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分析
1
作者 田丹丹 王锦 +2 位作者 朱小芳 刘梦琪 刘雅婷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0-95,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在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招募280例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在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招募280例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脏疾病运动恐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和冠心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261例,其身体活动障碍总分为(38.96±11.41)分。身体活动障碍分为低度障碍-稳定型(26.8%)、中度障碍-低动机型(12.3%)和高度障碍-低感知型(60.9%)3个潜在剖面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运动恐惧和抑郁是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不同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障碍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且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医护人员需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疾病特征,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冠心病并存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共病 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障碍 健康管理 潜在剖面分析 老年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晶晶 游咏 +3 位作者 李熠 桂庆军 冯聚玲 尹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6-615,共10页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 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 MT)属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特殊类型,是内皮细胞在多种刺激因素作用下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失去其形态和功能,获得增殖、迁移和合成胶原等间充质细胞表型特点.近来研究发现,内皮-间质转化在内皮功能调节,心肌、血管及瓣膜的发育和结构重塑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提示其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内皮-间质转化的特点、功能、调节机制以及在心血管系统发育、心肌纤维化、肺动脉高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重构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化 心血管疾病 血管重构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院外延续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小平 唐振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945-3946,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院外延续护理措施改善慢性心房颤动(A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华法林抗凝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96例我院慢性AF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出院后延续护理措施,均... 目的:评价应用院外延续护理措施改善慢性心房颤动(AF)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华法林抗凝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96例我院慢性AF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出院后延续护理措施,均为48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INR、PT、FBS、HbA1c等实验室指标,以及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NR、PT、FBS、HbA1c数值显著改善(P<0.05),且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提高(P<0.05);而研究组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AF合并T2DM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糖尿病 2型 延续护理模式 华法林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时相性调控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军 伍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缬沙坦组,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时间(12、24、48、72h)和不同浓度(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变化规律和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后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和缬沙坦组,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时间(12、24、48、72h)和不同浓度(1.0×10-9~1.0×10-5mol/L)下心肌细胞Cx43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3组心肌细胞24和72hCx43的表达。结果AngⅡ组心肌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肥大,蛋白含量增加。AngⅡ组心肌细胞在24~48hCx43表达上调,72h则明显下调,较正常对照组减少30%,而且在AngⅡ作用下呈浓度依赖性下调,24hAngⅡ组荧光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和缬沙坦组明显上调,72h则较其他组明显下调。缬沙坦可拮抗AngⅡ对Cx43表达的作用。结论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Cx43的表达出现一定时相性变化,并和AngⅡ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AngⅡ可能通过AT1受体调控Cx43的表达而参与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病 肥厚性 连接蛋白43 细胞周期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的体外评价及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5
5
作者 许璨 刘厂辉 彭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8-873,共6页
目的探索川芎嗪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纳米胶束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PEG-PLGA)纳米胶束包载川芎嗪,制备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药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 目的探索川芎嗪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纳米胶束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采用(PEG-PLGA)纳米胶束包载川芎嗪,制备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对载药系统进行表征,采用体外释药和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试验对该载药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粒径为(15.8±0.9)nm,Zeta电势为-(20.5±0.4)mV,载药量电镜结果表明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明显的圆球形结纳米胶束呈现良好的光束,散射良好;体外释药试验发现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释药缓慢,组织分布试验发现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在正常大鼠脏器中AUC分布大小表现为肺>肝>脾>心≈肾>脑,但是,该纳米胶束在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中AUC分布大小却表现为肺>肝>心>脾>肾>脑,川芎嗪PEG-PLGA心脏中的1.68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这些结果表明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和缓释药物特点,可将药物蓄积于缺血心肌,具有良好的心脏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PEG-PLGA纳米胶束 丁达尔现象 心脏靶向 缓慢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上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军 王苏燕 +5 位作者 丁赛良 王光辉 邓彪 张勇 褚春 伍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Ⅱ1.0×10^-6mol/L)和缬沙坦组(AngⅡ1.0×10^-6mol/L+...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后,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变化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Ⅱ1.0×10^-6mol/L)和缬沙坦组(AngⅡ1.0×10^-6mol/L+缬沙坦1.0×10^-6mol/L)。另外将缬沙坦以1.0×10^-5、1.0×10^-6和1.0×10^-7mol/L刺激分为A组、B组和C组。先用AngⅡ诱导心肌肥大24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蛋白法观察心肌细胞Cx43蛋白表达以及缬沙坦的干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心肌细胞明显肥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与AngⅡ组比较,缬沙坦纽拮抗AngⅡ刺激下Cx43蛋白的上调,并呈明显浓度依赖性下降。与A组比较,B、C组Cx43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AngⅡ刺激心肌细胞24h后,通过AngⅡ1型受体信号通路,导致Cx43蛋白表达浓度依赖性上调,缬沙坦明显抑制其上调,Cx43上调可能与心肌肥大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肌细胞 心脏 连接蛋白43 流式细胞术 荧光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电生理重构及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7
作者 杨军 褚春 +3 位作者 伍卫 周先令 全智华 刘厂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肌细胞电生理重构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制模成功的21只大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治疗组(治疗组,10只)、心力衰竭对照组(对照组,11只)和另选10只...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肌细胞电生理重构及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制模成功的21只大鼠随机分为心力衰竭治疗组(治疗组,10只)、心力衰竭对照组(对照组,11只)和另选10只大鼠为假手术组。术后16周测定3组大鼠心率、QRS时间、QT间期、校正QT间期、心室有效不应期以及心功能。采用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并以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to。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血压、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对照组大鼠校正QT间期、心室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心室肌细胞Ito密度明显减少;治疗组大鼠心室肌细胞Ito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室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电生理失稳态变化,可能与其增加心室肌细胞膜It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肌细胞 心脏 电生理学 膜片钳术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参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环对apelin-13舒张反应性降低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厂辉 李新 +6 位作者 陈锋 潘伟男 封芬 秦旭平 李兰芳 苏桃 陈临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78-1588,共11页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离体血管环对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反应及其与一氧化氮(NO)和ERK1/2通路关系.采用离体血管环体外灌流方法用Power-Lab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血... 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离体血管环对G蛋白偶联受体APJ的内源性配体apelin-13的血管收缩与舒张反应及其与一氧化氮(NO)和ERK1/2通路关系.采用离体血管环体外灌流方法用Power-Lab生物信息采集仪检测血管环的张力.实验分组如下:新福林(Phenylephrine,PE)组,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组,apelin-13组,apelin-13+PE组,apelin-13+Ach组,PD98059(ERK1/2抑制剂)+PE组,PD98059+Ach组,LNNA(L-nitro-arginine,硝基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PE组,LNNA+Ach组,apelin-13(预孵育)+PD98059+PE组,apelin-13(预孵育)+PD98059+Ach组,apelin-13(预孵育)+LNNA+PE组和apelin-13(预孵育)+LNNA+Ach组,以WKY大鼠血管环为对照组.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apelin-13对于有内皮的血管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血管舒张百分比SHR<WKY大鼠,而对于去除内皮血管,apelin-13则表现出收缩血管的作用,且收缩张力SHR>WKY大鼠,apelin-13预孵育,能减少SHR和WKY大鼠血管对新福林的缩血管反应性,增加对乙酰胆碱的舒张反应性;b.NOS抑制剂LNNA阻断NO形成后,血管环对apelin-13的舒张反应明显抑制,且SHR组较WKY组对apelin的舒张反应减少更明显,提示apelin-13的舒血管效应至少部分依赖NO通路,而SHR高血压大鼠NO通路障碍减弱了apelin对血管的舒张作用;c.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孵育后血管环对apelin-13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的收缩,与去除内皮后apelin-13的收缩血管效应趋势一致,血管收缩张力SHR>WKY大鼠,PD98059逆转了apelin-13引起的血管舒张效应;d.Apelin-13促大鼠VSMCsERK1/2磷酸化增加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ERK1/2抑制剂PD98059可以减少apelin-13诱导ERK1/2的磷酸化.结果表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离体血管环对apelin-13舒张反应性降低,NO通路和ERK1/2通路介导了apelin-13的舒张血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APJ 一氧化氮合酶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汁途径与非胆汁途径胆固醇逆向转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甲林 唐艳艳 +1 位作者 吴洁 唐朝克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血浆中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胆汁途径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指外周组织以及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经脂蛋白运输到肝脏,以胆汁形式分泌,并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大量研究显示,除胆汁途径RCT之... 血浆中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胆汁途径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指外周组织以及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经脂蛋白运输到肝脏,以胆汁形式分泌,并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大量研究显示,除胆汁途径RCT之外,还存在非胆汁途径RCT来清除体内过多胆固醇,从而维持体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本文针对不同途径RCT以及各相关转运体、脂蛋白、受体等对RCT调节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胆石症和AS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逆向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 小肠 胆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小燕 李志艳 +3 位作者 颜波 旷小晴 唐海林 傅念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旨在汇集以前的临床对照实验,对BM-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进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知网(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Pub Med(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Embas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Th... 目的:旨在汇集以前的临床对照实验,对BM-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进行有效性评估。方法:利用计算机联合检索万方(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知网(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Pub Med(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Embas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5期)、Science direct(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Medline(1990年1月至2016年5月)等数据库关于BM-MSCs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语种限中文或英文,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以终末期肝脏疾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作为文章主要分析指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篇,共507例肝硬化患者(255例对照组,252例BMMSCs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M-MSCs治疗1个月后MELD评分(MD=-1.65,95%CI=-2.8^-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明显下降;BM-MSCs治疗6个月后疗效优于对照组:MELD评分(MD=-1.65,95%CI=-2.80^-0.50,P=0.005),AST(MD=-0.26,95%CI=-0.44^-0.08,P=0.005),INR(MD=-0.26,95%CI=-0.44^-0.08,P=0.005)。结论:由于BM-MSCs具有调节免疫及分化成肝细胞的潜能,因此它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肝硬化治疗剂。且目前研究发现这种疗法能比较安全及有效地改善肝功能。然而,不同的变量在肝硬化优化治疗中如何控制尚不清楚。因此,肝硬化优化治疗策略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弢 谢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5-1197,共3页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成人智力量表T分转换系统的建立和效度检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细容 姚树桥 +1 位作者 蒋莉 曾慧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8-524,共7页
目的:为中华成人智力量表(ISCA)建立T分转换系统,将测验粗分转换为人口统计变量校正的T分,并检验其效度.方法:基于ISCA常模资料为ISCA各分测验分数建立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人口统计变量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将残差... 目的:为中华成人智力量表(ISCA)建立T分转换系统,将测验粗分转换为人口统计变量校正的T分,并检验其效度.方法:基于ISCA常模资料为ISCA各分测验分数建立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人口统计变量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将残差转换为均数是50、标准差是10、取整的分测验T分.累加6种不同组合的分测验T分,并线性转换为均数是50、标准差是10、取整的组合T分.计算95名正常成人(正常组)、102名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与其人口统计变量匹配的健康配对者(配对组)的T分,检验T分的效度.结果:生成T分的回归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正常组的分测验T分平均为46.8 ~51.3分,没有残留人口统计变量主效应.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分测验T分异常的人数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分测验T分平均数为40.7 ~47.8分,配对组为48.2 ~51.7分.脑梗死组有10项分测验T分和6项组合T分均低于配对组(均P<0.01),脑梗死组7项分测验和6项组合T分40分的人数比例高于配对组(均P<0.01).结论:本研究为ISCA建立了T分转换系统.生成的T分与人口统计变量没有显著关联,能有效区分认知损害与正常,提示T分转换系统具有一定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量表 效度 人口统计变量 回归分析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洁 周灵芝 +1 位作者 杜克炜 谷祥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作用机制。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TC饲料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TC组(继续饲以高TC饲料4周)和阿托伐他汀组(在饲以高TC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作用机制。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TC饲料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TC组(继续饲以高TC饲料4周)和阿托伐他汀组(在饲以高TC饲料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5 mg·kg^(-1)·d^(-1)4周),每组8只。另选8只普通饲料饲养12周的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前、8和12周兔血脂和AFABP水平的变化;12周末处死兔,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RT-PCR测定主动脉AFABP mRNA的表达。结果与高TC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兔12周时血清TC、LDL-C、AFABP水平和AFABP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高TC组、阿托伐他汀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0、(75.80±8.21)%和(46.11±3.56)%,差异显著(P<0.01);内膜厚度分别为(4.12±0.29)μm、(74.18±10.25)μm和(39.45±5.68)μm;内膜/中膜比分别为0.05±0.01、0.85±0.31和0.48±0.23,差异显著(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降低兔血清AFABP水平及主动脉AFABP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高胆固醇血症 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FGF21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位华 桂培根 +2 位作者 陆煜 彭正良 赵君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FGF21对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共培养THP-1、Hepa1-6细胞,并使用ox-LDL诱导THP-1产生泡沫细胞后,将实验分为对照组、泡沫细胞组、姜黄素A、B、C 5组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后细...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FGF21对巨噬细胞源性的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共培养THP-1、Hepa1-6细胞,并使用ox-LDL诱导THP-1产生泡沫细胞后,将实验分为对照组、泡沫细胞组、姜黄素A、B、C 5组进行,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后细胞形态;测定细胞内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胆固醇酯的变化;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ABCA1的蛋白与mRNA表达情况;ELISA测定姜黄素处理后Hepa1-6细胞中FGF21表达的变化。结果姜黄素治疗后泡沫细胞的形成、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胆固醇酯与未使用姜黄素治疗相比明显减少,ELISA结果表明了姜黄素可以促进细胞FGF21的表达,而加入不同浓度的FGF21单独处理细胞后,明显的看到了ABCA1的表达上调,同时结果显示姜黄素上调ABCA1的表达,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FGF21促进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FGF21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导向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α-皂草毒素蛋白Saporin对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生长抑制作用
15
作者 杨军 余细勇 +2 位作者 林曙光 全智华 谭小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证实导向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α 皂草毒素蛋白Saporin (TGFα SAP)对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用SPDP化学联结的方法合成了导向药物TGFα SAP ,并以四唑盐 (MTS)比色法和3 H 胸腺嘧啶掺入法进一步探讨了TG... 目的 :证实导向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α 皂草毒素蛋白Saporin (TGFα SAP)对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特异性的生长抑制作用。  方法 :用SPDP化学联结的方法合成了导向药物TGFα SAP ,并以四唑盐 (MTS)比色法和3 H 胸腺嘧啶掺入法进一步探讨了TGFα SA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结果 :实验显示TGFα SA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并可使其3 H 胸腺嘧啶掺入量降低 ,而皂草毒素蛋白Saporin显示的细胞毒性作用则很弱 ;同时TGFα SAP对增殖的内皮细胞的DNA合成几乎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结论 :TGFα SAP通过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介导较皂草毒素蛋白Saporin具有了明显增强的细胞毒性作用 ,可选择性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对内皮细胞未显示出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皂草毒蛋白Saporin 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 冠心病 治疗 生物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缺氧再氧化后内皮白细胞黏附及P-选择素和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唐惠芳 全智华 +1 位作者 曹仁贤 刘江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缺氧 再氧化 内皮白细胞黏附 P—选择素 细胞黏附 分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对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及脂联素分泌的影响
17
作者 吴洁 钟敏 邹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针对3T3-L1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microRNA表达载体,研究沉默A-FABP基因的表达对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及脂联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A-FABP基因的microRNA表达载体转染3T3-L1脂肪细胞后...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针对3T3-L1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microRNA表达载体,研究沉默A-FABP基因的表达对脂肪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及脂联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A-FABP基因的microRNA表达载体转染3T3-L1脂肪细胞后,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 FABP mRNA及蛋白表达。建立A-FABP基因沉默细胞模型,0.5 mmol/L游离脂肪酸和成熟脂肪细胞共孵育24 h,分为对照组、脂肪酸组、RNAi组、RNAi+脂肪酸组。ELISA法分别检测甘油三酯及脂联素水平,RT PCR法检测脂肪细胞A-FABP及脂联素mRNA的表达。结果 microRNA表达载体转染脂肪细胞后,能显著抑制A-FABP mRNA和蛋白表达。随着脂肪酸浓度的升高,脂肪细胞甘油三酯合成明显增加,脂联素分泌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和脂肪酸组比较,RNAi组和RNAi+脂肪酸组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脂联素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阻断A-FABP基因有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脂细胞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甘油三酯类 脂联素 基因表达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贝齐对血脂异常兔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
18
作者 谷祥任 吴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吉非贝齐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影响。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吉非贝齐组,每组5只。用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 目的观察吉非贝齐短期干预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影响。方法 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胆固醇组.吉非贝齐组,每组5只。用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脂肪组织培养液中AFABP水平。结果高胆固醇组和吉非贝齐组兔饲养第8周及第12周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吉非贝齐组兔第12周体重较第8周明显下降(P<0.05),同时血清和脂肪组织培养的上清液中AFABP水平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高胆固醇组和吉非贝齐组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吉非贝齐组兔脂肪组织AFABP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结论吉非贝齐能降低高胆固醇饮食饲养兔体重,并降低血清及脂肪组织分泌的AFABP,这一作用可能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吉非贝齐 脂细胞 脂肪酸 脂肪组织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喜意 谭小进 唐振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为心外膜冠状动脉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管径扩大超过临近正常段或大于正常值上限的1.5—2.0倍。大约20%~30%的CAE患者被认为是先天性的[1]。目前关于CAE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关... 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为心外膜冠状动脉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管径扩大超过临近正常段或大于正常值上限的1.5—2.0倍。大约20%~30%的CAE患者被认为是先天性的[1]。目前关于CAE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关其病因、临床意义和预后也知之甚少。随着近年来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抗凝剂、硝酸酯和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CAE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扩张 动脉硬化 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酮替芬对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
20
作者 徐晓东 刘厂辉 +1 位作者 陈代钦 贾金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观察酮替芬(Ket)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高脂+维生素D_3(VitD_3)]、B组[高脂+VitD_3+Ket]、C组[高脂+VitD_3+卵蛋白(OVA)]和D组(高脂+VitD_3+OVA+Ket)。A组常规建立动脉粥样硬... 目的观察酮替芬(Ket)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A组[高脂+维生素D_3(VitD_3)]、B组[高脂+VitD_3+Ket]、C组[高脂+VitD_3+卵蛋白(OVA)]和D组(高脂+VitD_3+OVA+Ket)。A组常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组在常规高脂的基础上加用OVA激活肥大细胞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B、D两组分别在A、C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给予Ket干预。实验完毕后,分别对A、B组以及C、D组斑块病理形态及斑块中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A、C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分别较B、D组为重,可见典型AS及不稳定AS改变;B、D组Ket药物干预达到预期效果;(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肥大细胞分布密度A组比B组:5.00±1.41比2.88±1.25,P<0.05;C组比D组:8.00±1.29比5.86±2.0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6水平,A组比B组:(60.18±8.15)ng/L比(41.52±6.71)ng/L,P<0.05;C组比D组:(90.66±8.18)ng/L比(68.32±5.92)ng/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VitD_3+OVA能够建立较为成熟、更符合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的大鼠模型;肥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症细胞;全身性的肥大细胞活化对斑块形成有促进作用;Ket有抑制炎症因子活化的作用,对斑块形成及失稳定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肥大细胞 酮替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