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下颌骨前突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锁分析研究。文中探讨香港地区汉族人群候选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下颌前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菲腊牙科...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下颌骨前突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锁分析研究。文中探讨香港地区汉族人群候选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下颌前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菲腊牙科医院435例受试者静脉血,其中下颌前突患者211例(下颌前突组)、咬合关系与面型正常患者224例(对照组)。挑选7个位于GHR基因的标签SNPs(tSNP)。采用MassARRAY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对单个SNP和单倍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SNP rs6898743显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15)。rs6898743等位基因G频率在下颌前突组比对照组减少,显著性减低下颌前突的风险(OR=0.72、95%CI 0.55~0.94)。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单倍型GAA和G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12)。结论 GHR基因SNP位点rs6898743与香港地区汉族人群下颌前突存在关联性。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吸烟因素主导下的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esthetic-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facial bone crest,FBC)的距离和唇侧骨壁厚度(buccal bone wall,BBW),为吸烟患者即刻种植提供风险评估。方法:将患者以吸烟与不吸烟分为2组,...目的:评估吸烟因素主导下的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esthetic-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facial bone crest,FBC)的距离和唇侧骨壁厚度(buccal bone wall,BBW),为吸烟患者即刻种植提供风险评估。方法:将患者以吸烟与不吸烟分为2组,再根据性别、年龄、牙根在牙槽骨内矢状位置(偏唇类、中间类、偏腭类;将偏唇类进一步细分为Ⅰ、Ⅱ、Ⅲ亚类)进行分组,测量CEJ到FBC的距离、CEJ根方4 mm、根中处、根尖处的唇侧骨壁厚度。结果:645例患者(男性323例,女性322例),平均年龄(38.09±11.78)岁,男性:(39.47±12.80)岁;女性:(36.70±10.51)岁。吸烟患者的CEJ-FBC(2.54±0.78)mm远高于不吸烟的患者(2.29±0.69)mm,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亚类中,吸烟组CEJ-FBC的距离较不吸烟组距离较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即刻种植时,需对牙槽嵴顶高度及唇侧骨壁厚度进行CBCT精确测量,特别是占绝大多数例数的牙根偏唇侧的患者中,吸烟和年龄因素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牙周局部炎症对小鼠肠道屏障(生态屏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牙周炎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只。P组使用浸泡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丝线行牙周结扎10 d,C组假性结扎。分离上颌骨测量牙槽骨丧失量,取肠道内容物行16s r RNA焦磷酸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回肠组织occludin、claudin2、NOD2蛋白的表达。结果 P组的牙槽骨丧失量高于C组(P<0.001)。P组与C组的主要菌门及卟啉单胞菌种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P组occludin、claudin2、NOD2的表达高于C组(P=0.039,P=0.011,P=0.039)。结论牙周局部炎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鼠肠道的机械及免疫屏障功能。
文摘目的目前国内外对下颌骨前突易感基因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连锁分析研究。文中探讨香港地区汉族人群候选基因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下颌前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期间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菲腊牙科医院435例受试者静脉血,其中下颌前突患者211例(下颌前突组)、咬合关系与面型正常患者224例(对照组)。挑选7个位于GHR基因的标签SNPs(tSNP)。采用MassARRAY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对单个SNP和单倍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SNP rs6898743显示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P=0.015)。rs6898743等位基因G频率在下颌前突组比对照组减少,显著性减低下颌前突的风险(OR=0.72、95%CI 0.55~0.94)。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单倍型GAA和G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12)。结论 GHR基因SNP位点rs6898743与香港地区汉族人群下颌前突存在关联性。
文摘目的:评估吸烟因素主导下的上颌中切牙釉牙骨质界(esthetic-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facial bone crest,FBC)的距离和唇侧骨壁厚度(buccal bone wall,BBW),为吸烟患者即刻种植提供风险评估。方法:将患者以吸烟与不吸烟分为2组,再根据性别、年龄、牙根在牙槽骨内矢状位置(偏唇类、中间类、偏腭类;将偏唇类进一步细分为Ⅰ、Ⅱ、Ⅲ亚类)进行分组,测量CEJ到FBC的距离、CEJ根方4 mm、根中处、根尖处的唇侧骨壁厚度。结果:645例患者(男性323例,女性322例),平均年龄(38.09±11.78)岁,男性:(39.47±12.80)岁;女性:(36.70±10.51)岁。吸烟患者的CEJ-FBC(2.54±0.78)mm远高于不吸烟的患者(2.29±0.69)mm,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亚类中,吸烟组CEJ-FBC的距离较不吸烟组距离较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即刻种植时,需对牙槽嵴顶高度及唇侧骨壁厚度进行CBCT精确测量,特别是占绝大多数例数的牙根偏唇侧的患者中,吸烟和年龄因素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