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CT定义肿瘤范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媛媛 朱苏雨 +5 位作者 陈晓艳 文露 李金娇 鲍绪杰 周菊梅 聂少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56-661,共6页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T1WI、T2WI、DWI)和/或CT显示的肿瘤范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间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直肠癌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MRI(T1WI、T2WI、DWI)和/或增强CT检查...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病理标本与术前MRI(T1WI、T2WI、DWI)和/或CT显示的肿瘤范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间于湖南省肿瘤医院拟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直肠癌患者22例,术前行盆腔MRI(T1WI、T2WI、DWI)和/或增强CT检查。分别测量肿瘤沿肠管纵轴长度、垂直肠管横轴位肿瘤最宽径和横轴位肿瘤实际面积,并与术后病理标本测量对应参数比较,评估各影像测量的精确性。结果:病理长度(L_(path-L))为(4.06±1.14)cm,L_(T1-L)、L_(T2-L)、L_(DWI-L)、L_(CT-L)分别为(3.91±1.51)、(4.62±1.41)、(3.39±1.05)、(3.94±1.23)cm,与L_(path-L)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8、0.635、0.688、0.720(P<0.05);T2WI测量结果存在平均6 mm高估,T1WI、DWI、CT测量结果存在1~6 mm不同程度的低估。病理横截面肿瘤最宽径(L_(path-W))为(2.56±0.94)cm,L_(T1-W)、L_(T2-W)、L_(DWI-W)、L_(CT-W)分别为(3.62±0.99)、(3.66±0.76)、(3.23±0.58)、(3.64±1.04)cm,测量结果存在平均5.1~11.1 mm的高估。肿瘤病理实际面积(A_(path))为(4.30±2.83)cm^2,A_(T1)、A_(T2)、A_(DWI)、A_(CT)分别为(8.98±3.90)、(8.99±3.43)、(8.41±3.09)、(9.63±4.40)cm^2,各影像测量实际面积存在约2倍程度高估。结论:在病变长度方面,各影像存在-6~6 mm差异;最大横截面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高估。因此在直肠癌放疗GTV勾画时,断面侧方应适当保守内收,而上下端也不应过多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病理标本 磁共振影像 计算机断层影像 大体肿瘤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肺组织D4-GDI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欧阳卿 胡瑞成 +3 位作者 戴爱国 谭双香 肖志强 汤参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4-1211,共8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烟是导致COP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吸烟导致COPD的机制及COPD的遗传易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具有高效和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为COPD研究提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烟是导致COP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吸烟导致COPD的机制及COPD的遗传易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具有高效和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为COPD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被认为在COPD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运用二维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不吸烟者、非COPD吸烟者和吸烟COPD患者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共鉴定出24种表达差异蛋白.研究发现,非COPD吸烟者肺组织ρ-GDP解离抑制因子2(D4-GDI)表达水平为不吸烟者的1.7倍,吸烟COPD患者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接近非COPD吸烟者的2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对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进行验证,获得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一致的结果.结果首次说明:吸烟能够导致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升高,D4-GDI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COPD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蛋白质组学 二维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ρ-GDP解离抑制因子2(D4-G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纤维染色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雷光 曾亮 +3 位作者 陈雪 周明 张永昌 杨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7-1040,共4页
弹力纤维广泛存在于肺、动静脉、结缔组织中,可被弹力纤维染色识别。弹力纤维染色在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中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弹力纤维染色原理、方法及在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 弹力纤维广泛存在于肺、动静脉、结缔组织中,可被弹力纤维染色识别。弹力纤维染色在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中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弹力纤维染色原理、方法及在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结直肠肿瘤 弹力纤维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MRI评价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早期脑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蕊蕊 黄薇园 陈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4,共4页
颞叶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鼻咽癌后最易发生且影响预后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放射性脑损伤病情进展的关键。但当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时,脑损伤常已发展至不可逆转的中晚期阶段。功能MRI通过多个参数定量反映... 颞叶放射性脑损伤是放射治疗鼻咽癌后最易发生且影响预后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放射性脑损伤病情进展的关键。但当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时,脑损伤常已发展至不可逆转的中晚期阶段。功能MRI通过多个参数定量反映活体组织微观结构改变,为临床早期诊断放射性脑损伤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目前用于评估放射性脑损伤的功能MRI技术有磁共振波谱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及扩散峰度成像等。本文对功能MRI评价放射治疗鼻咽癌后早期脑损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脑损伤 放射性损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坐位平衡及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华阳 陶希 宋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2,共5页
平衡是指在稳定极限范围内,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基底面上的能力[1]。有研究发现,首发脑卒中的患者中约有86%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而坐位平衡障碍是脑卒中初期常见的功能障碍[3]。Nichols等[4]认为偏瘫患者的坐位平衡虽不是功能活动,但与... 平衡是指在稳定极限范围内,保持身体重心在支撑基底面上的能力[1]。有研究发现,首发脑卒中的患者中约有86%存在平衡功能障碍[2],而坐位平衡障碍是脑卒中初期常见的功能障碍[3]。Nichols等[4]认为偏瘫患者的坐位平衡虽不是功能活动,但与个体功能恢复密切相关。Feigin等[5]研究认为脑卒中后2周内坐位平衡情况能预测患者发病6个月后的行走能力。但目前关于坐位平衡及其评定方法的研究较少。我们在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以检索词“坐位平衡、坐位”联合“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及偏瘫”进行检索,再以“sitting balance、sitting ability及sitting”联合“stroke、cerebral infarction、cerebral hemorrhage及hemiplegia”检索PubMed数据库及EMBASE数据库,以获取与坐位平衡相关的研究文献。以期对坐位平衡特点及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评定方法进行综述,提高对坐位平衡评定的重视。选择适宜的评定方法,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坐位平衡及其变化情况,对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评估疗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平衡 平衡功能障碍 身体重心 偏瘫患者 基底面 CEREBRAL 行走能力 个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2与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进 朱黎明 戴爱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6-669,共4页
各种刺激或刺激物均会引起人体的炎症反应,虽然这些炎症反应是人体应对各种刺激的适应性反应,但如果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肠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而淋巴细胞是参与这些疾病过程... 各种刺激或刺激物均会引起人体的炎症反应,虽然这些炎症反应是人体应对各种刺激的适应性反应,但如果反应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引起人体的各种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肠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而淋巴细胞是参与这些疾病过程的主要效应细胞.Kruppel 样锌指转录因子(Kru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s,KLFs)自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KLF2作为Kruppel样锌指转录因子之一,它在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与功能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KLF2在淋巴细胞内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转录因子 适应性反应 持续时间 效应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质转化参与纤维化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路远 盛小伍 邓飞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9-501,512,共4页
组织纤维化是指组织在各种损伤因素如药物、毒物、感染、放射线等作用下,诱发炎症反应,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最终导致器官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纤维化可发生于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如心血管系统、肺、肝、肾、胰腺... 组织纤维化是指组织在各种损伤因素如药物、毒物、感染、放射线等作用下,诱发炎症反应,引起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最终导致器官组织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纤维化可发生于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如心血管系统、肺、肝、肾、胰腺等,是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组织纤维化的典型特征是肌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间质转化 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
8
作者 熊礼顺 谭菁华 +1 位作者 尹健 晏怡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165-3171,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A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组)... 目的对比分析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应用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ACD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零切迹组),18例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钛板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测量颈椎Cobb角(C2-7)、融合节段Cobb角、平均椎间隙高度、融合节段高度;通过术后CT观察融合器内外骨桥接情况评估融合情况及融合器下沉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JOA评分、NDI评分、平均椎间隙高度及融合节段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零切迹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钛板组(P<0.05),术后3个月零切迹组的融合节段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除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器外骨桥接(ExGBB)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各随访时间点其余影像学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DF中,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治疗临床疗效相似,均能显著改善颈椎功能及术后影像学指标,但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较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显著降低吞咽困难发生率;终末期随访,前者对融合节段Cobb角的改善效果及其ExGBB情况优于后者,更有利于促进植骨融合;两种融合器均有发生下沉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病 椎间融合器 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京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经验探讨社区医疗体系建设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0
9
作者 冯妍 王以新 +5 位作者 杨敏京 马立萍 郭芳 边连朵 殷玲 李晓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50-1653,共4页
发展社区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相关制度缺失、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在总结北京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建设、落实国家... 发展社区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相关制度缺失、设施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在总结北京大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建设、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增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投入、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及三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转诊的关系协调等全方位的应对措施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社区卫生中心 转诊和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调节TGF-β_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巫华志 蔡曼妮 +2 位作者 谭玲婵 肖倩 孙晓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05-1308,1312,共5页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综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UC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对照组)结肠镜下乙状结肠肠黏膜活检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RunX3mRNA、TGF-β1mRNA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常用的表面标志物CD83mRNA。结果:(1)与对照组肠道黏膜组织相比,UC组RunX3mRNA、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3mRNA的表达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UC组肠黏膜组织中RunX3mRNA与TGF-β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9,P<0.05),RunX3mRNA与CD83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6,P<0.05),TGF-β1mRNA与CD83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RunX3mRNA、TGF-β1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RunX3基因可能通过调节TGF-β1介导树突状细胞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树突状细胞 CD8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影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洁 戴爱国 +2 位作者 胡瑞成 朱黎明 王梅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RGZ)对其进行干预,测定3组大鼠肺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并检测3组大鼠肺内ROS含量和γ-GCS活性;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PARγ、γ-GCS mRNA及蛋白在3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GZ干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与PEF)均较COPD组明显好转;光镜下COPD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符合COPD的特征性改变,RGZ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COPD组显著减轻;RGZ干预组ROS含量较COPD组显著减少,而γ-GCS活性较COPD组升高;PPARγ、γ-GCS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在COPD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而在RGZ干预组均较COPD组增高(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PARγ蛋白与γ-GCS活性呈正相关(r=0.634,P<0.01),与ROS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4,P>0.05);PPARγ蛋白与γ-GCS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53、r=0.442,均P<0.01)。结论:RGZ活化PPARγ可减轻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程度,对COPD的防治起重要作用;另外,PPARγ可能通过减少肺内ROS的产生,增强γ-GC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在COPD中起重要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转录因子ATF3/ATF4与Nrf2的表达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晓燕 戴爱国 谭双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1-1966,共6页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 目的:研究活化转录因子3(ATF3)、活化转录因子4(ATF4)和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的表达变化,探讨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肺组织标本取自40例肺肿瘤行肺叶切除者,于远离病灶处取材,诊断符合COPD者入选COPD组(20例),不符合者入选对照组(20例)。取两组患者的肺组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TF3、ATF4和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复制COPD大鼠模型,应用免疫共沉淀法(Co-IP)研究ATF3、ATF4与Nrf2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COPD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2)COPD大鼠肺功能(FEV0.3、FEV0.3/FVC和PEF)较对照组显著恶化(均P<0.01)。(3)免疫组化显示COPD组ATF3、ATF4和Nrf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1)。(4)原位杂交结果显示ATF3和ATF4 mRNA表达水平在COP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Nrf2 mRNA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5)Co-IP结果显示在Nrf2抗体捕获的免疫沉淀中,ATF3和ATF4抗体均可杂交出明显的蛋白条带(P<0.05)。结论:氧化应激状况下ATF3和ATF4表达明显上调,通过与Nrf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转录调控Nrf2靶基因的表达,在COPD的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发挥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活化转录因子3 活化转录因子4 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豚鼠BALF炎症细胞中PPARγ、Nrf2和γ-GCS-h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健 戴爱国 +1 位作者 胡瑞成 朱黎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0-765,共6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中PPARγ、Nrf2和γ-GCS-h表达变化并探索PPARγ对Nrf2/γ-GCS-h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化原则分成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和罗格列酮组(D组),每...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中PPARγ、Nrf2和γ-GCS-h表达变化并探索PPARγ对Nrf2/γ-GCS-h作用。方法:40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化原则分成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塞米松组(C组)和罗格列酮组(D组),每组10只豚鼠,卵蛋白致敏法复制哮喘模型。收集BALF,行细胞计数和分类,离心,上清液行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浓度测定,细胞涂片原位杂交检测PPARγ、Nrf2和γ-GCS-hmRNA表达,细胞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PARγ、Nrf2和γ-GCS-h蛋白表达。结果:B组嗜酸性粒细胞数(EOS)比例高于A组、C组和D组,差异显著(P<0.01),BALF中ROS和MDA浓度在B组中最高,4组间差异显著(均P<0.05);PPARγ、Nrf2和γ-GCS-hmRNA和蛋白在B组表达最低,4组表达差异显著(均P<0.01)。PPARγ与Nrf2/γ-GCS-h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γ-GCS-h与Nrf2表达呈正相关(r=0.954,P<0.05);哮喘组PPARγ、γ-GCS-h和Nrf2表达均与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PPARγ和Nrf2/γ-GCS-h在卵蛋白致敏急性支气管哮喘模型BALF炎症细胞中表达均下降;PPARγ可上调Nrf2/γ-GCS-h表达,在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为支气管哮喘防治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重链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病理标本大体肿瘤周边微小癌灶距离的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绪杰 朱苏雨 +4 位作者 陈晓艳 刘科 周菊梅 吴峥 刘媛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06-411,共6页
目的:根据直肠癌病理标本分别测量大体肿瘤侧方、下方和上方微小癌灶距离(即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为其放疗临床靶区体积边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 目的:根据直肠癌病理标本分别测量大体肿瘤侧方、下方和上方微小癌灶距离(即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为其放疗临床靶区体积边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直肠癌标本28例,测量其周边最远微小癌灶距大体肿瘤边缘最近距离值。通过MRI和即时手术标本对比计算“在体-离体”肿瘤退缩因子(R1);“线结标记法”计算病理标本处理过程退缩因子(R2)。对实测微小癌灶延伸距离采用两种退缩因子(R1、R2)校正后即为“在体”微小癌灶延伸距离(microcarcinoma extension measured in vivo,MEin vivo)。结果:28例患者中,在大体肿瘤侧方、下方和上方可观察到微小癌灶者分别为17例(60.7%)、3例(10.7%)和0。R1平均值为0.913,R2平均值为0.803。实测微小癌灶在直肠癌大体肿瘤下方最远距离经校正后为28 mm,在大体肿瘤侧方最远距离经校正后最大值为12.03 mm,最小值为3.13 mm,平均值为7.50 mm。28例患者侧方微小癌灶侵袭范围95%频数值在10 mm内。结论:直肠癌大体肿瘤侧方微小癌灶侵袭范围95%频数值在10 mm内,建议直肠癌后程高剂量放疗靶区在前后左右方向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volume,GTV)外扩成CTV时边径为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小癌灶 病理标本 临床靶区体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中泰 吴芳 +3 位作者 颜彬桔 屈晶晶 张永昌 杨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73-979,共7页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大部分肺癌患者初诊时即为进展期。目前,细胞毒化疗在进展期NSCLC治疗的进步较为有限,多项研究中含铂二联方案化疗治疗下...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5%,大部分肺癌患者初诊时即为进展期。目前,细胞毒化疗在进展期NSCLC治疗的进步较为有限,多项研究中含铂二联方案化疗治疗下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未超1年。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出现打破现状,治疗策略由单纯的细胞毒化疗转换为抗血管生成与化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本文将对进展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应用现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放疗引起的心脏并发症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荦 朱苏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804-807,共4页
纵隔放疗(mediastinal radiation therapy,MRT)是食管癌、乳腺癌、肺癌和纵隔受累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多模式综合治疗方面上述恶性肿瘤疗效佳且生存期较长,放疗引起的远期心血管不良反应成为影响患者远期... 纵隔放疗(mediastinal radiation therapy,MRT)是食管癌、乳腺癌、肺癌和纵隔受累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多模式综合治疗方面上述恶性肿瘤疗效佳且生存期较长,放疗引起的远期心血管不良反应成为影响患者远期生存和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纵隔放疗后心脏并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和治疗的选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纵隔受累 纵隔放疗 心脏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增值与迁移侵袭作用机制
17
作者 匡婷 李乐赛 陈亦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skov3)增值、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FMG对skov3增殖的影响和... 目的:探讨7-二氟甲氧基-5,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7-difluoromethoxy-5,4′-dimethoxygenistein,DFMG)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skov3)增值、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DFMG对skov3增殖的影响和计算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并以IC50结果将不同药物浓度处理分为空白组、溶剂组、DFMG组;应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统计各组的迁移面积,比较迁移率;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各组细胞侵袭能力,记录、比较各组侵袭入小室的细胞数,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浓度为40μmol/L的DFMG开始显著抑制skov3的增殖能力,IC50为(113.1±12.1)μmol/L;DFMG能降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少viment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论:DFMG可明显抑制skov3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其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二氟甲氧基-5 4′-二甲氧基金雀异黄素 卵巢癌 上皮间质转化 钙粘附蛋白E 波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意敏 张亚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3-953,共1页
患者男,66岁,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10余天;既往长期大量吸烟、饮酒。2年前外院胸部CT示右下肺约25 mm×23 mm结节,增强后呈厚环状强化(图1A),复查中呈进行性增大。查体: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肺肿瘤标志物... 患者男,66岁,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10余天;既往长期大量吸烟、饮酒。2年前外院胸部CT示右下肺约25 mm×23 mm结节,增强后呈厚环状强化(图1A),复查中呈进行性增大。查体:双肺呼吸音粗,闻及散在湿罗音。实验室检查:肺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16.95 ng/ml)、糖类抗原125(48.38 U/ml)、鳞状细胞癌抗原(12.76 ng/ml)均升高。胸部CT示右下肺约77 mm×54 mm肿块贴近胸膜,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匀,CT值31.2~51.3 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K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飞艳 詹士斌 +2 位作者 盛小伍 谢路远 周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探讨MELK基因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获取人的舌鳞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舌鳞... 目的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旨在探讨MELK基因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获取人的舌鳞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舌鳞癌及癌旁组织中MELK表达。通过siRNA(si001组,si002组)转染技术构建低表达MELK的舌癌细胞系(CAL-27)模型。CCK-8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改变;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改变。结果 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舌鳞癌组织中MELK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成功建立了MELK沉默舌鳞癌细胞系模型,沉默组较控制组和正常组MELK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CCK-8实验测得沉默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和控制组(均P<0.05);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后CAL-27细胞迁移能力,si001组和si002组与正常组和控制组比较,CAL-27细胞迁移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si001组、si002组与正常组和控制组比较,CAL-27细胞侵袭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ELK基因在舌鳞癌组织中高表达;siRNA-MELK转染能够有效地构建舌鳞癌细胞系MELK低表达模型;下调MELK的表达水平可抑制CAL-27细胞的生长增殖,降低迁移与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K 舌鳞癌 SIRNA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MnFe2O4为阻挡层的Ni-YSZ阳极支撑SOFC的效能
20
作者 吴晓燕 谭维 +4 位作者 罗才武 张晓文 李密 房琦 谭文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49-1954,共6页
为提高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Ni-YSZ)阳极支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含碳气为燃料时的抗积碳性能,采用丝网印刷法在Ni-YSZ阳极表面印制阻挡层,阻挡层的材料为高温煅烧制备的铁酸锰(MnFe2O4)粉体。在750℃下以模拟污泥微波热解生... 为提高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Ni-YSZ)阳极支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含碳气为燃料时的抗积碳性能,采用丝网印刷法在Ni-YSZ阳极表面印制阻挡层,阻挡层的材料为高温煅烧制备的铁酸锰(MnFe2O4)粉体。在750℃下以模拟污泥微波热解生物质气为燃料,测试含阻挡层的电池的电化学效能和抗积碳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对测试前、后的阳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nFe2O4阻挡层与Ni-YSZ阳极的结合性较好;在Ni-YSZ阳极上添加MnFe2O4阻挡层后,电池的放电性能有所降低,但是电池在以模拟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抗积碳性能大幅提高,且在浆料中添加16%(质量分数)的石墨制备的阻挡层效果最佳。本研究对Ni-YSZ阳极以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抗积碳能力的改进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 阻挡层 铁酸锰 生物质气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