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位点特异性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中群 袁伟 +1 位作者 杨永宗 严金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6-437,共2页
临床影像学及尸体解剖材料显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具有位点特异性,病变常发生在腹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分叉处、弯曲处、血管狭窄处,即血管形状发生急剧变化的部位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发区。这些... 临床影像学及尸体解剖材料显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具有位点特异性,病变常发生在腹主动脉、颈动脉、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分叉处、弯曲处、血管狭窄处,即血管形状发生急剧变化的部位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发区。这些部位往往是血流发生扰动,产生低剪切力、震荡流或紊流的区域。不同区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引发的局部血管壁结构及基因表达谱特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位点特异性奠定了基础。有鉴于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的居高不下,深入总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位点特异性的研究进展将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及其他心血管病靶向性治疗带来新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动力学 内皮细胞 载脂蛋白E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oll样受体4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顾洪丰 周浩 +2 位作者 唐朝克 孙慧 杨永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5-1171,共7页
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TLR4途径的抑制,研究apoE-/-小鼠TLR4及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改变,以探讨TLR4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中的作用.5周龄雄性apoE-/-小鼠50只,随机... 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TLR4途径的抑制,研究apoE-/-小鼠TLR4及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改变,以探讨TLR4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中的作用.5周龄雄性apoE-/-小鼠50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饮食组对照组(n=12)、高脂饮食组对照组(n=12)、基础饮食+EGCG组(n=13)、高脂饮食+EGCG组(n=13).给药14周后处死动物,从主动脉根部连续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面积,定量分析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及占管腔的面积百分比,采用Realtime-PCR检测主动脉TLR4mRNA和CD14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TLR4和CD1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研究结果提示:EGCG显著减轻apoE-/-主动脉窦部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高脂对照组的主动脉窦AS斑块面积为(2.37±0.08)mm2,高脂饲料+EGCG组的主动脉窦AS斑块的面积为(1.05±0.13)mm2,EGCG组小鼠主动脉窦粥样斑块面积比相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高脂饮食+EGCG组小鼠TLR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MCP-1,TNF-α的含量减少,与高脂饮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TLR4信号转导途径在高脂所致的AS发生当中有着重要作用,该信号途径的激活至少是AS发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TOLL样受体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中群 杨永宗 严金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6-1217,共2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蛋白、自由基、感染性微生物、剪切力、高血压、抽烟等损伤因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免疫反应的过程。其间,内皮功能紊乱启动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血管壁局部浸润,T细胞通过分子模...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脂蛋白、自由基、感染性微生物、剪切力、高血压、抽烟等损伤因素单独或联合诱导内皮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免疫反应的过程。其间,内皮功能紊乱启动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血管壁局部浸润,T细胞通过分子模式识别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热休克蛋白(HSP)和微生物抗原,在局部释放促炎细胞因子,随后巨噬细胞摄取oxLDL形成泡沫细胞,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免疫过程的激活可能产生复杂的矛盾效应,一方面通过诱导和维持动脉炎症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另一方面,特定免疫功能的选择性活化可能抑制动脉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免疫应答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内皮功能紊乱 微生物抗原 巨噬细胞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下调脊髓Toll样受体4及下游细胞因子减弱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被引量:2
4
作者 顾洪丰 廖端芳 +1 位作者 唐小卿 旷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5-661,共7页
观察鞘内注射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鞘内置管的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溶剂对照组(SC),姜黄素治疗组(Cur,100μg/天),建立... 观察鞘内注射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阈和脊髓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鞘内置管的1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CCI组,溶剂对照组(SC),姜黄素治疗组(Cur,100μg/天),建立CCI大鼠疼痛模型,术后第1、3、7、10和14天鞘内给药并测定痛阈,第3、7天取腰段脊髓第4~6节段(L4~L6)以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LR4、HMGB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ELISA法观察脊髓组织中TNF-α、IL-1β及IL-10表达变化.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机械性痛阈与热痛阈显著降低(均P<0.05),同时脊髓组织TLR4、HMGB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TNF-α、IL-1β与IL-10的含量也明显升高(均P<0.05);鞘内注射姜黄素明显降低脊髓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NF-α和IL-1β的表达,显著升高脊髓IL-10的表达,同时明显改善CCI大鼠疼痛行为(P<0.05).姜黄素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下调TLR4途径促炎症因子表达有关,抑制TLR4途径有望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TOLL样受体4 免疫应答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