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吸附树脂清除模拟中分子物质的研究
1
作者 王惠明 童明容 +1 位作者 陈长治 俞耀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采用模拟中分子物质——维生素B_(12)、细胞色素C和菊糖及不同的吸附剂(活性碳和合成树脂)进行了体外吸附实验。试图筛选出对于中分子量有毒物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吸附树脂。并对中分子量物质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模拟中分子物质——维生素B_(12)、细胞色素C和菊糖及不同的吸附剂(活性碳和合成树脂)进行了体外吸附实验。试图筛选出对于中分子量有毒物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吸附树脂。并对中分子量物质的吸附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树脂与被吸附物质极性相近时,树脂孔径大小是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因素。当吸附剂孔径大于360(?)时,对分子量在1,000~10,000之间的非极性物质吸附3小时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其中以X-5型吸附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子 吸附 树脂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桂兰 乔亚科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 位作者 杨少辉 靳朝霞 李明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直接以农杆菌转化系统为平台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吉林 35、中黄 2 8、南农、铁丰 2 9、铁丰 30和开育 12的子叶节为外植体 ,用LBA4 4 0 4农杆菌 (含pPC KSA质粒 )研究了影响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之间转化... 直接以农杆菌转化系统为平台 ,以栽培大豆 (GlycinemaxL )吉林 35、中黄 2 8、南农、铁丰 2 9、铁丰 30和开育 12的子叶节为外植体 ,用LBA4 4 0 4农杆菌 (含pPC KSA质粒 )研究了影响大豆子叶节转化的因素。结果表明 ,大豆品种之间转化存在着差异 ,吉林 35转化率最高 ,平均转化率为 2 16 % ,单次最高转化率达 6 12 % ;中黄 2 8次之 ,平均转化率为1 9% ,单次最高转化率达 3 33% ;南农转化率为 1 0 5 % ;铁丰 2 9居第 4位 ,转化率为 0 95 % ;铁丰 30和开育 12无转化植株。用 4d苗龄的子叶节 ,农杆菌浸染 30min ,共培养 3d比较合适。萌发培养基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对转化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对于吉林 35来说 ,大豆萌发培养基 (G)和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Y)的最佳组配方式为G2 +Y1(转化率 6 12 % )和G1+Y2组合 (转化率 5 2 6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中 ,转化植株的筛选方式对转化率影响很大 ,筛选培养初期 ,采用比较低的筛选浓度 ,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次提高筛选压力 ,可以获得较好的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癌农杆菌 子叶节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血红蛋白氧载体的研究(Ⅱ)──氧化纤维素共价键联血红蛋白 被引量:7
3
作者 孔德领 贾永会 +2 位作者 俞耀庭 童明容 王子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584-1588,共5页
以纤维素为载体,经高碘酸钠氧化后共价键联血红蛋白,制备氧载体.研究了氧化条件对血红蛋白固定量的影响.纤维素只有经过预氧化、碱处理和再氧化三步活化反应,才能使血红蛋白大量固定化,每克纤维素固定血红蛋白量达1.0g.氧载... 以纤维素为载体,经高碘酸钠氧化后共价键联血红蛋白,制备氧载体.研究了氧化条件对血红蛋白固定量的影响.纤维素只有经过预氧化、碱处理和再氧化三步活化反应,才能使血红蛋白大量固定化,每克纤维素固定血红蛋白量达1.0g.氧载体稳定性好,血红蛋白不脱落.经铁氰化钾氧化,氧载体放氧效率为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载体 氧化纤维素 血红蛋白 固定化 人工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凝胶固定化脲酶及载体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潘继伦 童明容 +5 位作者 陈长治 俞耀庭 施化莲 刘文革 武莉 王彭延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2-365,共4页
本文以聚乙烯醇(PVA)凝胶为载体,用包埋法对脲酶进行了固定化,并与聚丙烯酰胺固定化脲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VA凝胶固定化脲酶具有较高的活力收率(79%)。其急性毒性及溶血试验合格,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 本文以聚乙烯醇(PVA)凝胶为载体,用包埋法对脲酶进行了固定化,并与聚丙烯酰胺固定化脲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VA凝胶固定化脲酶具有较高的活力收率(79%)。其急性毒性及溶血试验合格,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凝胶 固定化 脲酶 生物相容性 人工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入北方粳稻恢复系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施利利 孙宗修 +4 位作者 王松文 蔡宝立 张欣 刘霞 郭玉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以2个北方粳型恢复系津稻162和津稻18为受体,经农杆菌EHA105/pDSBar1300转化,分别获得77和55个转植株。用0.25%浓度的Basta对转基因在T0代进行了涂布试验,其抗性植株率分别为92%和78%,对除草剂抗性转基因株系做PCR检测,均能扩增出400bp... 以2个北方粳型恢复系津稻162和津稻18为受体,经农杆菌EHA105/pDSBar1300转化,分别获得77和55个转植株。用0.25%浓度的Basta对转基因在T0代进行了涂布试验,其抗性植株率分别为92%和78%,对除草剂抗性转基因株系做PCR检测,均能扩增出400bp的Bar基因特异条带,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对转基因T1代进行潮霉素抗性鉴定,大多数转基因株系表现为3∶1的分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抗除草剂基因 BAR基因 北方粳稻 恢复系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清除体内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于美丽 贾克培 +2 位作者 吕文岚 杨彦 郭贤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从 5种亲和吸附剂 (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ycleImmuneComplex ,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 ,测定其孔结构参数 ,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高循环... 本文从 5种亲和吸附剂 (AffinityAbsorbent,AA)中筛选出对病理性循环免疫复合物 (CycleImmuneComplex ,CIC)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吸附剂AA3 ,测定其孔结构参数 ,讨论了不同吸附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用纯种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 ,建立高循环免疫动物模型 ,用AA3 吸附剂对动物模型进行血液灌流实验 ,观察该吸附剂血灌流清除血中CIC的功效。考察了AA3 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及对蛋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A3 吸附剂对血中CIC的吸附率达 41 7% ,动物模型血灌流对CIC的吸附率达 38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吸附剂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血液灌流 血液相容性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D_4B_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作为 吴颖运 +2 位作者 李欣 晏晶 张克勤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3,共4页
对胶质芽孢杆菌D4B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表明,D4B1菌株在供试培养基A中生长良好,12h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达到生长高峰,菌体浓度为6 0×108个/mL;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硫酸链霉素没有抗性;能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真... 对胶质芽孢杆菌D4B1菌株生理特性研究表明,D4B1菌株在供试培养基A中生长良好,12h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达到生长高峰,菌体浓度为6 0×108个/mL;对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硫酸链霉素没有抗性;能分泌胞外活性物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能力,但无植酸酶活性。其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分子改造胶质芽胞杆菌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芽胞杆菌 D4B1菌株 培养基 生理特性 菌体浓度 微生物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在研究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春雨 石建党 +1 位作者 朱彦 张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1-807,共7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方法相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一种在体内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想的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与DNA芯片... 在后基因组时代,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方法相比,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ChIP)是一种在体内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理想的方法。近年来这种方法与DNA芯片和分子克隆技术相结合,可用于高通量的筛选已知蛋白因子的未知DNA靶点和研究反式作用因子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分布情况,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调控网络。总结了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方法,特别介绍了使用这些方法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 DNA芯片 ChIP-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血红蛋白氧载体的研究 I.聚乙烯醇包埋血红蛋白 被引量:4
9
作者 贾永会 孔德领 +2 位作者 俞耀庭 童明容 王子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固定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氧载体,从海水中提取氧气,为人类在水下活动提供氧源。以聚乙烯醇为载体材料,固定化血红蛋白,制备氧载体。研究了该氧载体的氧解离性能以及戊二醛和六磷酸肌醇对氧载体氧解离性能的影响。血红蛋白的固定量达... 固定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氧载体,从海水中提取氧气,为人类在水下活动提供氧源。以聚乙烯醇为载体材料,固定化血红蛋白,制备氧载体。研究了该氧载体的氧解离性能以及戊二醛和六磷酸肌醇对氧载体氧解离性能的影响。血红蛋白的固定量达0.6g/g,氧化法测得氧载体的氧解离率为53.3%。戊二醛后交联提高了氧载体的稳定性。六磷酸肌醇使氧解离率由24.8%提高到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载体 聚乙烯醇 人工鳃 血红蛋白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乳糖交联壳聚糖微载体的制备及肝细胞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立国 潘继伦 +2 位作者 李结良 吴伟 俞耀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4-645,648,共3页
 以液体石蜡作分散介质,开环乳糖作交联剂,反相悬浮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壳聚糖微载体。用其进行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细胞的代谢活性。肝细胞在开环乳糖交联壳聚糖微载体上保持良好...  以液体石蜡作分散介质,开环乳糖作交联剂,反相悬浮法制备了性能优良的壳聚糖微载体。用其进行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细胞的代谢活性。肝细胞在开环乳糖交联壳聚糖微载体上保持良好的球形状态,白蛋白的分泌量达到36.4μg/24h/mL,明显高于未修饰壳聚糖和Cytodex3微载体上肝细胞的白蛋白分泌量(分别为26.0和26.7μg/24h/mL),表明开环乳糖交联壳聚糖微载体是一种优良的肝细胞培养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乳糖 壳聚糖 微载体 肝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宗建超 倪爱国 刘福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4,共5页
过去几年目睹了反义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文章较全面地评述了反义技术的主要内容和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它们包括几类受人注意的DNA类似物、RNA和Ribozyme.。此外,基于研究现状还展示了反义技术的前景。
关键词 反义技术 反义DNA 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高含水胶固定化脲酶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继伦 陈长治 俞耀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272-1274,共3页
冷冻-部分脱水法制成的聚乙烯醇高含水胶固定化脲酶活力收率及对脲素的分解能力明显高于聚丙烯酰胺囱定化脲酶,稳定性相近;用低浓度的戊二醛后处理,提高了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高含水胶 脲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酶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传义 俞耀庭 +1 位作者 吴金川 何志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2-25,共4页
介绍了酶在反胶团中的主要特性,对反胶团酶反应的应用、动力学和过程开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反胶团 酶反应 动力学 过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酶反应过程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传义 张金红 +2 位作者 俞耀庭 何志敏 段江燕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48,共3页
反胶团酶反应具有水相与有机相酶反应的共同优点 ,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制约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如何解决酶的重复利用问题。最初人们采用水溶液萃取法回收酶 ,但由于条件苛刻 ,酶活回收率较低。相变法利用温度的改变使体系分相以... 反胶团酶反应具有水相与有机相酶反应的共同优点 ,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制约其实际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如何解决酶的重复利用问题。最初人们采用水溶液萃取法回收酶 ,但由于条件苛刻 ,酶活回收率较低。相变法利用温度的改变使体系分相以实现酶的回收 ,操作简便 ,但仍有较大的酶活损失。连续流两相离心反应器可以实现反胶团酶反应的连续操作且酶的损失很小 ,但该反应器传质速率较低因而转化率不高。膜反应器是反胶团酶反应中研究最多也最有应用前途的一种反应器形式。文中介绍了反胶团酶反应中酶重复利用的方法 ,对其过程开发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团 酶反应 过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碱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江燕 张金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24-1426,共3页
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ATPase,研究了番茄碱 tomatine 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tomatine浓度低于1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 CaM 激活的Na+-K+-ATPase 称之为基本酶活 影... 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ATPase,研究了番茄碱 tomatine 对人红细胞膜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的tomatine浓度低于1mmol/L时,对不依赖钙调蛋白 CaM 激活的Na+-K+-ATPase 称之为基本酶活 影响不大,浓度达1mmol/L时,该酶活性仍保持在95%左右;而在此浓度范围内,tomatine对依赖CaM的Na+-K+-ATPase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16mmol/L.说明tomatine对膜酶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阻断CaM激活的途径而起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碱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碱 钙调蛋白 NA^+-K^+-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简单节杆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继伦 韩丽君 +1 位作者 童明容 俞耀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56-457,464,共3页
研究了用海藻酸钠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化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Simplex)By-2-13的制备条件及固定化菌的一般性质。用10ml4%海藻酸钠包埋0.5g湿菌体活力收率可达87%。固定化菌的最适pH与... 研究了用海藻酸钠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化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Simplex)By-2-13的制备条件及固定化菌的一般性质。用10ml4%海藻酸钠包埋0.5g湿菌体活力收率可达87%。固定化菌的最适pH与最适温度与游离菌相同;固定化菌的储存稳定性高于游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固定化 载体 简单节杆菌 活力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固定化酵母菌提高低盐固态酱油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丽霞 童明容 +2 位作者 桂明德 俞耀庭 周鑫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Z1期38-41,13,共5页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作载体,通过包埋法将酵母菌固定化,制成φ3mm的固定化菌小球。应用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后发酵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固定化菌在盐含量为15%以上的酱油中长期浸泡,强度和弹性良好,包埋的菌体生长、繁殖可达10~9/g载... 本文采用聚乙烯醇作载体,通过包埋法将酵母菌固定化,制成φ3mm的固定化菌小球。应用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后发酵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固定化菌在盐含量为15%以上的酱油中长期浸泡,强度和弹性良好,包埋的菌体生长、繁殖可达10~9/g载体。该固定化菌连续使用两个月,活力仍保留80%以上。固定化菌处理的酱油经气相色谱分析,某些微量成分明显增加,其中乙醇含量可增大至原酱油的20倍以上。酱油作为调味品,在我国已食用多年。传统工艺酿造酱油,由于酱醪的泥浆态和高食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酵母 低盐固态发酵 微量成分 乙醇含量 包埋法 米曲霉 食盐含量 乙醇产量 气相色谱 后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La^(3+)、Nd^(3+)、Ho^(3+)、Yb^(3+))对人红细胞膜Na^+/K^+ ATPase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金红 魏继中 +2 位作者 吳隽平 张遂坡 徐友涵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本文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 ATPase,用于研究四种鑭系稀土离子(La^(3+)、Nd^(3+)、Ho^(3+)、Yb^(3+))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鑭系离子都对红细胞膜Na^+/K^+ ATPase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当反应体系中的稀土离子... 本文以低渗法从新鲜健康人红细胞中制得膜Na^+/K^+ ATPase,用于研究四种鑭系稀土离子(La^(3+)、Nd^(3+)、Ho^(3+)、Yb^(3+))对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鑭系离子都对红细胞膜Na^+/K^+ ATPase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当反应体系中的稀土离子浓度达50μmol/L时,Na^+/K^+ ATPase的活性所剩不多;低于50μmol/L鑭系离子时,以Nd^(3+)的抑制作用最强;金属离子螯合剂能阻止稀土离子对Na^+/K^+ ATPase的抑制作用。此项研究为稀土的生物效应的理论提供了一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作用 稀土离子 红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液灌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毅 王铁丹 +2 位作者 辛平 杨彦 郭贤权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用以化学键联结的DNA—VT树脂对大鼠进行全血灌流,观察该树脂的血液相容性,同时测定DNA-VT树脂的理化性质及体外吸附DNA抗体的能力。结果表明,DNA-VT树脂血液相容性良好,能有效清除DNA抗体,可望应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狠疮。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血液灌流 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点突变癌基因T24-ras转录物的核酶性质研究
20
作者 董元舒 赵西林 +1 位作者 孙宝勇 陈德风 《生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通过改变核酶体外反应的各种条件,对针对点突变癌基因T24-ras转录物的核酶R8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R8切割底物反应的最适pH值约为8.2,最适温度为50℃,反应必须有镁离子参加,生理环境中常见的阴离子对... 通过改变核酶体外反应的各种条件,对针对点突变癌基因T24-ras转录物的核酶R8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R8切割底物反应的最适pH值约为8.2,最适温度为50℃,反应必须有镁离子参加,生理环境中常见的阴离子对反应没有影响,一些变性剂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R8切割底物的反应为二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基因 核酶 点突变 T24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