记忆性T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移植给未发病NOD小鼠,同时设立未移植的模型对照组,每5 d检测血糖1次,监测小鼠的血糖改变及生存率。结果相比对照组,ox-LDL(30μg/m L)作用24 h后,胰岛β细胞特异性杀伤性CD8+T细胞活化减少[(0.7±0.03)%vs(2.7±0.14)%,P<0.01],记忆性T细胞中的效应记忆性T细胞形成数目减少[(10.3±0.71)%vs(30.3±1.36)%,P<0.01],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增加[(72.3±3.8)%vs(55.1±2.61)%,P<0.05]。T细胞转录因子TCF-1及p-STAT-3活化的也受到抑制[TCF-1:(14.5±0.82)%vs(34.2±1.23)%,磷酸化STAT-3:(3.3±0.12)%vs(22.1±1.1)%,P<0.01]。T细胞移植给未发病NOD小鼠后,ox-LDL处理组小鼠血糖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存率提高(P<0.05)。结论 ox-LDL干扰记忆性CD8+T细胞核转录因子TCF-1活化及STAT-3的磷酸化,抑制长效杀伤作用的效应性和记忆性CD8+T细胞形成,诱导干细胞样记忆性CD8+T细胞形成,从而阻止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及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记忆性CD8+T细胞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