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偏向对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志嵘 俞守义 +2 位作者 周增桓 张超 王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93-229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在教师不同教学质量评价偏向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 目的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在教师不同教学质量评价偏向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某高等医学院校参与一线教学的全体教师,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结果作为应变量,教学行为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影响专家偏向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9个,影响学生偏向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5个,影响学生专家均不认可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7个。结论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差异,是导致教学评价偏向的原因,影响这种评价偏向现象的教学行为因素众多。影响教师教学评价偏向改进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的转归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教育管理部门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偏向 行为流行病学研究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志嵘 俞守义 +2 位作者 周增桓 张超 王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教学优秀、普通、不良3类教师在不同教学质量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 目的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教学优秀、普通、不良3类教师在不同教学质量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某高等医学院校参与一线教学的全体教师,以教师教学质量的结果作为应变量,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教学质量在38种不同教学行为表现的教师人群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影响教学不良教师向教学优秀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4个,影响教学普通教师向教学优秀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6个,影响教学不良教师向教学普通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7个。结论教师教学质量受到众多教学行为的共同影响,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质量水平和质量转归方向的教师人群,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并不完全一致,联系的强度(OR值)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教学质量现状 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8~2014年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37
3
作者 熊益权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2-1825,共4页
自1978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报告,表现为间断性流行,有每隔4~7年发生1次流行的趋势。高发年龄段为20~60岁,男女发病比例接近;4个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1型为主。1997年以后,登革热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2013年开始... 自1978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病例报告,表现为间断性流行,有每隔4~7年发生1次流行的趋势。高发年龄段为20~60岁,男女发病比例接近;4个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1型为主。1997年以后,登革热疫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2013年开始,登革热发病率明显上升,尤其是2014年,流行规模更是达到1986年以来的新高。截至11月23日广东省登革发病人数已经达到44894人,疫情的严重性已经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对1978年以来我国登革热的流行状况、地区和人群分布以及今年登革热疫情大爆发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8
4
作者 何琼 李建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62-2966,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IBD在西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趋于稳定,而亚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其可能的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仍较...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IBD在西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趋于稳定,而亚洲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其可能的相关病因和发病机制仍较为复杂。我国的IBD流行病学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尚待更多临床医学中心获取更多的大样本IBD群体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做好我国IBD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技术建设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旭林 俞守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89,共2页
提高技术水平是发展社区卫生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通过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专家教授进社区帮带,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到社区,指导社区人员开展疾病干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 医科院校 社区卫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及周边地区蝙蝠携带SRAS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李志峰 胡勇 +8 位作者 詹惠春 云雪霞 杜玉萍 柯雪梅 余德宪 李建栋 戴迎春 陈清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了解野生动物市场果蝠携带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情况。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广州及广州野生动物市场收集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分属两个亚目9个种的蝙蝠共905只,有犬蝠(Cynopterussphinx)... 目的了解野生动物市场果蝠携带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CoV)情况。方法2004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广州及广州野生动物市场收集来自广州及周边地区的分属两个亚目9个种的蝙蝠共905只,有犬蝠(Cynopterussphinx)、棕果蝠(Rousettusleschenaulti)、普通长翼蝠(Miniopterusschreibersi)、普氏蹄蝠(Hipposiderospratti)、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sinicus)、小黄蝠(Scotophiluskuhlii)、大耳双色蹄蝠(HipposiderosPomona)、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和小菊头蝠(Rhinolophuspusillus)。收集的蝙蝠分别取得咽拭813份、血清524份、肺组织853份及直肠粪便853份标本共计3043份,用新型冠状病毒(N-蛋白)测定试剂盒(酶联免疫法)、SARS-CoVRNA检测试剂盒、荧光PCR及基因芯片检测并通过RT-PCR和细胞分离培养检测SARS-CoV和SARS-like-CoV。结果收集的9个种905只蝙蝠共3043份标本未检测、分离出SARS-CoV和SARS-like-CoV。结论调查的广州及周边地区的9种蝙蝠均未检测到SARS-CoV和SARS-like-C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类SARS样冠状病毒 蝙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尿碘及其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维森 许启荣 +1 位作者 江朝强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尿碘,以便能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选用ICS-2500型离子色谱仪、IonPacAS7(4mm×250mm)分析柱和银电极,在直流安培模式下测尿碘。应用人群选择:有自理能力的广州尊老康乐协会50岁以上会员569名,测尿碘、...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尿碘,以便能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选用ICS-2500型离子色谱仪、IonPacAS7(4mm×250mm)分析柱和银电极,在直流安培模式下测尿碘。应用人群选择:有自理能力的广州尊老康乐协会50岁以上会员569名,测尿碘、甲状腺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并调查甲状腺病病史。结果(1)离子色谱峰面积与尿碘浓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9,最低检出限约2.2μg/L,变异系数3.16%~3.45%,平均回收率95.0%;(2)在467名合格的入选对象中,尿碘浓度呈正偏态分布,中位数为224.7μg/L。结论采用的离子色谱法测尿碘选择性好、灵敏、快速、可信、准确、稳定,应用于人群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尿碘 甲状腺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中人副肠孤病毒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祝亚楠 张海龙 +6 位作者 陈龙 姚相杰 杨洪 韩敏 关心 何雅青 胡贵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中人副肠孤病毒(HPeV)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深圳地区5岁以下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常规细菌鉴定为阴性)497份,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HPeV,通过巢式PCR扩增VP3...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中人副肠孤病毒(HPeV)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深圳地区5岁以下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常规细菌鉴定为阴性)497份,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HPeV,通过巢式PCR扩增VP3/VP1连接区片段进行分型,同时对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7例患儿中,HPeV的阳性率为8.2%;男性HPeV阳性率为7.6%,女性HPeV阳性率为9.4%(χ2=0.491,P=0.501);0~6月龄患儿HPeV阳性率最高,且92.7%的HPeV阳性患儿月龄<24个月;深圳夏季(7~9月)HPeV的阳性率最高。HPeV阳性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中热(38.1~39℃),腹泻频率平均>6次/d,以黏液便为主,常伴有呕吐,呕吐频率平均每天5次,呕吐物以胃内容物为主。HPeV阳性患儿较阴性患儿在有无呕吐和呕吐物性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共检测到HPeV⁃1(HPeV⁃1A和HPeV⁃1B亚型)、3、4、5、6和14在内的6种基因型,其中HPeV⁃1B(56.1%)为优势流行株,其次是HPeV⁃1A(17.1%)、HPeV⁃3(7.3%)、HPeV⁃4(7.3%)、HPeV⁃5(4.9%)、HPeV⁃6(4.9%)和HPeV⁃14(2.4%)。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深圳分离株与兰州和广州来源的参考株核苷酸序列一致性高。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深圳地区5岁以下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粪便中检测到HPeV,且在2017年和2018年有稳定的感染率,检测到6种HPeV基因型别可能与急性肠胃炎相关,HPeV夏季检出率最高,好发于0~6个月患儿,可能是引起急性肠胃炎住院患儿呕吐胃内容物的病因。开展HPeV监测以更充分地掌握其在深圳地区的流行和临床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深圳地区住院患儿病毒性急性肠胃炎病原谱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肠孤病毒 急性肠胃炎 儿童 基因分型 系统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比较分析--以广东某医科院校2017-2019届毕业生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嘉慧 黄清湄 +3 位作者 任娇娇 朱鸿飞 毛琛 凌志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7-861,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某医科院校1710名临床医学硕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学基本信息、毕业去向及就业单位等信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其他因素后,...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某医科院校1710名临床医学硕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学基本信息、毕业去向及就业单位等信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其他因素后,专业型硕士选择就业可能性是学术型硕士的1.56倍(OR=1.56,95%CI:1.16~2.10),且学位类型与入学方式对毕业去向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推免生中专业型硕士选择就业可能性是学术型硕士的4.31倍(OR=4.31,95%CI:1.65~11.33).在选择就业的1478名硕士中,86.4%就业单位为三甲医院,不同学位类型对硕士去往三甲医院就业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毕业去向符合培养预期,医科院校应根据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硕士 毕业去向 就业单位 学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杆菌肺炎的流行病学与防治
10
作者 王冠 柯雪梅 陈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70-72,共3页
不动杆菌属细菌(Acinetobacter spp.)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世界范围内的医疗保健机构几乎都暴发过不动杆菌肺炎。1992-1997年,美国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有6%是由不动杆菌属细菌引起。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显示,1986年其... 不动杆菌属细菌(Acinetobacter spp.)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世界范围内的医疗保健机构几乎都暴发过不动杆菌肺炎。1992-1997年,美国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有6%是由不动杆菌属细菌引起。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显示,1986年其重症监护室(ICU)中医院感染性肺炎仅有4%为不动杆菌属细菌感染所致,而2003年则上升到了7%。某些高危人群也可发生社区获得性不动杆菌肺炎。此外,不动杆菌属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目前对该菌感染的关注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肺炎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抗药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淑娟 熊益权 +7 位作者 张琼花 周军华 李杏 郑雪燕 蒋丽娜 钟雪珊 陈少威 陈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种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Keqian,Lvshiyuan,Tianchen),以微量中和试验为金标准,对90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中和试验...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种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Keqian,Lvshiyuan,Tianchen),以微量中和试验为金标准,对90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中和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34.4%(31/90),Keqian,Lvshiyuan和Tianchen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5/90),47.8%(43/90)和38.9%(35/90)。灵敏度最高的是Keqian,为90.32%,但其特异度只有71.19%;Tianche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和79.66%;Lvshiyua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仅为41.94%和16.95%。与中和试验比较,Tianchen试剂盒的κ系数最高为0.63,其次是Keqian为0.57,Lvshiyuan仅为0.04。显示3种试剂盒具稳定性。结论目前国内商品化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诊断结果差异较大,与中和试验相比存在较高的假阴性,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源加尾系统的4种腹泻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滕勇勇 莫秋华 +7 位作者 王琪 唐明慧 赵德坚 谭华 涂承宁 杨泽 陈清 孙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7,共4页
目的针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扎如病毒四种常见腹泻病毒,建立基于同源加尾(Homo-Tag AssistedNon-Dimer,HAND)系统的一步法四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4种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并在5'端加上同源尾巴序列。通过... 目的针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扎如病毒四种常见腹泻病毒,建立基于同源加尾(Homo-Tag AssistedNon-Dimer,HAND)系统的一步法四重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4种病毒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并在5'端加上同源尾巴序列。通过优化通用尾巴引物和特异性加尾引物的浓度等PCR参数构建四重RT-PCR反应体系,并系统评价其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成功建立基于HAND系统的4种腹泻病毒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显示四种病毒间无交叉反应,灵敏度分析显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扎如病毒的检测下限分别达到48、9.6、1.92和48 pg。结论所建立的基于HAND系统的4种腹泻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稳定、成本低廉,非常适用于基层医学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HAND系统 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 星状病毒 扎如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应激压力状态下心理测评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克荣 胡贵芳 +2 位作者 张茂运 阎玉霞 聂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072,共2页
目的测评和分析就业应激压力显著增加情况下,某医学高校毕业生心理焦虑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干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2008年、2009年毕业学生临床医学、医学工程、护理学和中西医结合4个专业各随机抽取25人,共200名学生。在毕业当年3... 目的测评和分析就业应激压力显著增加情况下,某医学高校毕业生心理焦虑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干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从2008年、2009年毕业学生临床医学、医学工程、护理学和中西医结合4个专业各随机抽取25人,共200名学生。在毕业当年3月份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测评。从整体水平分析焦虑水平,以性别、组别和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水平的症状。结果女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009年毕业生心理焦虑水平显著高于2008年的。以所学专业对比分析,焦虑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工程专业和护理学专业,其中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工程专业间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学焦虑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就业压力的显著增加导致大学毕业生焦虑水平显著增高,学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好坏直接导致了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心理焦虑水平的变化。从整体水平分析,女生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压力 焦虑 心理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EC3G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游志毅 周福元 +4 位作者 王雄虎 陈楚明 周军华 赵德坚 胡贵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APOBEC3G)基因rs185983011位点在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并研究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186例HBsAg和HBeAg皆阴性的健康者、1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样本。应用Sanger测序...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APOBEC3G)基因rs185983011位点在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并研究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186例HBsAg和HBeAg皆阴性的健康者、1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样本。应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该研究对象APOBEC3G基因rs185983011位点的多态性,确定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情况。并将该位点的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NP rs1 8598301 1位点存在于检测人群中的基因型只有C/C和C/T,其中以C/C为主(97.7%)。SNP rs18598301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和健康者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人群APOBEC3G基因中rs185983011位点的基因型主要是C/C,未发现该位点的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分布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G 慢性乙型肝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技术在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申玉杰 韩耀萱 俞守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0-1121,1026,共3页
针对传统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的不足和基于网络的培训考核系统的优势,本文讨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系统的构建。本系统共由6大模块组成,采用XML文档存储试题及试卷,并以Ajax加强系统性能。通过完善管理和系统建设,可使其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 针对传统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的不足和基于网络的培训考核系统的优势,本文讨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系统的构建。本系统共由6大模块组成,采用XML文档存储试题及试卷,并以Ajax加强系统性能。通过完善管理和系统建设,可使其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保证卫生技术人员取得良好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培训 网络考核系统 培训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5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IV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文昌 聂军 +3 位作者 李建栋 王云芸 陈清 俞守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HIV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有关CCR5基因启动子SNPs与HIV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文献,提取相关数据,用Stata10.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HIV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在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有关CCR5基因启动子SNPs与HIV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文献,提取相关数据,用Stata10.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共983例,对照组共1274例。分析的CCR5基因启动子SNPs位点共4个(59029A/G、59353T/C、59356C/T和59402A/G)。59029A/G和59353T/C位点的研究间异质性较小,使用固定效应模型。59029G等位突变的合并OR值及其95%CI是1.07(0.90~1.07),59353C等位突变合并的OR值及其95%CI是0.95(0.81~1.11)。59356C/T和59402A/G位点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59356T等位突变的合并OR值及其95%CI是1.34(0.86~2.11),59402G等位突变合并的OR值及其95%CI是0.88(0.63~1.23)。结论:CCR5基因启动子的SNPs与HIV的易感性可能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趋化因子受体5 启动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筱江 张定康 +1 位作者 俞守义 秦建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4-2138,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临床病历,建立疗效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结果建立了一套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 目的探索建立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调查临床病历,建立疗效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建立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结果建立了一套2型糖尿病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通过临床验证,符合率为98%。结论可以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计算机辅助筛选系统,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个体化治疗 计算机辅助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初级卫生保健现状调查
18
作者 吴娴波 朱君陶 +2 位作者 林锦彦 熊益权 陈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目前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现况,为城中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2月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城中村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00名居民,调查结果表明,...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城中村居民目前初级卫生保健的实施现况,为城中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12月以广州市白云区某城中村居民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1600名居民,调查结果表明,49.58%和41.96%的人认为当地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现状一般;居民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度在60分以上的只有28.90%;71.67%的儿童按计划免疫的要求进行接种;只有4.50%的受访者表示有获得完整的慢性病定期询问服务;患常见病时,37.86%的人会"自己买药";56.79%受访者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超过50%。结论:仍需进一步改善城中村社区的基本卫生状况,加强社区的健康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功能,特别是要提高城中村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保健调查 城中村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强HIV-1复制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19
作者 张纯 柯吴坚 +1 位作者 江银波 唐时幸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7-656,共10页
目的 研究梅毒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和复制的影响,探讨梅毒螺旋体(TP)促进HIV-1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梅毒患者和未感染TP的健康献血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体外感染HIV-1,研究HIV-1复... 目的 研究梅毒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和复制的影响,探讨梅毒螺旋体(TP)促进HIV-1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梅毒患者和未感染TP的健康献血者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体外感染HIV-1,研究HIV-1复制水平。用TP刺激健康人PBMCs再感染HIV-1,通过流式细胞术分离CD4^(+)T淋巴细胞,采用信使RNA(mRNA)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验证宿主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 TP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和TP刺激健康人CD4^(+)T淋巴细胞可显著增加HIV-1感染和病毒复制水平,培养细胞上清液中HIV-1 p24含量以及细胞内HIV-1 DNA拷贝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P刺激合并HIV-1感染组与单纯HIV-1感染组细胞mRNA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趋化因子CXCL5和CXCL8表达水平在TP刺激合并HIV-1感染组显著上调,提示趋化因子在TP促进HIV-1感染和复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结论 TP感染可显著增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对HIV-1的易感性和病毒复制,为TP感染促进HIV-1感染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HIV-1 感染 CXCL5 CXC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与人兽共患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敏怡 由芳菲 陈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22-930,共9页
小核糖核酸病毒作为重要的感染性病原体,其在基因突变和重组的驱动下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可感染从低等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等多种宿主,包括人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蝙蝠、鸟类等。近年来,由新发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受到公... 小核糖核酸病毒作为重要的感染性病原体,其在基因突变和重组的驱动下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变异性,可感染从低等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等多种宿主,包括人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动物、蝙蝠、鸟类等。近年来,由新发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受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鉴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种类的高度多样性,许多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家族成员。目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小核糖核酸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多样性特征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围绕小核糖核酸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类学以及可能引起人兽共患病的病毒属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核糖核酸病毒 人兽共患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