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的比较 被引量:29
1
作者 秦旭平 龙光 +4 位作者 徐立朋 朱炳阳 胡弼 李元建 廖端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 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经典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模型。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 ;反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 目的 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逆转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重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经典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为研究模型。采用鼠尾测压法测定大鼠血压的变化 ;反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和肾素活性 ;称量法计算各组大鼠心脏与体重的比值 ;高清晰度数码照相扫描分析技术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肠系膜动脉血管管壁厚度、管壁厚度和管腔内径比值、管壁面积和管腔面积比值来估计两类药物对心血管重构的影响。结果 高血压大鼠心脏与体重的比值、主动脉、肠系膜动脉血管管壁厚度和管腔内径比值、管壁面积和管腔面积比值与正常大鼠相比明显增大 (P <0 0 1) ,给予氯沙坦 (2 0mg·kg-1)或培哚普利 (3mg·kg-1)治疗后 ,上述各项指标基本接近正常水平 ,与非用药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均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 ;长期应用较低剂量氯沙坦和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大鼠病理性心血管重构 ,两药存在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培哚普利 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血管重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果糖饲养大鼠血糖血脂及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文金生 胡弼 +3 位作者 龙光 段志良 凌宏艳 周寿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对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和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 1mon ,随机分为两组 :高果糖组 ,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 1mon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 ,喂高果糖饲料和罗格列酮 ...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对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和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高果糖饲料饲养SD大鼠 1mon ,随机分为两组 :高果糖组 ,继续喂养高果糖饲料 1mon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 ,喂高果糖饲料和罗格列酮 (5mg·kg-1·d-1,溶于饮水中 ) 1mon。最后 ,每组一半大鼠麻醉从心脏取空腹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每组另一半取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 ,固定 ,切片 ,HE染色 ,用病理分析系统测量主动脉和肠系膜小动脉重构指标 :内径、中膜、中膜 /内径、中膜横切面积。结果 高果糖罗格列酮处理组与高果糖组对比 ,罗格列酮降低了血压 (16 0kPavs 18 0kPa ,P <0 0 1)、胰岛素 (34 89mIU·L-1vs5 3 5 6mIU·L-1,P <0 0 1)、甘油三酯 (0 5 6mmol·L-1vs1 16mmol·L-1,P <0 0 5 ) ,升高了胰岛素敏感指数 :血糖 /胰岛素的值 (0 2 6vs 0 14 ,P <0 0 5 ) ;增加了肠系膜小动脉内径 (173 0 μmvs 10 0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18 8μmvs 2 4 5 μm ,P <0 0 5 ) ,减小了中膜 /内径(10 90 %vs 2 5 5 5 % ,P <0 0 1) ;减小了主动脉中膜 (89 0μmvs 10 9 0 μm ,P <0 0 1) ,减小了中膜 /内径 (5 74 %vs6 80 % ,P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能降低果糖饲养SD大鼠的高血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果糖 血管重构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H_2S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尹蔚兰 何剑琴 +3 位作者 方恒荣 杨丝丝 胡弼 唐小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观察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甲醛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 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 目的观察甲醛对PC12细胞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sulfide,H2S)生成的影响,以探讨甲醛损伤PC12细胞的新机制。方法 RT-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CBS)mRNA的表达;亚甲基蓝分光光度计法检测PC12细胞CBS活性及PC12细胞内源性H2S的含量;MTT法观察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甲醛可以抑制PC12细胞CBS的表达及其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的生成;甲醛可以明显地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结论甲醛能抑制CBS的表达和活性,减少内源性H2S生成,这可能与其损伤PC12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阿尔采末病 硫化氢 胱硫醚-β-合酶 PC12细胞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洪敏 唐小卿 何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研究H2S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H2S处理结肠癌SW480后,采用MTT法检测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观察SW480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MP-2、MMP-9... 目的研究H2S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H2S处理结肠癌SW480后,采用MTT法检测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细胞划痕实验观察SW480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MP-2、MMP-9和SIRT1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MTT实验,24、48、72 h 3个时间组50、100、200、400μmol/L H2S处理后,与相应时间对照组相比,H2S均能促进细胞的增值;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NaHS(100μmol/l)处理组迁移能力增强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aHS(100μmol/l)处理组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增强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且NaHS(100μmol/l)处理组SIRT1表达水平增强。结论 H2S能够促进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结肠癌 SW480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oll样受体4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顾洪丰 周浩 +2 位作者 唐朝克 孙慧 杨永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5-1171,共7页
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TLR4途径的抑制,研究apoE-/-小鼠TLR4及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改变,以探讨TLR4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中的作用.5周龄雄性apoE-/-小鼠50只,随机... 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TLR4途径的抑制,研究apoE-/-小鼠TLR4及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改变,以探讨TLR4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中的作用.5周龄雄性apoE-/-小鼠50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饮食组对照组(n=12)、高脂饮食组对照组(n=12)、基础饮食+EGCG组(n=13)、高脂饮食+EGCG组(n=13).给药14周后处死动物,从主动脉根部连续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面积,定量分析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及占管腔的面积百分比,采用Realtime-PCR检测主动脉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TLR4和CD1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研究结果提示:EGCG显著减轻apoE-/-主动脉窦部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对照组的主动脉窦AS斑块面积为(2.37±0.08)mm2,高脂饲料+EGCG组的主动脉窦AS斑块的面积为(1.05±0.13)mm2,EGCG组小鼠主动脉窦粥样斑块面积比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高脂饮食+EGCG组小鼠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CP-1,TNF-α的含量减少,与高脂饮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LR4信号转导途径在高脂所致的AS发生当中有着重要作用,该信号途径的激活至少是AS发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TOLL样受体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小型猪CD36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欣 涂玉林 +7 位作者 易光辉 王北冰 冯大明 孙文清 杨保堂 万载阳 任重 杨永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贵州小香猪,探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小香猪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每2个月末称体重并从禁食过夜的小香猪眶静脉窦采集血样,检测血脂浓度。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 目的: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贵州小香猪,探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小香猪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贵州小香猪,每2个月末称体重并从禁食过夜的小香猪眶静脉窦采集血样,检测血脂浓度。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均用酶法测定;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CD36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喂养2个月后,实验组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从第4个月末开始升高,在第7个月末明显增加;肝组织、胸主动脉和肾脏组织CD36表达上调,同时观察到高脂高胆固醇小型猪胸主动脉PPARγ的表达上调。结论:提示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可引起贵州小型猪的脂质代谢紊乱,并导致肝组织、胸主动脉和肾脏组织的CD36表达上调以及胸主动脉PPARγ的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6 膳食 致动脉粥样化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下调脊髓Toll样受体4及下游细胞因子减弱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2
7
作者 顾洪丰 廖端芳 +1 位作者 唐小卿 旷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5-661,共7页
观察鞘内注射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鞘内置管的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溶剂对照组(SC),姜黄素治疗组(Cur,100μg/天),建立... 观察鞘内注射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鞘内置管的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溶剂对照组(SC),姜黄素治疗组(Cur,100μg/天),建立CCI大鼠疼痛模型,术后第1、3、7、10和14天鞘内给药并测定痛阈,第3、7天取腰段脊髓第4~6节段(L4~L6)以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LR4、HMGB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ELISA法观察脊髓组织中TNF-α、IL-1β及IL-10表达变化.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显著降低(均P<0.05),同时脊髓组织TLR4、HMGB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TNF-α、IL-1β与IL-10的含量也明显升高(均P<0.05);鞘内注射姜黄素明显降低脊髓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NF-α和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脊髓IL-10的表达,同时明显改善CCI大鼠疼痛行为(P<0.05).姜黄素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下调TLR4途径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抑制TLR4途径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TOLL样受体4 免疫应答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糖蛋白Ⅱb/Ⅲa单抗通过抑制HMGB1/TLR4途径减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洪丰 蒋剑红 +2 位作者 廖端芳 童巧珍 杨永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4-844,共11页
观察膜糖蛋白(GP)Ⅱb/Ⅲa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 观察膜糖蛋白(GP)Ⅱb/Ⅲa单抗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和HMGB1/TLR4途径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探讨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As进程的影响及其机制.30只5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50μl,腹腔注射),IgG对照组(50μg,腹腔注射),GPⅡb/Ⅲa单抗组(50μg,腹腔注射).实验ApoE-/-小鼠均已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10周后处死动物.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活体荧光显微镜观察颈总动脉As病变处血小板黏附;Western blot检测HMGB-1、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窦As病变部位MOMA-2和VCAM-1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HMGB-1、IL-1β、TNF-α与MCP-1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GPⅡb/Ⅲa单抗组ApoE-/-小鼠As病变和血小板黏附显著减少(P<0.05);且该组小鼠主动脉TLR4与NF-κB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其血清中的HMGB-1、IL-1β、TNF-α与MCP-1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此外,GPⅡb/Ⅲa单抗治疗显著减少As病变处MOMA-2和VCAM-1的表达(P<0.05).GPⅡb/Ⅲa单抗减轻ApoE-/-小鼠As病变可能与抑制HMGB1/TLR4途径介导的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糖蛋白Ⅱb Ⅲa 动脉粥样硬化 高迁移族蛋白-1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主动脉APN及其受体、CRP、TNF-α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郭芳 张静 +1 位作者 孙文清 姜志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23-2023,共1页
关键词 大鼠主动脉 替米沙坦 APN CRP TNF 胰岛素抵抗 肿瘤坏死因子α 动脉血管壁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10
作者 郭芳 屈顺林 +2 位作者 孙文清 何慧 杨向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个浓度(2.5、5、10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人脐静脉VSMC 24 h和48 h;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相关基因泛素、泛素活化酶(E1)、泛素缀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26S蛋白酶体和caspase3基因转录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结果: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增加;细胞内UPP相关的基因mRNA表达降低,而caspase 3 mRNA表达增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人脐静脉VSMC凋亡,其作用呈量-效关系;MG132诱导VSMC凋亡与下调UPP相关基因和上调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抑制剂 凋亡 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2及其剪接体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意义
11
作者 陈亚军 钟警 +1 位作者 杨靖 文格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构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及其差异剪接体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观察其融合蛋白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RMT2基因及其新的差异剪接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p ... 目的构建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PRMT2)及其差异剪接体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后观察其融合蛋白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RMT2基因及其新的差异剪接体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p GEM-T-PRMT2/α/β/γ载体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PCR产物克隆至pc DNA3.1/NT-GFP-topo载体,转化后将阳性克隆扩增,对PCR产物进行跑胶鉴定和测序。提取pc DNA3.1/NT-GFP-PRMT2/α/β/γ及空载体pc DNA3.1/NT-GFP质粒,用脂质体介导转染MCF-7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外源性PRMT2/α/β/γ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重组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各GFP在细胞中均有表达,但其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不一致。PRMT2α与PRMT2γ的融合蛋白同PRMT2的分布一致,均聚集于核仁外的核浆,胞质中有少许分布;而PRMT2β和空载体的荧光蛋白的分布一致,都均匀分布于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包括核仁部分。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各重组融合蛋白在MCF-7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PRMT2及其各剪接体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可能提示其在功能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2 剪接体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介导的基因组编辑和基因转录调控
12
作者 郭芳 彭利军 +1 位作者 符民桂 姜志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1-334,共4页
CRISPR是一个特殊的DNA重复序列家族,其基因结构的主体是由同向重复序列(repeat)与间隔序列(spacer)构成的多段R-S结构组成,称为CRISPR基因座(CRISPR locus)。在CRISPR位点的一端存在几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称为CRISPR相关(CRISPR-as... CRISPR是一个特殊的DNA重复序列家族,其基因结构的主体是由同向重复序列(repeat)与间隔序列(spacer)构成的多段R-S结构组成,称为CRISPR基因座(CRISPR locus)。在CRISPR位点的一端存在几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称为CRISPR相关(CRISPR-associated,Cas)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称为CAS蛋白。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DNA分子的靶向切割特性,使其可被用于定向的基因修饰。除用于定点的基因编辑,CRISPR-Cas系统也可用于干扰目的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基因转录 CRISPR-Ca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慧婕 朱责梅 +5 位作者 陈维昭 何剑琴 杨丝丝 张恺芳 奉水东 凌宏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671,共9页
本文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否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早、晚期凋亡及死亡细胞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变化;蛋白... 本文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否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早、晚期凋亡及死亡细胞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C1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4.5、9.0、13.5、18.0 g/L)分别处理PC12细胞24、48、72、96 h后,发现浓度为13.5 g/L的高糖处理PC12细胞72 h可明显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提示:长时间高糖处理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DHM(15μmol/L)预处理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中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用JNK激动剂(茴香霉素)处理能取消DHM对高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综上,得出结论:DHM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高糖 PC12细胞凋亡 JNK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FXR轴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邹步 唐莹 +1 位作者 杨文玲 屈顺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16-1720,共5页
肠道菌群是指在肠道定植的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原生动物在内的微生物群,其种类超过1 000种,数量接近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编码基因数量超过人体自身基因100倍。肠道菌群按系统发育地位可分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 肠道菌群是指在肠道定植的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原生动物在内的微生物群,其种类超过1 000种,数量接近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编码基因数量超过人体自身基因100倍。肠道菌群按系统发育地位可分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梭杆菌门。正常人类肠道菌群主要由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1]。近年来科学界对肠道微生物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肠道菌群与大量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肠易激惹综合征、过敏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法尼醇X受体 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HMGA1稳定株构建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芳琳 钟小林 +1 位作者 陈亚军 钟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29-1734,共6页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载体及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并检测HMGA1高表达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HMGA1基因编码框,将HMGA1编码框连接于GV219[pcDNA3.1(-)]载体,经测序确认后,将pcD... 目的:构建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表达载体及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并检测HMGA1高表达对MCF7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PCR扩增HMGA1基因编码框,将HMGA1编码框连接于GV219[pcDNA3.1(-)]载体,经测序确认后,将pcDNA3.1(-)/HMGA1分别转染至MCF7和T47D细胞中,再经遗传霉素(G418)筛选单克隆株并扩大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稳定细胞株HMGA1的表达,从而筛选出HMGA1稳定高表达的细胞株。实验进一步采用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MGA1高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HMGA1载体;成功建立稳定高表达HMGA1的MCF7和T47D细胞株;MTT实验结果表明MCF7和T47D细胞HMGA1高表达稳定株增殖能力比对照组明显增强(P<0.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A1高表达稳定株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HMGA1稳定高表达可明显促进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MGA1 细胞增殖 质粒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