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与普通护理大专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准备度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戴艳梅 程淑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比较口腔护理与普通护理专业大专生实习中期的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准备度的状况。方法:对天津市某高职高专院校44名口腔护理班与46名普通护理班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口腔护理班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准备度均强于普... 目的:比较口腔护理与普通护理专业大专生实习中期的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准备度的状况。方法:对天津市某高职高专院校44名口腔护理班与46名普通护理班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口腔护理班实习生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准备度均强于普通护理班(t=4.091、4.656,P<0.001);②口腔护理班实习生中独生子女的职业认同感强于非独生子女(t=2.052,P<0.05)。结论:专业的口腔护理人才教育除了关注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其稳定的职业认同感和自主学习准备度的培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护理实习生 职业认同感 自主学习准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细胞用于口腔癌变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代晓华 姚晖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88-691,共4页
口腔癌具有高复发和易转移等特点,临床亟待一种非损伤性的用于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有效技术。口腔脱落细胞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速和非损伤的检测方法 ,被广泛用于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分子标志... 口腔癌具有高复发和易转移等特点,临床亟待一种非损伤性的用于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的有效技术。口腔脱落细胞技术作为一种方便快速和非损伤的检测方法 ,被广泛用于口腔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早期筛查、风险评估、分子标志物检测等研究中。本文就口腔脱落细胞的采集技术、口腔脱落细胞的分析以及存在问题与展望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变 脱落细胞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体缺损类型与纤维桩位置对桩核冠修复上颌前磨牙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春霞 张亚东 +4 位作者 柯研 米靖 阳桂芳 石韶青 王永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0-863,共4页
纳入120颗离体上颌前磨牙分成5组(每组24颗),制备360°牙本质肩领(A组)、颊侧180°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180°牙本质肩领(C组)、远中180°牙本质肩领(D组)、近中180°牙本质肩领(E组),分别用树脂核+全冠修复、颊... 纳入120颗离体上颌前磨牙分成5组(每组24颗),制备360°牙本质肩领(A组)、颊侧180°牙本质肩领(B组)、腭侧180°牙本质肩领(C组)、远中180°牙本质肩领(D组)、近中180°牙本质肩领(E组),分别用树脂核+全冠修复、颊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腭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颊、腭侧根管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结果显示:A组样本牙的抗折破坏载荷值高于B、C、D、E组(P<0.05),颊侧根管置入纤维桩抗折强度高于腭侧(P<0.05)。提示360°完整牙本质肩领能提供最佳的抗折强度,牙本质肩领不完整时,推荐置入颊侧根管纤维桩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肩领 纤维桩 根管治疗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刺激-淫羊藿苷耦合环境中YAP介导细胞黏附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罗睿 王亚楠 +2 位作者 王天 李瑞欣 沈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8-248,共1页
目的力学刺激和淫羊藿苷(ICA)能促进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及成骨,但黏附对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拟探讨力学刺激-ICA耦合环境中成骨细胞黏附作用的变化及YAP介导细胞黏附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并明确相关调... 目的力学刺激和淫羊藿苷(ICA)能促进成骨细胞在生物材料表面的黏附及成骨,但黏附对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拟探讨力学刺激-ICA耦合环境中成骨细胞黏附作用的变化及YAP介导细胞黏附调控成骨分化的机制,并明确相关调控途径。方法检测不同浓度ICA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后细胞黏附、增殖能力的变化,以筛选出适宜的ICA浓度。将细胞分为以下4组:空白培养组、ICA组、力学刺激组(2500με)和力学刺激-ICA耦合组(2500με),比较不同干预后细胞黏附作用的变化。上调或抑制YAP表达,分析YAP对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上调或抑制整合素β1(integrinβ1)/β-actin,以分析其对YAP的调控作用。结果当ICA浓度为10-7 mol/L时,MC3T3-E1细胞增殖最活跃,细胞黏附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最强,因此选择该浓度进行后续研究。与单一ICA或力学刺激相比,耦合作用能够显著提升MC3T3-E1细胞integrinβ1、β-actin、YAP的表达,增强细胞的黏附和成骨分化能力。抑制YAP会降低细胞成骨分化能力,抑制integrinβ1会影响力学刺激下细胞骨架的排列,同时降低YAP表达。结论力学刺激-ICA耦合刺激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黏附作用,细胞黏附可通过影响YAP表达调控后续成骨分化,且integrinβ1/β-actin途径在该过程中对YAP表达具有关键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整合素Β1 成骨细胞 细胞共培养 细胞黏附 成骨分化 淫羊藿苷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5
作者 申静 张海峰 +2 位作者 靳淑凤 李宁宁 樊建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手术治疗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包括翻瓣、去骨、根尖周刮治、根尖切除,使用超声器械倒预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作为倒充填材料,术后定期复查,通过...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手术治疗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包括翻瓣、去骨、根尖周刮治、根尖切除,使用超声器械倒预备,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作为倒充填材料,术后定期复查,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和测量,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病例术后1年随访,治愈者31例(57.41%),改善者19例(35.19%),失败者4例(7.41%)。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分布、根尖周暗影的最大直径和根尖周病变组织病理分类分别统计显微根尖手术的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根尖手术明显提高持续性根尖周病变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牙科手术显微镜 持续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6
作者 申静 高静 +2 位作者 杜兴华 陈瑶 韩丽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7-810,共4页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手术过程包括翻瓣、骨开窗、根尖切除、超声倒预备、MTA倒充填。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卡方...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病例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手术过程包括翻瓣、骨开窗、根尖切除、超声倒预备、MTA倒充填。所有患者术后1年复查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97例患者术后1年随访,57.7%成功,35.1%改善,7.2%失败。治疗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无明显统计学关系。病损大小和组织病理类型与预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关系,大的骨缺损和根尖周囊肿的预后较差(P<0.05)。结论:通过使用口腔显微镜、显微器械、超声工作尖、生物相容性好的倒充填材料、严格的显微根尖手术操作,持续性根尖周病的患牙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口腔显微镜 超声 显微根尖手术 持续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修复材料磨耗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晶莹 刘哲文 刘晓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57,共3页
牙科陶瓷材料因具有与天然牙相似的色泽和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抗腐蚀、抗老化、耐磨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牙科修复材料还应满足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与天然牙釉质相近的磨耗性能,不对釉质产生非生理性磨耗。自1950年以来,众多学... 牙科陶瓷材料因具有与天然牙相似的色泽和半透明性、生物相容性好、抗腐蚀、抗老化、耐磨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牙科修复材料还应满足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与天然牙釉质相近的磨耗性能,不对釉质产生非生理性磨耗。自1950年以来,众多学者对陶瓷修复材料的磨耗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修复材料 磨耗性能 影响因素 天然牙釉质 牙科陶瓷材料 牙科修复材料 生物相容性 生理性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人牙窝沟釉质早期龋变深度的测量 被引量:4
8
作者 靳淑凤 代晓华 +5 位作者 姚晖 姚晓天 李燕妮 万木森 连小丽 梁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测离体牙面窝沟釉质早期人工龋变深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将7颗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人前磨牙随机分成脱矿及脱矿-再矿化2组,面开窗3mm×4mm。将脱矿组放入脱矿液中制备人工脱矿模型;将...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测离体牙面窝沟釉质早期人工龋变深度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将7颗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人前磨牙随机分成脱矿及脱矿-再矿化2组,面开窗3mm×4mm。将脱矿组放入脱矿液中制备人工脱矿模型;将脱矿-再矿化组交替放入脱矿液和再矿化液制备人工龋模型。分别对上述2组牙齿样本进行OCT扫描,测得龋变深度;在牙齿样本OCT扫描的相应部位制备磨片,测量偏光显微镜下龋变的深度。结果除了脱矿7天的样本外,其余样本2种检测方法测得的龋变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检测的龋变深度与偏光显微镜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OCT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可以对釉质窝沟早期人工龋清晰成像,并可进行龋变深度的量化分析,提示其在窝沟早期龋的临床诊断中具有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偏光显微镜 龋病诊断 面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慧儒 秦宗长 张兰成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釉基质蛋白(EMD)为发育期牙釉质中的一系列釉基质物质及其衍生物,具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生物矿化以及骨诱导等生物学活性。EMD富含牙釉蛋白、釉蛋白和成釉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成分,在诱导成骨和促进血管形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随着检... 釉基质蛋白(EMD)为发育期牙釉质中的一系列釉基质物质及其衍生物,具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生物矿化以及骨诱导等生物学活性。EMD富含牙釉蛋白、釉蛋白和成釉蛋白等多种蛋白质成分,在诱导成骨和促进血管形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随着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类生长因子活性在EMD中也被检测到,即以EMD代替生长因子应用于组织工程研究是可行的。本文就牙釉蛋白、釉蛋白和成釉蛋白以及蛋白酶和类生长因子物质等EMD的组成和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EMD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 釉基质衍生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的三维立体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小惠 王建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三维空间位置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 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BCT)资料分析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骨性结构三维空间位置的改变。方法:对25例成人颜面不对称患者使用CBCT采集颅面部Dicom数据,使用Mimics 10.01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维坐标系。选择描述上颌复合体及下颌骨形态的36个标志点,测量其三维坐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复合体仅眶下点、梨状孔最外侧点、颧牙槽嵴点、上尖牙颈缘中点、上第一恒磨牙颈缘中点的位置左右侧差异有显著性,其它各点基本对称;下颌骨大部分标志点左右侧在三维方向上均差异显著,仅髁突顶点、下颌孔、下颌角点在某些方向显示出对称性。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颌面部畸形程度有从上到下逐步加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形态异常,其立体空间结构发生了代偿性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不对称 三维测量 锥体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印模法增强下颌全口义齿吸附作用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8
11
作者 崔荣智 潘新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8-629,632,共3页
目的:调查精细印模法增强下颌全口义齿吸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名无牙颌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患者用精细印模法和传统印模法取印模,并制作完成全口义齿。义齿戴入3个月后对下颌全口义齿固位功能、黏膜情况,舒适性、咀嚼功能、食物... 目的:调查精细印模法增强下颌全口义齿吸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名无牙颌下颌牙槽嵴条件较差患者用精细印模法和传统印模法取印模,并制作完成全口义齿。义齿戴入3个月后对下颌全口义齿固位功能、黏膜情况,舒适性、咀嚼功能、食物嵌塞等内容进行临床调查。结果:两种印模法完成的下颌全口义齿在舒适程度、黏膜情况、食物嵌塞方面无显著性差别;但在咀嚼功能、固位功能方面精细印模法组明显好于传统印模法组(P<0.05)。结论:精细印模法优于传统印模法,普遍适用于下颌牙槽嵴条件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印模 全口义齿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敏 柳春明 +2 位作者 张海钟 张洪杰 高全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下行LeFortⅡ型截骨,将牵引钩置入鼻底或梨状孔侧缘,从鼻孔引出,对8例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成年患者前牵引治疗,其中3例采用面弓弹性前牵... 目的:探讨两种外置式牵引治疗严重上颌发育不全的效果。方法:使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颌骨牵引装置,在全麻下行LeFortⅡ型截骨,将牵引钩置入鼻底或梨状孔侧缘,从鼻孔引出,对8例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成年患者前牵引治疗,其中3例采用面弓弹性前牵引,5例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牵引,治疗前后拍摄定位头颅侧位片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治疗的5例患者按术前设计的要求顺利完成牵引成骨,患者咬合关系和软组织侧貌改变明显,上颌平均前移11.6mm。面弓弹性前牵引的3例患者中,1例达到预期效果,2例弹性牵引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坚固外固定支架前牵引后达到效果,其中1例由于额部因长期压迫出现局部缺血改换为坚固外固定支架。结论:RED是治疗严重上颌后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对唇腭裂严重上颌发育不全患者慎用面弓弹性牵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成骨 上颌发育不全 LE FORT Ⅱ型截骨 头影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41
13
作者 戴艳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2期73-75,共3页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也是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医疗...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也是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身体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患者及家属法制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 身心健康 不安全因素 规章制度 结构功能 护理水平 法制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根尖周炎治疗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申静 张海峰 樊建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3-793,797,共2页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口腔显微镜、显微根尖外科器械,尤其是超声器械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根管外科已进入显微根尖外科治疗的时代,它具有传统根尖外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显微镜的放大和照明下,术者可准确定位根尖的位置,使用各种超声倒预...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口腔显微镜、显微根尖外科器械,尤其是超声器械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根管外科已进入显微根尖外科治疗的时代,它具有传统根尖外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显微镜的放大和照明下,术者可准确定位根尖的位置,使用各种超声倒预备器械,达到精确的根尖预备和严密的三维根尖倒充填,彻底去除病变组织。研究表明,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持续性根尖周病后,1年治疗成功率达到96.8%,5~7年的成功率91%。现就我科1例上中切牙持续性根尖周炎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外科治疗 持续性 外科手术方法 外科器械 超声器械 根管外科 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Ⅲ类错颅面结构及发育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溅萍 王建国 +1 位作者 苍松 马佳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性Ⅲ类错颅面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154例,男女分别分为恒牙初期和恒牙期2组,拍摄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4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性Ⅲ类错颅面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骨性Ⅲ类错患者154例,男女分别分为恒牙初期和恒牙期2组,拍摄治疗前头颅定位侧位片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4组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颅底、上颌、下颌、前面高和后面高的线距均显著大于女性;恒牙期女性Y轴角小于男性。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男性后颅底、下颌长和垂直面高增长显著;女性前颅底、上颌长、下颌长、前下面高和后面高均有显著增长,上下颌的矢状不调(ANB和NA-PA)加重,下颌平面角明显减小。结论:骨性Ⅲ类错的颅面形态及发育存在明显性别差异,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的评估应考虑男女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颅面形态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髁突吸收致下颌后缩正颌外科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智 侯敏 张春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的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PCR/ICR),是一种发生在髁突的罕见的骨吸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髁突形态改变、体积减小和下颌升支高度降低等,后期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下颌后缩畸形及咬合功能障碍。手术作为一种治疗牙颌... 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的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PCR/ICR),是一种发生在髁突的罕见的骨吸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髁突形态改变、体积减小和下颌升支高度降低等,后期往往出现比较严重的下颌后缩畸形及咬合功能障碍。手术作为一种治疗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方案,可以达到功能性及面型美观的改善。本文就PCR致下颌后缩的正颌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特异性髁突吸收 下颌后缩 正颌外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巍 王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IGF-1是否影响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方法: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细胞增殖检测(MTT、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S+G2M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GF-1影响牙周膜干细胞在体外的增殖能力。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巍 王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观察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方法选择30名后牙反的患者,其中,男12名、女18名;平均年龄12.7岁。快速扩弓后,测量扩弓前后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对比其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 目的观察压膜式快速扩弓器的临床应用特点和效果。方法选择30名后牙反的患者,其中,男12名、女18名;平均年龄12.7岁。快速扩弓后,测量扩弓前后第一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中央窝之间的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对比其变化,并进行治疗前后测量结果的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恒磨牙间宽度和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及中切牙间隙增加明显。结论压膜式快速扩弓器是一种美观、舒适、制作简单、戴用便捷、固位好、易于清洗的快速扩弓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快速扩弓 反(牙合) 扩弓螺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的计算机虚拟筛选及初步活性研究
19
作者 张孝云 纪庆 +3 位作者 代晓华 姜琳琳 熊冬生 周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8,共6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初步活性... 目的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寻找生存素(survivin)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基于sur-vivin与其抑制性配体Smac/Diablo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含有149,214个小分子的三维结构数据库进行筛选。通过初步活性测定确定活性较高的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其对凋亡,细胞周期及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利用分子图像学方法分析化合物与survivin之间的作用模式。结果通过能量打分并根据结构多样性和类药性原则,最终选择了35个化合物进行初步活性测定,其中有9个化合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活性,3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在30μmol.L-1以下。选择其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1-19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的1-19能够促进细胞的早期凋亡,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发生S和G2/M期阻滞。分子图像学分析显示活性最高的1-19能够与survivin配体结合区的71位天门冬氨酸形成两个稳定的氢键。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理活性测试以及分子图像学分析,初步确定了一个针对survivin的全新的先导化合物,为今后survivin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小分子抑制剂 虚拟筛选 凋亡 药物设计 先导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颌周骨缝扫描电镜变化的观察
20
作者 苍松 白玉兴 +2 位作者 高晓辉 吴晶 王邦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在建立口内即刻负载抑制上颌骨生长的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受压骨缝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生长发育期恒河猴为实验动物,对上颌骨施加向后牵引力,持续作用5周后,前牙呈现反,取颧颌缝、额颌缝、颞颧缝、腭中缝骨缝标... 目的:在建立口内即刻负载抑制上颌骨生长的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探索受压骨缝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生长发育期恒河猴为实验动物,对上颌骨施加向后牵引力,持续作用5周后,前牙呈现反,取颧颌缝、额颌缝、颞颧缝、腭中缝骨缝标本切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颧颌缝表现为蜂窝组织状,不规则的胶原纤维前体聚集,胶原纤维明显粗大,纤维细胞排列极其紊乱,大部分胶元纤维断裂。而颞颧缝呈现纤维细胞排列较为规整,胶原粗细不均,胶元纤维断裂少,更接近于正常骨缝结构。结论:上颌骨中微钛种植体即刻施加矫治力后,颧颌缝的骨改建最明显,是本研究中抑制上颌骨的生长主要部位。颞颧缝变化很小,接近于正常骨缝结构。以颧骨作为支抗抑制上颌骨的生长是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种植体 颌周骨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