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黄花风铃木专类园的生态价值与应用
1
作者 杨兰香 《花卉》 2025年第6期64-66,共3页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黄花风铃木专类园位于青秀山东南片区,北邻梅园,西靠丘石花园,东接蜡烛湾水系,南抵亚热带植物岛,占地面积约为26万m2,种植约6500株黄花风铃木,是一处融合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的示范性工程。通过对黄花风铃木专类园的整...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黄花风铃木专类园位于青秀山东南片区,北邻梅园,西靠丘石花园,东接蜡烛湾水系,南抵亚热带植物岛,占地面积约为26万m2,种植约6500株黄花风铃木,是一处融合生态效益与景观价值的示范性工程。通过对黄花风铃木专类园的整体构建方案、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转化进行系统分析,揭示黄花风铃木专类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旨在实现景观价值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城市风景区的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创新思路与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风铃木 生态功能 景观营建 空间结构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济东 庞洁 +1 位作者 和太平 文祥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422-10425,共4页
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是广西南宁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鉴定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了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52属1431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1科3... 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是广西南宁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根据多年的实地调查、鉴定和资料整理,统计分析了青秀山风景旅游区植物区系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4科752属1431种(含变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48种,裸子植物8科14属42种,被子植物145科702属1341种;②物种种类组成相当丰富,引种栽培种占优势;③地理成分较简单,以热带和亚热带成分居多;④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热带边缘性明显;⑤引种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特有种、古老种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植物多样性 青秀山风景旅游区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景观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子龙 蔺中伟 +3 位作者 贾湘璐 苏大宏 杨泉光 秦志成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77-85,共9页
了解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植物资源及景观现状,可为后期景观提升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实地调查、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和有关文献查阅的办法,对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景观构成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 了解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植物资源及景观现状,可为后期景观提升提供科学参考。通过实地调查、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和有关文献查阅的办法,对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景观构成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共有维管植物125科362属517种,双子叶植物占绝对优势。按生活型、观赏型、生态型可依次分为11、6、3个类别。豆科(Fab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桃金娘科(Myrtaceae)、姜科(Zingiberaceae)和樟科(Lauraceae)具有较好的观赏特点,并在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中得到了较多应用。青秀山珍贵树种展示园景观特征明显,以常绿植物为主,植物景观集中于园路两侧,但存在植物优势科较少、植物运用不够丰富、观赏型植物种类分布不均和园内次生林占据活动空间等问题。建议增加优势科植物,并适当增加一些观茎、芳香植物、藤本和林下草本药用植物种类,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提升林内林下空间利用、强化科普研学和基础科研水平,完善相应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青秀山 珍贵树种展示园 植物资源 多样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环境特征研究
4
作者 欧阳子龙 蔺中伟 +4 位作者 谭江锋 苏大宏 贾湘璐 李蓉 秦志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充分了解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特征,以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群落进行负离子浓度、温度和湿度测定,分析小气候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小气候环境质量为林下>水边>广场;不同时间段... 为充分了解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小气候特征,以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群落进行负离子浓度、温度和湿度测定,分析小气候环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小气候环境质量为林下>水边>广场;不同时间段为上午>下午>中午;不同群落组成为草本>灌木>乔木>铺装。林下草本小气候环境优于其他群落,生态效益较好;广场铺装、广场乔木、广场灌木和水边铺装小气候环境相对较差。温度和湿度与负离子浓度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且是负离子浓度重要的影响因子。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在林下设置更多活动和休憩区域;2)安排科普教育等活动时应考虑于小气候环境最佳的上午进行;3)注重植物群落构建,通过提高植物多样性促进小环境生态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青秀山雨林大观 小气候环境 负离子浓度 温度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苏铁专类植物景观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秦萱 欧振飞 肖长生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指出了苏铁属珍稀濒危物种,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类群,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园林观赏价值。介绍了青秀山风景区苏铁植物迁地保育的情况,分析了青秀山苏铁植物园林景观应用的思路和实践,探析苏铁植物科普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 苏铁 园林应用 青秀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青秀山荫生植物普查及其耐荫性研究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涛 冯正莲 +1 位作者 张磊 蒙奕奕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1期89-91,共3页
指出了青秀山景区绿化中应充分美化景区的每一个区域,增加景观的层次和色彩。由于林下光线不足植物品种耐荫能力各不相同,如何配置既能适合林木郁闭度,又能满足景观的要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量化标准,原有生产中耐荫植物的选择种植中... 指出了青秀山景区绿化中应充分美化景区的每一个区域,增加景观的层次和色彩。由于林下光线不足植物品种耐荫能力各不相同,如何配置既能适合林木郁闭度,又能满足景观的要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量化标准,原有生产中耐荫植物的选择种植中依靠生产中的经验判断,使一些植物对小环境郁闭度无法适用,出现生长不良、逐渐死亡等问题,造成了重复施工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青秀山中现有的荫生植物进行了较全面调查研究,总结了青秀山荫生植物的种植后生长现状,对荫生植物的耐荫性进行了初步了解,为对荫生植物耐荫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秀山 荫生植物 耐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青秀山常见园林植物寒害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曾进 欧振飞 秦萱 《现代园艺》 2011年第08X期5-6,共2页
现场踏查实测青秀山风景区内常见的园林植物,记录其受害症状并划分受害等级,调查的植物达到167科670属1215种,其中有32科60属95种植物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寒害。分析了此次寒害的特点与相关因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青秀山风景区 植物 寒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叶片衰老过程的生理特征差异
8
作者 欧阳子龙 贾湘璐 +2 位作者 廖宏英 滕维超 韦艳梅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1136,共15页
池杉和落羽杉秋冬季转色期叶片逐渐变为橙(红)色,是常见的园林色叶树种。分析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叶片生理特性,对于理解这2种杉木衰老变色的过程极为关键,可为后期园林色叶景观树种的应用提供指导。该研究通过对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衰老... 池杉和落羽杉秋冬季转色期叶片逐渐变为橙(红)色,是常见的园林色叶树种。分析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叶片生理特性,对于理解这2种杉木衰老变色的过程极为关键,可为后期园林色叶景观树种的应用提供指导。该研究通过对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衰老叶片中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合显著性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拟合和隶属函数分析等统计方法,综合评价池杉和落羽杉转色期衰老叶片的生理状态,探究2种杉木叶片衰老的生理差异。结果表明:(1)池杉和落羽杉叶片色素AC/CHLa+b比值随衰老而迅速升高,最高分别为11.46和7.13,是叶片呈橙(红)色的直接原因。(2)衰老过程中池杉和落羽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下降,MDA含量先升高再降低,但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升高,表现为叶片对衰老的抵抗效应。(3)光化学转化效率和热耗散能力能够较好地表示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反映衰老过程。(4)同一时间池杉综合得分均低于落羽杉,表明落羽杉生理状态更佳。综上认为,池杉和落羽杉叶片衰老过程具有相似的生理特性,但池杉更早进入衰老变色,在景观应用中可将池杉和落羽杉配合种植以延长整体色叶观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杉 落羽杉 秋色叶 叶绿素荧光 衰老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生睡莲花假胎生的显微观察与内源激素分析
9
作者 唐毓玮 李佳慧 +5 位作者 赵家惠 韦妙琴 於艳萍 毛立彦 黄歆怡 苏群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9-1440,共12页
丛生睡莲(Nymphaeaprolifera)的花“假胎生”现象是一种特殊且罕见的无性繁殖方式,能够直接从其花中长出新的幼苗,了解其花假胎生的形成过程以及内源激素对其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睡莲花假胎生形成机制和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奠定基础。以丛... 丛生睡莲(Nymphaeaprolifera)的花“假胎生”现象是一种特殊且罕见的无性繁殖方式,能够直接从其花中长出新的幼苗,了解其花假胎生的形成过程以及内源激素对其影响,为进一步揭示睡莲花假胎生形成机制和植物无性繁殖生物学奠定基础。以丛生睡莲假胎生花朵为试验组,正常花朵为对照组,采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假胎生花朵的形态特征,采用Elisa酶联法比较假胎生花朵“营养繁殖体”和正常花朵雌蕊的内源激素差异。与丛生睡莲发育正常的花朵相比,假胎生发育的花朵缺少花瓣、雄蕊群、雌蕊等器官,仅仅保留花托、萼片等器官,但在花托上原雌蕊部位会形成营养繁殖体,且在花芽分化期就已经形成;之后营养繁殖体能持续不断地萌生叶芽和花芽,叶芽主要呈卷曲的三角状,而花芽主要呈锥型或钩状2种形态的隆起,其表面着生大量的纤毛组织;假胎生发育花朵中,营养繁殖体能着生出多个具备无性繁殖能力的花蕾,当这些花蕾发育到一定程度,可以继续进行第二代、第三代假胎生繁殖。内源激素检测表明,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IAA)和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在正常花朵雌蕊和假胎生睡莲花朵营养繁殖体中无显著差异,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和脱落酸(abscisicAcid,ABA)含量在假胎生睡莲花朵营养体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丛生睡莲的假胎生花朵与正常花朵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丛生睡莲花朵的雌蕊组织被营养繁殖体所取代,形成假胎生花朵;相较于正常花朵的雌蕊组织,CTK、JA和ABA等3种内源激素在假胎生花朵营养繁殖体中保持较高水平,可能对花朵假胎生现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生睡莲 花假胎生 形态解剖 显微观察 内源激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亚热带裸子植物苏铁与木本被子植物叶性状差异研究
10
作者 赵英梅 卢思雨 +6 位作者 谢强华 黄冬柳 万春燕 杨泉光 蒙奕奕 吴虹佳 朱师丹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苏铁类(Cycads)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且绝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本研究分析了南宁植物园苏铁分类园的28种苏铁类植物的叶(羽片)形态解剖特征和水分关系性状,同时收集79种热带亚热带森林乔木的叶性状数... 苏铁类(Cycads)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且绝大部分处于濒危状态。本研究分析了南宁植物园苏铁分类园的28种苏铁类植物的叶(羽片)形态解剖特征和水分关系性状,同时收集79种热带亚热带森林乔木的叶性状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与被子植物相比,苏铁类植物的叶片较厚,饱和含水量(SWC)较高,耐失水能力(Ψ_(tlp))较强,比叶面积(SLA)及气孔密度(SD)均较低。但两个类群的叶肉组织厚度(MT)差异不显著。(2)被子植物叶性状网络的边缘密度(Edge density)显著高于苏铁类植物,而直径、平均路径长度显著低于苏铁类植物。说明热带亚热带地区被子植物性状间的关联性更强,有利于高效利用有限资源。(3)与被子植物不同,苏铁类植物的SLA、Ψ_(tlp)均与SWC解耦,表明苏铁类植物可能更依赖于根系的水分吸收或茎的存储,而不是通过叶片的物理特性进行精细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铁类 功能性状 抗旱性 性状网络 生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及生长调节剂的缓解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贾湘璐 粟智勇 +3 位作者 赵文军 蓝永 刘秀 欧阳子龙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低温是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如何缓解低温胁迫、提高植物适应性以保证生长生产是一项长期挑战。在全球气候突变的背景下,极端低温带来了加剧植物损害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帮助植物提高抗寒能力、减少因植物生理损伤带来的生产... 低温是植物面临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如何缓解低温胁迫、提高植物适应性以保证生长生产是一项长期挑战。在全球气候突变的背景下,极端低温带来了加剧植物损害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帮助植物提高抗寒能力、减少因植物生理损伤带来的生产和生态破坏是亟需解决的重点方向。本研究综述低温胁迫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探究低温胁迫下植物生理和光合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缓解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相关基础试验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回顾,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提高植物抗寒性方面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 缓解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大花万代兰根部发育、防御过程初探
12
作者 淡冬莹 龙蔷宇 李佳蔚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91,共14页
大花万代兰(Vanda coerulea),为附生型植物,根裸露在空气中生长,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也是兰花育种的重要亲本。从组学水平探究大花万代兰根的生长发育机制,能为全面了解气生根独特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大花万代兰气生根3个不... 大花万代兰(Vanda coerulea),为附生型植物,根裸露在空气中生长,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也是兰花育种的重要亲本。从组学水平探究大花万代兰根的生长发育机制,能为全面了解气生根独特适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大花万代兰气生根3个不同发育水平的根部位为材料,结合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揭示大花万代兰根部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防御适应机制。转录代谢联合分析结果显示,2份对比组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积累代谢物(DAMs)显著富集在代谢途径、各种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等途径。转录组结果显示,根部分生区(A)与伸长区(B)有11 995个DEGs,上调6274个,下调5721个。伸长区(B)与成熟区(C)共有3673个DEGs,上调1691个,下调1982个。代谢组结果显示2份对比组DAMs共有102个,上调52个,下调50个。在根系的生长发育上,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s)、脱落酸(ABA)等相关基因在植物根部发育过程中有显著变化。在防御适应机制上,生物碱(alkaloids)、类黄酮(flavonoids)、木质素(lignins)等化合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根的分生区和伸长区表达相对成熟区较多。说明气生根的发育受上述激素调控且积累较多种类的次生代谢物,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代谢组 大花万代兰 生长发育 植物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园自然教育优势及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研究
13
作者 欧振飞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期38-40,43,共4页
自然教育是公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生活环境的核心手段。文章基于理论分析,明确了植物园的基础功能以及自然教育价值,结合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核心优势,提出了以目标融合、自然教育对象和内容拓展、打造可持续化... 自然教育是公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生活环境的核心手段。文章基于理论分析,明确了植物园的基础功能以及自然教育价值,结合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核心优势,提出了以目标融合、自然教育对象和内容拓展、打造可持续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以及辅助性手段为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以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园 自然教育 城市 生物多样性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职业本科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以设施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例
14
作者 赖碧丹 张慧娜 +2 位作者 石梅娟 杨柳婵 杨蕾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同时还体现在质上。该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设施... 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量上,同时还体现在质上。该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设施园艺专业设施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载体,探讨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职业本科设施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中,以提高农业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文献分析、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与新农科建设相符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知农、爱农素质的农业人才。挖掘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如花卉产业现象、文化自信、专业自信和先驱人物事迹,以激发学生对花卉资源的热爱和保护,增强专业自信心。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强化环保意识和生物安全教育,同时关注国际花卉产业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敏锐度,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专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设施花卉栽培 新农科 职业本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睡莲园艺研究分析
15
作者 贾湘璐 蓝永 +3 位作者 赵文军 粟智勇 陈曦 欧阳子龙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0-157,共8页
为了解国内睡莲园艺研究进展和热点内容,以睡莲为主题,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使用CiteSpace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分析文献发表时间、关键词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作者网络和机构网络等,对睡莲园艺研究... 为了解国内睡莲园艺研究进展和热点内容,以睡莲为主题,利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使用CiteSpace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分析文献发表时间、关键词网络、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作者网络和机构网络等,对睡莲园艺研究领域的关键内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我国睡莲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起步,至今持续发展;高校等科研院所是睡莲园艺研究的主要机构,园艺类期刊是睡莲园艺研究发表的主要期刊类别;睡莲园艺研究有核心作者和机构网络,但联系不强、较为独立;睡莲园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睡莲、水生植物、水生花卉、栽培技术、花青苷、分类、园林水景、光信号、种质资源和多样性等,种质资源和品种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综上表明,睡莲园艺研究应继续加强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联系、持续注重基础研究并深入挖掘,以促进睡莲园艺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 园艺 睡莲园艺研究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植物信息管理系统文献分析
16
作者 欧阳子龙 贾湘璐 +3 位作者 陈玉梅 王斯娜 黄郁庭 余惠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植物信息管理系统是植物资源整理、储存和查询的主要手段。分析国内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内容和趋势,可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并为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后续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相... 植物信息管理系统是植物资源整理、储存和查询的主要手段。分析国内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的内容和趋势,可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并为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后续建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文献资料并汇总,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文献分布、研究热点、机构和作者情况,对该领域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国内植物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主要分布在信息系统、数据库、多媒体、植物景观、检索、挺水植物、利用和研发领域;发文时间集中在1989—2024年,呈单峰式类型,其中2004—2012年为高峰期;计算机、生物学、植物保护、林农业为热点学科,高校院所间关系较密切;台风灾害、城市空间和药用植物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仍需解决研究层次和深度尚不够、机构和作者间合作较少、研究内容相关性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信息 植物信息管理系统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斛开发利用相关专利的现状分析
17
作者 罗清 邓紫宇 +4 位作者 韦妙琴 黄歆怡 谢振兴 郑美新 郭宇 《桉树科技》 2022年第3期74-78,共5页
为了解中国石斛产业专利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85—2022年2月申请的石斛发明专利进行了统计,并对发明专利申请时间、申请人类型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斛发明专利申请始于1994年,后逐年递增,至2016年达到峰值。申报主体以企业... 为了解中国石斛产业专利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1985—2022年2月申请的石斛发明专利进行了统计,并对发明专利申请时间、申请人类型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斛发明专利申请始于1994年,后逐年递增,至2016年达到峰值。申报主体以企业和个人为主,累计占比达82.75%。申请内容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医学等方面。21世纪后,石斛研究由简单的种植逐步转向生物技术及医药用途等高精尖技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发明专利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方月兰 《现代园艺》 2017年第22期211-212,共2页
21世纪是经济、科技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文化素质与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的发展而缓步提升,国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及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稳定和生活质量的2个话题,人们对风景园林施工管... 21世纪是经济、科技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的文化素质与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的发展而缓步提升,国民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风景园林施工及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安全稳定和生活质量的2个话题,人们对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分析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园林施工 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南岩溶区植物叶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及其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世龙 欧芷阳 +4 位作者 申文辉 叶斯进 黄宝珍 凌福诚 陆国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岩溶植物叶性状在不同生活型水平上的差异以及系统发育保守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适应机制,进而为岩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西南岩溶区20种常见阔叶木本植物为对象,采用K值法检验了叶... 【目的】探究岩溶植物叶性状在不同生活型水平上的差异以及系统发育保守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对异质性生境的适应机制,进而为岩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桂西南岩溶区20种常见阔叶木本植物为对象,采用K值法检验了叶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并运用系统发育独立比较(PIC)和标准化主轴估计(SMA)的方法分析了叶性状间的关联适应性。【结果】1)研究区植物群落10个叶性状均未表现出较强的系统发育保守性,系统发育结构与性状结构并不完全一致。2)叶面积(LA)与叶长(LL)、叶宽(LW)以及叶组织密度(LTD)与LL、叶体积(LV)间均呈异速生长关系,而LL与LW、LA与叶干质量(LDW)间均呈等速生长关系;其中,LTD与LL的生长关系在常绿植物组发生了改变,由异速生长关系转变为等速生长关系;其他性状组合间的生长关系并未因生活型的不同而引起差异,表明常绿植物倾向于限制LL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LA、LL和LW以及LTD与LL、LV在常绿和落叶植物组间的斜率均沿共同主轴方向显著漂移(P<0.05),表明常绿和落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发生了位移,常绿植物倾向于选择小叶、组织密度大的资源保守型生长策略,而落叶植物则倾向于选择大叶、组织密度小的资源获取型生长策略。【结论】生态位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亚热带阔叶林群落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性状 标准化主轴估计 系统发育独立比较 异速生长 系统发育信号 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现代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思路创新
20
作者 孔令著 《花卉》 2023年第12期58-60,共3页
伴随着社会中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群众对于风景园林的建设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在此实践背景下,在现代风景园林的绿化建设管理实践中应该重视科学化方案的落实。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彰显出风景... 伴随着社会中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渐提高。因此,群众对于风景园林的建设提出了诸多的要求。在此实践背景下,在现代风景园林的绿化建设管理实践中应该重视科学化方案的落实。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彰显出风景园林的特色。要基于在现实绿化建设中呈现出的情况优化策略和工作方法,践行多样化的形式显现出现代风景园林的特色,构建多样性的风景园林。做好绿化建设,彰显社会发展背景,满足群众的实践需求。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现代风景园林在绿化建设管理实践中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风景园林 绿化建设 管理思路 优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