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平雁 安胜利 +3 位作者 徐燕 陈征 李丹玲 谭旭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 南方医科大学 课程设置 本科专业 全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医科大学招收全国首批生物统计学本科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玲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生物统计学 南方医科大学 本科生 计算机编程 学士学位 全面发展 背景知识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认知现状及教学需求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安胜利 宁冰 杜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医学统计学是完成科研与实践的重要工具。文中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医学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情况、学习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2014级选修医学统计... 目的医学统计学是完成科研与实践的重要工具。文中通过调查的方法了解医学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的认知情况、学习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科大学2014级选修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博士研究生在授课前后分别进行调查。结果博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教学进度的要求不同。81.4%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在"科学合理设计"和"统计方法选择"方面存在困难。超过50%的博士研究生对高级统计学知识了解不够、软件应用能力较差,希望在理论课中增加更多实际案例讲解及软件应用授课,并举办短期专项培训班。结论学校和授课教师应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特殊性进行教学改革,按照统计学掌握水平及需求分班教学,并尽可能结合学生课题等其他实例进行讲解,借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医学博士研究生课题统计设计水平和解决实际科研统计问题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统计学 博士研究生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3.5+1.5中美本硕连读项目”启动
4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4-214,共1页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统计学系于2011年2月签署了"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统计学系合作实施生物统计学专业3.5+1.5本硕连读项目"的合作协议书。
关键词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统计学 本硕连读 俄亥俄州立大学 协议书 美国 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科大学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美青 叶菊风 张琼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67-4068,共2页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平...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学生关于甲型H1N1流感(甲流)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以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平均得分7.64分(总分12分);医学专业学生甲流知晓率高于非医学专业,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获取甲流知识主要途径是网络,占84.2%,其次是电视广播,占49.1%,课堂获知的仅占15.2%。结论:医学生对甲流知识的知晓情况较差,学校应加强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上好健康教育课或者知识讲座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医学生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偏向对教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志嵘 俞守义 +2 位作者 周增桓 张超 王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2293-229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在教师不同教学质量评价偏向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 目的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在教师不同教学质量评价偏向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某高等医学院校参与一线教学的全体教师,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偏向的结果作为应变量,教学行为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影响专家偏向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9个,影响学生偏向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5个,影响学生专家均不认可教师向学生专家共同认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有7个。结论教师在教学行为上的差异,是导致教学评价偏向的原因,影响这种评价偏向现象的教学行为因素众多。影响教师教学评价偏向改进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的转归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教育管理部门在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偏向 行为流行病学研究 高校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医科大学开设《生活方式与健康》选修课的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起 谢晓利 刘云岗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4-575,共2页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 随着我国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日益重要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为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医科大学的学生(包括医学类与非医学类),由于某些文化传统根源,他们对生活方式的认识仍存在误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违反现代健康理念的行为。本课程着眼于饮食结构、人格和情绪特征、文体活动、环境有害物的接触以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差异等方面,阐述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密切关系,期望弥补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盲点,提高其健康认知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以利于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意识和方法向家庭和社会广泛辐射。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本课程触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既有观念,并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健康 医学院校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巧慧 许军 +4 位作者 吴霖健 刘莉 刘琛 方浩庭 张金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1-537,574,共8页
目的筛选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确定备选的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3轮专家意见的征询,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第4轮专家征询,最后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韧性... 目的筛选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确定备选的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3轮专家意见的征询,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第4轮专家征询,最后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共有25名专家参与Delphi法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所邀请的专家涉足近8个学科领域,平均专业年限15.69。前3轮征询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72,0.409和0.394。建立了3个层级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权重0.346)、心理资本(权重0.614)和应急态度(权重0.040),二级指标有13个内容,进一步细分为46个三级指标。结论Delphi法结合属性层次分析法用于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是有效可行的。构建的基层医务人员韧性评估体系能系统地评估基层医务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具备的韧性,可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策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韧性 公共卫生事件 DELPHI法 属性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模型与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建勇 林周孟 姚朗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人才 专业培养 急型 模型 素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公共卫生事业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及其对教学质量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曾志嵘 俞守义 +2 位作者 周增桓 张超 王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教学优秀、普通、不良3类教师在不同教学质量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 目的分析教师教学行为现状,探讨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寻找教学优秀、普通、不良3类教师在不同教学质量转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探索流行病学方法在教师教学行为研究中的运用。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对象来自某高等医学院校参与一线教学的全体教师,以教师教学质量的结果作为应变量,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学行为因素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教学质量在38种不同教学行为表现的教师人群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影响教学不良教师向教学优秀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4个,影响教学普通教师向教学优秀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6个,影响教学不良教师向教学普通发展的教学行为危险因素有7个。结论教师教学质量受到众多教学行为的共同影响,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不同质量水平和质量转归方向的教师人群,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行为因素并不完全一致,联系的强度(OR值)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行为 教学质量现状 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丽芝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7-177,182,共2页
医疗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形势、医疗物资储备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机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医疗物资 储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的政府职责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屹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223-7224,7230,共3页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政府在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责的缺失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责的...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政府在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责的缺失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完善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责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 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政府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技术建设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旭林 俞守义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89,共2页
提高技术水平是发展社区卫生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通过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专家教授进社区帮带,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到社区,指导社区人员开展疾病干预,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
关键词 医科院校 社区卫生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引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心宇 任映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8,共4页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带来复杂的网络舆情。负面网络舆情发酵会引发公众焦虑,影响社会稳定,也容易损害政府形象。要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带来复杂的网络舆情。负面网络舆情发酵会引发公众焦虑,影响社会稳定,也容易损害政府形象。要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俱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网络舆情引导融合机制,改进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与情绪疏导机制,强化网络舆情法制化与规范化管理机制,优化网络舆情人性化引导机制,创新人类健康共同体理念传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舆情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比较分析--以广东某医科院校2017-2019届毕业生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嘉慧 黄清湄 +3 位作者 任娇娇 朱鸿飞 毛琛 凌志海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57-861,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某医科院校1710名临床医学硕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学基本信息、毕业去向及就业单位等信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其他因素后,...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某医科院校1710名临床医学硕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学基本信息、毕业去向及就业单位等信息,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整其他因素后,专业型硕士选择就业可能性是学术型硕士的1.56倍(OR=1.56,95%CI:1.16~2.10),且学位类型与入学方式对毕业去向的影响有交互作用(P<0.05),推免生中专业型硕士选择就业可能性是学术型硕士的4.31倍(OR=4.31,95%CI:1.65~11.33).在选择就业的1478名硕士中,86.4%就业单位为三甲医院,不同学位类型对硕士去往三甲医院就业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毕业去向符合培养预期,医科院校应根据临床医学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硕士 毕业去向 就业单位 学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心宇 任映红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5,共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网络舆情的演变、发酵有着密切的联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传递权威信息,促进官民沟通交流,强化社会监督和推动科学决策,也可能引发极端情绪和谣言滋生,从而对人们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网络舆情的演变、发酵有着密切的联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传递权威信息,促进官民沟通交流,强化社会监督和推动科学决策,也可能引发极端情绪和谣言滋生,从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危害。为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朝着有利方向发展,应采取的策略包括:坚持将人民生命健康摆在首位、以科学精神引领舆情走向、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准确把握四个“度”、集中发力五个关键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网络舆情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控费模式下医生行为结局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医疗机构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张根水 毛燕娜 +2 位作者 姜虹 张远妮 陈宝颖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究DRG/DIP控费下不同受聘状况医生行为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目的抽样抽取广东省医疗机构810名一线医生。运用调查实验法测量医生行为结局,使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的量表测量影响因素。运用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 目的:探究DRG/DIP控费下不同受聘状况医生行为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目的抽样抽取广东省医疗机构810名一线医生。运用调查实验法测量医生行为结局,使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设计的量表测量影响因素。运用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等统计方法,剖析受聘与非受聘医生在医疗成本控制、质量管理、价值医疗管理等行为结局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因素测量量表各维度的克隆巴赫Alpha均超过0.7,KMO值为0.973;在医疗成本控制(F=33.32)、医疗质量管理(F=30.23)和价值医疗管理(F=13.84)行为结局上,受聘医生和非受聘医生的得分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医生行为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DRG/DIP控费显著影响医生行为,不同受聘状况的医生行为结局有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是主要因素。需进一步强化医生对DIP/DRG控费政策的正向认知,提升政策参与认同度,健全临床决策支持体系,完善外部规范与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医生平衡医疗成本控制与质量提升,实现价值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DIP 医保控费 医生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控费导致医生行为异化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张根水 毛燕娜 +2 位作者 张远妮 陈宝颖 姜虹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为了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揭示医保支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2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和编码,形成影响机制理论... 为了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揭示医保支付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2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和编码,形成影响机制理论模型。经由编码研究发现,医保支付改革控费下医生行为异化的作用机制有以下5个层面:医疗成本、临床与技术、数据与技术、政策与管理、医疗行为。综合来看,在医保支付改革控费下,医生行为异化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建议完善政策宣传与支持,加强技术与医保的联动,并制定更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以减少医生行为异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按病种分值付费 医保控费 医生行为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8
19
作者 张小远 俞守义 +2 位作者 赵久波 李建明 肖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异同。方法使用SCL-90、16-PF测验、安全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139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为研究组,139名在性别、居住地等方面与独生子女相匹配... 目的比较分析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异同。方法使用SCL-90、16-PF测验、安全感量表,对42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139名独生子女大学生为研究组,139名在性别、居住地等方面与独生子女相匹配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为对照组。结果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总分及总均分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P<0.05);独生子女大学生在16-PF中稳定性、恃强性和兴奋性3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而忧虑性因子的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得分(P<0.05),其余各因子的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独生子女大学生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因子及安全感总分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得分(P<0.01)。结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部分心理健康素质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独生子女 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 被引量:84
20
作者 杨雪岭 冯现刚 崔梓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考察大学生样本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医科院校3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留守经历定义为:在个体成长阶段(≤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生源地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由父或母单... 目的:考察大学生样本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某医科院校39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将留守经历定义为:在个体成长阶段(≤16周岁)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离开生源地外出务工,自己留守在家乡,由父或母单亲照顾或托付给其他人照顾。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来测量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其中,SBQ-R总分≥7分,提示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共回收有效问卷343份。结果:116(33.8%)人有一年以上的留守经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RSCA总均分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3.4±0.5)vs.(3.7±0.4),P<0.001],而SCL-90总均分和SBQ-R得分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1±0.7)vs.(0.7±0.4),(5.9±2.6)vs.(4.9±2.1),均P<0.001]。结构方程建模发现,心理韧性部分中介了留守经历与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的关系(β=0.22,P<0.001)。结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可能较低,并可能与个体出现心理病理症状和较高自杀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心理韧性 心理病理症状 自杀风险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