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对肾移植免疫反应新指标TLR4的监测 被引量:3
1
作者 于立新 余玉明 +1 位作者 邓文锋 刘艳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比较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TLR4监测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10例肾移植术后病例,分别采用三色和双色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4和CD80表达情况,计算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的表达百分... 目的比较三色和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CM)在肾移植术后免疫指标TLR4监测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10例肾移植术后病例,分别采用三色和双色FCM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D14、TLR4和CD80表达情况,计算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的表达百分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阳性表达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198,P=0.872),两种方法对相同血标本的检测结果均呈正相关关系(积矩相关系数r=1,P=0.000;积矩相关系数r=0.999,P=0.000)。另外,应用三色FCM还可同时获得单核细胞中TLR4和CD80双阳性的表达情况。结论三色和双色FCM检测TLR4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色FCM可同时显示TLR4与其下游分子CD80双阳性表达情况,对揭示TLR4参与移植免疫反应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血标本用量少,节约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 肾脏移植 TOLL LIKE RECEPTOR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抗原破伤风毒素C蛋白的克隆、表达条件优化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永 张雅妮 +3 位作者 雷鸣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1-735,共5页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 目的获得高纯度、高免疫原性的破伤风毒素C片段(TTC)蛋白。方法以PCR从破伤风杆菌质粒DNA中扩增TTC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载体pET43.1a(+)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用Ni2+-NTA琼脂糖柱纯化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再用Ni2+-NTA琼脂糖柱分离目的蛋白。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抗原性,动物免疫实验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获得1373bp的TTC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pET43.1a(+)-TTC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TTC-Nus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2%,酶切后TTC蛋白可与载体蛋白有效分离,获得纯度为95.5%的TTC蛋白,该蛋白可被破伤风抗毒素识别;将TTC蛋白免疫小鼠后,免疫血清可与破伤风毒素特异性结合,三次免疫后其抗体效价可达1∶25600。结论所获TTC蛋白纯度高,免疫原性好,为研究体内外抗原提呈、免疫应答提供了良好的模式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毒素C蛋白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模式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Glu突变型MBL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芳 赵娜 +2 位作者 刘凤玲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索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GGA57GAA点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机制。方法:采用PCR从质粒pMBLm57中扩增含GGA57GAA点突变的MBL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电转染CHO细胞,以Zeocin筛选并克隆化培养,用mAb-Sepharose 4B和Ni2+-NTA a... 目的:探索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GGA57GAA点突变引起免疫缺损的机制。方法:采用PCR从质粒pMBLm57中扩增含GGA57GAA点突变的MBL基因,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电转染CHO细胞,以Zeocin筛选并克隆化培养,用mAb-Sepharose 4B和Ni2+-NTA agarose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 blot、ELISA、配体结合试验、C4d沉积试验等鉴定目的蛋白。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HisMax C-MBLm57转染CHO细胞后获得5株稳定表达目的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37Glu突变型MBL蛋白主要以双链(Mr约60000)存在,不能形成高聚体;其配体结合能力低下,与MASP-2N端蛋白的结合能力也降低,不能通过凝集素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结论:GGA57GAA点突变产生结构有缺陷的MBL蛋白,进而影响其识别功能和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GGA57GAA突变体 37Glu突变型蛋白 识别功能 效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抑制细胞群: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颖欣 刘艳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33-1338,共6页
肿瘤领域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的癌变机制,近年发现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各种间质细胞在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5].随着髓源抑制细胞群(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 肿瘤领域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的癌变机制,近年发现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他各种间质细胞在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5].随着髓源抑制细胞群(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的发现及对其认识的深入,使MDSCs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并被视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新靶点 细胞群 血管内皮细胞 肿瘤微环境 Cells 癌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与肿瘤免疫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冰 刘艳君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6-976,F0003,F0004,共3页
关键词 TOLL样受体家族 肿瘤免疫 获得性免疫应答 天然免疫分子 receptor 免疫逃逸机制 模式识别受体 TL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DI-SP——移植免疫耐受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沙 刘艳君 余玉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12-314,323,共4页
碳二亚胺(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关于ECDI偶联脾淋巴细胞(ECDI-SP)或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ECDI-SP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包括淋巴细胞相... 碳二亚胺(ECDI)是一种化学偶联剂,近几年关于ECDI偶联脾淋巴细胞(ECDI-SP)或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对ECDI-SP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与传统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包括淋巴细胞相关途径以及阻滞共刺激分子途径等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二亚胺偶联脾淋巴细胞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L与Raji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明永 张雅妮 +4 位作者 张丽芸 卢晓 雷鸣 李瑞芳 陈政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作为关键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分子已得到共识,但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MBL能否与Raji、THP1/CD14、Jurkat和红细胞结合,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着重研究其与Raji细胞...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作为关键的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分子已得到共识,但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MBL能否与Raji、THP1/CD14、Jurkat和红细胞结合,并采用流式细胞术着重研究其与Raji细胞结合特性.结果显示:MBL以浓度依赖方式结合Raji、THP1/CD14、Jurkat细胞,红细胞则否.MBL与Raji细胞结合是Ca2+依赖的,且能被甘露糖、葡萄糖、N-乙酰葡糖胺所抑制;C1q或抗C1qR单克隆抗体能部分抑制MBL与Raji细胞结合;重组人MBL-CRD蛋白或MBL-CLR蛋白均能抑制MBL与Raji细胞结合,两者联合应用则可完全阻断这种结合.研究资料表明,B淋巴细胞系Raji细胞表达Ca2+依赖性、糖敏感的MBL受体,包括对CLR特异和CRD特异的两种受体,前者为MBL和C1q的共同受体.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显示,高浓度MBL(10~50mg/L)对Raji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提示MBL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分子,不仅发挥天然免疫功能,而且可能在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RAJI细胞 B淋巴细胞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成全 王方勇 +4 位作者 吕成伟 余新沛 卢晓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1-752,754,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方法:收集广东地区汉族普通人群的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方法:收集广东地区汉族普通人群的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MBL基因的点突变。结果:从202份样本中,检出GGC54GAC点突变纯合子6例和杂合子44例(等位基因频率为0.139),GGA57GAA点突变杂合子1例(频率为0.002),未发现CGT52TGT点突变(频率为0)。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点突变的频率较高,为防治MBL缺损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杂交探针 基因点突变 MBL基因 汉族人群 广东地区 GGC54GAC点突变 等位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BL-CLR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蔡学敏 左大明 +2 位作者 赵娜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7,31,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胶原样区(CLR)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CLR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株诱导表达CLR蛋白。通...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胶原样区(CLR)蛋白。方法:应用PCR技术,从含中国人野生型MBLcDNA的质粒pGEM-MBL中扩增CLR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后,转化E.coliBL21(DE3)感受态菌株诱导表达CLR蛋白。通过Ni2+-NTA琼脂糖柱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Westernblot和ELISA法进行鉴定。结果:从重组质粒pGEM-MBL中扩增到长约180bp的DNA片段。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经BamHI和HindⅢ酶切后出现约5900bp和180bp的片段,测序结果同预期的结果完全一致。重组质料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后,纯化的蛋白经SDS-PAGE电泳出现Mr约为30000、60000和120000的3条带。Westernblot分析表明,3条蛋白带均可与抗His抗体起反应,3条蛋白带对应于融合蛋白的单体和寡聚体。ELISA检测证实,纯化的蛋白能与鼠抗重组人MBL蛋白抗体结合。结论:获得可表达人MBL-CLR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的人MBL-CLR-Trx融合蛋白,为MBL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胶原样区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抗体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晓 田建伟 +4 位作者 刘北一 侯晓睿 朱平 侯凡凡 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AOPP的致病机理及与临床病情相关性提供有效工具。方法:用次氯酸氧化家兔血清白蛋白以获得AOPP-RSA,以此为免疫原免疫家兔,亲和层... 目的:制备特异性识别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AOPP的致病机理及与临床病情相关性提供有效工具。方法:用次氯酸氧化家兔血清白蛋白以获得AOPP-RSA,以此为免疫原免疫家兔,亲和层析纯化免疫血清,ELISA鉴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Western blot检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浆中AOP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AOPP分布与定位。结果:获得效价达10-6的抗AOPP免疫血清,纯化抗体可特异地与不同种属来源的氧化修饰白蛋白结合,而与正常白蛋白及糖基化蛋白终产物无交叉反应。该抗体可识别人血浆中的AOPP,可特异地与大鼠CKD模型及各种炎症性CKD患者肾组织成份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可与不同种属AOPP结合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并首次用于检测存在于CKD患者血浆、肾组织及模型动物肾组织中的AOPP,为深入研究AOPP的病理作用及其在组织定位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多克隆抗体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MASP1 N端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学敏 赵娜 +2 位作者 左大明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N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1cDNA的质粒pGEM-MASP1中扩增MASP1-N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1-N...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MASP1)N端片段。方法:采用PCR技术从含人MASP1cDNA的质粒pGEM-MASP1中扩增MASP1-N端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BL21(DE3)感受态菌诱导表达MASP1-N端蛋白,通过GSTrap亲合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并以ELISA分析了目的蛋白与重组MBL-CLR、重组MBL的结合活性。结果:从pGEM-MASP1中扩增得到约860bp的基因片段,构建成重组载体经酶切出现约4900bp和860bp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的完全一致。纯化蛋白经SDS-PAGE可见Mr60000蛋白带,该蛋白可与抗GST抗体反应并能与重组人MBL-CLR、重组人MBL蛋白结合。结论:获得了表达人MASP1N端片段的大肠杆菌菌株和重组人MASP1N端片段/GST融合蛋白,为MASP1分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1 N端片段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IV-1外膜蛋白单链抗体基因的酵母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昌 金宁一 +4 位作者 王宏伟 刘玉生 于芳 佟敬山 胡宁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构建含抗HIV-1外膜蛋白gp120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实现目的蛋白的分泌性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和重组DNA技术,从质粒pET28-scFv中切下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的相应... 目的:构建含抗HIV-1外膜蛋白gp120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实现目的蛋白的分泌性表达,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基因工程和重组DNA技术,从质粒pET28-scFv中切下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的相应位点,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质粒pPIC9-scFv。BglⅡ线性化后,电转化入受体酵母菌GS115中,筛选阳性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用RT-PCR、SDS-PAGE、双抗体夹心Dot-ELISA法分析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表型筛选、PCR鉴定获得阳性重组酵母工程菌,RT-PCR、SDS-PA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得到很好表达,表达量可占培养液上清总蛋白量的18%,双抗体夹心Dot-ELISA法检测,表达产物能够特异识别重组HIV-1gp120抗原蛋白并与之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证明表达的重组scFv具有良好的抗体活性。结论:成功地实现了scFv基因的分泌性表达,为抗AIDS靶向治疗及进一步研究其抗HIV活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外膜蛋白 单链抗体 酵母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GT52TGTMBL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凤玲 左大明 +1 位作者 白志军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LZeocin筛选转染后的CHO细胞30d; 随后的30d中, 维持Zeocin的浓度在200mg/L, 以获取稳定转染的细胞。以RT PCR分析其mRNA的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经Ni NTAagarose纯化后, 以非还原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PCR扩增的MBLm52基因片段长约750bp,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 MBLm52, 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将其电转染入CHO细胞。从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的纯化的表达产物, 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分子, 寡聚化程度明显低于重组人野生型MBL和从人血浆中分离的MBL。结论: 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可能并不影响其表达产物向胞外分泌的过程, 但突变后产生的Cys可能形成新的二硫键, 影响MBL结构单位和/或寡聚分子的形成, 推测该突变MBL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CGT52TGT突变体 表达 52Cys突变MB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oll-like receptor 2配基模拟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艳君 罗海波 +1 位作者 朱平 富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3-528,共6页
TLR-2(Toll-likereceptor2)是介导天然免疫的重要模式识别分子,可参与识别多种病原体及其产物.为探索被TLR-2所识别配基的结构共性,以真核细胞表达的人TLR-2胞外段蛋白(A26 ̄T588)为钓饵筛选噬菌体12肽库,获得一高度保守的阳性噬菌体克... TLR-2(Toll-likereceptor2)是介导天然免疫的重要模式识别分子,可参与识别多种病原体及其产物.为探索被TLR-2所识别配基的结构共性,以真核细胞表达的人TLR-2胞外段蛋白(A26 ̄T588)为钓饵筛选噬菌体12肽库,获得一高度保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P12-1,实验发现P12-1可与不同形式的TLR-2胞外段结合,并且可刺激细胞分泌TNFα,提示P12-1可能模拟TLR-2配基的结构与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噬菌体肽库 模拟肽 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月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基因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成全 余新沛 +2 位作者 王方勇 库热西江.托呼提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和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应... 目的了解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和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点突变。结果95例维吾尔族样本中,检出54位密码点突变纯合子2例和杂合子28例,未发现CGT52TGT和GGA57GAA点突变。结论维吾尔族人群MBL结构基因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的频率分别为0、0.168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模拟肽13L诱导对小鼠内毒素休克的保护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海波 郑健 +2 位作者 朱平 黄来强 富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2-1319,共8页
为研究LPS 2630表位模拟肽13L是否能诱导抗脂多糖(LPS)抗体的产生、对细菌攻击及内毒素休克的保护性反应,合成了模拟LPS表位的短肽13L.用合成肽13L-蓝载体(blue carrier,BC)交联物免疫Balb/C小鼠,观察小鼠体内抗LPS抗体产生的规律,并观... 为研究LPS 2630表位模拟肽13L是否能诱导抗脂多糖(LPS)抗体的产生、对细菌攻击及内毒素休克的保护性反应,合成了模拟LPS表位的短肽13L.用合成肽13L-蓝载体(blue carrier,BC)交联物免疫Balb/C小鼠,观察小鼠体内抗LPS抗体产生的规律,并观察免疫小鼠细菌感染存活时间,用颈总动脉插管测定技术观察免疫小鼠内毒素休克的血压变化.结果显示,合成肽13L-BSA交联物能与兔抗鼠伤寒和大肠杆菌LPS抗血清及抗鼠伤寒LPS单抗结合,证明短肽13L可模拟LPS的抗原性.用13L-BC交联物免疫可诱发小鼠体内针对大肠杆菌LPS 2630和鼠伤寒沙门氏菌LPS 7261的抗体反应,该反应可被灭活大肠杆菌及两种LPS所加强,其抗体亚类主要为IgG2a,其次为IgG2b与IgM,而IgG1与IgG3含量极低.免疫13L-BC小鼠显示对细菌攻击的抵抗,与免疫BC对照小鼠比较,其存活时间分别为(12±1.3)天和(5.3±0.4)天(P<0.01).免疫13L-BC小鼠对静脉注射LPS诱发内毒素休克的保护作用体现在血压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动物,在LPS 2630攻击后1、2、3及4h时两组动物血压明显差别(P<0.05、P<0.01、P<0.05及P<0.01),而LPS 7261攻击后1、2、3及4h时两组动物血压差别则略小于LPS 2630组(P>0.05、P<0.05、P<0.05及P<0.01).上述结果证明,LPS表位模拟肽13L交联物免疫小鼠可产生针对细菌攻击及内毒素休克的保护性效应,提示该模拟肽作为LPS交叉保护性疫苗候选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表位模拟肽 内毒素休克 保护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浆中MBL-MASP复合物的纯化与分离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月 张丽芸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方法用非活化Sepharose4B两步亲和层析纯化MBL-MASP复合物,再以SephacrylS-300柱凝胶过滤将MBL和MASP分离。在纯化MBL-MASP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除凝胶过滤... 目的从人血浆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方法用非活化Sepharose4B两步亲和层析纯化MBL-MASP复合物,再以SephacrylS-300柱凝胶过滤将MBL和MASP分离。在纯化MBL-MASP复合物的整个过程中,除凝胶过滤缓冲液外,均加入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苯甲磺酰氟(PMSF)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10-邻二氮杂菲(1,10-phenanthroline),并控制温度在4 ℃。结果获得高度纯化的MBL和酶原形式的MASP。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表明所纯化的MBL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和32000肽链构成的功能性多聚体;配体结合测定和酵母菌凝集试验证实所纯化的MBL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同时分离纯化MBL和MASP酶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亲和层析 凝胶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鸣 童俊容 +3 位作者 卢晓 张丽芸 左大明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4-1587,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方法我们先前已构建了N端缺失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MBL△N融合蛋白。本实验利用胶原蛋白的3条肽... 目的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方法我们先前已构建了N端缺失的重组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rhMBL△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rhMBL△N融合蛋白。本实验利用胶原蛋白的3条肽链依其自身性质而相互缠绕成三股螺旋、装配成三级结构的原理,首先以凝血酶酶切rhMBL融合蛋白,将获得的单链rhMBL蛋白在50 mmol/LPBS(pH7.2)和ddH_2O中交替反复透析使之自动装配成trhMBL,最后以配体结合试验和C4d沉淀试验对终产物trhMBL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果 rhMBL融合蛋白经凝血酶酶切,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20 000的rhMBL单链蛋白;将其反复透析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50 000的rhMBL三肽链亚单位trhMBL;活性分析表明,该MBL亚单位的配体结合活性比rhMBL△N肽链高,并获得了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的活性,但这些活性比天然MBL低。结论成功获得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MBL三肽链亚单位;这种三肽链组织形式不仅是MBL的结构亚单位,而且是其功能亚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三聚化 亚单位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裘毅刚 陈月 +1 位作者 张丽芸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中的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诱导C3基因敲除(C3-/-)和野生型(C3+/+)小鼠足垫部位的DTH,测量足垫厚度的变化,并对反应部位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用巨噬细...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中的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诱导C3基因敲除(C3-/-)和野生型(C3+/+)小鼠足垫部位的DTH,测量足垫厚度的变化,并对反应部位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用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体外分别用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刺激,用3H-TdR掺入法评价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OVA诱导足垫DTH后,C3-/-小鼠足垫厚度和局部浸润单个核细胞的数量都显著低于C3+/+小鼠的,其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2种小鼠的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反应相似,而已致敏C3-/-小鼠脾脏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再次刺激后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C3+/+小鼠。结论C3缺陷明显影响DTH应答,提示C3在DTH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成分3 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