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P1C-IL-2融合基因疫苗鼻饲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翠明 余敏君 +3 位作者 高顺利 曾焱华 游晓星 吴移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5-588,592,共5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P1C-IL-2融合基因疫苗经鼻饲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了解IL-2对P1C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构建的P1C-IL-2核酸疫苗鼻饲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IgG亚类和支气管肺...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P1C-IL-2融合基因疫苗经鼻饲免疫小鼠后的免疫应答水平和免疫保护作用,了解IL-2对P1C核酸疫苗的免疫佐剂效应。方法将构建的P1C-IL-2核酸疫苗鼻饲免疫BALB/c鼠,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滴度、IgG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gA及IFN-γ、IL-4的水平;建立小鼠Mp感染模型,观察Mp攻击后小鼠肺组织炎症情况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p菌落数的变化。结果 P1C-IL-2双基因疫苗组小鼠血清中的总IgG、IgG1、IgG2a亚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均较P1C疫苗组小鼠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gA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Mp滴鼻感染免疫小鼠,第1、3、6天P1C-IL-2双基因融合疫苗组小鼠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显著高于P1C单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两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Mp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L-2能显著增强P1C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但在感染早期也激发了较强的肺组织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基因 基因疫苗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任林 陈超群 +2 位作者 吴移谋 杨祚升 陈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7-411,共5页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7年1月~2004年6月年血培养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近2年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方法4686份血标本经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检测,分离出的致病菌用Sceptor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799株病原菌,血培养阳性率17.1%,检出病原菌分布于20个属,47个种.革兰阳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最常见的血培养菌属是葡萄球菌,占61.7%,其次是沙门菌、肠球菌、链球菌、埃希菌、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各主要致病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敏感,对环丙沙星较敏感,各主要致病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及阿米卡星敏感或较敏感.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对青霉索耐药率高达90%以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较金葡菌更严重.肠球菌对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85.9%.链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明显耐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敏感,对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头孢他啶较敏感,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均耐药.沙门菌则对多种抗生素敏感.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检出菌中除沙门菌外,均存在严重耐药问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败血症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四海 陈超群 +2 位作者 吴移谋 杨胜辉 谭立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8-551,共4页
目的 比较 7种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 14 6株解脲脲原体 (Uu)和 92株人型支原体 (Mh)对 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4 6株 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 目的 比较 7种抗生素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临床分离株的抗菌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直接肉汤药盘法测定了临床标本中 14 6株解脲脲原体 (Uu)和 92株人型支原体 (Mh)对 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4 6株 Uu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34.2 %、2 4 .7%、2 8.1%、8.9%、4 .8%、11.0 %、和 2 8.8%。92株 Mh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5 5 .5 %、2 5 .0 %、4 5 .7%、97.8%、10 0 %、8.7%、和16 .3%。耐四环素的 Uu和 Mh株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以及氧氟沙星存在交叉耐药性。 85 0例 Uu和 Mh混合感染者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最低 (8.1% )。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索 耐药性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与DC-SIGN结合并促进IL-10的分泌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紫玲 游晓星 +5 位作者 彭志平 张慧丽 高顺利 曾焱华 余敏君 朱翠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荚膜多糖(CPS)与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CD209)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成熟DC(iDC)分泌IL-10和IL-12的影响。方法提取并纯化Mp的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用间接免疫荧...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Mp)荚膜多糖(CPS)与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CD209)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成熟DC(iDC)分泌IL-10和IL-12的影响。方法提取并纯化Mp的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PS与DC-SIGN受体的作用;ELISA法检测CPS和LAMPs作用后iDC所分泌的IL-10,IL-12水平。结果间接免疫荧光可见Mp CPS可结合到DC表面,且DC-SIGN的特异性封闭抗体可阻断CPS与DC的结合;ELISA检测发现CPS与LAMPs共孵育可促进DC分泌IL-10(P<0.05),而IL-12的表达水平刺激前后无统计学的差异。结论 Mp的CPS可识别并结合DC的DC-SIGN受体,并促进未成熟DC分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荚膜多糖 树突状细胞 DC—SIGN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358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2 位作者 黄秋林 汪世平 钟光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9-555,共7页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 确定沙眼衣原体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位置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功能.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358基因,并克隆入pGEX和pDSRedC1表达载体中.将重组质粒pGEX-CT358转化到XL1-blue宿主菌,并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T358.纯化后的CT358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CT358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定位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pDSRedC1-CT358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观察CT358蛋白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CT358蛋白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该蛋白质在衣原体感染12h后就表达定位于包涵体膜上,直至持续到整个感染周期,转基因在胞浆表达的CT358融合蛋白不影响其后的衣原体感染.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衣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可为衣原体性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CT358 包涵体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克隆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忠玉 吴移谋 +4 位作者 黄秋林 粟盛梅 周洲 陈超群 钟光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克隆表达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并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对其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PCR法扩增pORF8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pGEX-6p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8,重组体转化E.coli XL1Blue后经IPTG诱导表达pORF8融合蛋白,融合蛋白... 目的克隆表达沙眼衣原体pORF8质粒蛋白,并在衣原体感染细胞中对其进行定位分析。方法 PCR法扩增pORF8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pGEX-6p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8,重组体转化E.coli XL1Blue后经IPTG诱导表达pORF8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 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后免疫Balb/C鼠,制备pORF8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荧光试验对pORF8质粒蛋白进行定位。结果 pORF8基因全长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残基,pGEX-6p/pORF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 000的GST-pORF8融合蛋白,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pORF8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模式与主要外膜蛋白基本一致,而与衣原体蛋白酶样活性因子分布模式不同。结论 pORF8质粒蛋白定位于衣原体菌体上,为衣原体菌体蛋白。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阐明Ct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pORF8质粒蛋白 基因克隆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