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曾京华 于立新 +3 位作者 罗汉宏 王晓春 王鑫 房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 目的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亚临床排斥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结果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病人移植肾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亚临床排斥 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移植肾病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杜传福 于立新 +2 位作者 付绍杰 徐健 魏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6-1368,137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移植肾病(CAN)发生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5例初发CAN的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T比率及Foxp3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与使用同一抗排斥治疗方案、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0例受者、以及未行... 目的研究慢性移植肾病(CAN)发生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TREG)细胞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5例初发CAN的受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4+T比率及Foxp3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与使用同一抗排斥治疗方案、移植肾功能正常的30例受者、以及未行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20例和正常人20例进行比较,研究了CAN发生初期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 CAN发生初期的受者,CD4+CD25+Thigh/CD4+比率为0.71±0.33,Foxp3表达率为62.75±10.80;移植肾功正常者,两指标分别为1.17±0.25及70.42±6.87,移植肾病组两指标均明显低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无论移植肾功能正常与否,移植受者的CD4+CD25+high/CD4+比率和Foxp3表达率均较未行移植尿毒症患者(1.53±0.35及77.86±7.09)及正常人(1.65±0.28及81.35±2.39)明显降低(P<0.01),而正常人及未移植尿毒症患者两指标无明显差别。结论与移植肾功能正常者相比,CAN发生初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比率及Foxp3表达率均明显降低,且与肌酐增高无关,提示TREG在CAN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免疫调节细胞 CD4+CD25+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肾质量和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于立新 曾京华 +4 位作者 付绍杰 苗芸 叶桂荣 杜正平 韩聪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 目的探讨影响供肾质量的因素与术后移植肾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观察87例移植供肾缺血时间、活检组织的光镜表现结合移植后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移植术后跟踪3年,发生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28例,其中5例(17.8%)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慢性排斥反应13例,其中6例(46.1%)有供肾组织有不良改变。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冷缺血时间、肾小管损伤是急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冷缺血时间、肾小球硬化是慢性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与慢性移植病的发生可能相关。结论提高供肾质量和减少上述的危险因素,对减少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体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PRA介导肾移植后延迟性超急排斥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肖露露 罗敏 +3 位作者 于立新 王彦斌 魏强 余玉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HLA、PRA情况以及其中1例PRA65的HLA纯合子患... 目的:了解HLA-A、B、DR、DQ表现型为纯合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PRA水平,并研究其与肾移植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在我院登记等待首次肾移植的43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HLA、PRA情况以及其中1例PRA65的HLA纯合子患者肾移植效果进行分析。HLA基因分型采用PCR-SSP技术,PRA、抗体强度及抗体特异性分析采用ELISA技术,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结果:438例患者中有HLA纯合子12例,杂合子426例;12例纯合子中PRA阳性者6例,阳性率50,平均HLA抗体强度为55,广泛致敏率达100;426例杂合子中PRA阳性者65例,阳性率15.26,平均HLA抗体强度为28,广泛致敏率为40;纯合子与杂合子之间的PRA阳性率、平均HLA抗体强度和广泛致敏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合子高PRA的风险大(OR=5.29,95CI:1.67~16.70);1例PRA65的纯合子患者术前经血浆置换、蛋白免疫吸附、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使PRA降低至阴性,在舒莱免疫诱导下行尸体肾移植术,供受者HLA抗原2个错配,术后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第3天开始PRA呈阳性并逐渐升高,伴随临床逐渐出现尿少、血压升高、移植肾区疼痛等排斥反应征象,血清肌酐逐渐升高,移植肾B超见动脉阻力指数逐渐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采用术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所有方法再次治疗无效,于术后第36天因移植物失功行移植肾切除。结论:HLA纯合子产生高PRA的风险大;文中1例PRA阳性的HLA纯合子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随后出现不可逆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失功的情况,提示近年来随着各种有效清除HLA抗体的治疗方法不断用于临床导致了抗体介导的延迟性超急排斥反应(AMDR)的出现从而使移植肾失功;高PRA患者行肾移植术需高度慎重,应尽可能避开受者PRA峰值时的全部抗体谱来选择供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反应性抗体 人类白细胞抗原 纯合子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延迟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聪祥 于立新 +5 位作者 徐健 谢庆祥 王亦斌 邓文锋 刘小友 曾京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7-569,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及与CAN病理分级之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在慢性移植肾病(CA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测19例CAN患者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间及与CAN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CAN移植肾组织中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比正常肾组织明显增加(P<0.001),并随CAN病理分级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与正常肾组织相比TGF-β1和Ⅳ型胶原在CAN患者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3,P<0.001及r=0.910,P<0.001)。结论Ⅳ型胶原的异常沉积是CAN患者移植肾纤维化的重要表现,TGF-β可能通过调控Ⅳ型胶原等成分的变化在CAN移植肾的纤维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后移植肾内树突状细胞的早期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陆京伯 于立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藉此探讨排斥反应的防治。方法受体Wistar大鼠30只,按5只/组随机分为6组,35只SD大鼠作为供体,其中5只供肾作为对照组,不行受体手术。其余均行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术,并分别于... 目的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藉此探讨排斥反应的防治。方法受体Wistar大鼠30只,按5只/组随机分为6组,35只SD大鼠作为供体,其中5只供肾作为对照组,不行受体手术。其余均行同种异体原位肾移植术,并分别于开放供肾循环后1、6、12、24、48、72h切取移植肾,行石蜡包埋切片,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和HE染色。观察移植肾病理学改变及肾小球内DC数量变化。结果各组切片均未见肾小管肾炎、动脉内膜炎等AR表现。对照组及术后1h组肾小球内DC数量基本为零;此后逐渐增加;24h组达到顶峰,其均数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max=0.038);随后DC数量缓慢下降。结论大鼠肾移植术后72h内,供肾肾小球DC数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受体DC不断迁入、迁出供肾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揭示移植肾内DC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免疫抑制剂及抗炎药物的使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树突状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肾移植治疗(附64例报告)
7
作者 于立新 陆京伯 +3 位作者 刘小友 邓文锋 叶俊生 魏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1-1452,共2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动脉硬化尿毒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在诊断、手术、术后用药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因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 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的特点,总结围手术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动脉硬化尿毒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结合随访结果,在诊断、手术、术后用药等方面作出评价。结果因肾血管栓塞切除移植肾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9例,术后半年移植肾动脉狭窄1例,均治愈。63例患者至今人/肾存活,肾功能正常。结论明确的术前诊断、良好的术中血管吻合,正确的术后处理,是减少尿毒症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硬化 并发症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的应用
8
作者 王亦斌 于立新 +2 位作者 邓文锋 苗云 叶俊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5-1216,1221,共3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MMF)的合理应用。方法随访49例丙型肝炎肾移植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术后给予强的松(prednisonePred)、MMF、环孢素)或普乐可复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将术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持续服药(服药组)、...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霉酚酸酯(MMF)的合理应用。方法随访49例丙型肝炎肾移植患者,术前肝功能正常,术后给予强的松(prednisonePred)、MMF、环孢素)或普乐可复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将术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分为持续服药(服药组)、减少或停用MMF(减停组)两组,均给予保肝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所需的天数。结果49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服药组8例、减停组11例,在相同治疗方案下,两组肝功能异常至好转及肝功能好转至正常所需的治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减少或停用MMF,并及时给予保肝治疗,使患者肝功能尽快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丙型肝炎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患者重度牙龈增生的治疗
9
作者 王亦斌 于立新 +1 位作者 邓文锋 徐恩五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7-298,共2页
目的观察转换为普乐可复(FK506)治疗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重度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移植术后服用CsA导致牙龈重度增生的13例患者的CsA转换为FK506,观察其增生牙龈的变化。结果转换治疗6个月后,13例患者中完全治愈3... 目的观察转换为普乐可复(FK506)治疗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CsA)导致的重度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肾移植术后服用CsA导致牙龈重度增生的13例患者的CsA转换为FK506,观察其增生牙龈的变化。结果转换治疗6个月后,13例患者中完全治愈3例(23%),Ⅰ度牙龈增生4例(31%),Ⅱ度牙龈增生6例(46%)。转换后患者移植肾功能无变化。结论肾移植术后服用CsA导致的重度牙龈增生患者,将CsA转换为FK506后,牙龈增生的程度有明显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牙龈增生 环孢素A 普乐可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肾质量和受者体质量与移植肾远期功能的关系
10
作者 付绍杰 于立新 +3 位作者 杜传福 徐健 刘小友 王亦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5-1296,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比值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的比值与受者术后3年血肌酐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供肾质量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比值与远期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8例肾移植手术病人的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的比值与受者术后3年血肌酐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供肾质量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5);受者体质量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正相关影响(P<0.01);供肾质量及受者体质量的比值与术后3年血肌酐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供肾质量、受者体质量及二者的比值与远期移植肾功能的关系应引起重视,体质量较大的受者应尽量选择较重的供肾相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肾质量 受者体质量 肾移植 远期肾功能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现况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莎莎 刘红霞 +6 位作者 高凤莉 张小东 付迎欣 赵杰 于立新 苗芸 叶桂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调查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结果:共纳入819例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43.8%,其... 目的:调查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的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Basel评估量表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结果:共纳入819例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差的发生率为43.8%,其中不按时服药最常发生,其次是漏服药。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移植时间、器官来源、术后是否存在并发症和透析时间。结论:目前肾移植受者的免疫抑制药物依从率较低,尤其是移植时间长、活体供肾、有并发症以及透析时间短的受者,医务人员在随访过程中应重视该人群依从性的筛查,帮助肾移植受者进行疾病和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受者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的跨文化调试及其在肾移植受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雅彬 刘红霞 +6 位作者 于立新 苗芸 叶桂荣 吴丝丝 杜春燕 胡阅 李嘉琪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对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TSQM)进行跨文化调试,并检验中文版TSQM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移植随访中心的肾移植受者。在取得量表研发方授权使用后,对TSQM进行跨文化调试。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及... 目的:对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TSQM)进行跨文化调试,并检验中文版TSQM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移植随访中心的肾移植受者。在取得量表研发方授权使用后,对TSQM进行跨文化调试。采用内在一致性信度及重测信度对中文版TSQM量表进行信度分析;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等进行效度分析。结果: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218份。中文版TSQM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707,各维度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47~0.961;量表各维度及量表整体的重测信度为0.930~0.995;专家内容效度指数为1。KMO=0.828,Bar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0.01;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个公因子,解释了73.256%的方差变异。结论:中文版TSQM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对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满意度 跨文化调试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DI-SP——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沙 刘艳君 余玉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12-314,323,共4页
碳二亚胺(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关于ECDI偶联脾淋巴细胞(ECDI-SP)或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ECDI-SP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包括淋巴细胞相... 碳二亚胺(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关于ECDI偶联脾淋巴细胞(ECDI-SP)或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ECDI-SP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包括淋巴细胞相关途径以及阻滞共刺激分子途径等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亚胺偶联脾淋巴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对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ABO基因分型的检测效果与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俊勋 詹洁瑜 +5 位作者 张帆 叶壮健 王亦斌 罗敏 肖露露 姜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6-792,共7页
【目的】调查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的ABO血型基因,分析ABO表型相同输血中ABO基因型的错配输血几率。【方法】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检测ABO血型的表型及基因型。比... 【目的】调查潜在输血需要住院患者的ABO血型基因,分析ABO表型相同输血中ABO基因型的错配输血几率。【方法】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采用血清学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技术(PCR-SSP)检测ABO血型的表型及基因型。比较两种方法学对ABO血型表型的一致率;统计各ABO等位基因及各ABO基因型的频率;并分析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在接受ABO血型表型相同的输血时,ABO基因错配输血几率。【结果】血清学与PCR-SSP对502例潜在输血需要的住院患者的ABO表型识别的一致率为100%。PCR-SSP技术检测出患者中常见ABO基因5个(O1、O2、A1、B1及A2)以及ABO基因型16个(O1O2、O1O1、B1O1、A1O1、A1O2、B1O2、O2O2、A1B1、A1A1、B1B1、A2O1、A2O2、A2B1和A1A2),而血清学仅能识别ABO表型。潜在输血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接受ABO血型表型相同的随机输血中,与供者之间ABO基因型的错配率分别为:A型65.98%,B型57.39%,O型56.95%,AB型22.55%。【结论】PCR-SSP能识别ABO基因型,不仅可以作为血清学的有力补充,而且可能揭示输血治疗中不明原因的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原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表型 基因型 血型血清学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激酶信号通路参与ET-1诱导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振兴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徐健 任敦强 赵燕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研究Rho激酶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迁移及细胞骨架变化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ASMCs,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ASMCs的迁移能力;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 目的研究Rho激酶信号通路在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迁移及细胞骨架变化中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ASMCs,改良的Boyden小室检测ASMCs的迁移能力;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ET-1刺激不同时间后Rho激酶底物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MYPT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ET-1在0.1、1、10、100nmol/L浓度具有趋化ASMCs的迁移能力,10nmol/L的ET-1趋化ASMCs迁移的能力最强(与对照组相比,P<0.01)。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ET-1趋化的ASMCs跨膜迁移,与ET-1组相比,10μmol/L的Y-27632显著抑制了ASMCs迁移(P<0.01);ET-1(10nmol/L)刺激后ASMCs细胞骨架和形态改变,伪足生成,应力纤维形成增多,Y-27632可显著抑制ET-1诱导的上述改变;ET-1刺激15、30min后p-MYPT1表达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1),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p-MYPT1表达下降(P>0.05)。结论Rho激酶信号通路在ET-1诱导的ASMCs迁移和细胞骨架变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内皮素-1 迁移 细胞骨架 RHO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抑制小鼠CD4^+T细胞活化的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强 文晓芸 +3 位作者 杜传福 吴少瑜 叶俊生 李忠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3-428,共6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相关分子的基因转录和表达以及对活化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TSA影响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20、200 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C57BL小鼠脾脏中分离出...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小鼠脾脏CD4+T细胞相关分子的基因转录和表达以及对活化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TSA影响CD4+T细胞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20、200 nmol/L倍比浓度TSA作用于C57BL小鼠脾脏中分离出的CD4+T细胞24 h,观察对CD3,CD28以及IL-2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观察TSA对采用抗CD3,CD28单抗激活CD4+T细胞表达蛋白酶ZAP70和PI3K的影响。结果 TSA能抑制CD4+T细胞CD28基因转录和分子表达,且与作用浓度相关;能抑制抗体激活的小鼠CD4+T细胞表达PI3K蛋白,而对CD3分子活化信号下游的ZAP70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TSA还能抑制CD4+T细胞IL-2的基因转录和显著减少激活的CD4+T细胞表达IL-2(P<0.01)。结论 TSA通过抑制CD28基因转录和分子表达,影响激活CD4+T细胞活化过程中共刺激信号向细胞内的传导,减少IL-2的分泌,从而降低CD4+T细胞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古抑菌素A CD4+T细胞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浩海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徐健 陈丽丽 叶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应用pAdxsi载体系统构建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TENcDNA自载体pcDNA3-PTEN中切出,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中,然后与腺病毒质粒pAdxsi在化学感受态细胞DH5α菌株内同源重组,经Pac-Ⅰ线性化后,重组子通过脂质体200... 目的应用pAdxsi载体系统构建携带PTE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TENcDNA自载体pcDNA3-PTEN中切出,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中,然后与腺病毒质粒pAdxsi在化学感受态细胞DH5α菌株内同源重组,经Pac-Ⅰ线性化后,重组子通过脂质体2000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产生有感染能力的腺病毒,并测定其滴度,通过荧光显微镜能观察HEK293细胞内绿色荧光的表达;PCR检测腺病毒载体PTE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在气道平滑肌细胞的表达。结果感染腺病毒载体的HEK293细胞表达GFP随着时间逐渐增强,并且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经过3轮扩增后病毒达到合适的滴度,构建的Ad-PTEN腺病毒滴度为2×1010pfu/ml,PCR扩增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其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腺病毒感染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内PTE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野生型PTEN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PTEN基因应用于哮喘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腺病毒载体 气道平滑肌细胞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张旃 罗雅玲 +6 位作者 周丽丽 赖文岩 徐建 黎振兴 任敦强 叶涵 钟浩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 目的探讨哮喘血清、地塞米松、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不同刺激因子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PCR检测不同因素刺激下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的表达,用Westernblot检测人不同因素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蛋白的表达,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哮喘血清刺激下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升至对照组345倍,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加用地塞米松后IL-22R1mRNA降至对照组10倍,蛋白表达较仅用哮喘血清刺激明显减弱(P<0.01)。IL-4、IFN-γ、TGF-β刺激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性增加。结论 IL-22R1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程,影响人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地塞米松发挥其在支气管哮喘病程中作用的机制之一。IFN-γ、IL-4、TGF-β对气道平滑肌细胞IL-22R1的作用可能是其对支气管哮喘疾病产生影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白细胞介素-22R1 人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抑制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燕霞 罗雅玲 +3 位作者 赖文岩 徐健 任敦强 黎振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5-807,810,共4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传至4~8代的HASMCs,经40、20、10、5、2、1、0.5μmol/L及0μmol/L(对照组)的紫草素分别作用12、24、48h后,应用MTS法测定紫草素对HASMCs的...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传至4~8代的HASMCs,经40、20、10、5、2、1、0.5μmol/L及0μmol/L(对照组)的紫草素分别作用12、24、48h后,应用MTS法测定紫草素对HASMCs的细胞增殖的影响;经40、20、10、5μmol/L及0μmol/L(对照组)的紫草素分别作用24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紫草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经20μmol/L及0μmol/L(对照组)的紫草素分别作用24h后,应用SP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紫草素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和40μmol/L的紫草素均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均P<0.05),以48h最为显著(抑制率分别为30.1%与42.9%),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20μmol/L及40μmol/L的紫草素均可显著提高G0/G1期比例(P<0.05),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20μmol/L的紫草素可显著下调PCNA的表达(P<0.01)。结论紫草素对HASMCs具有明确的抗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平滑肌 紫草素 增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表达改变对人气道平滑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杨 钟浩海 +4 位作者 罗雅玲 赖文岩 徐健 张达成 蓝海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通过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使肿瘤抑制基因PTEN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观察其对HASMC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PTEN)和针对PTEN基因的腺病毒短发夹状RNA(sh... 目的通过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使肿瘤抑制基因PTEN过表达和RNA干扰表达,观察其对HASMC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GFP-PTEN)和针对PTEN基因的腺病毒短发夹状RNA(shRNA)载体(Ad-GFP-shRNA-PTEN)转染HASMC细胞,并以感染空载腺病毒Ad-GFP和空白组(DMEM)作为对照,用流式细胞计数确立最佳转染复数后,通过Transwell趋化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ASMC跨膜迁移能力和横向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和AKT、ERK1/2通路的活化情况,并加入两通路的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腺病毒搭载的PTEN基因过表达和干扰载体能成功改变PTEN基因的表达。上调PTEN表达能显著抑制HASMC迁移;蛋白水平上抑制PI3K/AKT通路,而MAPK/ERK通路未见变化。下调PTEN表达不能明显促进HASMC迁移;但在蛋白水平能使PI3K/AKT通路激活,而MAPK/ERK通路却受到抑制。结论上调PTEN表达能有效抑制HASMC的迁移,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人气道平滑肌 迁移 PI3K/AKT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