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佟琳 杨学习 +5 位作者 李粉霞 孙敏英 刘民锋 董建宇 郭昭泽 叶长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 目的:探讨位于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基因HLA-Ⅰ区域的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检测系统对所选位点在267例乳腺癌患者和274例健康对照女性中进行基因分型分析。χ2检验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评价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另外,根据临床治疗中癌组织ER、PR和HER-2状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所选位点在中国南方汉族女性中均存在多态性,其中rs9260682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显著相关,与AA基因型相比,AT基因型可增加携带者乳腺癌的患病风险(P=0.04),且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rs9260734位点多态性分布在病例-对照分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25),但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P=0.048);其余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ER、PR和HER-2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位于HLA-Ⅰ基因区域的多态性位点rs9260682既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又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关,而rs9260734位点的AA基因型与PR阴性乳腺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Ⅰ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乳腺癌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文姬 杨惠 +3 位作者 李晓瑾 马兰兰 刘芙蓉 周春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05-1710,共6页
目的:构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为中心组建核心团队,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开设淋巴水肿门诊,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联动居家患者及家属,构建并实施医院-居家联动乳腺... 目的:构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以医院为中心组建核心团队,对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开设淋巴水肿门诊,搭建信息化沟通平台,联动居家患者及家属,构建并实施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对比该模式实施前后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住院和居家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能力。结果:项目实施后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考核成绩、住院和居家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提高(P<0.05);淋巴水肿发生率由24.6%下降至18.2%。结论:医院-居家联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的实施有效提高了乳腺专科护士护理能力,帮助乳腺癌患者做好术后淋巴水肿自我管理,改善了临床结局,具有可行性及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居家 乳腺癌 淋巴水肿 医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HER2与参照药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体内代谢特征、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比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等效性临床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罗扬 孙涛 +17 位作者 邵志敏 崔久嵬 潘跃银 张清媛 程颖 李惠平 杨燕 叶长生 于国华 王京芬 刘运江 刘新兰 周宇红 柏玉举 谷元廷 王晓稼 徐兵河 宋礼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5,共15页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 背景与目的: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治疗能够延长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原研曲妥珠单抗价格较高。生物类似药理论上具有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临床试验旨在评估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AK-HER2与原研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这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在中国43个分中心开展。本研究遵从研究方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伦理学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临床试验注册机构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号为2015L04224,临床试验登记号为CTR20170516)。在入组前获得了受试者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入组患者随机分配至AK-HER2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AK-HER2或原研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初始负荷剂量8 mg/kg,维持剂量6 mg/kg,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总治疗时间为16个周期)与多西他赛(剂量75 mg/m2,治疗持续至少9个周期)联合治疗。本临床试验主要研究终点是第9个周期AK-HER2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RR16、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1年生存率。本研究在第6个周期用药后,随机选择100例受试者(AK-HER2组∶对照组=1∶1)进行血样采集,采集时间点分别为输注45 min时(即给药结束)、给药结束后第4、8、24、72、120、168、336、504 h。采集后血样进行PK参数(PK parameter set,PKPS)分析。其他评估指标包括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结果: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共有550例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入组该临床试验。AK-HER2组(n=275)和对照组(n=272)的ORR9分别为试验组受试者(n=237)达CR或PR的有129例,ORR9为54.4%,对照组受试者(n=241)达CR或PR的有134例,ORR9为55.6%。AK-HER2组与对照组的ORR9比率为97.9%[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85.4%~112.2%,P=0.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有次要疗效终点中,两组均未观察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进行了AK-HER2组和对照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参数的均值比值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相似。原研曲妥珠单抗治疗导致药物减量或暂停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reatment emergent adverse event,TEAE)发生率,AK-HER2组为3.6%(10例),对照组为8.1%(2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AK-HER2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抗药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与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B)阳性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5和P=0.752)。结论:在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AK-HER2与参照药原研曲妥珠单抗的疗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AK-HER2 疗效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首次换药时间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颖华 李文姬 郑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772-2777,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首次换药时间对其临床、心理、经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4—10月期间乳腺癌术后并接受PICC置管的120例患者,根据纳排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对照组24 h内进行首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在首次换药时穿刺点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情况,3周内心理状态(PHQ-9抑郁量表和GAD-7焦虑量表)和维护频率、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差异。观察组在置管后首次换药时的疼痛程度、1周内穿刺点渗血程度及渗血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观察组在置管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和3周内的维护频率、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在PICC置管后48 h进行首次换药,可减少穿刺点出血、减轻疼痛,从而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同时也可降低换药频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首次换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乳腺癌Ⅰ期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董建宇 延艳 +3 位作者 刘民锋 郭昭泽 郭婧昀 叶长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7-610,共4页
假体植入术是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乳房重建的主要选择,近年来,在欧美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假体植入术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脱细胞基质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历史、种类、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 乳腺癌 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1-MMP在乳腺癌中的独特表达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广裕 陈路嘉 +2 位作者 胡晓磊 李文姬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MT1-MMP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和m RNA的表达,研究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 目的探讨MT1-MMP在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RT-PCR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3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和m RNA的表达,研究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1-MMP蛋白表达,发现阳性染色位于癌细胞胞膜;而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到MT1-MMP m RNA的阳性染色位于乳腺癌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癌组织中MT1-MMP m RNA表达,所有标本均有MT1-MMP m RNA的表达,其中MT1-MMP免疫组化阳性染色的乳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高(0.759±0.0802);在MT1-MMP免疫组化阴性染色的乳腺癌中相对表达量低(0.547±0.0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T1-MMP很可能是由乳腺癌癌巢周围的间质细胞产生,激活后锚于癌细胞膜发挥作用,MT1-MM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产生和作用有其独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间质细胞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mTOR质粒体外转染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民锋 郭昭泽 +5 位作者 董建宇 杨翼鹏 嵇健 刘润奇 延艳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m TOR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的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用pc DNA3.1-m TOR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转染MCF-7;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 TOR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通路m TOR体外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的负反馈调节的影响。方法用pc DNA3.1-m TOR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质粒转染MCF-7;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m TOR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而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质粒组无明显变化。转染m TOR基因后,PTEN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m TOR可能通过PI3K/AKT/PTEN与m TOR信号转导通路负反馈调节PTEN的表达。m TOR的增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为m TOR的特异性的抑制剂的运用提供了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信号转导通路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信号通路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路嘉 叶长生 +6 位作者 黄仲曦 李欣 姚广裕 刘民锋 胡晓磊 董建宇 郭昭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 目的初步分析亚洲人乳腺癌差异表达基因及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5套亚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获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谱和信号通路分析,并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2对乳腺癌患者癌和癌旁标本,验证其中部分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大样本芯片数据分析显示,436个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出现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有259个,下调的有177个。Pathway分析发现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亚洲人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经荧光定量PCR验证,KRT19、ADIPOQ、CFD、RBP4、LPL、ABCA8、CD36基因表达情况与芯片数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亚洲人乳腺癌基因差异表达谱特征和所涉及的重要信号通路,其中CD36基因可能与亚洲人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ABCA8基因可能是亚洲人乳腺癌新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亚洲人 基因差异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嵇健 刘民锋 +3 位作者 杨翼鹏 郭昭泽 董建宇 叶长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但受抑制状态的小鼠,以期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BALB/c随机平均分成4组,按环磷酰胺和强的松用量多少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 目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具有正常免疫功能但受抑制状态的小鼠,以期建立乳腺癌小鼠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BALB/c随机平均分成4组,按环磷酰胺和强的松用量多少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人乳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背部,观察小鼠成瘤时间、成瘤率、肿瘤的影像、病理学表现及其重要内脏器官转移情况等。结果:高剂量组成瘤率高,成瘤时间早,且内脏器官转移多,小鼠死亡率高。中剂量组成瘤率较低,成瘤时间较晚,内脏器官转移少,小鼠死亡率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未见成瘤和小鼠死亡。结论:本实验成功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在免疫正常的小鼠中建立人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较好的模仿乳腺癌在免疫正常的机体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强的松 免疫抑制 乳腺癌 小鼠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步法”诊断乳腺炎7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婧昀 叶长生 +4 位作者 姚广裕 顾繁 陈路嘉 陈睿婷 李文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6-1567,共2页
乳腺炎是一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伴或不伴感染的乳腺炎症,包括感染性乳腺炎、非感染性乳腺炎、癌性乳腺炎,其诊治的最终目的是排除癌症和对症治疗[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诊治的71例乳腺炎病例,旨在对乳腺炎诊... 乳腺炎是一种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伴或不伴感染的乳腺炎症,包括感染性乳腺炎、非感染性乳腺炎、癌性乳腺炎,其诊治的最终目的是排除癌症和对症治疗[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住院诊治的71例乳腺炎病例,旨在对乳腺炎诊治思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症 “三步法” 诊断 非感染性 2009年 对症治疗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汉族女性TRIM3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陈军 杨学习 +3 位作者 姚广裕 李粉霞 孙敏英 叶长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TRIM31(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31)基因rs111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广东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MassARRAY-IPLEX SNP分型技术,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216... 目的:探讨TRIM31(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31)基因rs11162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广东汉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利用MassARRAY-IPLEX SNP分型技术,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216例广东汉族乳腺癌患者及21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TRIM3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1116221进行基因分型,采用χ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比数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该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在病例组中根据临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TRIM31基因位点rs1116221在广东汉族女性中存在CC、CT、TT 3种多态性,病例-对照分析显示,该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该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ER阳性/阴性(+/-)分组中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携带杂合基因型CT的个体更倾向于ER(+)乳腺癌(OR=2.67,95%CI:1.02~7.02);而在PR阳性/阴性(+/-)分组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因TRIM31的rs1116221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该位点的杂合基因型与乳腺癌ER阳性(+)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31 乳腺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乳腺癌治疗后单纯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二线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蔡雅虹 姚广裕 +2 位作者 陈路嘉 胡晓磊 叶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75-1979,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一线姑息化疗有效后,随诊仅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时早期给予二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有转移病灶,同时伴有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或)糖类抗原15-3(CA-153)升高,经...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一线姑息化疗有效后,随诊仅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时早期给予二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有转移病灶,同时伴有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或)糖类抗原15-3(CA-153)升高,经一线姑息化疗有效后,随诊过程中单纯出现肿瘤标志物再次升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42例。根据是否给予二线治疗分为治疗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主要观察自单纯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至影像学出现疾病进展时间(PFSmarker)。结果:晚期乳腺癌一线治疗后,血CEA 及CA-153仍呈下降趋势,随诊过程中单纯出现CEA和(或)CA-153升高时给予二线治疗可以使其再次下降,而观察组则持续升高直至影像学出现肿瘤进展。治疗组PFSmarker为13.65(6~24)个月,观察组为8.18(3~1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明显长于观察组。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有效后,随诊中仅出现肿瘤标志物再次升高,早期给予二线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5-3(CA-153) 癌胚抗原(CEA) 乳腺肿瘤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降低MT1-MMP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俊青 姚广裕 +2 位作者 胡晓磊 陈路嘉 叶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对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C(MT1-MMP)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株,并将细胞分成3组:未转染组、空白质粒组、转染组,予不同浓度姜黄素(0、5...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对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C(MT1-MMP)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细胞株,并将细胞分成3组:未转染组、空白质粒组、转染组,予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20μmol/L)作用于MCF-7细胞。分别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法测定姜黄素对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CCK-8法和Transwell法实验结果显示:与未转染组及空白质粒组比较,转染组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且细胞侵袭数目增加,即表达MT1-MMP蛋白的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增强,而在经姜黄素处理后其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增加而侵袭数目减少,表明其增殖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方式。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降低MT1-MMP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姜黄素 MCF-7细胞 MT1-M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九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4
作者 蔡耿喜 卢绮思 +3 位作者 刘情 姚广裕 陈路嘉 叶长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t-AL)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并分析2009—2014年南方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癌t-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使用了蒽环类药物,8例使用了环磷酰胺,5例接受过放疗,9例... 目的探讨乳腺癌治疗相关性急性白血病(t-AL)的发病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并分析2009—2014年南方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癌t-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使用了蒽环类药物,8例使用了环磷酰胺,5例接受过放疗,9例患者均使用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位潜伏期为23个月;7例治疗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和2例治疗后继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发现11q23、21q22、t(8;21)、t(15;17)等染色体平衡异位,发现AML1/ETO(+)、PML/RARα(+)、MLL(+)分子遗传学异常。8例患者接受化疗,3例患者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9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32个月,3年生存率为44.4%;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中位无疾病生存时间为31个月;2例HSCT成功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4个月,3年生存率为100.0%。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烷化剂、蒽环类药物化疗以及放疗可发生t-AL,且以t-AML为主,常合并多种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异常;t-AL治疗以化疗为主,HSCT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t-AL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化疗 辅助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例早期乳腺癌化疗过程中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耿喜 刘情 +2 位作者 姚广裕 陈路嘉 叶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98-39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贫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2011年本院乳腺外科共400例接受含紫杉烷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化疗过程中贫血发生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贫...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贫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2011年本院乳腺外科共400例接受含紫杉烷方案化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化疗过程中贫血发生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贫血相关因素。结果:4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含紫杉烷方案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为72.2%;化疗过程中发生贫血的相关因素包括:化疗方案、化疗前Hb<135.0g/L、年龄>60岁、BMI≤25 kg/m2和乙肝。结论 :早期乳腺癌化疗过程中贫血发生率较高,可根据化疗方案、化疗前Hb水平、年龄、BMI及是否有乙肝识别贫血高危患者,预测贫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疗 贫血 发生率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窝治疗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是否有必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翼鹏 嵇健 +1 位作者 刘民锋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65-1067,共3页
自从乳腺癌根治术被提出至今,以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为主的腋窝治疗就一直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腋窝淋巴结清扫又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提示腋窝治疗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所必需,对于临... 自从乳腺癌根治术被提出至今,以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为主的腋窝治疗就一直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腋窝淋巴结清扫又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近年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提示腋窝治疗并非所有乳腺癌患者所必需,对于临床早期的患者,腋窝治疗可能弊大于利;前哨淋巴结活检为指导是否施行ALND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近期的几项研究均提示,ALND并非对所有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患者预后有益。本文主要就此两个热点问题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临床早期 腋窝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恶性行为及MT1-MM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关艳萍 姚广裕 +3 位作者 胡晓磊 陈路嘉 顾繁 叶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83-2085,共3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ichin-3-gallate,EGCG)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恶性行为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MT1-MM...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ichin-3-gallate,EGCG)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恶性行为及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MT1-MM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的MCF-7。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MT1-MMP蛋白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株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实验中将MCF-7细胞株分为3组:(1)未转染组;(2)空白质粒组;(3)转染组。将各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显示,转染后MCF-7细胞株检测到MT1-MMP蛋白的表达,加入EGCG后MT1-MMP表达受抑制。侵袭实验及CCK-8实验结果显示,表达MT1-MMP蛋白的MCF-7细胞株的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未转染组及空白质粒组,而加入EGCG后转染组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降低,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力及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1-MMP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脂质体凝胶协同曲妥珠单抗体外杀伤耐药性乳腺癌细胞的效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永霞 文楚然 +5 位作者 叶建森 黄河清 张玉娟 袁惠玲 姚广裕 于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目的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肿瘤靶向药曲妥珠单抗(Tmab)的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实现对耐药性HER2+乳腺癌的光动力治疗(PDT)和靶向治疗。方法采用旋蒸薄膜水化法制备Ce6-PC-Tmab脂质体,检测其纳米载体一般特性、包封... 目的制备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Ce6)和肿瘤靶向药曲妥珠单抗(Tmab)的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实现对耐药性HER2+乳腺癌的光动力治疗(PDT)和靶向治疗。方法采用旋蒸薄膜水化法制备Ce6-PC-Tmab脂质体,检测其纳米载体一般特性、包封率及近红外光响应性,同时采用冷冻干燥法及搅拌交联法,制备具有剪切响应性脂质体凝胶Ce6-PC-Tmab@A-Gel,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通过流变仪评价凝胶的剪切响应性。细胞毒性试验(MTT)检测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对于SK-BR-3细胞株的抑制效果。结果制备的Ce6-PC-Tmab粒径为239.7±9.7 nm,电位为-2.03±0.09 mV,Ce6-PCTmab脂质体中Tmab的包封率为(40.22±0.73)%;形成脂质体凝胶后剪切响应性良好;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随近红外光刺激强度增加和时间延长,Tmab释放均增多;Ce6-PC-Tmab@A-Gel在室温下性质稳定,在模拟肿瘤微环境中(pH 6.25)仍然具有稳定的结构;细胞毒性试验中,对耐药性HER2+人源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Ce6-PC-Tmab@AGel联合近红外光治疗组的SK-BR-3细胞生存率为(31.37±1.73)%,与未治疗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具备较高的活性氧(ROS)产生效率,Ce6-PC-Tmab@A-Gel治疗组ROS释放量在光照2 min后达到(22.36±0.11)%;对于耐药性乳腺癌细胞的杀伤具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Ce6-PC-Tmab@A-Gel粒径小,均一性好,有良好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特性,保证了Ce6-PC-Tmab@A-Gel中Tmab的高效靶向治疗性,可注射凝胶体系为肿瘤局部的长时释药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肿瘤靶向给药 可注射脂质体凝胶 光响应释药 耐药性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NK4纳米复合物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延艳 刘民锋 +7 位作者 孙世强 刘润奇 董建宇 郭昭泽 郭婧昀 王恒雨 叶长生 李文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介导NK4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PAMAM-NK4纳米复合物颗粒,纳米复... 目的:探讨新型纳米材料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polyamidoamine dendrimer,PAMAM)介导NK4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PAMAM-NK4纳米复合物颗粒,纳米复合物和空载体PAMAM分别转染MDA-MB-231和MCF-7细胞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MTT实验、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PAMAM-NK4对细胞增殖、NK4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40只雌性裸鼠经皮下注射建立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裸鼠:空白组肿瘤接种部位旁皮下注射0.2 ml 0.9%Na Cl溶液、空载体组注射0.2 ml含100μg PAMAM-Lac Z质粒的溶液、给药组注射0.2 ml含100μg PAMAM-NK4质粒的溶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2 ml多柔比星(100μg)溶液。连续注射7 d,第30天处死裸鼠,完整摘除肿瘤,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NK4蛋白表达。结果:PAMAM-NK4纳米粒转染MDA-MB-231、MCF-7细胞后能够稳定表达NK4蛋白、抑制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凋亡率。成功建立MDA-MB-231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肿瘤体积及质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且安全性良好;给药组NK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PAMAMNK4纳米粒对乳腺癌MDA-MB-231、MCF-7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人乳腺癌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聚合物 NK4基因 乳腺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